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米手机怎么拆开外壳,以及小米金属机箱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好产品不怕拆!小米10 Pro内部结构展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米10 Pro强悍的实力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精密的内部结构呢?今天,它来了!
打开后盖,除了四周粘胶外,上下还设有两大块泡棉胶,增加结构稳定性。机身背面大面积双层导热石墨几乎覆盖了整个主板区域,从中部延伸到上下音腔,上方铺设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
顶部和底部对称排列双1216超线性扬声器,业内罕见的7磁钢设计发声单元,1.22cc大腔体,让小米10 Pro的立体声更加震撼,相较前代响度提升100% 。
拆开左侧的主板盖板,主板和电池呈左右分布。主板区采用双层主板的设计,主板上方堆叠一块小板。右侧4500mAh大容量电池占据内部大半空间,通过易撕贴固定在中框上。
拆开后置相机保护盖板就能看到一亿四摄全貌,中间巨大的一亿像素超清主摄巨大的空间占用依然是最显眼的。
后置相机保护盖板上集成了激光对焦模组,在提升暗光环境对焦速度的同时,还能辅助判断环境AWB,让拍照的白平衡更准更接近人眼所见。闪光灯上方加入了防闪烁传感器,可以检测光源的闪烁频率,减少室内环境下拍摄的频闪。
小米10 Pro在传统光线感应器的基础上,升级为360°前后双光线传感器设计。后置闪光灯区域的防闪烁传感器,集成了光线传感器的功能。通过“前后双光感”小米10 Pro可以更精确的环境光检测,使得屏幕亮度调节更智能更顺滑。
小米10 Pro内置4500mAh大电池。采用极耳中置技术,配合长条状的定制设计大大降低了电池整体阻抗,降低快充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发热。同时双路FPC排线,可以实现充电过程中的热量和能量的分流,降低发热减少损耗。小米10 Pro电池上增加了Battery Sense电芯监测,精准监测电芯电压,可提升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电池下方依然采用了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模组。在保证电池容量的同时,还能大大节省内部空间。
取出相机模组,四摄都被同一个防滚架固定。1亿像素超清镜头采用了1/1.33英寸超大感光元件,业内少有的8P镜头设计,支持OIS光学防抖。10倍混合光学变焦镜头同样支持OIS光学防抖。而1200万人像镜头在很多其他手机上被当做主摄使用,采用50mm经典焦段,1.4μm大像素,支持Dual-PD全像素双核对焦。2000万超广角镜头可提供117°超大视野,当拍摄山河风光建筑等大场景时,系统会自动推荐使用超广角镜头,以获得更震撼的拍摄效果。
前摄为超小体积的2000万像素微型镜头,可减少屏幕开孔大小,屏幕显示面积更加极致。
主板采用’L’型的异形主板,屏蔽罩上方有铜箔和导热石墨覆盖。
主板正面上部为全新加入的Wi-Fi6芯片,中部为电源管理芯片和音频解码,下部为射频芯片。背面从上而下排布着高通骁龙865+LPDDR5闪充堆叠、X55基带、UFS 3.0闪存。LPDDR5内存让读写速度大幅提升的同时还更省电,配合UFS 3.0可以为小米10 Pro提供目前顶尖的数据传输能力。
双层主板通过FPC连接,小主板主要集成了NFC、无线充电以及屏幕驱动芯片。小米10 Pro通过双层级电荷两极降压,大大降低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在紧凑的内部空间下,小米10 Pro依然采用了X轴线性马达,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提供“哒哒哒”干脆利落的振感体验。
小米10 Pro在散热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布局和优化,不计成本的多重散热材料组成奢华的散热系统。内置超大面积VC均热板、6层石墨结构、大量铜箔和导热凝胶。
小米10 Pro内置了3000mm²超大面积VC均热板,面积是友商旗舰VC的3倍左右。同时覆盖了SoC、电源管理芯片和5G芯片区域,并且延伸到整个电池仓,有效提高核心热量的散热能力。
小米10 Pro内置矩阵式温度传感器,机器内部分布排列了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感知5G芯片、CPU、相机、电池、充电接口等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实现对手机各区域温度的实时监控。
依托于多个内部温度传感器,小米10 Pro采用了基于AI机器学习的温度控制策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不同场景下的手机表面温度,建立壳温模型。通过手机不同区域实时的温度数据,匹配最合适的AI温控模型,合理调配整机的温度控制策略,让手机的温控更加精准细腻。
通过不断的优化内部结构,在保持整机外观设计和手感的同时,小米10 Pro把1亿像素四摄、4500mAh大容量电池、30W无线充电、大体积对称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以及超豪华的散热系统等强劲功能都整合到了机器内部,打造一款足够堆料的5G旗舰手机。
千元价位满足日常办公娱乐需求:零刻EQ12迷你主机深度拆解及体验
大家好,我是南北桃源~
迷你主机实际上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流行,比如第一代NUC发布于2013年,不过以往的迷你主机受限于性能以及价格,一直是小众产品。不过从去年小米发布迷你主机开始,小巧的体积但性能却能够满足大部分日常办公娱乐需求,迷你主机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零刻作为迷你主机的热门品牌,这两年的热度也非常高。不管是想要低功耗还是高性能,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产品系列,除了选择官方的配置外,还可以选择准系统自行搭配内存硬盘,可玩性非常高。
其中零刻EQ系列一直主打低功耗,今年发布的EQ12搭载了今年Intel最新发布的N100处理器,搭载了2个2.5G网口,支持DDR5内存以及M2 NVMe硬盘,相信不少软路由以及HTPC玩家已经对这款主机具体表现非常关注,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这款主机的表现吧。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来看一下Intel N100处理器的规格。这是一款应对移动市场的处理器,4核4线程的规格,6MB的智能高速缓存,最大睿频频率可达3.4GHz,搭载24个执行单元的Intel超核心显卡,官方宣称的最低TDP仅为6W,最高可达25W,仅仅从性能上看,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可以与i3-1115G4媲美。也许是为了和酷睿系列有所区分,这款处理器的内存仅支持单通道,PCIe通道也有所阉割。
外观细节
包装内全家福如上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为螺丝刀及壁挂安装配件,主机电源,EQ12主机,以及两根不同长度的HDMI线。
电源的尺寸不大,输出规格为12V3A。机身上虽然有Type-C口,但仅支持10Gbps速率的数据传输以及4K60Hz视频输出,不支持给主机供电。
壁挂安装配件如上图所示,支持主流显示器的75*75cm或者100*100cm的标准VESA孔位。搭配赠送的20cm HDMI线材,即可将一台显示器变为一体机。不过我简单看了一下我手头上的几台显示器,仅有一台是将VESA孔位裸露在背面的,这台显示器我还装了显示器支架,另外两台则被显示器自带的支架遮挡,所以想要装在显示器背面的朋友先看下显示器的结构,这里也希望厂家能够想个新的办法解决挂装的问题~
零刻EQ12的整机尺寸如上图所示,12.4*11.3*3.9cm的尺寸,单手握持也非常轻松。EQ12的外壳并没有像SE系列一样采用金属外壳,整机外壳均为塑料材质。不过也不用担心散热问题,N100处理器的功率并不高,而且这款主机还搭载了双风扇的散热设计。
主机正面为两个USB3.2Gen2接口,以及电源开关、高级的3.5mm耳麦接口,最左侧则为重置CMOS的小孔。相比于前代EQ59,好像之前有用户提过Type-C接口安排在正面,对于Type-C接显示器来说一根线从正面连着不太雅观,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Type-C接口重新设计到了机身背面。
再来看EQ12的机身背面,顶部为CPU的散热出风口,下方从左到右分别为Type-C、USB2.0、两个2.5G网口,两个HDMI 2.0、以及电源适配器插孔。
对了,包装里还有一个小卡片,如果需要USB唤醒,那么建议将唤醒设备插入后置USB接口。
机身两侧均为散热开孔,基本不必担心散热问题。
开拆!
机身背面有4颗螺丝,拧开后即可卸下后盖。
这里有两个小细节需要提一下,一个是防滑脚垫没有覆盖螺丝孔,第二是机身背面设计有一个硅胶提手,这都是方便DIY用户的设计。
拆开后盖,首先看到的是硬盘支架,硬盘支架上集成了一个风扇以及M2固态的金属散热片。
这个位置安装2.5英寸的硬盘刚刚好,如果是买成品主机又想自己扩展存储作为NAS等设备使用,那么拆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仅仅只需要拧下4颗螺丝即可。
不过如果买的是准系统,那么还需要拧下固定硬盘支架的三颗螺丝,以便于拆开硬盘支架安装内存和M2硬盘。拆解的时候需要注意风扇排线和sata排线。
相信用过M2固态的用户都知道,M2固态在频繁读写的时候发热量还是蛮大的,在硬盘支架上有一片散热贴片,加上凹槽式的金属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扇,硬盘的散热规格可以说非常高了。
这层主板的结构还是非常清晰的,左侧为固态和无线蓝牙模块,右侧为内存模块。
内存品牌为英睿达,规格为DDR5-4800MHz。虽然N100处理器仅支持单通道内存,但DDR5相比较于DDR4,内存性能提升还是非常大的。
相比较于之前的EQ59,这次EQ12也支持M2 NVMe固态了,之前一直被吐槽的M2 SATA硬盘不太好买的问题也解决了。不过受限于PCIe通道,这款小主机仅支持PCIe 3.0×1,最大速度大约可达到800MB/s左右。
在M2固态硬盘下方,则是Intel WiFi 6 AX101网卡,最高速度600Mbps,集成蓝牙5.2。这里我简单猜想一下,应该也是受限于PCIe通道,不然的话上一个AX201体验会更好。
继续拧下固定主板的螺丝,再取下主板,主机的拆解工作基本算是完成了。WiFi天线集成在机身顶部。
最后再来看一眼主板背面,这里可以看到给处理器散热的涡轮风扇和大面积的散热铜管。供电方面好像给的也很足,这方面我不是很懂,有懂的可以评论区说一下~
系统初体验
插上鼠标和键盘,开机后发现系统中已经预置了Windows 11正版操作系统,满足了开箱即用的需求。
虽然前面已经看了拆解,还是再上一张鲁大师的详细的硬件参数吧。
不能免俗,既然已经打开了鲁大师,那么再顺便跑一下分看看。41万分的成绩,可以很好的满足日常办公、影音娱乐的需求。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老电脑用着机械硬盘,DDR3的内存,这配置已经远远超过那些旧电脑。
虽然前面已经讲解过N100处理器,再上一张CPU-Z的截图吧。
CPU-Z测试分数如上图所示,我顺便看了下公司的台式机,CPU跑分竟然还比不过这个N100……
后面的三个接口连接显示器,均可支持4k60hz的显示输出。炒股用它,接上三个显示器看盘这不得美滋滋。
在线播放4K120帧的视频,非常流畅。CPU占用略高,但GPU并没有跑满。
总结
这款零刻主机,到手后插上电源,接上显示器,插个鼠标键盘就可以开始使用了,上手非常容易。像我用蓝牙鼠标键盘的,机身上仅连接一根电源线和视频线,看起来很清爽。这段时间我用它码字看视频非常流畅,比如我这篇文章中的图片就是通过它处理的,也都是在这台小主机上码的字。用它来处理日常办公以及休闲娱乐,已经完全足够。
再来看下它的配置,双2.5G网口加上最低6W的功耗大家应该首先想到的是用它来做软路由,N100处理器加上双风扇的散热结构性能可以很好的发挥,做HTPC播放一些高清电影或者将它作为办公主机也不用担心性能瓶颈。总体而言,这是千元价位非常能打的一台迷你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