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门给单位维修网络和电脑时发现我自己带过去的笔记本电脑用着很不如意了,我这人对其它事情无所谓,但对电脑却十分讲究,工作电脑和游戏电脑配置分很清楚,我容不得电脑在运行时出现丝毫不流畅的挫顿感,我感觉我自己对这方面存在纠结心理,于是我在这段时间内给我工作电脑更换过很多品牌的固态硬盘,例如金士顿、三星、七彩虹、WD、光威、闪迪和威刚等,这些品牌里只有三星固态硬盘离我预期体验最近,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点哪到哪的理想体验,昨天无意中回收到单位里一台服务器,看到服务器里有几块intel固态硬盘,由于好奇,我就拆下其中一块型号为intel-545S-256G固态硬盘装在我工作电脑中使用,这一用使我彻底爱上了它,我瞬间感觉找到了“真爱”,从此我的工作电脑就告别了卡顿,我使用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我自己的工作笔记本电脑
东芝作为老牌硬盘厂商,在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上都有所建树,技术实力强劲,是少数能自产闪存颗粒的厂商,更是闪存的发明者。遗憾的是,东芝的半导体业务为了盘活集团,被迫出售给贝恩财团,东芝存储也由此改名为“铠侠”。
TxBENCH是一款能够全面评估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测试软件,除了常规的持续读写和4kb随机读写外,它还支持定制化读写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自由定制队列深度,随机读写文件大小,持续读写文件大小以及负载压力,是否全盘等,功能强大。
实际应用测试
威刚 XPG Gammix S70 刀片
支持 256 位 AES 硬件加密
SK 海力士铂金 P41
众所周知,基于M.2接口的固态硬盘,根据协议不同又分为PCIe协议的固态硬盘和AHCI协议的固态硬盘。而今天,笔者实测的SU800则是基于AHCI协议的固态硬盘。
正是基于供不应求的市场大趋势,更多的厂商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加速研发进度,推出更多的固态硬盘产品,以求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外观:光滑圆润,表面拉丝
我电脑装上这型号固态硬盘后运行流畅
标准M.2接口2280设计
强写耐久性等级
在我们的测试中,超过了它的连续速度等级
笔记本电脑升级中最大单驱动容量的最佳 M.2 SSD
总结:
同类产品中性价比突出
总结
除此之外,在性能描述上有两种描述单位,一种是MB/S,一种IOPS。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睿翼与简系列采用塑料外壳,均不支持自动备份功能,价格相对其他系列便宜;铭系列为金属+塑料外观,支持自动备份与数据加密,并提供3年质保期内一次免费数据恢复,数据安全性较高。酷玩系列大部分型号只兼容特定游戏主机平台,而Backup Plus Hub系列容量在4TB起步,更适合需要存放大量资料的人群或企业。
SC685包装采用了黑色主色调的包装,正面是产品型号特点和威刚知名的蜂鸟吉祥物,左下角是产品特写,右下角表明SC685具有250GB的容量。当然如果你对容量有要求,还有500GB/1TB/2TB三种容量可选。
在接口上,则是采用标准M.2接口,支持AHCI协议。
推荐系列:HD、SC、SE
平均无故障时间200万小时
不含散热器
开箱外观
小结:
SATA 驱动器创纪录的 4K 结果
8TB 版本即将推出
文件复制测试
E30与E60性能接近,两者实测连续读写速度都接近500MB/s左右,和三星T5相当,小巧机身+钥匙孔设计,突出便携特质,只是E30没有IP55防尘防水,防护性能相对较弱,而E60即便是加上三防功能,单价也只在0.7元/GB左右,性价比相对较高。
在颗粒上,则是采用镁光研发,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大规模量产的3D NAND闪存颗粒,编号为6RB22NW838,单颗容量128GB,共4颗3D NAND闪存,总容量达到512GB。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 U盘, 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由于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 数据包按0.5K, 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 能够真实模拟固态硬盘等存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模式,因而能够客观真实的反应固态硬盘的在实际生活中的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在TxBENCH测试中,此款产品在QD32的4K随机测试中,4K随机读取速度为346.57MB/S,而4K随机写入速度为339.95MB/S。
最后,我们通过PC Mark8进行产品综合性能测试。
硬盘尺寸2.5英寸
外形尺寸22×80×3.5mm
优点
存储容量512GB
Type-C口细节做工还是不错的,没有毛刺,对称居中,同时Type-C接口可以正反插连接方便实用,尽显威刚的大厂风范。
这款威刚SU800 SSD在设计上,依旧采用了SATA接口比较主流的无螺丝的卡扣固定设计,整体上没有一颗螺丝用于固定和粘合,全部采用内外壳壁的卡扣进行锁定。
总结:
底部是Type-C接口,旁边有LED灯,通电后读写呈蓝色闪烁,便于用户知晓当前工作状态。
我们用TxBENCH的全盘写入测试来检测这款SSD的SLC Cache大小,结果发现它用的是全盘SLC Cache,容量为350GB,在SSD有SLC Cache的时候写入速度很快,速度高达800MB/s以上,不过说真的一次性写入350G以上的可能性相当小。所以这款硬盘能轻松满足日常超大文件一直保持在高速写入。
加联S70
CrystalDiskMark测试
4性能测试:AS SSD/ATTO
棱镜系列也分为机械与固态,配备自动备份软件与2-3年质保内一次免费数据恢复服务,较为推荐固态移动硬盘,实测连续读写速度约为1050MB/s,性能与Rugged SSD接近,价格却便宜几百元以上,性价比相对较高。性能上有优势的是桌面级存储产品,一般适合企业使用,最大支持108TB容量,只是价格高昂。
05
所有型号的每 GB 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