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木纹桌面鼠标垫多功能无线充,以及多功能鼠标推荐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打造桌面充电“方舟”!PITAKA Omni Lite六合一无线充电器使用心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饱受充电器的“死亡缠绕”困扰。我家里需要充电的设备很多,平板电脑,多部手机(之前换下来的手机不舍得出掉,就当做备机来用),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相机,SD卡等等,一大堆的东西需要充电和收纳。桌面上的很多东西我都已经实现无线化了,比如说鼠标,键盘。这些东西我都是因为它们有线很乱,所以都变成了无线产品。然而充电方面却很难搞定,即便是无线充电器,充电器也需要连线。这就让人非常为难。而且插排上面的位置“寸土寸金”,我电脑桌摆放的位置靠近暖气,所以这边墙面插座只有一个,基本都要靠插排来延伸。所以为了能插更多的电器,我家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插排上面插插排,然后再在上面插插排的连环套娃模式。究竟有多乱呢?给大家看一下就知道了!
日常充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充电设备太多!线材缠绕太乱
基本上就是一个爷爷被抓了,大娃救爷爷,二娃救大娃和爷爷,三娃救大娃二娃和爷爷的布局。插排上面套插排,充电器一个接一个。设备一多,充电器也就都用乱了。什么快速慢速原装不原装乱成一锅粥。不知道别人的桌面是怎样的,反正我的桌面已经成了解不开的迷宫。而且经常为了一个设备充电,去拔另一个,拔来拔去最后设备放得也是乱七八糟。真的要找东西的时候,完全找不到。
如何解决桌面充电杂乱问题?
针对桌面充电杂乱,我也是想过很多的办法。比如说下面这些东西,我都用过。其中自锁扎带,尼龙绑带,胶布基本属于一类作用,就是给很多线材捆绑在一起。而束线器的作用,则是更好的把很多线绑成一个整体。固线器可以和小夹子可以帮助线材固定在指定位置。
以上都是很好的收纳工具。然而它们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有多少个设备要充电,插排上面就要插多少个充电头。而且充电线如果都固定在一起,绑在一起了,后续如果单个设备要带走,再拆下充电器和分拣出充电线也是不小的麻烦。那么有没有什么能够一站式清清爽爽解决充电杂乱问题的好办法呢?我最近发现了一款功能强劲的PITAKA Omni Lite六合一无线充电器,下面就来为大家展示一下。
PITAKA Omni Lite 六合一无线充电器 商品开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PITAKA AIR OMNI LITE,这是PITAKA充电基站中的最新一代产品。通过包装可以看到,是极简风的设计路线。可以进行六合一充电,可以同时充电的有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无线耳机充电盒、手机无线充电、USB口、Type-C口充电。同时可以带动六个设备。并且带有一个小的侧边抽屉。
我入手的这一款是芳纶纤维版本,芳纶纤维(俗称凯芙拉)是PITAKA品牌的代表材质。芳纶纤维是最坚韧的材料之一,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腐蚀、耐磨,强度是同质量钢铁5倍。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
在下方有一些关于六合一充电基站的特点介绍。放置平板的位置可以切换支持安卓Type-C口或者苹果Lightning口。整体参数为18W有线快充*3(USB口+Type-C+端子口),10W无线快充,AirPods、手表专属5W无线充电区域。
下面打开看一下。我入手的这一款是非常漂亮的Aramid芳纶纤维/凯夫拉款式。此款充电基站,还另有布纹和木纹款式可选。在灯光下,呈现黑灰斜纹纹理,凸显简约品质,不易沾灰沾指纹,简单大方。
充电口的分布和充电功率分布图。
PITAKA Omni Lite 六合一无线充电器 商品细节
平板支架和平板接口:平板支架方面,后面有金属限位支架。它可以让平板电脑竖直立起来,并且进行充电。支持ipad,安卓平板等等设备。在底部有安卓Type-C口或者苹果Lightning口两个端口,通过机身后方的按键可以实现一键切换,无论是安卓平板还是ipad全都可以使用。
来看一下按钮细节。按键切换Type-C口或者Lightning接口。方便适配更多设备。
平板电脑可以竖放(使用底部端子)也可以横放(使用侧面充电口)。端子与侧面充电口均为18W功率充电。
手机无线充电:位于面板正面位置的是一个手机10W无线充电位。无论是iPhone pro大小,还是pro max的大小都可以轻松胜任。材质表面防滑,摆放上去稳稳当当,无需担心意外碰到滑动。
耳机盒充电位:耳机充电位同样是无线充电的设计,免去了线材烦恼,让充电变得清清爽爽。5W无线充电区,适合无线充电耳机盒缓冲,保护电池。
智能手表充电口:智能手表的充电口设计的比较精妙,一个弹起式的充电卡扣,可以正好嵌入iWatch的充电器。一键按下,可以实现接触充电。不给手表充电的时候,可以隐藏。手表模块智能拆装,根据自己需要还可以改造成其他充电位。如果没有iWatch的话,这个位置还可以用来充其他设备。
开关位于充电基座的侧面。这个红色按钮就是控制的手表充电器打开还是隐藏的机关。
充电口配备(2个):侧面配备的充电口有USB和Type-C口,均是18W快充配备。适合各种线材。可以用来冲各种各样的设备。比如说,充电电池盒、相机、手机、平板等等。
隐藏收纳抽屉:桌面小物的收纳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说SD卡,我先先后后买了不知道多少张。经常就是因为收纳乱放,导致丢失,然后很久之后又被我翻出来了。所以说,有个很好的位置,放SD卡,放其他小物件都是很好的。此处的小抽屉设计非常好,自带背光,打开之后灯光亮起。看得清清楚楚。可以放下不少东西。
PITAKA Omni Lite 六合一无线充电器 日常使用展示
日常使用中,将非常复杂的各种线材,整合在了这样一小块区域内,而且井井有条。非常给力的基站。同时也可以作为平板或者手机支架,看视频也非常方便!
除了苹果设备之外,安卓设备也是一样适用。一个基站给所有支持QI充电的设备进行充电,超级给力。使用上也是非常灵活,根据自己需要来配备就好了。
总结
Air Omni Lite升级版超强六合一充电基站是一款非常适合入手的桌面充电基站,让桌面变得井井有条。再也不用被线材的“死亡缠绕”而烦恼。Aramid芳纶纤维手感非常好,做工给力。入手了这款基站之后,桌面环境大为改观。自用送人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优点:凯夫拉材质,时尚美观。六合一充电,节约桌面空间。兼顾了平板支架和收纳功能。打造极简生活。
缺点:横版看视频的情况比较多,平板横放的话,需要占用侧面一个充电口。
M+无线跨屏+霍尔磁感应侧滚轮,雷柏MT760L多模无线鼠标评测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多屏协作的需求,我们在办公时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台电脑或者平板。但是每次切换设备都要换鼠标或者键盘,不仅麻烦还容易出错。并且普通鼠标的人体工学设计并没有考虑太多,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手腕受到损伤。既然如此,那有没有一款鼠标能够实现无缝跨屏操作,同时能缓解长时间使用带来的疲劳感?
恰好,最近雷柏推出了一款专为商务办公打造的无线鼠标——雷柏MT760L,我也迫不及待入手体验了一下。选择的原因很简单,弓背型人体工学设计、雷柏M+无线跨屏技术以及霍尔磁感应侧滚轮。不过这些要素放在办公鼠标上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接下来我会一一解答。
外观设计
进入详解前,还是按照惯例看看外观。这次雷柏MT760L的外包装看起来商务风十足,正面可以看到鼠标型号和渲染图。
抽出内包装,掀起即可看到鼠标本体,上部的盒子中放有数据线和接收器。
取出鼠标本体,和普通鼠标不同,雷柏MT760L采用了更加偏向办公的设计。从尾部看,鼠标左高右低,尾部隆起较高,这是一个比较符合人手自然放在桌面上的形态。
为了验证这个设计是否真的舒适,我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感受。我的手长为16cm,属于中小手。使用鼠标时食指、中指和掌心都能被鼠标完美承托,并且姿势较为自然,点按左右键也是相当轻松。不过个人觉得左边再高1mm这样子会更好。
除了正面,雷柏MT760L的侧面承托也相当优秀,大拇指处设有大拇指承托设计,手感舒适,左侧翼的刻度纹理处理还能起到防滑效果。
接着讲一下鼠标整体材质。雷柏MT760L的左右键采用了硬胶晒纹工艺,触感细腻。上盖采用软胶材质,类肤触感防滑且舒服,非常适合长时间办公场景的使用。
鼠标的按键整体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的左右键、DPI调节键以及滚轮,中部的侧键以及侧滚轮。左右键点按触发力度适中,分体设计也让其手感和触发力度保持统一。滚轮采用铝合金材质,滚动时刻度感明显,反馈非常清晰。DPI按键预设600/1200/1600/3200 4档DPI值,实现一键调节。
霍尔磁感应侧滚轮是雷柏MT760L的一大亮点,经常使用Excel、PS等软件的用户应该知道,画面的左右移动要靠键盘和鼠标组合,比较影响使用体验。MT760L的霍尔磁感应滚轮可以实现左右页面的滑动,省去按键盘的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和中键滚轮一样的铝合金材质,让其在手感上保持一致。而且顺滑的滚动体验和更长的寿命,还能让这个侧滚轮当个解压神器,闲来无事把玩一下也不错。
翻到鼠标底部,可以看到还有一个接收器放在磁吸收纳仓中,这个作用接下来会讲到。收纳仓之上是鼠标开关,右边是蓝牙模式切换,上面的数字表示连接设备,最多可以连接3台蓝牙设备。这样的配置能够很好的照顾到多设备用户的使用场景,特别是轻薄笔记本和平板用户,结合蓝牙模式和无线2.4G模式,最多可以连接4台设备。
M+跨屏操作步骤
聊完外观,来讲讲实际使用体验。除了以上聊到的各种材质碰撞带来的舒适手感,内在的人性化设计也是体验的一部分。说到这,就不得不讲一下雷柏这次在MT760L上搭载的M+无线跨屏传输技术,能在不同设备间跨屏移动,一句话评价:商务办公党的新宠。
进入详细体验前,我们得进行一些准备。为了更加直观展现跨屏操作,我选择了一台笔记本+一台台式电脑,这也是很多用户常遇到的场景之一。
步骤一:首先要在两台设备中下载好雷柏MT760L驱动软件,并且将鼠标配备的两个接收器分别插入两台设备中。如果想要更多设备连接,可以入手更多M1M无线接收器,最多实现6台设备间的跨屏操作,做到多屏无缝衔接。
步骤二:随后在软件中点击2.4G对码,多台设备接收器通过驱动,分别完成对码操作。完成对码之后,将相对应的主机设备进行设备ID编码,在驱动中可以看到最多支持6台设备跨屏操作。完成后即可开始操作。
步骤三:点击跨设备功能,此处可以看到鼠标已连接的设备。通过中间的切换按钮,可以根据设备的摆放位置,切换指针移动顺序。
雷柏MT760L支持离线模式和局域网模式的跨屏操作。前者是无需在同一网络下,仅需连接两个接收器并下载驱动软件即可实现无线跨屏功能。鼠标移动到屏幕边缘,鼠标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设备。
后者要每台电脑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的同一个域中,此时不仅可以鼠标无线跨屏。你还可以打开左下角的剪切板功能,就可以在两台设备间复制粘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文件。不用再到处寻找U盘或者各种移动存储设备来传输。
这里我们也实际测试了一下,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之间互传文字数据、视频,以及图片等等,测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断连情况,传输速度较快。不得不说,这个跨屏剪切板功能真的非常有用,满足日常小文件或者文字数据的传输,U盘都省下了。
按键拓展功能测试
作为一款办公鼠标,用法当然离不开生产力。2.4G模式下,雷柏MT760L做到了8键可编程,实现多功能拓展。有复制粘贴、新建全选等基本功能,还有播放暂停,调节音量等媒体功能。其他诸如关闭窗口、锁定电脑等windows功能和打开某个特定文件这些高级功能应有尽有。诸多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像我从事编辑工作,经常需要用到复制粘贴等功能,将霍尔磁感应滚轮设置为左滚动复制,右滚动为粘贴,平时引用资料时非常方便。
在蓝牙模式下,也能做到4键可编程的效果,用来应对一些日常的操作,例如音量调节,前进后退等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建议是尽量在2.4G模式开启使用,能解锁鼠标全部操作,应急情况下使用蓝牙模式,可以满足一些简单操作,非常方便。
续航测试
续航方面,雷柏MT760L搭载了一块800mAh可循环充电锂电池,搭配雷柏低功耗芯片和节能省电技术,2.4GHz模式下能使用105小时,蓝牙状态下可使用150小时。
在实际使用中,自拿到手开始,我每天使用8小时,全程以办公为使用场景。在使用了三天后鼠标电量从100%掉到了81%,按这样的情况算,一次充电用一个星期完全没有问题。
总结
回到我给出的评价,雷柏MT760L是一款当之无愧的商务办公宠儿。舒适的弓形人体工学设计,长时间办公能有效缓解疲劳感。侧滚轮的拓展性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增加摸鱼时间)。雷柏M+无线跨屏技术让我可以用一个鼠标操控多台设备,操作更加方便,平时开会操控多台电脑展示也是轻轻松松。如果你也在找一个体验舒适,功能强大的无线鼠标,那雷柏MT760L就是你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