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电脑话筒怎么调试与笔记本电脑直插话筒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电脑话筒怎么调试,以及笔记本电脑直插话筒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WIN10 系统介绍(11) 电脑声音的设置 没有声音的解决

 

淘宝电脑声音的设置

 

今天介绍一下关于声音的设置。其实也是介绍电脑没有声音的解决办法。我们总结了7种没有声音的情况,给大家一一介绍。

 

声音插口

 

1.查看外接的音箱,耳机是不是正常有电,开关是否打开。并且音响和耳机是否连接到电脑的音频输出接口。

如图所示,电脑后面有三个音频接口。一般绿色的是音频输出,接音响或者耳机。红色的是麦克风。线不要接错了。

再看外接的音响或者耳机的音量开关是否调大了,声音过小当然听不到声音了。

如果后面的音频输出没有声音,还可以把音响接到前面,看前置面板声音输出正常吗。

以上是外置音响或者耳机的测试。

 

声卡驱动

 

2.电脑的声卡驱动是不是正确安装。

在桌面的此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看里面的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看里面的设备是不是正常。一般情况下里面的声卡,大部分都是realtek 的声卡,小喇叭的图标前面没有感叹号,问号什么就是驱动安装正常。

如果喇叭前面有问号或者感叹号,可以使用驱动大师,驱动总裁之类的软件,更新声卡的驱动。关于更新的方法,可以看以前介绍鲁大师,驱动安装部分的视频。

 

输出音频禁用

 

3.如果声卡驱动正常,还是没有声音。回到设备管理器,里面有多个声音设备,如realtek的声卡,usb的音频设备,英特尔显示器音频。分别表示电脑的声卡,外接的usb声卡,带hdmi的显示器的声音输出。可以选择右键,禁用,把realtek之外的声音设备禁用。这时候,前面带一个尖头,表示禁用了。只留一下realtek电脑主机的声卡就可。避免其它声卡设备的干扰,使输出产生错误。

 

静音与音量大小调整

 

4.在右下角的声音大小控制栏,看声音是不是静音了,或者声音的大小是1,2太小,听不到也可以使输出没有声音。如果是笔记本的话,笔记本的键盘有一个静音按钮,看一下,是不是按静音按钮了,使电脑没有声音。

 

音量调整

 

在声音处右键,使用音量合成器,里面也可以向上拖动,增加声音的大小。

 

设置默认输出设备

 

5.右下角小喇叭处右键,选择播放设备,在播放处可以看到多个输出的设备。对就的是设备管理器中的输出设备。使用右键,设置为默认的输出设备,可以选择从电脑声卡,usb声卡,还是显示器的音频输出。可以试验这几个输出设备,看哪个响。

 

禁用前置面板检测

 

6.在控制面板,realtek高清晰音频管理器,右上角有一个黄色的文件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禁用前置面板插孔检测,打勾。这样的话,前置面板和后置面板播放两种不同的音频流,同时出声。

 

网页声音调整

 

 

酷狗声音调整

 

7.在播放声音的时候,使用的播放软件问题。如在网页播放电视剧,在调节音量大小的位置看看是不是静音了,或者声音太小。亦或用酷狗等播放音乐的软件,也有调节音量大小的按钮,检查播放软件的静音设置和音量大小调节,把静音按钮取消,把音量调大,声音就应该正常了。

以上这7点,总结了电脑声音不响的各种情况。大家可以按顺序检查,逐步来分析,看看自己电脑没有声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KTV音响调试技巧——阜新声艺视听

调试技巧/

人们都喜欢经常光顾音响效果好的KTV, KTV音响效果的好坏非常重要,可以说它直接影响着KTV的生意。然而,给KTV包房调音也又是让许多KTV经营者头疼的问题。想要调试好KTV音响,首先要了解KTV点歌系统按钮功能,然后再依据基本电子声学知识进行调试,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混响总音量

Total volume

ECHO或者ECHOVOL该旋钮可以控制混响回音的直达声大小,也就是整个混响效果的多与少,配合该功能使用的还有REPEAT和DELAY这两个功能旋钮。这3个功能旋钮必须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否则效果不理想。要想调试出比较满意的效果必须3个旋钮一起调节,反复感觉。

2、话筒总音量

MICVOL旋钮可以控制所有话筒的音量,话筒总音量下面还有3个话筒音量控制旋钮,可以分别控制各个话筒的音量:

MIC1 (话筒1音量) MIC2 (话筒2音量)、MIC3 (话筒3音量)

3、音乐总音量

MICBASS (话筒低音)、MICTREBLE (话筒高音)、MUSICBASS (音乐低音)、MUSICTREBLE (音乐高音)。

4、音质控制

MICBASS (话筒低音)、MICTREBLE (话筒高音)、MUSICBASS (音乐低音)、MUSICTREBLE (音乐高音)。

5、左右声道平衡

BALANCE旋钮必须调在正中间,否则左右音箱发出来的声音大小不一样。

·KTV音响调试技巧·

1、声压级

简单地说就是KTV点歌系统的功率。我们要根据房间的容积大小来搭配功率, – -般KTV音响的较佳声压范围在2.5~ 2.8米之间,即音箱的位置与沙发演唱区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幅度内。普通家庭由于缺乏KTV包房的专业消音措施,KTV系统的功率不妨选择在50-60W之间的产品,既可以有足够的声压,又不至于因声音过大而影响左邻右舍。

2、声场均匀度

根据音箱的水平和垂扩散角度合理安排音箱的吊挂位置,以及水平和垂直的旋转俯仰角度,来保证听音区声场均匀。

3、清晰度

合理的房间设计和布局,恰到好处的吸音和扩散是保证扩声清晰度的简单方法,要达到很好的效果主要靠反复测试。

4、混响

混响包括建声混响和电声模拟混响,建声混响是房屋装修设计时基于声音的反射、扩散、吸收等完成的小空间内的建筑声

学特性,可调控的范围小,电声混响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调试对象。

5、麦克风

舞台麦克风不适合KTV使用,一定要选择KTV专用的麦克风, 调试时要突出人声的中高频段,使人声能量集中,使清晰表现和唱歌不费力。

– END –

本号所发文章,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常见乐器EQ均衡频点 调节特性 电脑音乐制作

关于EQ的各种问题,我不会告诉别人“在这里降多少dB,又在那里提升多少dB”,因为EQ调节没有那么简单,每件乐器和声音的环境不可能一样的,只是以一个频段点去解决事情只是毫无意义的,提升多少降低多少,因听觉而定,

所以,大部分人认为,EQ设置参数攻略并不能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具体到实例,各种因素都会对声音造成影响,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去支持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你要知道有时候就连一根吉他连接线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细微的音质差别,更别说乐器、嗓音间的差异。这些不断在变化的东西不适用具体的参数攻略,唯一值得信任的是自己训练有素的耳朵,但是各个频谱范围所呈现出来的典型特点也是有所依据的。对于初学EQ均衡的小白来说,这虽然不是唯一的,但你可以作为参考EQ典型特点特性,去操作!下面就说说

关于EQ的“减法原则”

EQ操作中,我除了大部分时间采用衰减胜过提升的手法去处理EQ外,也会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一下提升的手法。

还有,高通滤波器,能帮上很多忙。但注意这也是有利有弊,高通滤波器能快速清除混音中的浑浊感,但使用过度会让声音单薄无力。所以使用高通滤波器的时候,我会向从高到低的顺序,也就是,通常别人会去找想要去除的低频,而我直接从过滤掉“太多”低频开始,慢慢找到合适的点,低频足够,也不浑浊。我发现这种做法更能听清滤波器的效果,可以让我更精确和有效的,调制出自己想要的感觉。

爵士鼓~底鼓

虽然军鼓毫无疑问地被认为在爵士鼓组中最具声音可塑性,但底鼓也同样能发挥惊异作用。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底鼓的选择和工程师的个人能力。

40~60 Hz – 超低: 这个频段的音色主要来自鼓框的回响,听上去是什么样呢?通常人们形容作“隆隆声”但具体还是取决于拾音的麦克风。

60~100 Hz – “重击”: 给人扑面的冲击感和力度感,像是胸口挨了一记重拳。

100~200 Hz – 主体: 底鼓声音的主干部分。

200~2,000 Hz – “杂音”/“凹陷”: 杂音和底鼓浑浊问题一般在这里解决。

2,000~4,000 Hz – “锤击”: 踩槌击打音色的频段,能找到那种棒子击打的声音,是得到“篮球弹跳”般的底鼓音色的关键频段。

军鼓

200~400 Hz – 主体/低频:这个频段范围是军鼓音色最活跃的中央点。

400~800 Hz – Ring/杂音:军鼓杂音和麦克啸叫的解决区域,过度衰减会令军鼓失去活力和立体感。

2,000~4,000 Hz – 音头:鼓棒击打鼓皮的爆裂声就在这个频段。

8,000 Hz :这个点的泛音很难被强调或消除。

嗵鼓

100~300 Hz – 主体: 这个范围不绝对,取决于嗵鼓的类型和音调,总之就是“boom”的声响所发出的位置。如果“boom”声太过,就会轰,太弱的话,声音听上去像在敲纸箱子。

3,000~4,000 Hz – 音头: 鼓棒击打鼓皮的声音。

镲片

200~300 Hz – 叮当声:这是给予镲片特性的声音频段,特别是对于踩镲而言。正如我总说的,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口味去调节。

6,000 Hz 及以上 – 嘶嘶声: 提亮音色的部分,稍稍提升可以带来活力和空气感。但如果太过分,耳朵马上就受不了了。

贝司

虽然底鼓和贝司是相互配合的好伙伴,但在混音工作中,他们绝对是宿敌:两者频段特色分布很相似,所以容易互相抢风头。在动手调EQ前,还是先给各个频段分配好“主角”吧。

40~80 Hz – 低频: 最具贝司特色的低沉音色来源。

80~200 Hz – 根基:贝司音色的主干部分,如果音色浑浊,可以考虑在180~200 Hz处酌情衰减。

200~600 Hz – 泛音: 贝司旋律性最强的部分,如果贝司在混音中难以辨清,在这部分可做调试。

300~500 Hz – “木声”: 特别针对倍大提琴、Double bass、木贝司而言。

800~1,600k Hz – 轮廓: 清晰的贝司solo还有法兹效果最容易被辨认的频段。

2,000~5,000 Hz – 琴弦杂音: 字面意思很明显了。

吉他~原声吉他

120~200 Hz – “Boom”与主体:低频嗡声最容易发生的地方,给独奏增添温暖感的频段,容易在乐队合奏中被盖住。

200~400 Hz – 厚度与木声: 原声吉他的音色主干,削减太多会失去原声吉他的特性和活力。

2,000 Hz – 清晰度/啸叫: 这个频段点有两面性,好处是它使吉他音色清晰易辨认,但是容易产生啸叫。

7,000 Hz – 空气感:一种飘忽的感觉,如果用shelf boost处理的话,能凸显原声吉他的声音特点。

电吉他

总的来说,电吉他的EQ特性比较复杂,拾音器、效果器和音箱等太多因素在其中相互作用。下面说的是最为普遍的参数。

80~90 Hz 及以下 – 含混:这段基本不需要,只会给音色增添软弱感和杂音,大胆用高通滤波器去掉吧。

150~200 Hz – 厚度:吉他精气神的来源,但容易使混音浑浊,请保守调节——在solo和其他需要突出吉他的部分,这个频段能使音色更有魅力。其他部分最好抑制。

300~1,000 Hz – 音质: 我把这个频段范围当做最能表现电吉他音质的范围。也就是让电吉他声听上去真实灵动。所以如果在这个频段范围做过多衰减,会让吉他变得呆板和虚假。如果提升太多,又会和军鼓打架。

1,000~2,000 Hz – 啸叫: 这是电吉他尖锐音色特性的频率范围,也是产生啸叫的地方,最好用较大的带宽去使其变得平滑。

3,000~8,000 Hz – 光泽与临场度: 提升这个频段,能给吉他增添光泽,使其在混音中突出。而如果在某个地方衰减,则可以解决与人声的冲突。在给这个范围做提升时,注意杂音的变化,因为失真类效果器的杂音很容易因此变得明显。

键盘类~

原声钢琴

不同类型的钢琴有不同的音色,立式与三角的音色不同,弦槌类型、维护状况、演奏者、拾音话筒类型和技术都会产生影响。不管怎样,钢琴在混音中十分显眼,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有时你需要在钢琴频段上“挖掘”出空间来安置其他乐器

100~ 200 Hz – “Boom”: 给独奏或录音室环境下的钢琴音色增添温暖感,但现场演出时通常会被第一个切掉,这样能减少钢琴对其他乐器的干扰并预防产生回授。

3,000 Hz 及以上 – 临场度: 增添空气感,提亮偏暗的钢琴音色(麦克风的位置对音色明暗有明显影响),注意在提升时避免出现琴弦减振器发出的杂音(特别是3,000~5,000频段)。

电钢琴/Electric Piano (Rhodes)

使用采样的电子钢琴,音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箱、麦克风和乐器自身。

100~200 Hz – “Boom”: 与原声钢琴相同,这个部分容易产生浑浊感,特别是对于有厚重浓密泛音的罗兹钢琴(Rhodes Piano)来说,衰减以降低浑浊度是EQ调节时要做的第一件事。

800~1,000 Hz – 爆音: 爆音和杂音在这里出现的几率很高。

古钢琴/Clavinet

老实说,Clavinet的处理方法和电吉他相似,同样是要考虑整个设备环境。

管风琴

麦克风摆放位置和演奏者(音栓设置很重要)影响很大,而EQ就是从整体上简单调试一下,没必要做太多修整。通常80~180 Hz容易和低频乐器冲突,如果中频太过丰满以至于和吉他冲突,那么也需要在300~500 Hz做一些衰减。

合成器

合成器的声音有无限可能性,所以难以在此形成统一的概念,下面是一些最通常的情况:

400~600 Hz – 厚度: 使用多个合成器时,这个部分过足会使声音浑浊和混乱。

1,000~2,000 Hz – 轮廓: 定义位置的部分,如果合成器是铺底的角色,在这里衰减能给吉他和人声让出一条“通道”。

3,000~4,000 Hz – 临场度与清晰度:与人声和吉他类似,这是让声音最抓耳的频段,调节方法也和吉他类似。

吹奏类

萨克斯风

300~400 Hz – 低吠: 这个范围不绝对,取决于萨克斯风的类型,如果是低音类型,这个范围还要更低。

1,000~2,000 Hz – 个性: 音色特性范围。

6,000 Hz – 簧片杂音: 遇到共振杂音可以在这里解决。

铜管乐器

主要针对小号和长号。

100~200 Hz – “Boom”与浑浊感: 针对长号,它在这个频段与贝司和节奏乐器冲突,最好切掉,这样也能提升混音的清晰度。

4,000~10,000 Hz – 亮度:给暗淡音色带来亮度。不过,小号在这个范围已经够足,应从整体配器上去考虑和调节。。

人声

人声是混音中一个易变因素,男性声线与女性声线有不同,每个人的音色也有区别。

100 Hz及以下 – 杂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频段只能听到话筒的噪音和舞台地板的振动声等等,毫不犹豫地切掉即可。

200 Hz – 过重的鼻音: 这个频段的人声,听上去就是感冒者的鼻音。女声这个范围可能还会提高一些,不过就在200Hz附近。如果录音当天歌手有点感冒,鼻音肯定会加大,可以适当在这个频段降低一点。

800~1,000 Hz – 吐字清晰与正常鼻音: 正如字面意思。

3,000 Hz- 临场度与兴奋点:给人声增添能量和磁性的地方。如果提升不足,会导致人声泄气、乏味和呆板;提升太多则会让听众觉得太多咄咄逼人。

4,000~8,000 Hz – 嘶嘶声: 在发音“s”,这个部分容易产生令人烦恼的高频,嘶声!在这个部分可做个适当的衰减,减少嘶声。

10,000 Hz 及以上 – 空气感: 让人声更具空灵的感觉,不过并不是必须,因为这可能产生啸叫和带来脆碎的杂音。

最后再说一下EQ宜降不宜升………

在你提升的时候或许吧,不需要的频段也提升了,先试试从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