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puma休闲鞋怎么样,以及puma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实测阿迪、耐克家热销运动鞋,哪款更舒服?别再为营销买单
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完2022成都马拉松的赛事小白,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句,参加的人真的好多,各色各样的衣服、运动鞋看的我眼花缭乱。虽然这次只跑完了半马,但是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马拉松奖牌和一双报废的鞋,还是蛮开心的,奖牌沉甸甸的质感蛮好。
说到我报废的鞋,就不得不说一句,跑步是真的费鞋,我这次穿的是NIKE家的Air Zoom Tempo Next% FK,差不多两年前买的,平时运动、跑步就拿出来溜溜,将近也用了八九百公里了,这次成马正好成了它最好的归宿。
2022成马奖牌
2022成马奖牌
NIKE Air Zoom Tempo Next% FK
好了话不多说,直接切入主题,我是一个特别闲不住的人,平时吃完饭,周末没事干就管不住我的腿喜欢到处走走、跑跑,走得多了看的鞋、买的鞋自然也就多了。粗略估计现在在我的鞋柜上躺着的“退役选手”至少20双,基本都是NIKE、ADI、李宁、特步这种品牌家的比较出名的款。
前几年比较喜欢小板鞋这种款式的鞋,好看也便宜,但走路是真的累,后来体重飚增决心跑步就查了很多资料,入手了相对专业的跑鞋,现在跑得少了也还是喜欢运动鞋出行。
如果你也是喜欢穿运动鞋的小伙伴,不妨接着往下看。我穿过很多运动鞋,其中耐克、阿迪家的比较多,总结起来发现不管是NIKE还是ADI其实到手价三四百元以下的基础款运动鞋脚感都差不多,单论脚感,这个价段的鞋可以闭着眼睛买。
NIKE AIR ZOOM气垫
这两家价位往上走的鞋,比如到手价五六百以上,对应吊牌价大概在799以上的运动鞋,你可以发现NIKE、ADI在这部分鞋下的功夫就比较足了。
NIKE家一般会在这些鞋上运用中底ZOOM甚至是更高级的ZOOMX材料提升鞋子整体的回弹和脚感,人们常说的“踩屎感”大部分就源于中底材质的功劳,当然不止中底材料,大部分高价位的NIKE运动鞋你会发现他们在鞋子底部标上AIR ZOOM,这个是NIKE家的“气垫技术”,表明这双鞋中底里加了气垫,起增强缓震作用,这部分的鞋一般运动起来鞋底不会很硬,走路也相对轻松。
ADI家则是会在高价位运动鞋的中底下功夫,采用boost中底也就是说我们俗称的爆米花中底增加缓震、回弹,甚至招牌的Ultra boost系列号称高达40%+的回弹。
NIKE AIR ZOOM PEGASUS 39
NIKE TANJUN
上图是NIKE家最热销运动鞋系列(跑鞋)—NIKE AIR ZOOM PEGASUS,俗称飞马系列,在今年下半年我也入手了一双他们家才出的飞马39和WINFLO 9,去年入手了飞马38和一款三百多的基础款TANJUN,事实表明,三四百价位的TANJUN和五百多价位的飞马各方面差距相当的大。
·首先外观上,飞马整体质感更好,明显能感觉到细节做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再从脚感来说,一个像走在平地上,一个像走在泡沫上,飞马的缓震回弹真的要好得多
ADI家我今年成功入手了Ultra boost 21代(俗称UB、爆米花鞋),UB系列也一直是ADI家的招牌,吊牌价1499,实际到手800+,虽然今年已经出到了22代,但是22代变化很小,我选择转手再入了一双基础款—DURAMO,到手在300+。我也将这两款鞋子进行了对比,实际情况跟上面的NIKE大抵相同。
Adidas Ultra boost 系列
Adidas Ultra boost 21
NIKE家迄今为止我入手过EXPERIENCE RN、TANJUN、DOWNSHIFTER、REVOLUTION、WINFLO、飞马、VERMOR、Next% FK系列。
ADI家入手过DURAMO、STRUTTER、RUNFALCON、ULTRA BOOST系列。
(以上型号价格越往后越高)
同一家的不同价位运动鞋确实区别还挺大的,那这两家基础款和高价位款选择哪一家呢?
以下仅代表个人看法(只谈运动鞋):
⭐网上日常到手价400以下的运动鞋,NIKE≈ADI,基础款脚感质感基本相同
⭐网上日常到手价500往上走,相同价位,脚感NIKE>ADI,质感和款式两家基本平分秋色
⭐两家热销款,踩屎感NIKE飞马39>ADIDAS UB21,包裹感ADIDAS UB21>NIKE飞马39,颜值看个人喜好吧
建议跑步选择NIKE家,轻量运动、通勤可以考虑ADI家
NIKE家个人比较推荐WINFLO、飞马这两个系列,不管是通勤还是跑步都不错
ADI家个人比较推荐UB系列,爆米花材质中底值得体验,但是这个系列需要预算比较高
好啦,分享就到这里啦,小伙伴们,你们更喜欢NIKE的鞋还是ADIDAS的鞋呢?
开车穿这5款鞋才能更快、更安全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踢足球有足球鞋,打篮球有篮球鞋,就连跑步都有专用跑鞋。但你想没想过,开车也应该有配套的鞋呢?
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人体跟汽车接触的地方主要有3部分:手与方向盘\挡把、身体与座椅、脚与踏板。有些人为了下赛道,会带上赛车头盔和手套,甚至升级桶形座椅……但往往忽略了鞋子的重要性。
其实开车穿鞋也有禁忌,高跟鞋和拖鞋自然不必多说,考驾照的时候都学过不能穿它们开车。除此之外,要想把车开得更安全,在选鞋上还要满足以下几点。
AJ并不是个好选择
首先,鞋的外体积一定要尽可能小。由于刹车踏板普遍设计得都要比油门踏板高,所以当你穿了一双体积很大又很沉的鞋时,遇上紧急制动,在你将脚快速从油门切换到刹车踏板的途中,就容易卡住刹车踏板边缘,导致不能及时刹车,这样的情况十分危险。
厚底马丁靴让你踩到怀疑人生
为了获得对动力更精准地控制,我们应该选择鞋底材质较软的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你穿了一双厚底的大靴子,不仅会增加腿部的负担,长途开车也更容易抽筋。此外,那种鞋底过厚的靴子根本无法让踏板对脚产生细腻的力度反馈,因此脚感就会变差,不利于油门及刹车的“微操”,这种感受在堵车和倒车时最为明显。
看完以上两点,有人会问了:那我是不是应该穿我奶奶纳的千层底儿?非也!开车的鞋不仅要满足轻便舒适,鞋底也要具有较大摩擦力。车辆踏板上的花纹设计就是为了增大踏板与脚底的摩擦力。尤其是在雨雪天气时,如果你的鞋底儿湿着,刹车时就很容易从踏板上滑落……因此选择一款花纹多且摩擦力大的鞋十分重要。
其实不论是OMP、Sparco还是Alpinestars…这些赛车用品厂商都有非常专业的赛车鞋,价格在1000-3000千块不等。于是有人产生了误区:认为穿专业赛车鞋开车才是最好的选择。要知道,这些专业赛车鞋基本都是高帮设计,其中主要原因是为了防火(毕竟赛车还是挺危险的),但从灵活性来说,高帮显然没有低帮轻便。
此外,专业赛车鞋底部也与我们常见的鞋底不同,根本没有防滑纹路,所以不太适合日常驾驶使用。其实,这是因为专业车手在经过反复训练后,肌肉记忆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发生脚下踩滑的失误,但这样的设计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反倒是不太推荐……话说回来,日常穿专业赛车鞋也不好搭配衣服啊!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鞋才适合日常驾驶呢?
Puma
自2019年1月1日起,Puma正式成为了保时捷赛车运动团队在防火赛车服、赛车鞋及行李箱/包方面的唯一指定技术合作伙伴。但我们推荐的鞋款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赛车鞋,只能算是一双适合日常驾驶的赛车风格休闲鞋。Converse
OFF-WHITE x Converse OW 阴阳棋格
既然已经是休闲鞋,Puma这类鞋的外观很多人就不太能接受了,而且同样不好搭配衣服。因此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一双百搭的匡威。穿着匡威开车,踏板的反馈感受很直接,的确有一种人车合一的感觉。
Onitsuka Tiger
除此之外,同样透气轻便、脚感十足的,还有来自日本的Onitsuka Tiger。不论是《死亡游戏》中李小龙身穿黄色连体服、脚踩鬼塚虎的经典荧幕形象,还是《杀死比尔》中乌玛·瑟曼致敬这位功夫巨星的一身黄色运动装造型,都体现出了这款鞋极佳的轻便性。
Vans
如果上面这些鞋型你看不惯,Vans总可以了吧。作为一个滑板品牌,它的鞋底十分耐磨,防滑性还非常好,而且鞋型也相比匡威硬朗一些!个人推荐SK8 HI,我简直是从小穿到大。
回力
回力“弥新”系列
如果你想支持一下国货,回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设计上抄不抄先不说,讲道理这个配色还是很好看的,最关键的是鞋底反馈足够清晰。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鞋款都很适合开车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