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稍显闷热,工人正忙于生产一种大型橡胶制成人用品——实体娃娃。
工厂库房内,50多个娃娃已经打包装箱完毕,一周后它们将被发往欧美各国。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今年疫情期间,国产成人用品出口量同比增长近50%,其中成人娃娃品类出口增长了100%以上。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成人娃娃生产工厂,工厂负责人表示,娃娃的海外出口量现在越来越高,往常每月出口3000个左右,今年增长了1倍还多。同时,随着线下体验店这种新模式的兴起,国内市场也逐渐被打开。
每月生产4000个娃娃九成出口
成人用品品牌“YANNOVA”创始人、义乌市鄢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鄢思学对记者表示,今年疫情以来,公司出口海外的成人娃娃订单明显开始增长,尤其是来自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的订单。
来自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的数据也证实了上述趋势,该平台是旨在为中国企业搭建海外出口的中国最大跨境零售电商平台,直接触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个人买家。据速卖通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成人用品出口量年同比增长近50%,实体娃娃同比翻倍。3月份以来,实体娃娃销量在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同比增长了5倍。
公司生产的成人娃娃,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韩声江 摄
7月中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到访鄢思学位于广东深圳的成人娃娃制造工厂。工厂负责人陈庆表示,“目前我们工厂月产量是3000到4000个娃娃,绝大多数用于出口欧美、日本等海外市场,去年我们出口比例是90%,今年由于国内市场开始起来,出口占比在80%左右。”陈庆说。
工厂内正在装箱的成人娃娃
陈庆表示,从几年前开始,实体娃娃的海外市场需求就逐年攀高,今年疫情期间公司出口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0%以上。“其中来自德国的订单涨得最多。疫情对我们唯一影响的是运费提高了,很多线路都停掉了,被迫要走海运。”
高仿真、可定制,未来能走路
“不少人对成人娃娃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充气娃娃阶段,其实材料早已经更新换代多次了。”鄢思学介绍。
8年前,学名为热塑性弹性体的TPE材料开始用于制作实体娃娃,也就是俗称的人造橡胶,而近几年最新的材料是硅胶,因其可塑性高,仿真度就能做到更好,但成本也更高,所以目前不少公司只将硅胶用于娃娃头部制造。
娃娃头部采用硅胶制作,头发为真人头发植入
鄢思学的工厂生产的成人娃娃多数用于出口,所以记者在工厂中能看到黄、白、黑不同肤色、各种体型的娃娃正在制造。在装有合金骨架的模具中倒入橡胶后,1个1.65米高、重量约35公斤的娃娃就诞生了。
娃娃皮下血管清晰可见
“最开始我们会让设计师根据不同国家审美观设计一些脸部造型,然后发起线上调查,问问当地人觉得喜不喜欢,敲定后我们开模制造。现在我们提供160多款脸型供用户选择。”陈庆说,“体型方面我们是真人倒模,完全复制身材好的女模特的体型,关节都一模一样的。”
工厂内部
记者在工厂中看到,有工人将橡胶倒入模具中,有工人在用电熔枪为刚刚脱模的娃娃修边,有的工人则正在为娃娃的头部安装眼珠和化妆。
工人正在为娃娃头部化妆
“现在我们高端娃娃的头发与眉毛全都是用的真人头发、眉毛一根根植入的,不是用假发套,再加上硅胶制的头部,头部仿真度已经可以做到非常好。甚至皮下静脉血管我们都已经能做出来,和我们印象中的充气娃娃大不一样了。”陈庆说。
高仿真度也带来价格的提升,据介绍,一个全橡胶材质的基础款娃娃售价在3000左右,而一款硅胶头部、真人头发的高仿真娃娃的售价高达8000多元。随着发热、语音等功能的添加,最高售价可以到2万元。
工厂仓库
陈庆还介绍,工厂甚至可以承接私人定制娃娃业务。“这种业务在国内用户我们还没做过,但海外做过,一个丧偶的老人提供老伴的几张照片,我们就能做出1:1复原他太太样子的娃娃。实体娃娃的功能其实不至于解决性需求,陪伴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据公司品牌负责人方杰介绍,根据调查反馈,目前带有语音功能的娃娃的互动过于简单、不够智能是当前不少用户指出的产品短板。下一步,公司将加强研发与合作,增强实体娃娃的语音功能,未来或将植入AI功能。同时,让娃娃具备行走功能也是该公司下一步的开发方向。
工厂内部
国内体验店方兴未艾
方杰表示,根据他们的用户调查,购买该公司实体娃娃产品的中国用户主要是30到35岁的中高层收入男性。
“较为高端的实体娃娃在价格方面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我们有个客户,是常年出差的商务人士,他就买了一个高端款,每次出差都托运带着飞,一年下来光运费就要6000多块。还有海员也是重要的客户群体,他们常年在海上航行,也是需要的。”方杰说。
近期,深圳、东莞等地开始出现成人娃娃线下体验店。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服务模式。原价几千甚至上万的橡胶实体娃娃,在这里只要180元就能“体验”一个小时。
工厂内部
陈庆介绍,中国第一家成人娃娃的线下体验店出现在深圳,其中部分就是用的他们生产的娃娃。“国内市场我们以前主要是在阿里巴巴等线上平台卖,去年年底开始,体验店这种线下形式才开始诞生。对于体验店,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其实它是提供一个线下接触娃娃的机会,如果觉得满意,你可以当场就买一个带回家。”
现在,工厂每天都会接待7、8名来自外地的客户来谈实体娃娃体验店的代理项目。“目前,深圳、上海、苏州、西安、昆明等地都有我们的线下体验店,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一省一店。”方杰说。
“目前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3000万多男同胞是光棍,我认为成人娃娃的潜在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可以算是‘刚需’。”陈庆说。
工厂内部
成人娃娃线下体验店,最引人担忧的无疑是卫生问题能否保障。方杰表示,目前,公司的体验店在监管上是没问题的。首先,产品质量有完整的国家相关检测报告,营业执照也与工商部门沟通好了拿到了成人用品方面的资质。至于关注度最高的卫生问题,供体验店使用的产品有自己独有的“移动通道”设计,可以做到“一客一换”,从根源上避免交叉感染。
工厂内部
“同时我们还规定可人进店必须登记身份证实名体验,这样做一来是把控未成年人禁止入内,二来是万一出现问题事后可追溯。”方杰说。
北京日报 | 作者 周晓华
《万能机器人》剧照 周晓华 摄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写下了《万能机器人》剧本。
一位名叫罗素姆的发明家想实现人造人的愿望——从化学和生物的角度,以证明上帝是不必要和荒谬的。
他的侄子,年轻的罗素姆不受形而上思想的困扰,科学实验对他来说只是走上工业化生产的一条道路。于是老罗素姆的发明被用来大批制造劳动力,机器人的阵营越来越庞大。
觉醒的机器人消灭了创造他们的人类,而机器人不懂像人类那样繁衍,又不掌握人类创造他们的技术,使用寿命有限的机器人只能等待灭亡……
100多年后,中国戏剧导演杨婷把这个古老而睿智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在阿那亚戏剧节海边剧场演出。在那届戏剧节里,有的剧目把海当成了背景,有的把海做了舞台,还有大胆出奇的演出直接把海变成了演员……而她好像把这个发生在海岛的故事整个献祭给了海。
演员在这片海滩上歌之舞之,虔诚地倾诉,反思人类的傲慢和无知,祈求重新得到力量,祈求爱的降临……海无动于衷,潮水笑着啸着,最终湮灭了所有人活动的痕迹,直到第二天的黄昏,同样的献祭重复上演……
在接天连地的海上,在磅礴自然的衬托中,演员的无力感和茫然精确地传递出这个剧的气质——面对无穷的宇宙,人类的狂妄显得那么可笑。
2022年,作为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的剧目,这部海边的戏回到陆地,回到剧场。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只能在线上直播,但依然给人如临现场的感动。
舞台上,一张张金属质感的纱网罩着巨大的黑色气模,在舞台光变幻下,那些掉落下来无规则的重重堆积的纱,包裹着黑色气囊,像是海浪拍击着孕育荒诞的子宫。
在封闭空间里有了安全感的演员恢复他们的自信和掌控力,又从另一方面精准地传递出这个剧的气质——人类执着地相信,作为万物之灵,他们可以成为宇宙主宰。
剧中加入了一个讲述人的角色,这个角色脱胎于剧中特立独行的基建总管阿尔奎斯特,但又不仅仅是他。
他是预言家?是疯子?或者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观众——喋喋不休的剧透,上帝视角的评论?又或许他就是排练场上的导演——给演员说自己对这个戏的理解,对高速发展、光怪陆离世界的迷茫和求索,痛苦和愤怒?
讲述者肢解了故事,使得情节言语变得跳跃而随机,初看时,是一块一块的碎片,仿佛一个画家的创作,用大笔粗犷地在画布上涂着浓烈厚重的色块,你不知道她在画什么,想表达什么,可随着剧情的发展,一双无形的手把你推远,再推远,直到一个距离,你看清了画的全貌——直面残酷人生、直视淋漓的痛苦表达,就在那些色块的叠加宣泄中呼之欲出。
演出收尾时,扮演男女机器人的演员身着明亮的蓝色,在相互的救赎中有了人类的情感,爱情在萌芽。
刚才放浪抒怀的画家,忽然丢了大笔换了细豪,在两个机器人的腔子里点出两抹脉动的温情——是温的,既不滚烫,也无法疯狂燃烧。却如春风粉碎冰河之束缚,不露痕迹,不闻其声,生命之生机被催发后不可阻挡的力量奔涌至面前。
隐身在黑暗的大提琴手拉起琴,琴声沉雄低回,绕梁不绝。音乐无形,却无处不可以抵达。
人类多么弱小,爱让他们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