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救生椅子高度,以及泳池救生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高层建筑起火,这样逃生
冬季天气干燥
要注意防范火灾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
疏散逃生困难,扑救难度大
如果你在高楼大厦里
发生火灾时怎么办呢?
@中国消防的这些逃生常识和应对措施
你必须得知道!
迅速撤离
普通房间一旦起火,三分钟内火焰就会蔓延至整个房间,烟气还带着致命毒性。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
留意消防通道
迅速找到消防通道。在公共场所,要留意“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标志,留心楼梯方位,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方向迅速撤离。
不要乘坐电梯
起火时,热烟气有时会以每秒3-5米的速度在电梯井内向上猛蹿。此时乘坐电梯,会瞬间被浓烟吞噬。
层高超过5层不要盲目跳
若建筑物外墙或者阳台上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不要轻易尝试。
一般救生气垫救援高度极限是15-20米,层高超过5层,不要盲目跳,否则后果可能与直接跳楼相差无几。
从上往下跑
高楼着火,火焰向上蔓延的速度远远快于向下的速度。不论起火点在哪里,都应沿着消防通道迅速往楼下跑。
下楼逃生时,若实在体力不支,应尽量在休息平台转角靠左侧坐下,要防止别人踩到你。一般消防员会从左面上来救人,如果碰到你,你就容易获救。
湿毛巾捂鼻
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叠至8层的棉质湿毛巾,可以过滤掉80%左右的致命烟气。
逃生时,可以用浸润的棉被或者大衣盖在身上,不能用塑料或者化纤等类物品,否则会适得其反。
不要盲目跑向亮处
在高楼火场,千万不要随意向有光亮的地方逃生,因为光亮或许是由致命大火发出的。最保险的做法是,尽快通过防火防烟的消防通道下楼逃生。
打求救信号 不要大声呼喊
在白天,找色彩亮丽的衣服或者布条,从窗户里向外大幅度晃动,引起人的注意。
在晚上,用手电筒或手机频繁闪光,引人注意。千万不要使用打火机,以免爆炸。
求救时,不要大声呼喊,这样会消耗空气,也会吸入浓烟。可以敲打房间内物品,引起救援人员注意。
不可钻到床底、衣橱内躲避
高层建筑火灾中,千万不可钻到床底、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这些地方都是火灾中最危险的地方,而且不易被救援人员发现,难以获得及时的营救。
等待救援的房间:
靠近主干道,有窗户且无防盗网
若火势猛烈,逼不得已等待救援,不要选择洗手间,要知道火灾中大部分人不是烧死的,而是窒息而死。
最好找一间靠近主干道的房间,这个房间必须有窗户,并且没有防盗网,这样你将成为消防员们最先施救的对象。
进入暂时无烟无火的房间,也不要有丝毫松懈,时刻要防火防烟。
低身前进法
火灾发生时,高温浓烟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者弯腰前进。低身前进法又叫“鸭子步”,是消防员在火场内救援时常用的前进方式,不仅能避开头上的高温烟气的伤害,还能保证一定的行进速度。
扑灭小火,以防大灾
如果火势不大,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周围又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扑灭小火,千万不要将小火置之不理而酿成大灾。
打“119”火警电话
到了安全地带尽快联系当地火警,拨打“119”火警电话,讲清起火地点及燃烧物等,以便消防人员尽快到达,扑灭火灾减小损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防溺水 小镇游泳馆发挥大作用
安徽金安区乡镇游泳馆内举办的公益培训。汪琛/摄
热身运动、学习动作、练习呼吸……7月10日上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第一小学的游泳馆,教练员汤磊正带领10余名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孩子们身穿泳衣、头戴泳帽,全神贯注学得有模有样。“今天是我们这个班学习的第三天,正式带孩子们学习蛙泳姿势啦!”汤磊介绍。
在张店镇第一小学游泳馆入口的醒目位置,装饰着“游出健康,游出精彩”“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等字样宣传牌。防滑垫、救生圈、急救箱、休息凳、淋浴间、更衣室……游泳馆内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足够满足初学者教学和游泳训练要求。
这个7月1日投入使用的新游泳馆将在今年暑期开展18期乡村公益游泳培训,预计教会镇上的540名孩子掌握游泳技能。“咱们这个馆可不比城里的收费游泳馆差咧!我们这池子长有20多米,宽有十来米,6个泳道,你瞧,安全员也配上了。”汤磊随手就指向了泳池一角坐在救生椅上的同事。“今天我带的是第二期学员,一共30个,分上、下午培训。”他解释说,除了教游泳,也会在培训时教会孩子防溺水知识、简单的救生技能等。
小镇的学校里建起了游泳馆,在当地是个新鲜事,但这项工作部署却早有谋划。就在2022年夏天,金安区投资880万元在该区北部沿淠河的木厂、马头、淠东3个乡镇各建设了一座游泳馆。去年暑期,这3个乡镇共有1000余名孩子参加了公益游泳培训。今年,该区又投资近400万元,在南部的张店、孙岗各建设了一座游泳馆。
眼下,在这5座小镇游泳馆及其他3处校园培训中心里,“奔跑吧·少年”2023年金安区中小学游泳培训暨暑期防溺水教育夏令营正在火热地进行着,这个暑假,金安区计划让5000余名中小学生学会游泳和相关自救、自护技能。
提起乡里的游泳馆,来自淠东乡居民朱陈成十分高兴。他家的大宝就是在乡里的公益培训中“喜提”游泳技能,二孩也在这个暑假跃跃欲试。“小孩子,哪有不爱玩水的。我们乡就紧邻着淠河,小时候过暑假,听说周围也发生过孩子溺水。现在轮到我有孩子了,我也特别担心孩子去河边玩的安全问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淠东乡人,朱陈成感慨地说,现在政府、学校不光把防溺水安全教育抓得很紧,更是在“家门口”建好了游泳馆,还提供公益培训,真是天大的好事。
淠东乡游泳馆是六安市第一家乡镇室内游泳馆,馆内设有50×21米、8泳道的标准化泳池、水深1.3-1.8米。自去年8月场馆落成,这里便按照金安区教育局、体育局的统一部署,正式开展游泳培训。作为夏令营的教练,黄义祥已经带出了多批学员。“要我说就该这样,‘堵’不如‘疏’,让孩子们学会游泳、掌握基本知识才是防溺水最好的办法。而且,现在都提倡快乐健身、全民运动,乡里有了游泳馆,农村的孩子不仅有了地方玩水、学游泳,还能体会运动的快乐、增强自己的体质,好得很!”他说道。
一直以来,暑假都是溺水事故的多发期,近年来,金安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同时转变防溺水工作思路,于2022年暑期开展中小学游泳教育试点工作,引导、鼓励中小学生学习游泳安全知识,掌握防溺水基本常识,防范在先,警惕在前,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区共有17个乡镇、5个街道,目前中小学游泳教育还在试点阶段。这两年,通过建设5个乡镇游泳馆,联动了南北两个方位,接下来我们会逐步扩大到其他乡镇和城区中小学校。”金安区委教育工委委员陈元高告诉记者,全区学生开展游泳教育比例原则上每年递增30%,到2025年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游泳教育全覆盖。
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安区委书记霍绍斌说,金安区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专业授课、优质服务、安全保障,保证游泳教育效果,同时逐步探索实施向社会开放的具体办法,公布开放时间、人员进场条件及相关要求,使游泳培训中心切实发挥社会性、公益性作用。
“这就是安全教育贴民意,快乐健身暖民心!”朱陈成高兴地告诉记者,过不了几天,他家两个孩子都能从黄义祥老师的班里“结业”了。
蒋国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暗访泳池救生员从业乱象:网上现假证销售链,还有人无证上岗
夏日炎炎,游泳是很多人首选的避暑休闲娱乐项目,作为保障泳客安全的重要“防线”,救生员的存在至关重要。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泳池救生员从业仍存在乱象,如救生员证网上可随便买到,无证也能入职应聘救生员岗位等。
天气炎热,有不少人会选择游泳解暑,图为广州一家游泳场馆。
走访:有游泳场馆救生员配备不足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具有达到规定数量、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游泳就属于高危险体育项目。按照相关规定,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及以下配备至少3名救生员,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上,按照250平方米配备1个的比例原则,配备救生员的数量。
南都记者线下走访多家游泳场馆时注意到,有的泳池旁都配备了充足的救生观望台,救生员都穿着颜色鲜艳易辨识的工作服。但也有游泳场馆存在救生员配备不足或未配备、救生员工作期间不够负责的情况。
在天河区一家游泳馆内,记者并未看到有救生员在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家健身房内附属的游泳场馆,因健身房内建造游泳池成本较高,因此设置在不远处的一个单体建筑里面。正值暑期,晚上又属于游泳活动的高峰期,大约长20米宽15米的泳池里,挤挤挨挨容纳了约30人,其中小孩子就占八成左右,家长则在二楼设置的看台上观望。记者注意到,场所仅在站台一角设置了救生椅,且无人坐上去看守,仅放置了一些救生设备和浮板。泳池边上站着一名教练,在教学动作,偶尔巡视四周。记者询问教练为何现场没有救生员在场,其表示有设置。但记者在泳池等待了约20分钟,均未发现身穿救生员服装的人出现在泳池内。
荔湾区一健身房内的游泳池共有三个泳道,其中一个泳道用于教学,两名教练员在其中工作,其他两个泳道供其他消费者使用。记者在现场观察近40分钟,岸边的救生台上空无一人,形同虚设。现场有带小孩的家长称,平时也未看到有救生员,基本是教练在看守。工作人员则称,泳池是有救生员的,且全天上班。但记者当天下午两次来到现场,均未看到救生员在岗。
另一家位于荔湾区的健身游泳场馆内,室外泳池泳道共有7个泳道,泳道旁各设3个救生员观察位置。记者观察发现,并非每个位置上都有救生员值班,有的位置甚至长时间空缺。且部分救生员会偶尔刷手机,间隔较近的两个救生员还会不时聊天。据介绍,泳池全天开放,但到了中午时分,有救生员离开岗位去吃饭休息,但泳池里仍有人趁饭点人少继续游泳。
有场馆的救生台上空无一人,形同虚设。
李女士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并在近年考下了救生员资格证。李女士表示,自己在省内多个城市游过泳,据她观察,有不少小型的游泳场馆存在救生员配备不足、救生员身兼多职或脱岗、存在救生盲区等现象,“前段时间我去深圳一个小区游泳池游泳,那是一个25米标准池。按照规定应至少配备游泳救生员3人。但实际只有两人,其中一人还要负责检票。另外一人其间还脱岗十几二十分钟,可能是吃饭去了,只来了一个保安在旁边看着,这样是十分危险的。”
做游泳教练多年的星辰(化名)则告诉记者,部分正规的游泳场馆,规定救生员两小时会换岗一次,中间还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就是为了保证救生员能在岗时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但并非所有场馆都能照此执行,而且救生员的敬业程度也参差不一。
深挖:部分场馆无证也可上岗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成为游泳救生员需取得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下称“救生员资格证”)。但一些招聘企业对救生员资质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据星辰透露,目前部分游泳馆的救生员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我有次去问,发现那个救生员都不会游泳,更别说有救生证了,这怎么救人?”
在多个求职平台,记者以求职者名义咨询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家游泳馆,绝大部分都要求具有证书,如果没有证书,对方会表示“不可以、不合适”。但也有一些招聘通知上没有写明证书要求。
此外,在与救生员相关的微信群里,也时常会有人发布招聘信息,其中有些要求标准很低,“会一点游泳”“有无证均可”。待遇方面,无证的工资会少于有证的。比如,一则招聘公告显示,广东清远某小区游泳池招救生员多名,无证的月薪3500元,有证4000元。另一则招聘称,工作地址在深圳,无证的月工资3800元,有证5000至5500元。近日,南都记者拨打上述几家招聘电话,多数表示不再招无证救生员。湖南一家泳馆经营者回应,是因为“最近有人查,来年再说吧”。
有游泳场馆的工作人员则透露,救生员正职和兼职的要求有所不同。暑期兼职的标准相对宽松,年龄不限,性别不限,非必须要求有救生员证。但无证上岗的薪资也会有所降低,15元一个小时,而有证上岗的薪资为20元一个小时。
在某求职平台,一家即将开业的水上乐园正在招聘救生员。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只要会相关的急救技能,没有救生员证也可以入职。当被问及若遇检查如何应对时,对方表示:“我会给你们搞定的,我们这里有两三个有证的。”虽然有持证人员保障安全,但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水上乐园已招到的救生员中,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17岁,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
正在工作的救生员。
暗访:网上就能买到假证
李非(化名)是参与游泳救生员培训工作的业内人士。“因为水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没有专人观察防护,会存在风险。”李非认为,救生员是给在正规场馆游泳的人提供专业保障。他告诉记者,室外游泳场地一般冬天不开放,导致救生员的市场需求有季节性波动,暑假期间会有爆发式增长。据李非解释,救生员资格证是基础,考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教练需要的资格证书)前须拥有救生员证。
然而记者暗访发现,电商平台上存在出售假证的现象,包括救生员资格证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一般情况下,这些出售假证的商家不在电商平台交易,而是要求购买者加客服微信了解情况。记者加了几个商家的微信发现,他们是办证中介,声称可以办理各类证书。而近两个月(6月和7月),中介的朋友圈频繁兜售游泳教练和救生员资格证,称其是“夏天必备”。
一个中介向记者发来救生员证的样本。记者看到,该证件职业资格填写的是“游泳救生员(五级)”,内页有二维码,盖章单位是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和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介表示,他们制作的证件“应聘时应付检查,一般没什么问题”,并声称证件二维码也可扫描,“扫描效果和真实一样”。
不过上述中介也承认,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管用,如果去官网查询,就会露馅。“官网可查的,只能是通过正规考试才行。”至于假证的价格,可扫二维码的300元一本,普通的220元一本。另一中介向记者表示,他可以制作“国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协会”(救生协会)两种救生员证书。前者600元,后者500元,可用来工作或应对检查。
南都记者扫描中介发来的一本证书,扫描结果显示有各类信息的列表,包括姓名、证书编号、身份证号、项目、考试成绩、颁证日期、发证单位等,看起来很“权威”。记者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网络管理平台查询,并未查到相符合的证书结果。
也有商家表明能够满足查询编号的需求,但是相应的价格也会不同:“官网查询正常考试的话大概是2000块钱。如果说不想通过考试直接办到官网可查的话大概是六七千块钱的样子。”
问题:年审规定是否落实?
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年审制度,但在实践中,不少人考完资格证后并没有收到年审通知。一家游泳馆在招聘救生员时也明确回复,对资格证的发证时间没有限制,也不做年审要求。“个人的体能是会变化的,几年前考的证,不代表几年后这个人还有救生能力,所以年审和岗前培训非常有必要。”李非对此评价。
李非告诉记者,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如上海、深圳等,严格要求各游泳场馆招聘的救生员必须通过当年的年审才能上岗。经记者查询,深圳市水上运动协会每年组织游泳救生员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深圳市救生员岗位证、中国救生协会颁发的全国救生员注册证和全国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持三证上岗。另外,每年还要对救生员资格进行年审。年审考核内容包括200米不间歇计时游、水中赴救技术、现场急救技术。年审合格者,在考核结束后领取本年度岗位证和注册证。
提起年审,星辰表示,自己在考取完救生员资格证后,未被通知过要年审。“有些游泳馆甚至不需要资格证就能上岗当救生员,更别说年审了。”
专家:主管部门可向行业协会加强政策支持
中国救生协会专家组成员申勇认为,救生员资格证是救生员就业上岗的最低门槛和必备条件。目前,仅上海、深圳等几个城市落实对救生员的年审注册制度,其中上海最为严格,通过市游泳救生协会规范救生员年度考核。而不少地区没有对持证救生员的状态进行后续评估,一旦救生员的技能和体能水平降低,其实际工作能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救生员就业市场上还存在假证买卖行为。申勇告诉记者,在救生员招聘过程中,招聘方可通过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查询证书编号,确认证件的真实性,但现实中一些游泳场所并未认真核实。此外,由于游泳场所数量较多、救生员流动性较大,相关主管部门也存在日常监管不足的问题。某些游泳场馆虽将救生员证件挂在场馆的显眼位置,但一张救生员证件可能同时在多个场馆出现,存在“一证多用”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申勇建议,主管部门可向行业协会加强政策支持,由行业协会对救生员进行年审注册、动态评估,准确掌握行业整体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主管部门,确保对救生员日常管理的有效性。
声音:“救生员培训需革新”
“其实我有过溺水的经历。”李女士说起几年前的一次经历。那时她在一家常去的游泳馆游泳,某天忽然在深水区呛水了,反复呛了几次后,她意识到自己溺水了,当时她完全无法呼救也无法拍打水面。李女士说,她在拼命踩水努力避免下沉的同时看向救生员所在的位置,心里想着他们马上就会来救自己了。“但是没有!救生员没发现我溺水了,甚至还冲我笑了一下。”
最终,李女士靠着求生本能踩水到了岸边,“那时候我离岸边只有五米左右,不知道我踩了多久,只知道我一直在反复呛水,感觉那是这辈子最漫长的几分钟。”
在李女士印象里,救生员事后曾过来询问李女士刚刚怎么了,李女士反问救生员,她当时溺水了为什么没有来救援,救生员笑了一下就走开了。“他是暑期兼职的大学生,应该是经验不足没意识到我溺水了。当时我以为是自己技术不够好才溺水,直到后面学习了许多知识以及考了救生证之后才知道,没发现我溺水其实是救生员失职,还有场馆的失职。那还是一线城市区级的正规游泳馆。”
李女士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溺水故事,发现很多人有类似经历。都是在游泳池涉险,没有救生员施救,最终自救成功从而留下心理阴影。她认为这与救生员资格证培训急需革新有关。在考取救生员资格证的过程中,李女士发现培训大多集中在如何对溺水者进行救援,“但是怎么分辨溺水者,课上完全不讲,要靠自己看书刷题。我溺水过,以及这些年救过三四次人后才知道,真正的溺水跟电视上不太一样。很多溺水是安安静静的,没有呼救也没有拍打水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根本无法分辨,而救生培训课居然丝毫不涉及这方面内容。”
星辰也表示,拿到救生员资格证的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比方说有的人是自学的,并不是那么会游,但是靠着一股蛮力就游到了需要的速度,就拿到了证。”据其观察,甚至有人从不会游泳到拿到救生员资格证,只用了半年时间。李女士也在培训时发现,前来培训的学员中,也有不会游泳的情况存在。
对此,星辰建议,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考生的规范泳姿要求。同时他认为,要加大科学救援的宣传,“比方说,我们跟小学生就说,碰到这样的情况,尽量用辅助工具或者打电话,而不是自己下水。”
出品:南都记者帮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廖艳萍 马辉 张思琦 实习生林霄 祝艺菁 包文瑾 姚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