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相思豆手链有什么寓意,以及相思豆手链的功效和作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相思豆有毒!能看不能吃
几天前,市民张女士在舜耕路山东财经大学附近夜市上购买了些许红黑色豆子,15块钱一两。商贩称这种红黑色的豆子叫藏红豆,有良好的顺气补血效果,可以和薏米一起熬粥。23日上午,她将豆子熬制成粥后喝了两口,便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后来被送往医院救治。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王维
这么漂亮的豆子,有毒!!!
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看了张女士手机里拍摄的藏红豆照片,这应该不是普通的红豆,我们对比了一下网上照片,这种红黑色豆子,学名叫鸡母珠,也叫相思子,相思豆。种子内部含有鸡母珠毒蛋白,人体一旦吸入,即使只有3微克,也会致命。
关于相思豆
美女说:我不吃,我就是戴戴
答案是不行!
新闻动态
NEWS
﹀
学一学
淘宝相思豆被刮伤或损坏,佩戴时也不是一点危害性都没有。据媒体报道,2011年,鉴于佩戴相思豆手链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英国政府敦促36个零售商召回售出的2800条手链。如果已经购买了相思豆制作的饰品,那么在抛弃、封存之余,还有其他保证安全的办法吗?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加热处理。
根据实验,相思豆毒素在80℃处理1小时以上,100℃处理30分钟以上后,其毒性就会由于蛋白质变性而消失,因此将这些饰品进行至少半小时以上的高温处理(烘烤或水煮),就可以去大大降低其毒性,让其变得更为安全。当然,即使是处理后的相思豆制品,也应妥善保管,确保万无一失。
送您相思豆,聊表相思情
“相思豆”的爱情文化
鱼子
爱情,是人类精神愉悦的最高阶段,有的人说爱情是两情相悦,有的则认为爱情也可以是单相思,我认为都有道理。自古以来,相爱之人能够耳鬓厮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长相厮守的少之又少,而受相思折磨之苦涩、甜蜜、温馨、烦闷、郁结者俯拾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相思甚至比相爱更要情绪高昂。
为了爱情,只因相思,人间悲欢离合不外乎两种结局,那就是以喜剧收场或者悲剧结尾,而悲剧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共鸣,因此自古以来关于爱情的经典故事大多都是悲剧。喜剧不过是“郎才女貌,男中状元,女苦苦等待,最后大团圆”的套路,主要表现人们心中良好的愿望,故事往往出于杜撰而非真实。而悲剧则一般根据事实,略为加工,则成为千古绝唱。
古代关于爱情的经典故事,有白娘子许仙的“人鬼情未了”,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相思之苦的传说,有“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刘兰芝夫妻殉情之惨烈,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化蝶之反转曲折,有富可敌国的石崇因绿珠被满门抄斩,有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的《钗头凤》的“错、错、错”,更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和陈圆圆,都是以悲剧结尾,千古流传。
关于爱,有定情之信,有相思之物。古有“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浪漫,也有“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苦闷;有剪寄青丝纳香囊的温馨,也有“破镜重圆”分离之苦;更有一种最能代表爱情和相思的,那就是相思豆。
相思豆,又名红豆、相思子。相传古时一男子出征,妻子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相思而泣,泪干化为血滴,久之则化为红豆,种子发芽长成相思树,而果实就是相思子。相思子晶莹纯洁,红似珊瑚,犹似泪珠,因而成了相爱之人表达相思之苦的信物。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随使红豆驰名天下。“花间派”词人温庭筠的《杨柳枝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用红豆表达了入骨相思之苦。
北宋著名词人“二晏”之一的晏小山,婉约派代表人物,关于红豆的诗词就有不少。《河满子》:“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著春游。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浣溪沙》:“已拆秋千不奈闲,却随胡蝶到花间,旋寻双叶插云鬓,几摺湘裙烟缕细,一钩罗袜素蟾弯,绿窗红豆忆前欢。”都说明红豆作为男女之间的定情之物相互赠送。
赠送红豆,以表相思之情,这个风俗流传久远,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以细腻传达相思描写爱情而著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知之甚多,还有一首《浣溪沙》则是埋怨红豆,倾诉相思,“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寄无聊,春色己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描述女子深夜相思,把红豆取出反复摩挲,期待梦中与爱人相会的凄苦。
红豆代表相思,诚挚自然动情。如今以红豆做成的工艺品有很多,项链、手链、耳坠等等,可以购买赠送爱人,祈求爱情顺利。不过,如果您自己采摘红豆,动手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礼品,或才思敏捷者以红豆为题抒发感情,或用毛笔抄录诗词表达心意,都会给对方带来极大地惊喜,您的爱情一定会顺心如意。
(此图不是红豆)
2017-7-31榆木斋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一、概况
鸡母珠(Abrus precatorius),又叫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有毒植物。种子色泽鲜艳,红与黑显眼搭配,70%区域是鲜亮诱人的红色,在根端30%是黑色,再加上种子的大小与绿豆相近,远看与鸡的眼睛相似。这也是“鸡母(目)珠”称呼的由来。
鸡母珠是落叶性多年生缠绕性藤本,通常缠绕于灌木上生长,茎长2~5米。小叶8~12对,长椭圆形或近长方形,具有甘草味道。
花多数,呈总状花序腋生。淡紫色后转红色,花冠蝶形。荚果长椭圆形,长2.5~5厘米,内含种子3~6枚。种子阔椭圆形,坚硬有光泽红色,沿着白色的种脐有一黑斑。花果期在每年的秋末至初冬。
二、生长特性
鸡母珠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和夏威夷等地都有分布。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鸡母珠喜欢生长在开阔朝阳的河边、海滨、林缘或荒地。生长性非常强,如果不加控制,会挤占据其它植物的生存空间,逐步成为该地的领主。
三、毒性
(一)鸡母珠的叶子、根茎以及种子均有毒性,其中种子毒性最大,里面含有一种称为鸡母珠毒素(Abrin)(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质,此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为20μg/kg,与蓖麻毒蛋白的毒性差不多,致毒机制也差不多。
对人体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大约是2~5μg/kg,以一个75kg的成年人来算,差不多0.2毫克(1颗种子)就可能致死了。
人误食或误吸鸡母珠毒蛋白后,出现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以及循环系统衰竭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有些朋友会把鸡母珠串成一串做成手链来佩戴,也没有造成中毒。这是因为鸡母珠毒素主要存在于种子内部,被坚硬的外壳所包裹,毒素难以挥发,触摸完整鸡母珠外部并不会直接接触到鸡母珠毒蛋白,因而佩戴鸡母珠不太会出现中毒症状。
如果鸡母珠饰品发生破裂,应及时丢弃。丢弃前要对饰品进行加热处理,因为在80℃下处理1小时以上,毒素蛋白质会发生蛋白变性,使毒性降低或消失。还要及时洗手,这样才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四、如何防护
(一)鸡母珠并非什么用途都没有,经过处理以后可以作为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畏缩痰、杀虫等功效。对治疗疼痛疮、腮腺炎、疥疮、风湿骨痛等有用处。
(二)2016年,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入境旅客携带物中截获鸡母珠种子。携带者是一位从埃塞俄比亚回国的旅客,在行李箱内发现100克红色植物种子,数量达几百颗。经询问,该旅客表示此种子是他亲自在境外的树上采摘的,因色彩艳丽将其携带回国。
若旅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或佩戴,后果将不堪设想。广州机场局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同时,按照剧毒物品的相关标准妥善保存,严格后续处理及销毁流程。
(三)2017年,黑龙江哈尔滨的一名学生与父母闹矛盾,吞下了13颗鸡母珠。父母急忙带到哈医大一医院急诊内科就诊。医生立即洗了胃,并询问吞下去的时候有没有嚼豆子。所幸的是吞下去的时候鸡母珠没有嚼破,顺利的排泄出来,这才脱离危险。
(四)广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区分黑红的鸡母珠和全红的食用红豆,这两者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度。一旦发生误食鸡母珠的情况,要及时催吐,尽量将已经食用进体内的毒素吐出来,同时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