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红色地毯寓意着什么以及红色 地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红色地毯寓意着什么,以及红色 地毯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1989年,退休后的邓公想逛商场,妹妹邓先群调侃:大哥还认得钱吗

1989年11月13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站在屏风旁边的邓小平容光焕发,正在同来访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一一握手。简单的寒暄后,邓公当着在场所有人和外国记者的面,借着这次面见外宾的机会,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那就是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将是他最后一个会见的正式的外国代表团,这个消息的宣布意味着邓公六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就此划上了休止符。

其实对于邓小平而言,繁重的日常工作让他年近八旬的身体有些难以应付。看到国家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他也开始向往退休后的生活!而当时,能够四处走走、看看就是他最大的心愿。这其中,逛逛商场可以说是邓公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一件事,可当这个想法提出时,却被家人调侃是否还认得钱!

那么,邓公的退休生活是如何的呢?

一 退休的日常

据邓公家人的回忆,在邓小平同志退休的那一天,家人们从他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吃饭的时候,邓公一直在喃喃自语,畅想着未来的平民生活,和普通人一样去逛一逛商场,买点东西,感受下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的成果。

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一旁的邓先群却“浇了一盆冷水”,说道:“大哥,你要去商场给我们买东西吗?不过,您还认识票子吗?”

 

邓先群

 

众人听罢,不免笑出了声,毕竟邓公在中央待了几十年,每天都扑在国事上,再加上身份的特殊性,他要是出现在商场里,那可不得引起大轰动嘛!

邓公听后也不由摇了摇头,看来普通人的生活离自己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其实退休后的邓小平,依旧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日清晨六点半准时起床,然后在他人的陪伴下,在庭院内散步半小时,8时许进早餐,用餐完毕后就去书房,听秘书读国内外报刊新闻摘要。

上午十点左右,邓公会阅读中央办公厅送来的简报和文件。正午时分,若是没有访客,他一般会和家人一起用餐,作为正宗四川人,邓公的餐桌上少不了家乡的开胃小菜——盐渍辣椒。

没了繁琐国事压在肩头的困扰,下午时分的邓公难得有了和家人共享天伦的时光,经常和晚辈们交流,询问工作和学习上的相关事情,有时候还会陪小孙子、外孙女逗乐。

自从1989年退休,和家人们相处的时间多了之后,邓小平在保健医生和晚辈的劝说下,走上了戒烟的征途。毕竟是几十年的老烟民,一时间手里少了根香烟,有时候还不太习惯,但为了健康考虑,邓小平还是决定要“忍痛割爱”。每当烟瘾上来的时候,邓公就选择吃鱼片花生,顺带还养成了边吃花生边看电视的消遣方式。

即便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邓小平依旧会在晚上睡觉之前,看一次中共中央办公厅送来的简报和文件,直到晚上十点半,他才会放下手中的文件洗澡就寝。

每年入冬后,邓公在老家的亲戚朋友会从四川寄来几箱柑橘,他照例分给秘书和工作人员。逢年过节的时候,邓公总是让工作人员早早回家,不要因为琐事而耽误了回家团聚的时间,还吩咐秘书了解一些要回家过年的工作人员的相关情况,尤其是家庭情况,若是家里有些困难的,还会送去一些补助。节日里,没有厨师的邓家人就自己做饭,邓公的夫人卓琳和女儿就穿上围裙,成为家庭的大厨。吃饭的时候,邓小平总要为夫人和女儿各倒上一杯酒,说道:“辛苦了,节日的厨师,我先来敬你们一杯。”

 

卓琳

 

可以说,自从退休后,邓小平的家中时刻都洋溢着欢声笑语。但对于邓小平而言,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他也想到四处看看改革的成果,同老朋友、老战友们见见面、聊聊天!

二 南巡之旅与北京之行

1992年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三,一辆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从北京开出,向中国的南方奔去,除了随行人员和中央机关的少数人外,没有人知道这趟专列上载着的是什么人,也没有人料到这趟南方之行,将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专列上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邓小平。此行南下,他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盼,前往正在飞速发展的南方视察。如今的他,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体内仍有无穷的能量。

 

邓公南巡

 

1月19日上午,专列抵达了深圳火车站,车门打开后,车站工作人员迅速地把一块铺着红色地毯的长条木板摆在车厢门口,不久,邓公的身影出现在车厢门口,一时间,照相机的闪光灯声,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段不一样的交响曲。

千里迢迢,舟车劳顿,深圳的负责人担心邓公的身体情况,于是劝他老人家先不急,在下榻的宾馆好好休息。但邓公没有一丝倦意,只听他对负责人说道:“这到了深圳,我实在是坐不住,想到处去看看。”

见负责人面有难色,邓公的随行人员走到他身边,开口说道:“小平同志身体好,昨晚在车上休息得不错,你们也不要有什么顾虑,就安排活动吧!”

于是,邓小平在省市负责人的陪同下,乘车观光深圳的市容,车子缓缓地在深圳市区中穿行。在行车中,邓小平看到宽阔的马路纵横交错,高耸入云的“钢铁森林”拔地而起,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之后,邓公又游览了深圳华侨城的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微缩景区,看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邓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更加足了。

完成了对广东的巡视,邓公的专列在途径鹰潭后,向上海方向疾驰而去。此时正值新春佳节,这是邓小平自1985年以来第五次与上海人民一起欢度春节,也是此次南巡的最后一站。

 

杨尚昆

 

正月初四,邓公在杨尚昆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已经通车的南浦大桥,这是连接浦西与浦东,书写上海新篇章的交通桥梁,在技术层面上更是处在全球跨江大桥建设的第一梯队!这时,邓公抬起了手,指了指桥梁上镶嵌着的“南浦大桥”四字,说道:“看来我的字没有给大桥丢丑喽。”众人听罢,响起了欢快的笑声。

 

南浦大桥

 

除了要看看上海改革开放的成果,邓公此行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完成自己几十年来的“夙愿”:去一趟商场。2月18日,正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佳节,当天晚上,邓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当然,由于身份特殊,邓公无法像真正的普通人一样购物,当他出现在商场内的时候,只见营业员们纷纷聚集在通道两旁,邓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这阵阵掌声都是对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奉上的最崇高的敬意。

 

上海第一百货

 

邓公一边参观柜台,一边听从营业员讲解各种商品,在看完三楼的服装柜台,准备走向电梯时,邓公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摆满文具的柜台,于是大步向前,饶有兴致地看起了里面的文具。

刚才受接见的全国劳模,正在工作的马桂宁见邓公兴趣正盛,立刻走过来当起了“临时营业员”。他热情地向邓小平一一介绍由上海文具厂新出品的各种文具,新式铅笔、圆珠笔以及各种异形橡皮。

这时候,邓小平女儿邓榕在一旁试探性地问道:“要不您买一点怎么样?”

听到女儿的话后,邓公点了点头,正好自己在出发前,小孙子小女儿问自己要礼物。于是买了四盒铅笔和四块橡皮。只见马桂宁娴熟地将文具包好,然后装进塑料袋内,递给了邓小平。

 

马桂宁

 

从马桂宁手里接过文具后,邓小平下意识摸了下口袋,突然想起来建国以后,自己就一直处在工作的第一线上,身上早就不带钱了。

这时候,女儿邓榕出面“解了围”,从钱包里拿出了十元钱帮父亲了垫付了相关款项。

两天后,邓小平带着上海人民对未来的信心,带着浦东开发的宏图返回北京,结束了此次南巡之旅。

这一年,邓公的南巡讲话传遍了神州大地,坚定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信心。10月19日,十四大顺利闭幕,在此期间,邓公并没有出现在会场,与会代表没能一睹伟人真容,不免有些遗憾。不过当天下午,十四大代表接到通知,全体前往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当满面红光的邓公出现在宴会厅时,迎面而来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以及众人充满敬意的问候语。身着银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迈着稳健的步伐,沿着红色地毯走到了代表面前,边走边招手致意,时而停下脚步同与会代表们亲切握手。

这是邓公最后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也就是在十四大后,中顾委完成了政治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代表着党和国家正式移交到了年轻一代的手中,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风潮席卷了古老的华夏大陆,书写了历史新的篇章。

 

张百发

 

一年后,也就是1993年的10月31日,这一天正值周日,邓公在北京副市长张百发的陪同下,乘车巡游北京城。

虽然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但这是邓公头一次以一个观光客的身份,来看看首都的发展,看看首都的人民。

上午9点,邓公的专车抵达宽阔的长安街,出发之前,医生要求一定要将活动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因此巡视内容改为视察新建成的各级道路为主。

 

长安街

 

伴随着引擎微微的轰鸣声,车子缓缓行进,邓公坐在汽车的后座上,透过车窗,看着外面掠过的人群、车辆、建筑。张百发在邓公身旁,担负着导游的职责,告诉邓公每一栋地表建筑的用途,建成时间。

离开长安街后,车子开出了建国门,随后上了新建成的东三环高架桥。看着窗外已然陌生的景色,邓公不由感慨道:“这北京全变了,我都不认识了。”

张百发见状,建议邓公应该经常出来走动走动,对于张百发的提议,邓公笑道:“岁月不饶人哟,我都这年纪了,不愿意再多走动了。”张百发补充道:“北京城里可有些老人同您的年纪一般大,他们现在还会打网球运动呢!”

邓公听罢,笑着说道:“那是人家胆子都比我大,我比不上他们啊。”

 

四元桥

 

一行人谈笑之间,车子转到了一条现代化的道路,正是新建的首都机场高速高炉,蜿蜒不断,蔚为壮观。

邓公提议要下车看看,不过外面有风,医生不同意邓公在此下车,于是张百发让司机师傅转到了四元桥,正当邓公准备下车时,无奈天公不作美,车外又刮起了一阵风,医生死活不同意让邓公下车。无奈之下,邓公只好在车里,看完了四元桥周遭的景色。

在四元桥附近待了一阵子后,车子再度发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后,一行人来到了一个民族风格牌楼式的收费站,邓小平问张百发:“收多少钱?”

张百发随即答道:“20块。”

听到张百发的回答后,邓榕回过身,调皮地对父亲说道:“拿钱。”

邓公则用浓烈的四川口音风趣地答道:“我哪里还有钱哦。”一席话,说得全车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谈话间,邓公又问到了申办奥运会的事情,张百发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知了邓公,表示是国外有人恶意捣鬼。邓公闻言愣了一下,回道:“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关键的问题在于时下我们做得还是不太好。”

转眼间,一个小时的北京之行就结束了,在返程的路上,邓公说道:“我总想出来走走,逛一逛咱们的公园和商店。”然后用手指了指身边的一生,继续补充道:“可是他们不让。”

听到邓公小小的“抱怨”后,张百发回道:“等96年京九铁路建成后,您就不用坐飞机,做火车就能从北京直达香港,实现您1997年去香港看看的愿望。”邓小平听后,连连说了几个好。

 

香港

 

三 身后之事

1996年12月12日清晨,邓公一觉醒来,突然感到自己有些胸闷,呼吸也有些不畅,咳嗽不止,吞咽功能也出现了问题,身体活动也颇有不便。随身的医生立马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后,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应付这个局面,连忙将邓公送到了301医院。

从邓公的居所到301医院,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路程,但在那一天,对邓公的家人而言,这恐怕是最遥远的10公里了。抵达301医院后,医生们立刻对邓公展开了救治。经过医生的抢救,邓公身体情况虽然稳定了,但也没办法离开病床。

 

301医院

 

1997年2月19日,邓公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只能用上呼吸机来维持生命,医生们意识到,这是帕金森症导致的肺部感染,在费尽心血拼命抢救之后,仍是无力回天。就这样,一代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就此合上了自己的双眼。

邓公逝世后,夫人卓琳和家人们来向他告别,几天后,卓琳向中共中央转告了邓公的遗嘱:不设灵堂、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

 

八宝山

 

伟人离世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山河同悲,神州泣血。北京宣武门西大街上的新华社夜班值班室,得到了那份早就准备好的讣告,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中断了正在播放的晚间新闻,向全国人民播放了这一条令人悲痛的消息。

一片悲痛的阴云笼罩在华夏大陆的上空,随着邓公逝世的消息传开,各国政府、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港澳台各界人士纷纷发来了唁电,以表哀悼。

2月24日上午,邓公的遗体在北京火化,上午9时31分,在亲属和治丧办公室成员的护送下,承载伟人灵柩的灵车徐徐驶向八宝山革命公墓。

从301医院到八宝山,短短两公里的距离,道路两旁挤满了首都各界人士和从各地赶来的人民群众10多万人,他们的胸前戴着白花,连在一起,好似一幅漫长的画卷,似乎上天也感受到了人民的悲痛,蒙上了沉沉的灰色雾气。宽阔的街道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9点34分,哀乐奏响,灵车慢慢驶出了301医院西门,送行的人们站直了身体,眼中满是热泪,送伟人最后一程。

正所谓花山人海寄哀思,群情肃穆以当歌,安静的街头,寂静的城市,掩盖不住人们的内心哀痛,在低回的哀乐声中,静静地道一声:小平您好。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遗憾的是,离世的邓公看不到这一盛况,在他一国两制思想的主导下,被英国强占百年之久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两年后,七子之一的澳门也回归祖国。两地的回归也为日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香港回归

 

在这一天,邓公的遗孀卓琳带着伟人的遗愿,出席了香港回归盛典。随着香港米字旗缓缓降下,当五星红旗在香港慢慢升起的时候,和邓公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卓琳不由百感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泪洒香江。

参考文献

平民邓小平——余玮

邓小平退休以后——裘之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