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波士顿羽绒服怎么洗_波士顿羽绒服属于什么档次

 

北美的冬天寒冷漫长,除了时不时需要一顿火锅烧烤暖暖身子,外出时一件暖暖的羽绒服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市面上羽绒服的品牌有很多,但是说起最暖和最厚实的,大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加拿大鹅!

图源:Bloomberg

加拿大鹅这个品牌来头不小,在各种新闻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连俄罗斯硬汉普京大帝都是它的忠实粉丝。

图源:新浪财经

加拿大鹅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Sam Tick大叔在多伦多的一个小仓库里创立了专注于羊毛背心和滑雪装的运动服公司。

图源:Pinterest

80年代起,加拿大鹅被定为南极科考队的御用御寒服,为加拿大国家安全警卫队,护林员,环境勘察员定制工作服,让他们在极端气候中执行任务时能够不被冻成狗。

图源:Expeditions

九十年代起,加拿大鹅就已经成为了加拿大国民品牌。在全球最卖座的电影中,加拿大鹅频繁出镜,在《国家宝藏》《后天》《蜘蛛侠》等荧屏大作中都可以看到加拿大鹅的标志。主角们身着加拿大鹅羽绒服在严寒中蹦来蹦去,冷是什么感觉?感受不到的!

图源:Fortune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加拿大鹅越来越火,被diss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著名动物保护协会PETA多次公开指责加拿大鹅品牌用残酷的手段获取动物皮毛。

图源:PETA

他们指责加拿大鹅在野外设下陷阱捕捉郊狼(Coyote),这些动物在痛苦中耗尽体力,却无法挣脱陷阱,最终慢慢死去。

图源:PETA

在刚刚过去的感恩节期间,PETA在加拿大鹅的纽约SOHO门店外组织游行示威活动。

PETA的成员们举着各式各样的牌子站在加拿大鹅门店外,喊着“Fur Trade Death Trade”“Canada Goose, Shame on You”的口号,刺耳的叫喊与口哨声此起彼伏,其中有些人还举着被剥皮的动物的模型。

更为过分的是,这些极端动物保护者对排队等待进入加拿大鹅店铺的顾客进行羞辱与谩骂。他们言辞激烈,指着身着加拿大鹅羽绒服的顾客说“You are wearing dead dogs! You look so ugly (你将死狗穿在身上,你看起来真丑!)”

每当有顾客不堪屈辱离开等待的队伍时,这些动物保护者便会爆发出一阵鼓掌欢呼。

警察们对于他们也无能为力,只是将排队等待进入店面的顾客用铁栅栏围起来,并警告极端动物保护者不得身体接触排队等待的顾客。

这样的场面实在有点可怕,排队的顾客受到的惊吓简直可以赶得上困在陷阱里的郊狼了!

除了被极端动物保护者们疯狂diss,身穿加拿大鹅还可能招来各路小偷劫匪!

最近这几年来,各路小偷劫匪的注意力从手机钱包转移到了加拿大鹅羽绒服上面。

最近有一条刷屏朋友圈的“突发新闻”,虽然真实性还有待考核,但是身着大鹅的小伙伴们还是要注意一下自身安全。

一位生活在安省北伦敦的小伙伴和朋友吃完麦当劳走出来没多久,便被三个黑人打劫!这三个劫匪抢走了他的加拿大鹅羽绒服以及钱包。

根据这位同学的描述,当时他和朋友在麦当劳吃饭,这三名黑人在吃饭时便盯上了他们,不断尝试和他们搭讪说话,等他们刚一迈出麦当劳,便被这三名黑人堵住抢走衣服和钱包。

图源:加拿大留学生问吧

而加拿大鹅引发的抢劫案远远不止一起!

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一名多伦多的留学生也爆料自己遭到了抢劫,抢劫犯还持有枪支,这位可怜的留学生在零下四度被扒得只剩短袖。期间劫犯甚至用枪顶着他的背部,过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好在最后有好心人帮他报警并且送了水和防寒的毛巾,警察也成功迅速破案。

图源:加国无忧

在英国,一名名叫Ollie Mason也曾经因为身着加拿大鹅羽绒服被抢劫,Ollie事后一脸委屈地跟记者说“哥这件加拿大鹅明明是假的啊!”然而,加拿大鹅找来了劫匪这事确是真的没错了。

图源:Thetab

淘宝波士顿大学也曾经在校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上面写道一个月内有14件加拿大鹅羽绒服在波士顿大学被偷,大家要时刻保管好自己的衣服,像对待现金一样对待自己的加拿大鹅羽绒服。

图源:Dailyfreepress

所以说,加拿大鹅除了保暖之外,还能惹来不少麻烦。毕竟一件衣服的价格可以顶的上一两部手机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当然是将加拿大鹅的臂标抠下来咯!

其实真正的办法是不要过于张扬,时刻保持警惕,这样才可以安安全全的过冬呀!

 

 

最近,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来袭。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戴上消费主义的有色眼镜,在大街上,我看不到一个“人”,都只是行走的 羽绒服鄙视链,这一件件一季性的、功能性服装,背后是一场价值千亿的生意。

鹅绒、鸭绒、聚酯纤维,大鹅,Moncler,鸭鸭、波司登……要知道,每十片鸭毛,就有八片来自中国。而每一只东北大白鹅在被铁锅炖之前,早已为一件件高端出口的鹅绒服贡献了填充物,我们不光有新疆棉,还有东北鹅。中国也早已成为了羽绒服行业世界第一大国。

本篇文章,让我们暖心过冬,一起回忆这段(国产)羽绒服往事。

1.从“休士顿”到“波士顿”

羽绒服的诞生,要追溯到1812年俄法战争。众所周知,大规模的批量服装生产起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功劳”,因为战争会引发,快速大规模生产衣服的需求,所以才有了今天大码小码M码的标准尺码。

有个从事女装B2B行业的郎友告诉我:面料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财的,现在仍然流行的这种巴宝莉风衣,在那时候的原名叫作:战壕风衣。而初代羽绒服其实就是法国军人的“军大衣”,融入过法兰西的浪漫和设计感,这时候的羽绒服已经不跑绒了,但是因为卫生条件不达标,穿着一股鸭屎香。

无独有偶,1940年的美国,羽绒服之父Eddie Bauer申请下羽绒服专利,他们家的第一个客户,也来自军方,是驾驶战斗机的美国空军。

 

图片来源:谷歌专利

 

时间来到35年后的1975年,在太平洋这边的魔都,上海女工做出了国内第一件羽绒服,背后的飞达羽绒服装厂,品牌名叫双羽牌,厂长叫张成林,是公认的中国民用羽绒服第一人。

十年后,华东又出现了一个叫秀士登的羽绒服品牌,颇受欢迎,谐音取自就是美国的城市休士顿,后来秀士登的一个代工,决定自立门户,为了向谐音梗的取名哲学致敬,他选了美利坚的另一座城市波士顿

毕竟休士顿天气热,波士顿天气冷,也许是沾了城市之光,这就是后来的一家独大的国产羽绒服大王:波司登。

2.平原上的闪送哥

1984年的苏南,天蒙蒙亮,一个28岁的常熟青年,乘着天光出发了,他的名字叫高德康。去上海的二百公里路况并不好,但他硬生生把这把这辆满载包裹的破永久,蹬出了20迈的急速,因为包裹里装的不仅仅是一百公斤加工后的衣服,更是村里服装厂十几个裁缝的生计,他必须赶到上海的飞达厂,交付刚刚缝制好的服装。

这家上海老牌的服装厂,从1972年就开始向日本出口羽绒登山服,1974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穿的睡的,都是飞达厂的衣服、睡袋(那时候还叫沪东第一服装生产合作社),卸完了货,阿康就要从飞达厂运回下批次货的面料,因为没有资金囤布料,只能靠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运转跟三和大神一样做日结。

据说,阿康是靠8台缝纫机起家,仿佛是晋江系的故事范本。高德康管理工人很有一套。而且意识超前,在互联网思维还只是个胎盘的1976年,他就总结一套现在大厂里常见的“一二三法则”:一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拿两个人的工资。

张成林很欣赏这个吃的苦霸得蛮的闪送小哥,但是张厂长肯定料想不到,当时如日中天的飞达厂,日后会被高德康全资收购,双羽牌也将就此被雪藏。

3.轻如羽绒,重于黄金

时间一晃来到了1989年,早已单车换摩托的阿康,已经骑坏了六辆摩托车,练就一身好车技的同时,来自“苏州乡下”的高组长结交了一批上海服装届的人脉,也迎来了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机会。原来是,看到飞达厂年年靠羽绒服赚外汇,上海一家叫做天工厂的服装厂坐不住了,偷偷找到高德康来代工羽绒服,打出了差异化策略就是开拓内需,前期专供南京路的百货市场,毕竟如果连挑剔的上海人都能搞定,整个华东市场简直是探囊取物。他们一拍即合, 天工厂出布料、资金,高德康搞定设计和加工,并且每年支付给天工15万的品牌使用费。

付给哪个品牌呢?这就是国产羽绒服初代目的王者,秀士登。五年后的1991年,高德康发现自己光靠代工秀士登,就已经赚到了1100万。次年,波司登正式成立,与此同时羽绒服取代皮夹克,成了当时的冬日潮流单品,不用提当时早在全国跑马圈地十大品牌了,各地大大小小的羽绒服厂家就有几千家,哪怕在没有专卖店的小镇县城,裁缝店也开始了量身定制羽绒服的业务,而且价格不菲。

风口上的行业,闭着眼也能赚到钱,这一年立足华东的波司登赚了2000多万,那是1994年啊,折算到现在约等于三个亿吧。

波司登的突然崛起,可以说和当时推崇的苏南模式密不可分,本期因为篇幅有限,对苏南模式的话题就不再展开。意气风发的高总决定再接再厉,杀入羽绒服的红海:东百和北京。可是前面等待他的,确实一场全方位的困局。

4.莽夫的新手运气

初到北方市场,眼瞅着冬天都要结束了,高德康精心生产的23万件羽绒服,只卖出去了8万件。光库存就是2000万的,因为扩大生产还欠了银行800万元,整个波司登的员工心态都要崩了。

这里就要插播一段服装行业的冷知识,那就是仓储费用及其高昂,在某些库存积压的年头,服装行业总是流传着衣服论斤卖的传说,高总后来公开表示过,库存是对企业利润的最大伤害。

羽绒服本来体积就大,这么多羽绒服放在仓库卖不出去,款式很快过时不说,光是每天仓储的费用都是天文数字。

大郎还听到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财富故事,就是一个哥们接收了一仓库的滞销羽绒服,非常便宜,这哥们直接把羽绒服全拆开了,就卖里头的鸭绒。结果赶上那年鸭绒价格大涨,狠狠地赚到了一笔快钱。

高德康出征北方失利的其中一个原因,其实出在鸭绒上。鸭绒这个品类,很讲究品相,批发价在一万-一百万每吨不等,最好的鸭绒就是鸭鸭胸口的那一撮毛,又软又轻,保暖效果贼好。南方虽冷,却很娇媚,不至于像北方动不动零下十几度那么夸张,因此羽绒服含绒量普遍也就40%左右,也够用了。

但是当时北方常见的羽绒服,含绒量60%-70%,并且用的更蓬松的优质绒,咱们现在穿的高档羽绒服,含绒量最高能做到95%。

说回高德康,正在靠着过去十几年在上海积累的信用,稳定着波司登的现金流不断裂,捱到了夏天。这时候,一通来自北京王府井百货的电话,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原来王府井决定创新性地搞一次反季服装销售,给到广大的北京市民优惠。一个要去库存,一个有渠道,他们一拍即合。很快波司登卖出去了25000件羽绒服。后来又在沈阳帽子戏法,又卖了三百万。

反季销售这种玩法也一直延续至今,王府井、沈阳中心、秋林、国贸,波司登也借此吃透了百货公司这种销售渠道。出征关外的莽夫,这才靠着新手的运气,从悬崖边漂移了回来。

5.羽绒帝国消亡史

1996年,波司登从十大品牌中突出重围,做到了全国销量第一。这一年,同在常熟的同行魁克牌,因为经营不善做出了卖身决定,吸引来各地的代理商,领着编织袋装的现金来谈收购,这其中的阳谋路人皆知,只要翻看过波司登的财务报表我们就会发现波司登的毛利率已经达到了55.032%(2020年)如果不考虑销售费用,那就是卖一件赚一件。

这些代理商早就眼馋常熟当地的羽绒服产业,如果让他们买下魁克牌,第一件就是搞降价策略,来打刚出头的波司登。高德康果断出击,总共砸了1900万,把魁克牌给盘下来,并且果断雪藏起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类似的操作,还发生在前面提到的飞达厂所有的双羽牌身上。雪中飞是国产羽绒服里头的第二名,但也是波司登2001年孵化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前几年大家对波司登的印象,已经成了长爸爸妈妈爱穿的牌子,但是波司登也从来没降过价,这是因为,和其他国产货打价格战的重任已经交给了雪中飞。波司登保持着高毛利,让雪中飞跟其他牌子暴风雪卷,即使要花重复建设的成本,也要把曲线进攻的挑战者给摁下去。

18年的一次采访,主持人问:“这两年,波司登的单价提高了20-30%。”高德康秒回,说“但是我们的品质提高了50-60%。”波司登成了国产羽绒服的代名词,但国产羽绒服也只剩下波司登。

6.康博村的高家人

赚到了钱,高总达则兼济乡里,家天下的观念很重。波司登不上北上广,总部大楼建在村边,落地窗外全是稻田。他还在在康博村买了一块地,花了2个亿建了426幢别墅,住进去了423户村民。在常熟当地家喻户晓,他自己也住在那里。

生性低调,闷声发财,是国内为数不多,出入不需要保镖陪护的商界大佬。个人财富在200-300亿元中间浮动是和张近东、祝义才等人齐名的苏商大佬。

他貌似很新潮,自己也是非常爱穿,会穿。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衣品是奔着温莎公爵的方向去了。常熟当地的人透露,他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家庭小秘密。

他的公司属于股东,更属于家人。2007年,波司登在香港上市,是中国的羽绒服第一股。十年后,波司登在天猫搞双十一预售,订单总额就达到了一个亿软妹币,这下缝纫机都踩冒烟儿了。

行业内流传着一句黑话:半年不开张,开张管半年。一天的销量相当于平时半个月。

话说回企业上市后,高德康收到了来自下游经销商的压力,能不能把波司登的产品线扩张到四季?恰逢自己的爱子高晓东留学归来,男装项目启动了,家居服项目也在路上。

高家父子的思路是,羽绒服的成功,能够带动其他四季服装的销售,就像现在自媒体届流行的大号带小号的玩法。在上海的南京东路,北京的西单,天津的滨江大道,成都的川西路波司登的大店高高耸立,和隔壁的巴黎世家爱马仕等一众洋品牌,等待着国内消费者用脚投票。

7.最后的话

一万年前,当亚当第一次决定把树叶穿在身上,他不会想到一万年后,距离幼发拉底河1051公里的北京

高校男生把北脸羽绒服当校服穿,又是谁在加拿大鹅位于三里屯的新店排起长龙。

以前人们穿衣是为了遮羞、御寒,现在年轻人穿衣是为了合群,彰显。一万年后的今天,亚当夏娃,连同蛇的诱惑和启迪智慧的苹果。都成了精妙绝伦的消费符号,熬过了衬衫换飞机的屈辱年月,穿上一件朴实无华的国产羽绒服,内心深处还是会泛起,一丝隐秘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