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汽车坐垫卖的怎么样以及淘宝汽车坐垫好评语

 

文|李清柯

“不就是个卖汽车配件的”,是你对从事汽车配件的人,毕生最大的误解。

命运的圣斗士,才是埋藏在他们内心之中的倔强。

任何一件流淌于世上的汽车配件,哪怕是一个自夹式手机架,哪怕是一盒初恋味香熏,都源源不断地散发着“堂吉诃德”式的耀眼光芒。

或许,你从没在意过,他们的存在以及到来。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人类眼睛的可见度已经无法从时间的维度中锁定他们的身影。

当人们还在沉寂于“中国人终于制造出领克03+”的惊叹时,他们的嘴角露出了不羁的笑容。

众所周知,以锋芒著称的领克03+搭载着Drive-E系列2.0TD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以5.9s破败的成绩屹立在中国性能车之巅。

但运动从来不止关乎于机械,更是一场热血精神的加冕。为领克03+附上这种烙印的,是淘宝一家三钻汽车配件卖家。

赛道性能、彰显运动、惊艳世人,还有什么比这块难以察觉的铭牌,更能体现出车主对运动精神始终如一的执着。

更惊艳的是,它的到来,远比领克03+的诞生要早,仿佛一场石破天惊,只为这一块调低的铭牌而来。

虽然只需要17.06元,还带有包邮服务,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价值。要知道,每一辆没有贴上铭牌的领克03+,它的灵魂都是不完整的。

如果你手一滑,领克03赛道版的运动包围将会出现在你的购物车内。

你一定想,这不过是一场意外的巧合。但在汽车配件从业者的心中,任何看似的巧合,背后都蕴藏着命运的必然。

当所有人都选择向法国人的艺术品位表露崇拜之情,他们大胆地拒绝了这等无意识的推崇。

哪怕是被誉为法国百年艺术与汽车工业完美结合的DS,也被他们施以艺术的想象。

一块座椅防踢板,既用激光打印展出DS标识独有的灵动,又以精细拉丝工艺刻画出金属的冷艳与高贵。

从产品图解上,我们能够得知,它最大的用途,是防止你穿着满是泥泞的拖鞋一脚踹在了采用头层牛皮包裹的高贵座椅上。

正常人一定会质疑这个举动的荒诞性,没有人会穿着泥泞的拖鞋一脚踹在了采用头层牛皮包裹的高贵座椅上。

但没关系,艺术总是高于生活。珠三角小工厂跟法国百年艺术的碰撞,从来不需要理由。

因为生活的经验,法国人无法突破的艺术想象屏障,被他们勇敢地跨了过去。

莫奈对光与影的运用,高更对简约的坚持,毕加索抽象的浪漫,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再创作的基石。

而手缝翻毛皮方向盘,讲述的,则是一个热烈与艺术流变相呼应的故事。

通过精湛的技艺,可随意将任何图案缝制在你的方向盘上。

“我把前女友的照片印在了方向盘上,一起去缅怀我们在这座城市肆意游荡的日子。”

有些既怀有组国情结,又对法国汽车无比迷恋的人,则大胆地把国旗缝制在上面。

在触摸的一瞬间,隐隐都能感受与祖国的共鸣,于复古风潮回流的当下,走在了时代的尖端。风驰电掣之间,你哼起了国歌澎湃的旋律。

你不禁会问,既然有他们的存在,主机厂还要养那么多的工程师干甚?花千万级的设计费请国际设计大师设计一款产品干甚?

事实是,倔强的因子从小就雕刻在他们的基因里。

正因为没有条框的制约,让他们有足够的可能,去突破成本,甚至是物理特性,让每一辆汽车更趋于完美。

每一个人都在车上饱受过内急之苦,那为什么不能在车上方便?人类千年来的根本性需求,在汽车百年的发展当中,未曾得到过重视,真是遗憾又荒诞。

而如今,你需要30元,就能够拥有一个车载尿尿神器。

多种可爱的玩偶造型不仅极大增强你排便时的愉悦,还带有可伸缩设计,满足任何的坐姿,哪怕是赛道之上,也妥帖好用。

“在开扬的城市主干道上尿尿,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勇敢的事情。”

奔驰迈巴赫的座椅设计,一直被赋予移动的头等舱美誉。

但如今,你需要花139元购买一个超长座椅腿托,外加68元的迈巴赫同款头枕,就能在小奥拓身上体验百万级的乘坐体验。

“自从在我的小飞度上安装了超长座垫,现在在路上看见迈巴赫,眼睛都是45度往下俯视的角度。”

后排出风口,往往只是高配车型的专属,而加装后排空调出风口又未免太伤筋动骨。面对这份尴尬,后排悬挂式双头风扇惊艳诞生。

不用888,不要299,只需88,就能让后排享受暴风级吹刮的舒爽。而且带有360度风行可调设计,暴风由头刮到脚指头。

“机械叶片制造的暴风,让我想起13岁那个一丝不挂躺在客厅地板上,一边被远东牌风扇吹拂,一边畅想着18岁的未来的炎热夏日。”

科学证明,喝热水不光能让人感到温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而经过汽车配件界的不懈努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车内喝上一口干净又暖心的热水。

之所以干净,是因为车载暖水壶自带净化功能。之所以暖心,是因为车载暖水壶自带9段温控功能。

部分拥有巧思的美食爱好者表示,“自从有了车载暖水壶,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开车的时候喝不到霸王花龙骨汤。”

透过这些微不足道的汽车配件,你足以深刻感受到透彻的人文关怀以及颠覆性创想。当你的汽车安装上这些配件,自此就带有了人的体温。

办公室的冷气以及工整的办公桌,是无法激发出这股人文关怀以及颠覆性创想的。只有混迹在人群当中,才能敏锐捕捉到人心思潮。

在珠三角经营汽车配件十多年的老吴告诉我,他24小时混迹于各大车友群,只为第一时间得到车友的需求。

当一个车友群里头,10个人开始抱怨一个问题,就意味着一项汽车配件的诞生。

只是,融入车友群是一个充满波折的过程。轻浮的情绪难以交心,过分的热情招人怀疑。

尤其是车友群群主,俨然是一名冷酷的捕手,时刻处于捕猎的状态。只有鲜血淋漓的被捕杀,才能总结出珍贵的经验。

毛片,这个时候不再只是简单的色情艺术,而是与数百名车友热络交心的情谊联系。在将近沦为毛片专业户的时候,老吴终于融入了车友群当中。

如果一个人手机中存满了100G的毛片,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个电影爱好者,要么是个搞汽车配件的。

老吴难免会面对各种的嘲讽,就一个搞汽车配件的,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搞成商业间谍似的。

穷尽一切的努力,早已与金钱无关。买家一个默认的五星好评,就是他们满足感的全部。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总是告诉你成年人该做什么,该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事物,追求每一件事背后的最大利益化。

但一小撮勇敢的人,却用汽车配件,为理解这个世界提供了一个更宽阔而多彩的角度。

谁说缺乏工具设备,就不能做模拟三高测试?

“为了验证LED风火轮的稳定性,我开着车上了一趟西藏。风火轮随着汽车的飞驰,愈发躁动,那一夜,我是318过道上最闪耀的崽。”

谁说人机体验,一定要用数据去证明?

“为了让电动腰靠的角度尽可能适配每一辆车,我曾经有一个月什么都没干,就带着电动腰靠的试验品,每天到二手车市场去蹭车做体验。”

人人都幻想过改变世界,最后都被世界所改变。

而他们,只想改变你的汽车,用那份19.9还带包邮的实惠,在这个操蛋的世界里,表达他们炽热的不安分。

基于这份勇敢,哪怕是马路上一个正在向你兜售手机支架的小哥,都瞬间增添了几分可爱的色彩。

那些看似简单的汽车配件,往往是补齐你生活遗憾的最后一块拼图。车内4平方米的小空间,也能解放你被社会压抑已久的天性。

所有的人都在顺从而下,而他们却给你一个逆流而上的机会。

一个开着素车的男人,是不值得被尊重的。他们庸常而乏味,缺乏挑战的勇气,一素到底,正是他们向生活俯首称臣的真实写照。

我们难免被生活的沉重压弯了腰,但勇敢的倔强,依然保有在那个汽车配件上。

一旦倔强被点燃,整个世界将焕发全新的模样。

顶尖如速马力大黑金,以领先世界的黑科技,还地球一片绿色。只需4800元,尽享赛车级驾驶体验,还能实现极致油耗表现。

轻视,是因为我们平庸了太久。嘲笑,是因为他们已经领先了世界一个次元。他们默默承受着这个世界扭曲的一面,仍乐观地为人们寻找一条通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即便理想终将幻灭,可他们愿意在当下成为一名堂吉诃德。

在这个满溢着庸俗粗鄙的世界,他们以手机支架为矛,以车载暖水壶为盾,从偏见当中,争取着属于他们的光明。

当你把手机支架插上空调出风口,一场永不终止的战争便已经拉开序幕。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油画《卡拉卡拉》(Caracalla,1902)

《罗马十二帝王传》

作者:[古罗马] 苏维托尼乌斯

译者:张竹明 王乃新 蒋平 等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00年2月

《罗马君王传》

作者:[古罗马] 埃利乌斯·斯巴提亚努斯 等

译者:谢品巍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8年2月

相信熟悉罗马史的读者,对《罗马十二帝王传》并不陌生。这本出自公元2世纪拉丁散文名家苏维托尼乌斯之手,记载了从尤利乌斯·凯撒到图密善在内的12位罗马皇帝的个人传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被译成中文,重印多次。而新近首次被译成中文出版的另一本重要拉丁文历史文献《罗马君王传》,则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从哈德良到努莫利安在内的30位罗马帝国中晚期罗马皇帝或僭主的生平事迹。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人们对罗马帝国政治文化的认知,并激发大众读者对罗马史的兴趣。

在翻阅这部书之前,读者可能会提出几个最基础的问题,如该书的作者是谁?写于何时?为何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其记载史实是否可靠?对于绝大多数历史著作而言,以上问题并不太困难,然而这部书,每个问题都是非常令人纠结的难题。

认真造假

正如译者在正文前的“说明”中所指出的,《罗马君王传》的原名非常长,叫做《自被奉为神的哈德良至努莫利安诸位元首及僭主之传记:出自诸位不同作家之手》。由此可知,这部传记是由多人合写完成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是由6位生活在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中叶的历史学家所写作品的汇编。然而,到19世纪末,德国学者赫尔曼·德绍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考证出该书其实出自1人而非6人之手,其创作年代也更靠后,约成书于公元4世纪末。这一观点被抛出后,很快遭到了当时罗马史学名家蒙森的反驳。但到了20世纪,《罗马君王传》是一部独著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本书的“译后记”也提到,20世纪下半叶,有学者利用电脑技术分析了各篇传记的词句特征,进一步夯实了德绍和英国历史学家塞姆的观点,即该书为一人创作完成。

另一值得注意之处是,到4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罗马帝国国教逾半世纪之久,但该书的内容、体例、风格却和异教时代的罗马传记文学(如《罗马十二帝王传》和普鲁塔克的《帝王传记》)非常相似。《罗马君王传》中的每篇传记,以人物(皇帝)为中心,大致包含主人公的出身家世、执政业绩、个人美德和缺陷,相貌特征、生活习惯、神谕、死亡等小单元,并点缀以奇闻轶事。这不仅让人猜测,该书作者极可能来自一位渴慕古罗马政治传统和贵族文化的好古者之手。对基督教文化的漠视和对罗马古风的倾慕,也被视作4世纪部分知识分子反抗罗马帝国泛基督教化运动的一个体现。当然,并非所有学者都认同这一看法。比如20世纪著名罗马史家塞姆认为,《罗马君王传》并不带有严肃的宗教或政治目的。书中充满了大量的罗马式的幽默、隐喻和诙谐,虽然不少未免庸俗,但却较为纯粹。

此外,《罗马君王传》中所记史实的真实性问题长期以来令人大挠头皮。虽然“真实性”从来都不是衡量古代历史书写的根本标准,但这里依然存在一个史料可信程度的问题。在这方面,《罗马君王传》恐怕是古代西方历史传记中最声名狼藉的一部作品。前面提到,本书共包含30篇罗马帝王的传记,其中按类别又分两类,即那些在法统上拥有正当性的皇帝传记(也就是受到元老院和人民大会承认,称为“奥古斯都”的君王),以及某些试图僭夺帝号,自立或被军队拥立为王的人的传记。研究《罗马君王传》的当代学者将前一类帝王传记称为“一级传记”,第二类称为“二级传记”。整体而言,“二级传记”内掺杂的虚假信息最为严重。像《阿维迪乌斯·卡西乌斯传》《安东尼乌斯·杰塔传》《三十僭主合传》中的信史比例不超过10%,而后一部几乎完全是捏造出来的。即便是记录在“一级传记”中的史实,也多有捏造之处。还应指出,《罗马君王传》的作者不时在作品中提到其所引用的作家,除了几个拥有较高信誉度的历史学家外(如马里乌斯·马克西穆斯、希罗迪安等),被伪造出来的古代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竟高达30多名。古代的历史和传记著作中史实的真实性或客观性,可能受到修辞和文学风格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过分苛责。但像《罗马君王传》这样缺少华丽辞章却又 “认真造假”的作品,在古代历史类文献中并不多见。本书中译者谢品巍在后记中说:“本书多篇传记从内容上来讲虽不乏令人眼前一亮之处,但叙述风格总体上颇为平实,文风非常简朴洗练,个别史实甚至还有自相矛盾之处。”这个评价可谓非常含蓄和留有情面了。

笑料包袱

这就将讨论推向一些更复杂的层面,对读者来说(无论是当代读者还是古代读者),既然一部历史著作中充满了捏造的谎言,那么阅读的意义在哪里?此外,作者进行创作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而这些传记是写给谁看的?要想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解答上述问题并不容易,但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文学作品并不总是严肃性质的(尽管历史传记类的作品和诗歌、小说和喜剧等题材相比,要更加庄重严肃一些)。《罗马君王传》中不时点缀的罗马式小笑话和双关语,其作用未必总服务于严肃的政治意图或教谕目的,而可能只是作者自娱自乐或和读者建立娱乐互动的一个把戏。

譬如,这部作品中的不少人物名字颇为有趣。这些名字被作者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包袱”,很多时候,如果读者不熟悉历史,未必体会得到其中的奥义。比如收录在《三十僭主合传》中的《马略传》中提到这个仅做了3天皇帝的人本是一名铁匠。于是有人就将他的名字叫做马姆利乌斯。了解罗马历史典故的读者,会知道后者是传说中打造了萨利祭司神盾的铁匠马姆利乌斯。在紧随其后的演说中,马略说他会努力让所有的阿勒曼尼人、日耳曼人以及周边其他民族都相信罗马人身披铁甲,并且让“他们在我们中间对铁感到害怕”。这里包含两个小包袱,一个是拉丁语中的铁和武器含义相通,同时又和他的铁匠出身联系在一起;另一则是由于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有“罗马人身披托加,征服了诸民族”的诗句,此处显然是借用了这个典故。再如,在《安东尼努斯·卡拉卡卢斯传》中,卡拉卡拉杀死了自己的兄弟盖塔(Geta)当上了皇帝,因此遭到埃尔维乌斯·佩蒂纳克斯的嘲讽,后者建议其在冠上日耳曼尼库斯、帕提库斯、阿勒曼尼库斯之名的时候,“如果乐意的话,再加上杰提库斯·马克西姆斯吧(Geticus Maximus)”。古罗马的皇帝(或其下属率领的军队)在征服了一个敌对民族后,通常会在自己名字上冠以“某某民族征服者”的称号,如“日耳曼人的征服者(日耳曼尼库斯)”、“帕提亚人的征服者(帕提库斯)”。这些称谓作为皇帝“尾名”的一部分,被刻在石碑、雕塑等纪念物上,成为罗马帝王彰显荣耀和军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卡拉卡拉在杀死自己的弟弟后,有人建议将这一新的称谓添加在其名之后,具有十足的嘲讽意味。

上述例子中的笑料和双关语中包含着赞誉、批评、讽刺等价值评判,但《罗马君王传》中也有不少笑话看上去只是出于娱乐目的编出来的。比如,五帝之年(公元193年)的一个君主叫做佩希尼乌斯·尼杰尔(Pescennius Niger),其家世本已无法考证,但《罗马君王传》的作者却给出父母双亲的名字,分别叫安尼乌斯·福斯库斯(Anius Fuscus)和朗普里狄娅(Lampridia)。懂得拉丁语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心一笑,因为“福斯库斯”有“黯淡不清”“阴暗混浊”的意思,而“朗普里狄娅”显然来自于“拉姆帕斯”(Lampas),意味“明灯”。《埃利奥伽巴鲁斯传》中提到皇帝请了八个秃子、八个独眼龙、八个风湿病患者、八个笼子或是八个胖子来吃饭之类的故事,接着说安排八个胖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坐在同一张大座垫上,因此可以引起人们的嘲笑。

记录在《罗马君王传》中的某些笑话、隐喻可能需要读者拥有一定的拉丁语知识并熟稔古罗马的文学、历史典故方能体察其中妙义。这对于1700年后的读者来说颇为不易。好在中译版每页下方都有简单的注解,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读者理解其中含义。当然,这类“包袱”或者“段子”,若在不被人点破下而能心领其意,方能产生最为捧腹的效果。然而,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捧起《罗马君王传》这部书,想必都不会对其中的言论和史实进行甄别考证,但不管怎样,期望读者或多或少能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王忠孝(复旦大学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