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生茶(普洱茶熟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

普洱生茶是鲜叶采摘后经摊晾,杀青、揉捻、解块、晾晒、蒸压未经渥堆发酵环节而制成的茶。即使优质生茶在新茶期也适口性不佳,但随着岁月流逝不断自然陈化,滋味口感会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普洱茶的存放,需要注意密封、避光、防异味、通风、适度的温湿度等。

但高香的普洱生茶,一旦出现湿度过大而发霉,则会散失绝大部分的香气。使得香气低沉浑浊并且热嗅能闻出一些仓味(霉味)。

影响茶氲的因素:茶叶的内含物质越丰富,越容易出现茶氲,且脂溶性物质越多,效果越明显;冲泡时水温越高,内含物质浸出快且多就越容易产生汤色越深越容易被发现;外界气温低、气压低时,也容易产生;白瓷材质的茶具更为明显。所以不能说有茶氲的熟茶品质就一定好。

陈香是普洱茶在后期存储陈化过程中,继续发酵所产生的、各种令人舒服的气味统称。

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

普洱生茶是鲜叶采摘后,经过摊晾、杀青、揉捻、阳光日晒、蒸压,制作而成的;

普洱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云南特定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艺,经渥堆发酵等工序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质量特征是: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对比

优质生普入口虽然有些生涩感,但是很快这种生涩感就会在口腔里化开,且入口很顺滑,整个舌头有些粘稠度,口感有一些像在喝米汤般的感觉。

形式

这其实要从普洱的制备说起了,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过采茶菁、萎凋、杀菁、揉捻、晒干五个工序就可以获得普洱生茶毛茶

注意!普洱生茶对水温的要求没有熟茶高,甚至有的生茶苦涩味较重,冲水时可采用吊水线的方法适当降低温度,这样可以达到降低茶汤苦涩程度的效果。

滋味不同

指存放于通风、无异味、干燥及清洁的环境,使茶叶自然发酵。

泡熟茶时,茶汤表面会出现一层油油的白雾,被称为茶氲。它是茶汤中脂溶性物质的呈现,这些物质不溶于水且比重轻,就会漂浮在茶汤表面。并且因为茶水本身温度高,产生的水汽往上飘,会被这层油膜挡住。随着水汽与油膜相互角力,茶氲不停变化形状。

另外,针对普洱茶的致癌性进行文献检索可以发现,从陈年普洱茶叶中分离出来的霉菌多为黑曲霉、青霉、毛霉等,是发酵过程中的正常菌种,黄曲霉菌并不在其中

了解熟普,自然要懂得、了解价格,第一,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从几十元一饼,到几百上千不等。第二个就是,又要不完全以价格来评价茶。有更多的原因,让爱茶人难以遇见一款好熟普,自然好熟普的价格,未来不会低。

喝懂普洱熟茶,要多找几个品牌的不同年份的熟普来品饮,多款茶喝后,基本会喝出点区别,工艺的稍微不同、原料的不同、制作理念的不同等,品牌熟普茶,为了市场原因,多是拼配,主要为了口感的统一、专卖店直营店的铺货需要,有优势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

在这个完整的过程中,茶叶要经过反复折腾。从鲜叶到生产,茶叶经过了一个下锅炒的过程。然后被反复蹂躏(揉捻),再晒干。刚结束这么一个残忍的过程,变成干茶,然后,又加水,搞得虚胖,发酵出汗,面目全非。再干燥。好不容易换了身干衣服穿上,修养了几个月,上面传来旨意,要压饼。又得泡澡大约24小时,第二天经过高温蒸汽,再压制,烘干成饼。这样的过程,如果身子骨比较单薄,茶本身底子差,是经不住这番折腾的。

有的茶友说:熟茶,压制出来,无一例外,需存放1年~2年后再销售。历时过程有的也许长达6~7年,然后,存放7~10年再开始喝。熟茶也需要13~18年的过程。层次感有了,各种各样的特点出来了。只是,这样的时间,太多的茶友等不了,这样的15年左右时间的老熟普也不好找。

一款茶,从头喝到尾,从取茶、称重、烧水、烫壶、温杯、投茶、注水、出汤、每一道细细品味、盖香、杯香、热香、温香、冷香、滋味、口感、身感、心感、喝着感觉、喝后感觉等等,然后,再形成记录或记忆。

爱茶、喝茶、懂茶,喝到最后,懂的不是茶,是自己、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的看法、是自己的态度、喝茶的姿态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