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gps安装招聘与广州gps安装公司

 

恒大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储备是同行业中比较好的,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比其他一切都重要。

——许家印

人才是引领和拉动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为应对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推进实施汽车产业人才战略是企业必然的选择。

就在今天,恒大新能源又出大动作:计划在世界九大汽车强国,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

点击进入

从去年许家印宣布造车以来,短短一年时间,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大动作不断。

恒大秉持“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的发展定位,通过整合并购快速构建了拥有世界顶尖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在8月28日的亚冠1/4决赛的赛场上,恒大球员身着“恒驰” 恒大汽车字样的球衣亮相,发射出恒大新能源汽车已经筹备完成,即将正式面向观众的信号。

没想到,出手即“王炸”的恒大,在人才战略上也同样一鸣惊人!

01

盘子做“大”才能做强

对于恒大来说,做事业一定要规模大,招聘也不例外。

此次恒大新能源汽车采取的是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由全球九大国家协同研发。所以此次招聘的范围非常广泛,工作地点覆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九大汽车强国

为了尽可能的吸纳人才,此次恒大面向全球招聘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总数达到8000人,勘称汽车圈招聘史上的规模之最。

可以看出,这一次恒大招聘和造车逻辑是一致的,就像许家印一直强调的那样,小打小闹做不成事情。

新能源汽车业务是一个十分繁琐的系统工程,所以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含了研发、制造、品牌、营销、销售等在内的诸多环节。

此前,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曾在会议上表示:“汽车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首期规划100万辆产能,力争10年内达到年产能500万辆。”

显然,若想达到这个目标,一支具有规模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02

着眼“高精尖”人才

人才,永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力量,“人才至上”是恒大最具代表性的管理哲学之一。

放眼望去,恒大无论是在已经成熟的地产、文旅和健康等产业,还是倾力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始终坚持把人才放在首要位置。

就拿足球领域来说,恒大不仅斥重金聘请世界顶级教练和外援,还成立了恒大青训来培养青年人才。在中超、亚冠的赛场上,广州恒大的优异战绩都有目共睹。

这次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大招聘,目标自然也锁定在“高精尖”型人才上。

据招聘网站显示,恒大此次招聘包含研究院正副院长、造型研究院院长、首席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岗以及首席总工程师等技术专家岗在内的大量高端岗位。

可以说,只要是符合招聘需求的人,恒大都能提供与之能力相匹配的职位,让能者居之!

许家印曾经说过,自己没有一个亲戚在恒大工作,越是重要的岗位越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掌舵,“谁有能力谁来干”充分体现了恒大“选贤举能”的人才战略。

03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果说技术是大脑,制造能力是体能的话,人才就是恒大造车的灵魂所在。

在全产业链布局方面,恒大已在全球进行了多次并购行动,涉及诸多一流的老牌汽车企业,构建出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9月2日,恒大拿下德国BENTELER集团、德国FEV集团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深入动力总成、底盘架构知识产权。据悉,3.0底盘架构可节省新能源汽车60%的研发制造周期,这将大大缩短恒大的造车时间。

在汽车生产制造方面,恒大在瑞典以及中国广州、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拥有多个高端制造基地,为打造世界一流品质的“恒驰”全系列产品提供充足的动力。

有了世界顶尖技术和超强制造能力的加持,恒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如同一架弹药燃油充备的顶级战斗机,只差一名飞行员来启动它,便可翱翔于天地之间,助力恒大击溃对手,实现强企富国之梦。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次大规模引入高端人才之后,恒大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距离“三到五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至此,恒大造车的各个环节已全部落地,融汇全球人才悉心浇灌而成的“恒驰”,着实令人期待。

无论是从产业链布局还是“招兵买马”上,无一不透露着恒大要走国际化战略的坚定决心。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领导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科技与强国关系的深刻洞察,科技与人才在未来大国之间的博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恒大紧随国家发展脚步,早已明确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视频加载中…

 

“广船造”半潜船稳居全球第一,8万吨半潜船“新耀华”号交付

1月1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的8万吨半潜船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命名嘉宾将该船命名为“新耀华”号。该船载重吨仅次于广船国际2016年建造交付的国内最大半潜船“新光华”号,交付运营后,将成为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又一员新的猛将。

半潜船,顾名思义,是一种能“潜水”的运输船,又称“海上大力神叉车”,它可以像陆地上的叉车一样,通过自身压载水的调整,把甲板潜入水中,将承运货物从指定位置上浮托举完成装载。这种船主要用于运输无法分割进行吊装的超大型装备,如海洋工程平台、油气开采模块、大型风电装备、丧失动力的舰船等。

大——

装货甲板接近两个足球场大

“新耀华”号半潜船为8万吨级半潜船,为国内第二大半潜船。这艘船总长255米,型宽57米,下潜吃水30.5米,载重量为8万吨,服务航速14.5节。装货甲板长210米、宽57米,装货甲板面积接近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新耀华”号全船有108个压载水舱,每一个压载水舱都有一个阀门直接通向海底。下潜作业时,只要通过控制系统打开相应压载舱室的海底阀门,在不超6小时之内,船就能自动潜入水中30.5米、主甲板以上16米。上浮作业时,则通过船上配备的4台大型空压机往相应的压载水舱注入空气,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就将自动排出船外,船舶实现上浮。该船在海试中做下潜实验时,仅用3.5小时就下潜到预定深度,潜浮综合性能卓越。

强——

能够完成“穿针绣花”式作业

“新耀华”号采用四套电力推进系统作为动力,并在船艏和船艉各配有两套侧推器。船上由6台功率为4500千瓦的主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并自带目前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如此高规格的动力配置,使这艘船具有最强大的动力性能。

据该船项目经理林九悦介绍,这艘船可用DGPS、激光、雷达三套系统进行动力定位,且误差只有0.05米,可在海上实施堪比“穿针绣花”式的高精度作业。

据了解,这种船经常要在海上配合安装大型钻井平台或装卸大型海洋装备,因此必须要定位准确。茫茫大海,就算没有DGPS信号,但只要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物,这艘船还可以通过激光或者雷达信号来进行定位。在海上作业时无需抛锚,只需要锁定一个坐标点,无论风浪如何影响,她都能够在船上动力系统的作用下,稳稳地定位在锁定的坐标点上。

操作这样一艘“巨无霸”也非常方便,不仅可在驾驶室组合控制台实现操控,还可以在驾驶甲板两翼进行遥控操作。另外,这艘船的动力系统采取了冗余配置,6台主发电机中,任何两台主发电机发生故障,也不会对全船的动力产生任何影响。

新——

建造中攻克大量关键核心技术

“新耀华”号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在船上的在各个区域,密密麻麻设置了9000多个自动化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犹如人体的神经系统,船上任何一个细小的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远程处理。

“新耀华”号半潜船是“新光华”号轮的优化版,尽管载重吨比“新光华”号轮稍小,但其综合性能却更为卓越。广船国际凭借着在半潜船建造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该船建造中成功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如为了进一步提升半潜船关键设备的自主配套能力,在8万吨半潜船建造过程中,船厂联合船东、船检和配套企业共同发力,使该船排载空压机下潜自动化程序、下潜装载计算机实时监控等设备与系统均实现了国产化。

由于该船在工作时,甲板要承载巨大的压力,因此甲板面的所用钢板达到60毫米厚。对如此大厚度的钢板进行焊接,防变形控制是施工的关键所在,广船国际对此专门成立了攻坚团队,创新工艺技术,并最终成功攻克这一技术难题。

另外,这艘船采用全电力推进,全船电缆长度达到450公里。其中推进系统采用6600伏的中压电制供电,每一根电缆都粗如成年人的手臂,且施工和安装精度要求极其苛刻,广船国际建造团队通过不断总结过往建造同类型船的经验,优化生产流程,不仅攻克了技术难点,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快——

不断刷新周期纪录

“新耀华”号轮的船东中远海运特运和建造方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监造方中国船级社同属于大型中央企事业单位,在8万吨半潜船建造中,广船国际生产管理部生产运行室党支部、中远海运船技工程船舶监造党支部、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南沙检验处党支部三方通过开展党建共建,相关各方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有机共同体”,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发挥了强大合力,连续刷新了多项建造周期纪录。

该船出坞仅40天就实现了关键节点中压发电机动车,89天码头周期即开启试航,整个码头建造周期控制在4个月之内,比同类型船总建造周期缩短了2个月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广船国际在半潜船建造领域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球在运营的半潜船为数并不多,其中由广船国际建造的半潜船占全球新造半潜船的50%,广船国际也因此成为全球半潜船建造领域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2002年12月17日,广船国际建成我国第一艘1.8万吨半潜船,结束了中国没有大型半潜船的历史,打破了半潜船运输长期由国外垄断的格局。二十年来,广船国际已经先后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了“泰安口”号、“康盛口”号、“祥云口”号、“祥瑞口”号、“新光华”号和“祥安口”号共6艘半潜船,“新耀华”号是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的第7艘半潜船。另外,广船国际为国外船东建造了“FORTE”号、“FINESSE”号和“WHITE MARLIN”号等3艘半潜船,半潜船交船数量全球第一。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柳时强

【通讯员】彭永桂 符致冠

【摄影】符超军 赵云鹏

【作者】 柳时强;符超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