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书经营许可证以及浙江网络图书馆

电商新办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大家都知道开书店、图书馆都是需要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因为根据规定从事出版物(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的零售、批发或出租工作,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申请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但是网上销售图书是否需要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大家就比较疑惑了!小编之前经常在淘宝、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购买纸质书,像是这些电商平台的书店销售图书需要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吗?

一、如果您是办理图书报刊批发业务需要到新闻出版局发行处办理;

电子出版物批发业务在新闻出版局发行处办理,电子出版物零售业务到当地文化委员会办理;音像制品零售业务到所在区县文化委员会办理,音像制品批发业务到市文化局办理。

具体事可参考《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第八条,第九条和第十七条中的内容。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申请基本条件

1)有确定的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

2)有与出版物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发行人员。

3)有与出版物批发业务相适应的设备和固定的经营场所。

4)有相适应的注册资金。

5)近三年内未受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行政处罚,无其他严重违法记录。

注:除出版物发行企业依法设立的从事批发业务的分公司外,批发单位应为公司制法人

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企业必备资料

1)企业章程。

2)注册资本信用证明。

3)经营场所的情况及使用权证明。

4)法人及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

5)负责人的发行员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申请是指国家对出版物发行依法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出版物发行活动。企业从事出版物发行就必须申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延长开馆时间真的超棒!原本十点不早不晚回去可能时间就浪费了,不如在图书馆多待一会儿”“母校加油!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该有的样子”……

一则“浙江大学紫金港基础图书馆待机16小时”的消息曾让无数浙大学子点赞。而另一令人交口称赞的消息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在紫金港基础图书馆延长开放至24点基础上,图书馆灵活根据人流量提早部分馆的开馆时间,开启“超长待机模式”

 

深夜的浙大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在主题教育中,唱出“人”字歌,梳理铸魂育人40余项问题,查摆服务环境提升等10个方向,在服务立馆、学术兴馆、开放办馆、文化强馆中,为师生想,为师生做,为师生忙。

服务第一 做有温度的图书馆

到一个大学,大家一定会到图书馆看看,图书馆不仅是看书的地方,也是文化传承之地。有时候我会习惯性来到这里看书,有时候还会看看展览,文化味十足”,祝佳祺是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研二学生,紫金港基础馆的一楼文化空间已经成为她经常去的地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汤志鸿则对今年9月开放的玉泉校区图书馆师生交流空间格外关注,“来到这里,我能更加放松看书。”

读书是图书馆的第一使命,浙大图书馆更关注师生在此间的体验。同学们口中的这些空间,正是图书馆致力于打造的“宝藏之地”。

这里是9月21日重新修整的浙大华家池校区图书馆三四楼信息共享空间。明亮的光线,宽敞的空间,完备的设施,历经两个月重新设计、全面改造,两间共计70座的学习空间成为华家池校区师生的新去处。

这场服务师生的改造,源自学习空间紧缺的迫切需要。“这里原先是馆员内部工作区域,图书馆通过内部调整,把能开放的全部开放给师生,主动提出对这里进行腾空改造”,华家池读者服务部陈月利老师见证了这一过程。

变变变,图书馆还有哪些变身呢?

玉泉校区设立了朗读区。每天清晨的琅琅书声是校园里的第一道风景。然而寒来暑往,学生们这样朗读冷不冷,晒不晒?为此,图书馆特意设置朗读区。无需预约,每日9:30之前,供同学们晨读;9:30之后,可用于学习、讨论,满足师生多元化学习研讨的需求。

 

玉泉校区图书馆朗读区

 

如何让师生真正感受到图书馆的“温度”?图书馆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开水热不热,电灯亮不亮,空调暖不暖,诸多涉及师生切身感受的事项是多单位协同的结果,但只要发生在图书馆,问题均会得到回复。

一切正在图书馆悄悄起变化。西溪校区图书馆采用灵活方式,让师生能够充分使用专业书;玉泉校区图书馆围绕师生学习方式改变,加装阅览室插座,满足移动学习需求;各馆舍卫生间加装手机置放架,为师生提供更多便利…….

提供便利更在面向学科前沿和重大需求的学科服务和数据服务上,为学校制定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提供各类咨询报告30余份,发布11期《“双一流”建设浙大图情专报》……图书馆在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助力学校“双一流”事业建设。

“图书馆要与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目标定位相一致,结合自身发展规律,把分内之事做到极致。”浙江大学副校长、学校图书馆馆长罗卫东指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馆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将服务真正做到师生中去

从“服务立馆”理念出发,图书馆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力求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和学科发展提供更优质条件。

人才为基 做有宽度的图书馆

杜远东是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的一名青年馆员,2016年被选派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在这一年中,我的主要工作是参与燕京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项目,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借鉴意义”,回国后,杜远东将自己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经验带回了浙大。如今,图书馆正深度挖掘和整理古籍特藏资源,系统性地进一步规划数字化和出版,服务广大师生学者,传播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书馆古籍装帧活动

 

为使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几经筹措,“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员培养与发展基金”首期捐赠资金已在主题教育期间全部到位,图书馆将选派更多优秀青年前往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交流学习。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高图书馆影响力,助力学校“双一流”事业建设……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从长远谋划,从眼前事做起,学校图书馆不遗余力地帮助馆员成长成才。

在今年六月份,图书馆制定出台了《浙江大学图书馆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方案》。经过三个月的申报和审核,九月份,三个层次共35名馆员与14位导师结对名单公布。在今后为期四年的培养周期里,他们将围绕科研项目、论文写作和业务提升等进行训练,以提高图书馆学术影响力,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我们的一个微笑,可能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我们的馆员应当具有职业精神,更好地服务师生”,为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馆员,九月份,图书馆举办了首届新馆员专题培训会。在两天的密集培训中,17位图书馆资深馆员做了11场专题报告,内容涵盖浙江大学图书馆使命地位、任务、职业道德等各个方面,24名近3年入职新馆员参加培训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馆员培训

 

围绕“人才为基,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和影响力”的目标,图书馆正依据实际和发展优势,在加快构建适应事业发展和员工成长进步的支撑保障和发展条件上下足功夫。

铸魂育人 做有深度的图书馆

“我以前很少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但是今天我看了图书馆给大家发的《怎样阅读经典》之后,获益良多”“阅读让人一生受益,图书馆举办的活动我有时间就会参与”……10月20日,一场书海挑战赛在基础图书馆如期举行。手机被封印,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学生们完全沉浸于阅读中,结束后,他们用笔写下一页页读后感

“当前,在学校‘双一流’决胜攻坚阶段,我们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图书馆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在图书馆党委书记吴晨看来,图书馆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理应成为文化地标、教育地标。

这场书海挑战赛正是图书馆打造文化地标的缩影。九月伊始,一场名为“阅读嘉年华”的活动在基础图书馆徐徐展开。书评大赛,记录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思想;荐读书架,为求知的同学推荐合适的书籍……由哈佛大学Scott Chimileski博士和Roberto Kolter教授创作的“滴水世界”微生物科普图片展带领同学们走进微观世界;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一场场“走进非洲”系列活动,带领同学们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学习新知,了解新知。

 

微生物科普图片展

 

主题丰富的文化讲座,富有韵味的文化展览,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每年达百余场……图书馆着力打造独具特色、有全国影响力的浙大图书馆文化育人品牌。

铸魂育人还要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一支部一品牌”被进一步凝练,五个支部成为图书馆融入学校铸魂育人体系的“一剂良方”。由资源建设部、古籍特藏部组成的第三党支部是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业务的中坚力量。在9月22日启动的“建国70周年”专题荐读书架活动中,第三党支部通过整理和筛选,共整理出主题书目233种,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融入教书育人中。这样的工作还将持续下去,第三党支部将一方面不断完善文献资源建设保障体系,一方面通过以古籍修复体验活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和展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微信系列推文、中华传统技艺体验活动等形式参与学校文化育人全过程。

 

荐读书架

 

未来,图书馆还将围绕浙大图书馆体系和研究型学习、文化综合体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紫金港西区主图书馆建设,明确主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服务需求和发展特色,且以国内一流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为目标,高水平完成古籍图书馆各项前期工作。

 

即将开放的西区古籍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准目标找差距,瞄准问题补短板,学校图书馆在立行立改中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而不懈奋斗,更为学校“双一流”事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字作者:浙江大学微讯社 杨萝萝

图片来源:学校图书馆

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赵睿晗

责任编辑:周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