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企业:倍特药业
调研主题:“链主企业”如何以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时间:6月下旬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主体。这其中,“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超级节点”,担负着产业生态集聚者的重任,往往能带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特药业”)就是成都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家代表“链主”企业。
淘宝倍特药业总部园区
所谓“链主”,指的是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具有不可替代性,且在整个产业链中具备资源整合和协调供应的能力。倍特药业的业务囊括了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各环节,主要产品原料药均为自主生产,目前已实现了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全生态医药产业链覆盖。
近年来,倍特药业加速创新转型,前瞻性布局创新小分子、生物大分子、核素药物、基因与细胞治疗、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等数个前沿领域,以创新为源动力,积极发挥着“链主”企业的聚能带动作用。
调研第一问
企业如何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
走进位于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的分析实验室,台面上各种分析检测仪器平稳运行,研发人员正加紧进行各种物质检测分析。
倍特药业研发人员
“人类对生命健康的追求是永不止步的。现在还有很多疾病都没法治愈甚至无药可治,我们研发新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黄浩喜博士介绍道,如果不去持续进行技术的更新,许多疾病治疗就无法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对新药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
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倍特药业由早期100余人、产值仅几千万的制药小厂,成长为如今拥有5000余名员工、约20家分(子)公司、年产值超过90亿的综合型药企,创新研发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原动力。
由倍特药业旗下的赛诺哈勃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化学创新药物BT-114143注射液正在开展国内I期临床试验,海外临床试验申请同步进行中。倍特药业另有多个1类创新项目即将递交新药临床研究申请。
与此同时,由倍特药业旗下四川普锐特药业研发的2.2类化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已在2022年递交上市申请,预计2023年下半年即将走向市场。
近年来,倍特药业加速布局新药开发,且同样着眼于临床所需,以满足国家、社会所需。
仿制护航,创新急行。依托各个专业聚焦的研发机构,目前倍特药业在研项目超过230个,并不断推进创新的产业化进程。
作为公司旗下专业从事高技术壁垒原料药、重磅仿制药、改良型新药、微生态制剂&小核酸创新药、分子影像创新药等药物开发的创新研发平台,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在创新转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
“通过不断投入,实现研发成果转化,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这些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又反哺我们下一轮的研发投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近年来倍特药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超10%。”黄浩喜介绍道,医药领域研发的周期非常长,风险也很高,倍特药业会制定研发的战略规划,制定后就会坚持,“研发投入真正考验的是企业的坚持和定力,也考验团队的综合决策能力。在生物医药领域,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研发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投入一定会被淘汰。”
调研第二问
企业本身还发挥哪些方面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公司以核心技术平台及技术储备为基石,从研发战略布局、科研团队引进及培养、在研管线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健全的研发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技术创新机制和高效的成果转化商业模式。”黄浩喜介绍。
在倍特药业,各个专业聚焦的研发机构都搭建了相应的核心技术平台,为研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已成功打造了数个研发技术中心,构建起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药物研发体系。
例如,在特色原料药方面,目前公司形成了酶催化及发酵半合成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造影剂高效提取纯化等一系列技术,并成功开发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碘普罗胺等30余个新原料药品种。进一步从源头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原料药市场竞争力,保障制剂产品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
2023年上半年,公司便有数个原料药品种成功转A,与快速获批上市的制剂品种协同发力,从源头夯实公司的“全链”优势。
倍特药业研发人员
产业带动作用的另一个体现是对人才的吸引。倍特药业吸纳着各类人才,并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对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研发,创新首先需要的就是人才。”
目前,倍特药业已聚集了一批拥有多专业背景和国际药业研发经验的科研专家,打造了高水平的药物研发团队,为公司未来在各个业务板块的拓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就倍特药业整体而言,研发团队已很早就超过1000余人,博士和硕士学位人员约占50%。这些人才,将会进一步带动产业的发展。
调研第三问
企业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推动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在发挥“链主”企业的聚能带动作用过程中,倍特药业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区域内的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
“我们和西岭源药业、成都伊诺达博、成都圣诺药业等公司均开展合作,合作开发部分原料药项目;同时,我们也与成都海圻、成都格林泰科等企业在新药筛选及药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合作。”黄浩喜说,在研发方面,只有开放合作、协力发挥各自所长,才能助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更好发展。
在促成这些合作上,政府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积极为企业搭建一些合作平台、论坛,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还给企业推荐合作单位,并提供一些政策补贴。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帮助企业与高校建立起联合培养机制,可以为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提供创新实践平台。这种双向机制下,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力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雅儒 朱珠
成都的医药健康企业,快来领“红包”了!
7月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近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两大重磅文件。
其中,《政策》从支持研发创新、推进重大项目、强化企业培育、聚集产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支持市场开拓、优化营商环境等7个方面,对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务,将自7月25日后施行,有效期五年。
支持新药研发 每年最高资助2000万
《政策》在支持研发创新方面,提出了提升新药研发能力、支持医疗器械研发、加快仿制药发展、支持药品新增适应症、配套资助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支持产业协同创新的具体扶持政策。比如,对生物制品、化学药品、中药和天然药物等企业(机构),对其新药研发,将根据临床试验阶段每年最高资助2000万元。
聚集产业人才方面,提出了支持申报“蓉漂计划”、支持企业柔性引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扶持政策。比如,对符合条件的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生物医药学院(系、专业)设置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
引进知名企业 最高奖励5000万
同时,在推进重大项目方面,《政策》提出了支持引进总部企业、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成果产业化的具体扶持政策。比如,对引进的“六类500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将最高奖励企业及其高级管理人员5000万元。
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增强外包服务能力、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强化金融服务、加强土地保障、推动绿色发展、加强供应链建设的具体扶持政策。比如,对获得国际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资质的企业(机构)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了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加强功能区建设、支持行业展会及协会的具体扶持政策。比如,对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等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
成都目标 2020年产业营收达5000亿
大手笔“发红包”,成都市意欲何为?根据《意见》,成都市计划到2020年,实现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到2025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0亿元;到2030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0亿元,建成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
同时,培育20个百亿级和千亿级医药健康企业,一批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建成3个以上具有鲜明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千亿级产业功能区。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6亿元,增长21.6%。科伦药业、倍特药业、康弘药业等企业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75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