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扬子小太阳取暖器价格,以及小太阳取暖器价格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凌晨一家三口不幸身亡!每年冬季高发,医生的这条朋友圈太痛心…
来源:杭州日报
冬天的感觉已然来临,各种取暖方式也被大家一一使用起来。但要郑重提醒大家的是,每年冬季,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导致悲剧的案例都在发生!千万注意!
11月26日,江苏扬州连续发生关闭门窗烧煤炭炉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4名中毒者中,1人死亡,3人仍在救治。
11月27 日上午 8:38,扬州苏北医院儿科一名医生发的朋友圈让人揪心:26日晚,孩子和妈妈在家睡觉,烧了四颗煤炭取暖,早上6点孩子爸叫娃娃起床,发现两人都昏迷不醒。
医生发的朋友圈
120 来了以后宣布孩子妈已经死亡,孩子被送医院抢救室。记者27日从苏北医院了解到,目前孩子正在该医院救治。
凌晨一家三口汽修店内不幸身亡
罪魁祸首同样是它
同样是在11月26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一汽修店内,店主一家三口被发现身亡。警方初步判断,疑为一氧化碳中毒。
据了解,发生惨剧的汽修店,一楼是店铺,二楼是店主一家三口住所。
11月26日上午,当地一罗姓居民前来汽修店取送修的汽车,透过紧闭的玻璃门,看到店主妻子倒在地上,店主躺在送修的黑色轿车内,已经不省人事,遂报了警。与此同时,罗某喊来汽修店隔壁邻居徐某,2人合力将门打开,将店主和其妻子,以及睡在2楼卧室的孩子转移到外面。
11月27日,据知情人介绍,警方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店内弥漫着很重的汽车尾气味道,夫妻二人和2岁的孩子均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店主所在的车内钥匙处于开启状态,且汽修店无外力侵入痕迹。
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店主晚上修完车后睡在车内,并打开空调取暖,但因事发时门窗紧闭,轿车排出的大量废气积聚在店内,最终导致3人中毒身亡。
每年一氧化碳中毒悲剧频发
千万引起高度重视
专业人士介绍,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烧煤炭炉的人越来越少,相关中毒患者也大为减少。但每年,一氧化碳中毒在冬季仍然频发,多为房屋不通风引起中毒。
除了烧煤炭炉,家中燃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使用燃气取暖器不注意通风、液化气泄漏等,也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神经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永久性脑损伤。
来源:杭州日报(整理:谢珂)综合扬子晚报、中国安全生产网
青阳县丁桥镇扬子电器厂召回箱式取暖器
日前,青阳县丁桥镇扬子电器厂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向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12月10日制造的(部分)YZ-400型号箱式取暖器,涉及数量为585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箱式取暖器,其标志和说明、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接地措施均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能导致消费者触电、误用和引发火灾等危险。对于召回范围内的箱式取暖器,青阳县丁桥镇扬子电器厂将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缺陷产品召回、安全技术改进工作,提升产品安全水平,并免费为客户更换一台全新的符合要求的箱式取暖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青阳县丁桥镇扬子电器厂将自即日起在经销商门店发布召回公告,提示持有受影响产品的消费者停止使用该产品并联系青阳县丁桥镇扬子电器厂或其经销商进行免费更换。消费者可通过客户务热线()进一步了解该召回产品的具体信息,也可登录安徽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网站(www.ahdpract.com)了解更多信息或提交相关缺陷线索。
(转自安徽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技术中心网站)
此外,用户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dpac.samr.gov.cn)、中国产品安全与召回信息网(www.recall.org.cn),关注微信公众号(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线索。
这些保暖“神器”如何?且看记者亲测
12月7日,我们迎来“大雪”,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羽绒服、秋裤、围巾……“过冬保暖神器”纷纷被网友安排,除了羽绒服这些“标配”,不少网友也对一些新式的保暖“神器”进行了大讨论,取暖器、发热手套、电热垫,甚至还有便携式烘干器,哪些是刚需,哪些会闲置吃灰,记者也进行了一番实测。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过冬”神器关键词发现,产品不少,且细分得很是到位:暖腰、暖手、暖脚、暖衣等应有尽有,连喝热水用到的杯子也有暖杯垫产品。其中,宣称有可以暖大半个身子的电热垫,可包裹手、脚、膝、大腿、臀部,最近卖得不错,多数购买者表示,买来给家里的老人使用。
在暖脚方面,有四折围暖腿宝这样的暖脚神器,也有暖腿电热毯、电火桶,还有暖脚宝以及暖腿袜、暖足贴等。价格方面,从几元、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以暖脚袜产品为例,商家表示,通过加热能快速升温保暖,还可快速充电且不怕水洗,价格在40元至60元左右。
在暖手方面,既有传统的充电式热水袋,也有捂手的暖手宝,还有暖手器、暖风机,甚至还有新式的发热手套。记者看到,网购平台上,发热手套的价格并不便宜,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之间,一款智能发热手套价格在百元左右,宣称内含智能发热片,有3档热度,而且可解放双手,该款产品月销量在1000件以上,购买者多为年轻人士。
在暖袜子、内衣裤方面,还有便携式烘干器。记者注意到,各类型的便携式烘干器也在网购平台热销,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以一款小型速干折叠便携衣架干衣机为例,月销量达到了4000件以上。商家宣称,可半小时急速干衣,而且可以一次性烘多件,还可烘鞋暖被。
产品琳琅满目,哪些是真实用,哪些会闲置吃灰?记者选择其中的一些产品,进行了实测。
实测一
小型暖风机
建议:可能闲置吃灰,慎入
记者购入了某品牌的一款小型暖风机。商家宣称,该产品即开即热,可快速制暖,柔和送风,可满足各场景取暖需求。
该款产品有两个档位,红色灯亮时为暖风,白色灯亮时为自然风,按照30厘米至60厘米的使用距离摆放在书桌旁,红灯亮时,记者感觉升温还是比较快,温度柔和,摆风也能均匀散热,但是暖手的效果一般。而且,如果你伏案工作,往往手部感觉不到温暖,但是脸部能感觉到明显热风。随后,记者又放在了脚部,相比放在书桌,放在脚部更适宜一点,能够比较明显感觉到其对脚部的温暖。但是,即便是放在脚部,因为空气流动,面部都还是有一种被热风吹到的感觉,使用20分钟下来,面部明显感觉到有些干燥。
一番实测后记者觉得,这款暖风机的功能可替代性不高。如果暖风,大可以选择空调,效果感觉差不多,空调更均衡;而且,小型暖风机适用范围有限,要么只能是上半身,要么是小腿部分;如果是吹上半身,可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暖手宝或者发热手套。如果是小腿部分,可以选择小太阳电暖器。因此,家里有空调,或者有暖手宝、电暖器的,不推荐购买小型暖风机,闲置吃灰的可能性高。
实测二
便携干衣器
建议:最适合出差旅游人士
冬季除了保暖,小件衣物如何快速晾干,也让许多人头疼。记者对一款300多元的便携式干衣器进行了测试。商家宣称,该款干衣器可半小时速干,且有紫外线杀菌功能,还能一机多用。
拿到该款便携式干衣器后,记者将刚洗的袜子按照要求悬挂,开启开关。干衣器工作时,会有较为明显的声响,烘干时间方面,最长可调至8小时;力度方面,有三个档位可调。随着使用时间越久,温度逐渐升高,升至40℃后,温度升高又会变慢。
记者使用了15分钟,温度也从开始的27℃升至41℃。15分钟后,记者摸了摸袜子发现,袜子已是半干;40分钟下来,温度保持在41℃,袜子也干得差不多。除了袜子,薄质的单层衬衫、T恤、内衣等,也可以使用该款产品,而除了对小型衣服,也特别适合鞋类的烘干。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冬季日照不多,衣物晾晒不易干,对小件衣物快速晾干有需求,而且经常出差或者旅游,这款便携式干衣器应该可以考虑。
实测三
硅胶暖手袋
建议:便宜易携带,入手也不亏
暖手宝、暖手袋、电热水袋……冬天僵手僵脚时,不少人会选择这些暖手神器,记者对一款当下比较热门的硅胶暖手袋进行了测试。
按照使用方法,记者发现,硅胶暖手袋可以自行灌热水使用,也可以灌冷水然后再在微波炉加热2分钟。记者将硅胶暖手袋灌满冷水后,拿到微波炉高火加热2分钟,取出时,硅胶暖手袋不见损坏,也并不烫手,而是温热。不过,相比微波炉加热,记者觉得,直接灌注热开水好像更暖手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灌注热开水时较为烫手,得格外当心。
经体验,记者还发现,硅胶热水袋可以用来暖手、暖脚,也可以用来暖肚子,可在睡前放入暖被窝,不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冷却,综合算下来,一次使用时间大概为40分钟左右。对于想暖手、暖脚、暖肚子的女生而言,硅胶暖手袋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价格不贵,小巧易于携带,操作也比较灵活。
实测四
电热杯垫
建议:非咖啡或茶饮,用处不大
冬天里,不少人喝热水时,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刚接的开水太烫,放置一会儿等想起来时,已经凉了。为此,不少办公族选择电热杯垫,它可以将水杯的温度保持在55℃。记者发现,电热杯垫在网购平台的售价在百元以下,都是钢化玻璃面板。
记者选择了一款电热杯垫进行测试。通电后,直接将装有水的杯子放置杯垫规定区域(系统是重力开关设计)后,电热杯垫开始加热保温,这个过程没有较大的声响,当杯子拿起,电热杯垫自动停止工作。商家称,电热杯垫除了加热玻璃杯、玻璃茶壶、陶瓷杯等,还可以加热盒装牛奶、铁罐饮料。记者测试发现,当把含量200克的盒装牛奶盒放上去时,杯垫似乎感觉不到重量,没有响应,要稍微用力压一下,系统才开始工作。加热10分钟后,牛奶盒底部仅有微热,但持续半小时后,牛奶依旧没有温热。
记者测评下来发现,如果不是茶饮或者咖啡,光是用来加热水的话,用处不大,加热牛奶最好不选盒装,而是直接倒入玻璃杯或者陶瓷杯,这样加热会快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后在收拾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发热面板,以防烫伤。感觉闲置的几率会比较高,建议慎入。
据重庆晚报-上游新闻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