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破解 志愿军战史纪录片全集

 

本文摘自:《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 作者:胡海波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核心提示:1953年1月25日,大批美国国会议员和高级将领、新闻记者来到“丁字山”(芝山洞南侧高地)观看克拉克的空、坦、炮、步协同作战试验。17万发炮弹和22万磅炸弹射向小小的丁字山。炮火过后,1个营的美军步兵向山上扑去,山上唯一的守备部队、志愿军23军201团一个排用手榴弹轻松击退了美军的进攻,仅以11人伤亡代价歼敌150人。唯恐上甘岭血战再现,美国军队赶紧收手,雷声大、雨点小的“斯麦克”行动又以惨败收场!这场小规模的战斗遭到了观战的大批国会议员的臭骂,他们愤怒地谴责克拉克用美国人的生命做角斗士表演,美国军队自己也承认:“总的来说,‘斯麦克行动’是一场惨败。”

尽管停战的前景已经明朗了许多,但战俘的归宿多少让人感到有些痛心,美国人的虐俘行为令人发指。而此时战场上中朝军队并未有丝毫松懈,在李承晚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死硬态度下,我志愿军终发起了势如雷霆的金城战役,这也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最后一战。以大获全胜为朝鲜战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艾森豪威尔企图体面地结束战争,但事与愿违,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次攻势以惨败告终。

金城一战美胆寒,和平的曙光呈现,李承晚却炮制“就地释放”丑剧,克拉克无可奈何:“让志愿军教训一下韩国人吧!”志愿军展示强大火力,“金城战役”专打南朝鲜军;兵锋直指汉城,三八线再非一条直线。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我们拥有对手不可比拟的装备优势把战争打成这样,就是失败。”

艾森豪威尔的新冒险

1952年12月2日,在半岛冬天凛冽的寒风中,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乘坐“空军一号”来到了南朝鲜。赢得大选的喜悦并没有消除这位前美军五星上将对朝鲜战况的担心,在听取了克拉克等人的汇报后,他再也没有自信心展示他在欧陆战场上著名的“露齿微笑”。而是脸色凝重地告诉新任国务卿杜勒斯:“我认为,我们在朝鲜打仗,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只有尽早结束这场让人伤脑筋的战争。”而后,他也没忘了嘱咐正在前线服役的儿子约翰·艾森豪威尔少校:“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敌人的俘虏。”

在极其冷淡的气氛中,艾森豪威尔与西点的老同学范弗里特见面了。两人的地位和处境可谓相差悬殊,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新任总统,一个是刚刚吃了败仗的老迈中将。由于上甘岭的惨败,范弗里特这个倔犟的老军人明白,他在军队中的日子到头了。

2个月后,范弗里特被调回国内,不久解职退役。他一生中打的最后一场战争不但毁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还夺去了爱子的性命。

艾森豪威尔心有不甘,他没有忘记美国介入朝鲜之初时自己的大话:“我国既已诉诸武力,就必须保证成功。”可作为新任总统,理智和现实却告诉他,再也不能打下去了。在竞选时,他向全美国人民许诺:“和平事业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宝,新政府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结束这场涉及美国千家万户、孕育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危险的悲剧冲突。”他要为“体面的停战协定而努力”。

但是,他不可能心甘情愿地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不能胜利结束战争的总统而载入史册。另外,共和党右翼势力的面子不能不照顾,毕竟他是被这些人推上台的,杜勒斯、麦克阿瑟、麦卡锡、塔夫脱……都是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时的有力支持者,他们早就在嚷嚷:“在共和党取得政权后,全力打赢这场战争。”即使贵为总统,艾森豪威尔也不敢不听他们的意见。

在从朝鲜回美国的途中,艾森豪威尔难以按捺自己的好斗之心,他决定再冒一次险,召集军政大员开会研究战场下一步行动。他后来回忆:

“战地指挥官们同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谈判还不成功,我们唯一的办法最后只能是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

在这次会议中艾森豪威尔作了结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一条固定不变的战线上,继续承受着看不到任何结果的伤亡。小山丘上的小规模进攻是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的……我们不能容忍朝鲜冲突无限期继续下去。”

克拉克当然要投以前的老上级、现在的新总统所好,他赶紧炮制出《8-52作战计划》,妄想以大规模攻势打到平壤至元山一线。在这个纯属痴人说梦的计划里,他们又想到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大规模两栖登陆和轰炸突击中国境内目标了。2个南朝鲜新建步兵师,6个独立团,28个炮兵营匆匆忙忙组建了,登陆演习、空降作战演习频繁地进行,大批特务潜往北朝鲜……

与此相呼应,1953年2月2日,艾森豪威尔正式就职时发表“国情咨文”,宣称“自由世界不能无限期地处于瘫痪的紧张状态中……我现在下令第7舰队不能再用于保卫共产党中国了”。这就是“放蒋出笼”,采取釜底抽薪之计来威胁中国,迫我停战。

1952年年底的毛泽东心情少有地欣慰,战场捷报频传,国内土匪基本剿光,国内形势空前稳定,朝鲜战争虽然仍使军费居高不下,但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国家开支已经超过军费了。这可是鸦片战争爆发以来100多年间中国第一次出现的事!

整个朝鲜战场就是个大军校,毛泽东已经提出要让所有陆军都去学一遍,他甚至认为这比办军校还好。他告诉志愿军争取和,不怕拖,让板门店的李克农不要心急:

“我们有了准备,敌人就不敢来,即使来了,我们也不怕。艾森豪威尔现在是骑虎难下,欲打力不从心,欲和心有不甘。所以我们现在是一动不如一静。让现状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并由他采取行动为止。”

针对艾森豪威尔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在政协会议上反唇相讥,他告诉政协委员们:“由于美帝国主义坚持扣留中朝战俘,破坏停战谈判,并且妄图扩大朝鲜战争,所以,抗美援朝的斗争必须加强。”

“我们是要和平的。”毛泽东看着全神贯注的委员们:“但是,只要美帝国主义一天不放弃它那蛮横无理的要求和扩大侵略的阴谋,中国军民的决心就是只有同朝鲜人民一起,一直战斗下去。这不是因为我们好战,我们愿意立即停战,剩下的问题待将来去解决。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这样做。”

毛泽东又以他惯有的非凡气概说了下面几句话:“那么好罢,就打下去,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当然,理智而清醒的毛泽东并不认为只凭几句口号就能吓倒艾森豪威尔,他又告诫志愿军众将:“朝鲜战局,由于停战谈判已告停顿,而美军在朝鲜的损失还没有达到它非罢手不可的程度,估计今后一定时期内(假定为一年),会趋于激烈化。艾森豪威尔正为其上台后的朝鲜军事行动作准备。单就朝鲜战场的军事行动作估计,敌人从正面向我较坚固的纵深工事施行攻击的可能,不如向我后方两侧进行登陆作战的可能性大。”

已回京的彭德怀立即电令邓华着手进行反登陆作战的准备,毛泽东甚至向邓华提出三肯定:“肯定敌人登陆,肯定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敌在清川江至汉江间登陆。”

淘宝志愿军的反登陆作战准备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的。不但原定回国的38、39、40军3支从入朝打到现在的劲旅调往西海岸反登陆,还将国内第二批轮换的1、16、21、54军4个主力野战军立即抽调入朝,6个铁道兵师也入朝抢修备用新线路。到1953年3月,在朝志愿军已达19个野战军,8个地炮师,5个高炮师,2个坦克师,10个铁道兵师和1个公安师共达135万人,是时是志愿军在朝鲜数量的最高点。派往朝鲜的野战军数量甚至已超过了留在国内的数量。

志愿军空军则准备了14个师500架飞机准备投入作战,连刚刚初具规模的海军也调了一个鱼雷艇大队到鸭绿江口停泊,一批志愿军海军人员还入朝参加了布设水雷行动。这样,志愿军的陆海空三军先后都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

从1952年末到1953年春,180万中朝联军连同朝鲜的广大百姓日夜施工,到1953年4月底,北朝鲜除背对志愿军的鸭绿江一线外,从正面战线一直延伸到东西海岸,都形成了一个以坑道、地道和钢筋水泥工事为骨干的弧形防御体系,成为一条纵深20至30公里、总长竟达1,100公里的钢铁防线。

中朝军队在美军可能登陆的东西海岸设置了纵深10公里的两道防御带,此外还有堑壕、交通壕3,100余公里和不计其数的火力点和掩体。此外,志愿军还储备了够全军吃8个半月的亿斤粮食和万吨弹药。

面对如此强大的防御体系,美国人没敢妄动半步,在朝鲜战争中出足了丑的中央情报局这次终于给出了较准的情报:

“目前在北朝鲜的部队,大约有19个志愿军和5个北朝鲜军团。其中大约有30万人部署在可能发生登陆作战的海岸地区,可立即投入海岸地区的作战……一旦‘联合国军’按计划在朝鲜发动进攻,志愿军将展开最大限度的地面防御,来抗拒‘联合国军’的进攻并实施坚决的反击。”

连制订登陆战的克拉克也彻底泄了气,他认识到贸然进攻的可怕后果:“志愿军沿海滩的防御体系和前线的防御体系一样,纵深的距离很长,并且它的效力大部分依靠地下设施。但是,除地下工事外,还有一道道的明壕从滩头向后分布,因此,任何从海上攻击的部队,一旦他们在岸上获得立足点,即被迫去攻击一道又一道的战壕。雷区到处都是。大部分稻田地区被水淹没,使它们变成战车的大陷阱,使我们的装备在泥淖中寸步难行。”

中朝军队强大的威慑终于迫使美国人放弃了扩大战争的梦想。但一仗不打也说不过去,艾森豪威尔终于冒了一次险。

1953年1月25日,大批美国国会议员和高级将领、新闻记者来到“丁字山”(芝山洞南侧高地)观看克拉克的空、坦、炮、步协同作战试验。17万发炮弹和22万磅炸弹射向小小的丁字山。炮火过后,1个营的美军步兵向山上扑去,山上唯一的守备部队、志愿军23军201团一个排用手榴弹轻松击退了美军的进攻,仅以11人伤亡代价歼敌150人。唯恐上甘岭血战再现,美国军队赶紧收手,雷声大、雨点小的“斯麦克”行动又以惨败收场!这场小规模的战斗遭到了观战的大批国会议员的臭骂,他们愤怒地谴责克拉克用美国人的生命做角斗士表演,美国军队自己也承认:“总的来说,‘斯麦克行动’是一场惨败。”

美国人在朝鲜战场的最后一次攻势行动,就这样灰溜溜地结束了。

在作反登陆准备的同时,志愿军以营连排据点为目标发起47次进攻战斗,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胜利的天平已彻底倾向了中朝方。眼见形势越来越糟,艾森豪威尔终于停止了打摆子,他现在是一心求和了,毛泽东终于治好了他忽冷忽热的疟疾。

1953年2月22日,在美国人提出无限期休会之后4个月零2个星期,和他的前任一样,克拉克厚着脸皮主动致函朝中方面,建议在战争期间先行交换伤病战俘。美国人又要谈判了。

 

 

#记录我的2023#第一次看到《志愿军》贴片应该是春节档《流浪地球2》,有一部分镜头选的是联合国发言那一段。那时候对这部影片还没有什么了解,而且我们实在是已经看过了太多这类电影、电视剧,所以看过就看过了,那个宣传片没有在我心里留下太多的记忆,甚至有点烦。

说真的这种电影,创作的余地已经不多,我真的没有什么期待。

第二次看到这部电影相关是一个偶然刷到的很短的花絮,陈凯歌对影片中饰演某个角色的演员说“不会比这个更好了”,那个演员听完以后眼里隐约的泪水让我产生了一些微妙的触动——电影可能还不错,也许可以试试。

感谢我自己真的来试了,“超出预期”这几个字完完全全适合这部电影。

随便说说我的一些不专业感受——

许多战争电影都热衷也擅长表现战场的“美”。

比如构图,比如调动五感的试听效果,所谓的要让人“身临其境”。《志愿军》这部电影最独特的地方大概就是它真的没有趴在观众耳朵边大声嘶吼“你快看,你快听,你快感受,我们是不是特别牛?我们在XXX这个地方设置的这个镜头是不是特别的讲究?!”

真的没有,它更像一本纪实书籍,或者增加了演绎风味的纪录片,还可以是宇宙另一端的群像故事。

如果你看过《炮火下的国宝》,或者《甲午》,或者《河西走廊》、《激变玄武门》,那么《志愿军》到目前为止给我的感觉就差不多是这样,区别是更加故事化了,毕竟这是一部电影。这恰好是我的喜好所在,我就喜欢这样的。并不是每一帧的外在都精雕细琢,必须符合什么美学构图,但每一帧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都到位了(我相信自己和周围人的眼泪,但这真的不是刻意催泪,也没有任何的炫技)。

电影的节奏也还可以,不拖沓,个人故事和主线保持了一种很好的平衡。这几年我们已经看过太多跟故事和情感各种较真的影片,这不是坏事,只不过,在演技或剧本稍有不足的情况下,作品一旦来到大荧幕,小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最后变成致命缺陷。

就像战争本身,战争不会给任何人留下犹豫纠结的多余时间,身处其中的人只能不断向前奔跑,奔跑,奔跑,直到倒下或取得胜利。

综合来看,这部电影其实老少皆宜,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看懂大概是创作团队的目的之一。同场的有两个老人,应该是一对夫妻,他们一直看得很激动。不过后来很自觉地没有继续探讨,等结束才开始继续讲。

再说说我心爱的白月光——那个我们大家都认识的,一定会在某时某刻死去的人。

这个角色自带非同一般的属性,有时候只是听到名字,眼眶都会发烫。

我愿意给这个角色的饰演者魏大勋打5颗星。

我能感受到他对自己所饰演角色的“珍重”,他真的对那个角色充满爱。

用心两个字已经不能概括这一切,他的目光,他完完全全恰到好处的演技,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有时候我分不清到底是那个人打动了我,还是演员的演绎让我泪水止不住地流,因为那个角色一出场,我就感觉自己的眼睛和鼻腔开始失去理智了。

(所以说,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剧本家和导演们,快找他演点好剧啊!!)

我还要表白一下章子怡,她真的,怎么那么绝?!我真的服了……真的迷人。

关于其他的演员,大家伙其实都贡献了最好的自己,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些角色的尊重,无论他们的表演方式是什么。

最后,说到那个时代,那群“最可爱的人”,我们大多数观众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

志愿军女兵程秀华说过一句话——“怕!怎么不怕!我们上战场时还是年轻人,可军人的前线才是国家的底气,我们打仗是为了下一代不打仗。”

就是这样,他们永远是最伟大的群体之一,我永远尊重和热爱这些可爱的人。

有的人厌恶主旋律,但主旋律并不是一种框架,主旋律只是一种纯粹又直接的情感力量,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主旋律。

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