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燕京啤酒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 )(燕京啤酒价格)

中新经纬4月20日电 (闫淑鑫)近期,啤酒行业龙头企业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相继披露了2022年年报。透过年报可以看到,高端化依旧是行业趋势以及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报告期内,两大龙头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丰富中高端产品矩阵,广告宣传费也随之被推高。

从营收及净利规模来看,青岛啤酒领先于燕京啤酒,但增速略有不及。

早在2012年,青岛啤酒就已推出奥古特,后又连续打造了“一世传奇、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一系列产品,始终保持着品牌创新;华润啤酒采用了SuperX、马尔斯绿、匠心营造、花脸四大中国品牌及喜力、红爵、苏尔、虎牌四大国际品牌组成的“4+4”战略,对多种类的不同目标人群进行了覆盖;而重庆啤酒与嘉士伯进行业务重组后形成的“6+6”产品矩阵,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直到前不久,2022年5月18日,淘宝燕京啤酒新任董事长耿超正式走马上任。耿超有着丰富的国企改革实操经验。而产业链优化,正是燕京啤酒改革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燕京白啤及其他个性化啤酒的推出,一方面让品牌年轻化去适应年轻消费者群体,另一方面则致力于推动个性化、高端化啤酒的发展,适应啤酒品质和品味消费升级的趋势。

目前燕京的“1+3” 品牌也主要是以燕京啤酒为主品牌,龙头市场以北京为主,辅品牌包括惠泉、漓泉、雪鹿分别以福建、广西、内蒙古三个市场为基础向外发展。但如今啤酒的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想要逆势扩张对于燕京啤酒来说十分不容易。

安信证券在研报中预测,“燕京2022年大力推进全国子公司减亏,通过关停产线减少实际产能8万千升,裁员后员工人数同比减少9%。今年继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人员、产品结构升级等手段减亏,预计公司净利率将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

燕京啤酒已经连续多年冠名赞助中国足协杯,并成为2019年篮球世界杯全球合作伙伴,还通过举办燕京啤酒文化节、音乐节,赞助 2018-2020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活动,多方面进行品牌的营销推广,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青岛啤酒在谈及2023年经营计划时也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中高端产品规模持续壮大,巩固和提升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

习惯了“跑马圈地”的燕京啤酒,却未能及时调头转舵,始终没有具体的关厂动作。导致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处在行业较低水平,进而带来了人均创收、净利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加速布局高端化、推出更多高端产品,也意味着更多的研发投入、推广投入。

在朱丹蓬看来,燕京啤酒高端化还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就是自身市场过于狭窄。由于多年来燕京啤酒没有大的整合和并购动作,仍定位在北京、内蒙古、广西、福建等区域市场,“因此它的高端化在全国范围内是体现不出来的,只能算是区域品牌”。

多年前的两笔收购,如今让燕京啤酒(000729.SZ)不得不对商誉计提做出高达7000余万元的减值准备,使得公司利润进一步被侵蚀。

疯狂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并未明显拉动燕京啤酒营收的增长。根据最新的年报显示,燕京啤酒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13.44亿元,同比增长1.32%。此外,该公司净利润提升较为明显,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1.47%。在2017年,燕京啤酒该项数据下滑四成左右。

记者注意到,燕京啤酒在2018年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7561.24万元,此举侵蚀了燕京啤酒的部分利润。

根据相关公告显示,燕京啤酒对燕京啤酒(河南月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月山公司”)所形成的商誉计提 6706.83 万元减值准备;对燕京啤酒(邢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京邢台公司”) 事项所形成的商誉计提400.70 万元减值准备。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被燕京啤酒完成收购。

此外,燕京啤酒持有50.5%股权的惠泉啤酒(600573.SZ),也未能给其带来更大的增长。根据惠泉啤酒4月25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亿元,同比下降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49.7万元,同比下降23.5%。

抛开上述因素,燕京啤酒的盈利能力依然在低位徘徊。1997年进入资本市场的燕京啤酒,彼时净利润已经达到1.87亿元,直至2011年巅峰期的8.17亿元。根据《中国经营报》此前报道,在2014年之后,中国啤酒行业开始步入连续四年低迷期,燕京啤酒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2014年至2017年,燕京啤酒的净利润分别为7.26亿元、5.88亿元、3.12亿元和1.61亿元。

同竞争对手相比,燕京啤酒并无太多优势。在2018年,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净利率分别为5.9%、3%和1.5%。此外,作为区域性品牌的重庆啤酒,其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4.67亿元,同比增长9.16%;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22.8%。

据欧睿国际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市场五大啤酒巨头中,燕京啤酒位居第4位,市场份额为10.3%。不过,2018年燕京啤酒的综合毛利率达到了38.5%,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华润啤酒提供了一个范例。2018年11月,华润啤酒斥资23.54亿港元收购喜力集团在华的7家工厂,达成了在中国内地和港澳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中国业务。业内普遍认为,华润啤酒此举在蓄力高端。

为了培育新的增长点,燕京啤酒在产品结构上正积极布局高端产品。根据燕京啤酒官网显示,公司高端产品以燕京原浆白啤和燕京帝道为代表,它们是燕京品牌升级与转型的支点。其中,燕京原浆白啤就是燕京啤酒原浆系列产品的精品代表,燕京帝道是针对当下年轻人量身打造的产品。在2017年,燕京白啤销量同比增长37.8%。此外,燕京啤酒还推出过爱尔、IPA、世涛等高端产品。

实际上,2020年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称时任董事长因涉嫌职务违法被调查。时值燕京啤酒“五年计划”转型关键之际,这一消息不免令市场担忧,并且,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公司董事长之位一直未有定数,转型进程难免受到影响。

二是高端化转型落后,相关产品占比较低。

事实上,作为国内老牌啤酒生产企业,燕京啤酒的颓势已经持续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