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邯郸核桃小院,以及邯郸核桃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河北邯郸曲周镇实现村庄绿化全覆盖
为全面开展秋冬季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日前,曲周镇围绕“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彻底打扫庭院垃圾和杂物清理,确保庭院绿化提升。
据了解,该镇出资为村民购买核桃苗1525棵、山楂苗2280棵、苹果苗2360棵,分至15个村庄,并按照每户3棵果树苗的标准进行种植,实现了村庄绿化全覆盖。
去年以来,曲周镇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创建与秋冬季植树造林工作,鼓励全镇干部群众参与到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当中。植树造林是改善农村环境,防治大气污染和水土流失的现实需要。主动打好秋冬季植树造林攻坚战,坚决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力推动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按照“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的要求,认真谋划植树绿化路线,规划好闲置宅基地,坚定造林绿化的信心和决心,扎实开展绿化工作。(记者谢伟娜)
来源:邯郸日报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左锋义核桃小院儿乡村变形记
我想把更多的文化引进来,把更多的艺术家引进来,用文化兴村的形式把德仁务前街村打造成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乡村。
人们常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位于永乐店镇德仁务前街村的“核桃小院“正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乡野屋舍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外观虽以现代建筑的形态展现,但用材质朴无华,低调地与周围屋舍融为一体。小院位于村南鱼池旁,院中有一棵核桃树,树不大,但是足够撑起整个院子。玻璃材质的天花板和创意十足的设计,让整个院子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谈及“核桃小院”的由来,左锋义将其解释为意料之外的惊喜。其实左锋义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德仁务前街村。几年前,他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德仁务前街村跟当时的多数乡村一样,环境堪忧,一条臭水沟两侧遍布垃圾,臭味熏天,印象不佳,再无其他。
而去年偶然的一次左锋义从天津返京,途经德仁务前街村时,他发现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走在如今的德仁务前街村,道路两侧绿化点缀得当,房前屋后干净整齐。左锋义惊诧于这一切改变,他好奇地询问路过的村民:“咱们村现在怎么弄得这么好?”村民热心地回答:“美丽乡村建设,在董守军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旧貌换新颜。”
怀着好奇的心情,左锋义走进了村委会,第一次见到了董书记。跟他预想的差不多,董书记非常热情、真诚,言谈之间处处为村民着想。两人很快约定一起去村内转转,左锋义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董书记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村内改造的色调搭配、艺术表现形式等,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董书记的热情邀请下,左锋义第二次来到德仁务前街村,为全村的村民代表和党员做了一期“如何用艺术带动经济“,以及”如何用艺术文化兴村“展开的讲座。左锋义说:“村内有很多老房子,这是非常好的资源。在老房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做成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把更多的艺术人才引到这个村子来,从而以艺术文化带动村里的发展。”并将自己在宋庄小堡、浙江桐庐、海南琼海、青岛崂山等多处打造创意小院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谈及第一次看见“核桃小院”改造前的老房子时,左锋义表示对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红色的大门。当时,门是推不开的,里面的杂草将门顶住了。费尽力气打开门后,却是一个杂草丛生,又脏又乱的小院子。又恰好左锋义对破旧的房子有一种特殊情节,他认为,房子如果一直有人住,是会越住越结实的。相反,如果一直闲置荒废,一些鸟类、马蜂、蚂蚁等就会侵蚀房子,用不了多久,房子就会坏掉,太可惜了。他决定将这个老院子重新打造一下,便向董书记提出了建议,两人一拍即合。讲座结束后,左锋义第二次踏进了这个院子,开始构思改造计划。
怎样才能把这个院子打造的更好?左锋义总结出以下四点:第一,省钱;第二,结实;第三,考虑建筑结构与承重结构;第四,将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进行完美结合。
有了初步想法后,马上进行改造设计。左锋义综合考虑后决定,将小院改造成一个阳光房。而当时的首要难题是,院子中间有一棵核桃树。村民们建议将这棵树砍掉,左锋义却拒绝了。他说:“载一棵树,从小树苗长成结果的大树要很多年。这是一棵健康的树,去年还结了200多斤核桃,我们不能砍掉它,要把它留下来。“
左锋义开始在脑海中思索,如何在保留核桃树的同时,搭建阳光房。最终他决定将阳光房做成漏斗形状,用钢结构的形式在树的周围搭建起支架,再与小院的平顶相结合。室内装上壁炉,对墙体进行艺术设计,墙角处搭建一个小舞台,核桃小院的雏形自此形成。因为这棵核桃树,左锋义决定将小院命名为“核桃小院”。
有了明确的设计方案后,下一步就是施工改造了。令左锋义感动不已的是,在改造过程中,很多村民都来义务帮忙,帮助清理杂草、杂物等。以往的设计方案确定后,都会有专业的建筑团队来执行。而在德仁务前街村,全是村民一点点搭建出来的。他们的垒墙技术不专业、不会看图纸,也不会专业的测量,可即便如此,他们一点点摸索着、实践着、调整着。董书记也在工作之余跑来帮忙,帮着处理多余的树枝,拿着拖布清扫地面。董书记的热情感染着村民们,为了能让左锋义在年前搬进小院,村民们加班加点,有一次安装灯具到半夜。时值冬日,天气寒冷,左锋义不忍大家如此辛苦,便劝大家早点收工回去休息,可是村民执意安装完才收工。送走村民后,左锋义抬头看着漆黑的夜幕,心中万分感激,村民们这种不知辛苦,日夜奋斗的精神让他感动。也正是有了这群朴实村民的帮助,小院改造才能如期完工。
举办小院落成典礼时,左锋义将所有参与修筑的村民请到小院做客,他准备了一桌饭菜,向大家敬酒表示感谢。他心怀感激地说:“缺少材料时,很多村民朋友将自家闲置的材料和废旧的材料送来。大家集思广益,变废为宝,让它们在小院中创造新的价值。可以说,核桃小院中,每一处都有大家共同参与的痕迹。也正是因为各位的帮助,我们才能用最少的钱,一起建造了一个美丽、温馨的小家园。
落成后的小院,散发着独特魅力,就像德仁务前街村的村民一样热情而淳朴。左锋义的很多朋友来到小院做客,他们中有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也有自由音乐人,大家在核桃小院中的小舞台上弹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场面炙烈又感动。小院里还举办过一个签约仪式,北京情调米兰服饰公司授权左锋义为情调米兰高定服饰品牌总设计师,品牌全球推广大使及代言人。签约仪式结束后,大家一块儿包饺子,一起做饭,那一天的小院充满欢声笑语,非常热闹。左锋义说:“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小院的气氛灵动起来,把德仁务前街村的文化气息营造出来,这是我追求的目的,也是核桃小院存在的意义。”
透过玻璃屋顶,看见核桃树正在猛烈的生长,左锋义内心无比满足。核桃小院的落成,对他而言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从宋庄嘈杂的艺术环境中抽离,能在德仁务前街村拥有一个让自己安静创作的环境,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他喜欢这个村庄,也喜欢这里的人。走在村庄的小路上,村民们亲切地喊他“老左”,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他笑着一一回应,内心倍感温暖。左锋义说,他有很多身份,慈善艺术家、知名画家、摄影家、诗人,却最喜欢别人亲切的叫他“老左”。
《核桃小院》
文/老左(左锋义)
当春华等来了秋实
却忘记夏季的浪漫
老院子的核桃树
却是个例外
你的春花如此的低调
涩涩的青皮
霜重鼓寒
声未起
铠甲满天秋色
阳光穿过玻璃房
洒在几颗翠绿的芭蕉叶上
还有这灰色的老墙
沧桑的述说着他的年龄
老旧房驼已经斑驳的不成样子
仄仄回荡着老主人童年的笑声
屋檐下飞出几只野蜂
甘愿与新主人结下了友谊
只有院子中间这棵核桃树
读懂了我的心事
墙角几只黝黑的蚂蚁
心底一直有一抹微笑印记
不管老房子藏着多少回忆
今生我注定与这倔强的核桃树
结下永久的友谊
左锋义:画家、诗人,联合国世界文化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中国杰出人才书画协会副主席,国家金融画院副主席、中非文化大使,《当代艺术》杂志总编,慈善艺术家,2013年9月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十大杰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