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索斯塔怎么样 宜家家居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留言,

问到平时在外,偶尔回家的问题:

▲想要「变出一人一个床和书桌」,

平时还可以做休闲室。

这个问题虽然有点难,

但是正好值得借此讨论一下如何在家打造可变空间。

需要先说明的是,

狐狸一向不赞同用墨菲床等可以变形的家具。

虽然粗看很炫,但从根本来说

并没有从根本改变空间利用方式。

其实和一张沙发床没有什么差别,

照样要叠被子、收纳寝具等等。

在狐狸看来,

其实可以拆解为两个问题:

1.如何打造可变的卧室空间,能在开放和私密之间切换?

2.如何打造可变的书房空间,能平衡读书效率和空间利用?

什么样的卧室,可以在开放和私密之间切换?

▲空间狭小的日本家庭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狐狸的第一反应是想到

是枝裕和的电影《比海更深》的桥段。

男主和离异的前妻带儿子回老家看奶奶,

正好赶上台风天,被迫留宿。

婆婆为了劝和,

特地给他俩打了个挨在一起的地铺。

▲via riekashiwa@ins

在日本,为了让客人更好的享受地铺时光,

还会想厚厚一层被褥上,

准备好一次性的牙刷、剃刀等。

▲via kagawanoie@ins

不过,大多数家庭打地铺的「可变卧室空间」,

并不是普通房间,

而是日本称为「和室」,

国人称为「榻榻米」的房间。

我们常说打地铺容易有潮气、容易得风湿,

是因为温热的被褥和冰冷的地板接触,

容易产生冷凝水。

因此需要用榻榻米这种调节湿度的材料,

同时把地板抬高形成地台。

▲via hibiiro@ins

尽管如此,

上面那种老式的和室,

住酒店还能体验,

但年轻人新的房子已经很少用了。

大多数情况下,

为了客厅和可变空间能够有效结合,

都不再用地台。

甚至一些家庭宁愿用地毯来代替榻榻米。

▲via hibiiro@ins

关上门是这样的,

直接从开放变得私密。

前不久狐狸还问过青山周平,

「日本年轻人对和室的态度,是否是抛弃传统文化?」

青山的意思是,

即使是和服,现在也要改良的时尚一些,

才能得到年轻人的认可。

▲via penta_room@ins

正常大小的客厅,

其实可以用两面墙和推拉门的夹角,

打造出一个多功能的和室,

平时和客厅融为一体。

▲via asukan2121@ins

狐狸见过最小的和室是这样的,

即使这么小,

还能睡两个人,

以和客厅保持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

▲via asukan2121@ins

空调设在里面,

晚上还可以省电。

可见,榻榻米并不是和室的精髓,

推拉门才是。

▲via ayumi._.201@ins

即使打地铺,

年轻人也不太愿意用榻榻米,

一是容易损坏需要更换,

二是容易长螨虫,

三是外形色彩还很老气(有点像草席),

四是太硬……

而是用三折床垫,

底下铺一层吸湿防潮垫。

▲via noie__@ins

实在接受不了和室的,

那也可以考虑用隔断帘+沙发床。

隔断帘可以节省木门开合的空间,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当然,这样的空间利用率肯定不如和室。

说到沙发床的选择,

上面的宜家汉尼斯沙发床狐狸也用过,

是抽拉式,用起来还比较方便。

不过狐狸多年前第一次逛宜家,

当时囊中羞涩,

买回的是这款特价699元的宜家索斯塔沙发床。

时隔多年,现在想起来脖子还隐隐作痛。

这张沙发床是两人位,

意味着当沙发的时候,

一个人是没法平躺着午睡的。

而这种展开式的设计,

又意味着没法收纳床垫,

即使费劲拉开,睡时也硬的不行。

虽然这款索斯塔在宜家已经下架了,

但在挑选时还是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via xx.t.xx_life@ins

在日本还流行这种拼式的沙发床,

可以把贵妃椅的位置拼成床。

什么样的书房,能兼顾效率和空间利用?

▲via emiyuto@ins

我们常常会认为书桌应该和卧室融为一体,

非如此不能保证私密性,

也就不能保证读书工作的效率。

但是,

一般来说很少有把书桌顶着床头,

中间一般还需要留下一个能够走人的位置。

这就至少需要占用两倍的过道空间。

所以有人会在这个过道留一张可以折叠进床底的矮床。

(相当于上面宜家汉尼斯沙发床的原理。)

▲via bigjoy_2016@ins

还有一种办法是用书桌对着床头,

这也可以节省一定空间。

▲via muji_global@ins

狐狸自己用的方法,

是用组合置物架,

可以留下几层收纳书和文具,

可以与衣架融为一体,

按照身高确定哪一层可以做书桌。

关键是还可以自由调整每一层的功能!

无印良品、宜家和知名的瑞典String组合系统

都有这类收纳家具。

▲via ideaco_home@ins

不过,要在一个小卧室里装下三个人的书桌,

即使用了上述方法也不是容易的事。

但若我们进一步思考,

是否书桌一定得放在卧室?

其实,书桌的封闭性和房间的关系不大,

而在于是否有隔断。

例如用一个落地衣架来隔断,

即使没有区分房间,

每个人还是有私密的工作空间。

▲via kosodateanshin@ins

按照这样的思路,

只要有两面墙形成相对隔断的空间,

(一面还可以是壁柜,)

就可以把书桌安排在餐厅附近。

因为「餐厅和书桌的使用时间几乎不可能重合」:

要么所有人都在餐厅吃饭,

要么餐厅是空的,大多数人都在客厅或卧室,

从而不会打扰办公或学习。

▲via livingd_works_daiichikensetsu@ins

还有一个可以考虑的卧室外空间是过道。

比方说通往卧室或厨房的过道,

或者复式公寓的上层过道。

这样的长条型桌子,

同时让几个人办公学习都不成问题。

▲via yuka10.o@ins

同样的道理,

只要有一个角落,

有一张边桌,

就可以相对封闭的在客厅或卧室床头办公,

也不是一定要有一张书桌。

本文为可欲生活研习社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宜家,你最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巨大的蓝黄 IKEA 广告牌?租房必备的出圈神器小方桌 LACK?还是一个个精心构思的样板陈列间?

今天我们要带你看看的不是这些,作为有着 70 多年历史的家具品牌,人们总是调侃道家具的终点就是「宜家风」,那么过往年代的宜家设计风格会是怎样的呢?

它的古早家具文化和历史,潜藏着更多有趣的创意和迷人的品味。

最近,来自伦敦的家具销售平台 BILLY FOR SALE,做了一场中古宜家的线下快闪活动,掀起了一股「复古风潮」。

来,一起认识下古早时期的宜家——Vintage IKEA。

超百件中古宜家产品,感受古早家具的快乐

说到 BILLY FOR SALE,宜家的老粉估计就不陌生了。

该平台由艺术家 Harry Stayt 于 5 年前创立。Harry 非常热衷收集宜家产品型录,随着爱好的不断深入,Harry 收藏了越来越多的 70 年代后的宜家家具。

整了这么多宜家的家具,最后 Harry 决定成立宜家中古家具销售平台 Bill.forsale——名字灵感正源自宜家 70 年代最畅销的书架 Billy 系列。

在线下展览活动中,超过 100 件稀有的中古宜家设计物件(包含家具、灯饰和物品等)齐齐亮相,并上个月 26 日在线上开启了售卖活动。

这些中古宜家物件,仿佛让你穿梭到过去的年代,打开新世界大门。

一个展览里,可以感受几代人的不同审美风格,就算不买逛一逛也超值了。

我们先来云游览一下部分精彩产品:

其中有几款产品有历史特色且非常受欢迎。

Kräsen 系列烛台,在 80 年代可算作非常前卫的后现代风烛台,由当时宜家当红设计师 Ehlen Johansson 创作。

 

▲ Kräsen 烛台,1987 年 – 来自 Courtesy Billy for Sale

 

该设计师创造的 90 年代复古金属烛台和形似男女的复古 HÄPEN 衣架也广受市场欢迎。

不仅展览有 80 年代的烛台,90 年代的「阿尼玛」椅也惊艳亮相。

 

▲ Anima Chair

 

这把酷酷的椅子由宜家设计师 Tord Bjorklund 设计,别小看这把椅子,它可是美剧《星际迷航-深空九号》夸克酒吧的「专属座椅」。

而在二手家具市场,这把椅子也是超级稀缺品,买到即是赚到。

 

▲《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一说到中古家具,当然必少不了 70 年代的代表:TAJT denim chair。

这款造型独特的软椅,既是椅子又能变换成单人床。

 

▲ TAJT Easy chair 1973

 

在当时,设计师 Gillis Lundgren 自豪地表示 TAJT 的诞生象征着随和、非传统、无地位差别的乐观精神,它代表着快乐、休闲的时光。

在各大品牌还在琢磨用哪种皮料打造产品时,设计师却运用了牛仔布面料以及多功能的设计思路,迅速赢得大众的关注。

接下来这个移动咖啡桌由 Tord Björklund 设计,Tord Björklund 是 80 年代到 90 年代宜家最具生产力的设计师之一。

 

▲ BOGEN cafe table

 

他强调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在他自己的创作中的重要性: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具有一种简单性,这对我来说很自然。这就像使设计适应现代材料、工业生产和功能需求一样自然。

BOGEN 推车桌可以说是狭小空间的理想家具。

带脚轮的小圆桌可以折叠起来,随意挂在墙上,对于如今在北上广租房的毕业生来说,租房寸土寸金,在不大的空间里,放置一个收放自如的 BOGEN 咖啡桌,也许是一个明智实用的选择了。

怎么样,这些「中古宜家」是不是有点心动的感觉?

 

▲图片来自:thisisjanewayne.com

 

那么,宜家背后的中古家具们,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风格,又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年轻人想淘的中古宜家,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中古家具就是二手家具,但只要理解中古的具体指代,就不会简单将中古等同于二手了。

确切地说,中古家具是一种设计风格:Mid Century Modern。

它指的是二十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家具,简称 MCM 风格,被认为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子集。

很多流行的观点认为,Mid Century Modern 是指 1947 年到 1957 年间设计出的家具,安大略艺术学院设计史学家 Michael Prokopow 则认为:

考虑到二战中断设计发展的因素,这种风格应该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止于 70 年代初。

或许是受二战环境影响,当世界终于平息战火,被摧残后的人们开始重建家园期待新生活的到来,人们对家有了更多的期盼。

随之而来的,是家具需求量的急剧增长,而产能却跟不上。

设计师们只好通过战后冗余的破木板、金属管以及玻璃纤维、胶合板这种战争时期开发的廉价新材料,创造出更突出实用功能的家具风格。

在设计师的巧思之下,MCM 家具不但物美价廉,而且还尊重了人的感受。

它们的设计简洁明朗,不但舒适而且美观:简洁百搭、拥有雕塑美感,也许这也是现代年轻人钟爱中古家具的原因之一。

MCM 风格有 4 个显着特征:

1. 干净流畅的线条

它摒弃了传统西方风格中的所有奢华元素,创造出线条简洁明快的家具,这为房间留出了更多的空白空间,使房间看起来整洁干净,也营造出更大房间的视觉错觉。

比如当代打工人热衷的宜家 LACK 小方桌,在上世纪就已经是网红桌了。

Lack 小方桌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宜家的热门畅销款,多年来推出了无数种颜色,最原始的尺寸是 55cmx55cm 的。

它小巧、漂亮易于放置,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 LACK 1979

 

2. 多变的几何形状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中世纪现代风格的家具,比如咖啡桌和椅子,都是几何设计的。

主张功能性强,形状可以是几何形状或有机形状。它们通常是长方形、椭圆形、圆形、正方形,它们的腿通常是细的、木制的或金属的。

在过去仍然以古董家具和水晶吊灯为主的目录当中,PAVO 咖啡桌脱颖而出,建筑师 Karin Mobring 是 PAVO 背后的女人。

 

▲ PAVO Coffee table 1969

 

她是宜家最具生产力和引领潮流的设计师之一。仅在 1969 年的目录中,除了 PAVO 之外,她的产品就多达 24 种。

PEGGY 在 1957 年的宜家产品目录中推出,名为「你可以坐在上面的小桌子」,它只有 41 厘米高,意味着它可以既是小桌子又是小凳子。

 

▲ PEGGY table 1957

 

CUBA 落地灯于 1958 年推出,在美国市场主打「异国情调」——对于稍微正式的房间来说,这款新的落地灯肯定会增添温暖气候的氛围,光线透过由三个黑漆腿支撑的柳条缠绕灯罩精美过滤。

 

▲ CUBA 1958

 

这个看着简单的拉杆桌在宜家产品手册中足足保留了 19 年之久,可见其畅销程度之高。

STRAJK 是一款带脚轮的智能多功能家具,有两个桌面和侧面的杂志袋,凭借其现代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STRAJK 拉杆桌成为 20 世纪 70 年代许多青少年房间中随处可见的流行产品。

 

▲STRAJK 拉杆桌 1975

 

还有一款在宜家产品手册中速速打入冷宫的美丽吊灯,三盏优雅的彩色玻璃吊灯,配有特别设计的灯泡和哑光黑色金属灯颈,由著名的芬兰设计师 Tapio Wirkkala 设计。

不过这是一次短暂的合作,因为这些灯对宜家来说太贵了。

 

▲ VIISI/ KUUSI/ NELJÄ 1963

 

在当时,许多人都在寻找一种方便的服务推车,他们希望可以从厨房推到客厅和餐厅,于是宜家设计师 Bengt Ruda 就设计了下面这款制作精良的茶具推车,它由橡木和柚木构成,滑轮设计便于移动。

 

▲ TEA 1959

 

3. 充满活力的不透明颜色

除了经典的中性色:黑色、白色和灰色,中世纪现代风格还融入了 50 年代明亮鲜艳的色彩和 60 年代的大地色调,这显示了它在色彩方面的灵活性。

通常,这些家具以天然原木色为主调,蜂蜜色、柚木色,搭配芥末黄、宝石蓝、橄榄绿、大红、橙色等鲜艳的色彩,成为视觉焦点。

多彩的空间视觉效果,让家充满活力和温暖的氛围感。

从海外火到国内二手平台,家具色彩也是经济晴雨表

果然年轻人的爱好基本一致,毫无国界。

随意在闲鱼上搜搜 VINTAGE IKEA,竟然它们成了最新的家居生活窍门。

每个人都像一个淘金者,挖掘着宝藏家具。

甚至有不少中古家具卖家,他们不仅在线上贩卖古早家具,线下也有实体店可供选购。

而在某红书上,中古家具似乎也成了审美代名词。

各类文艺小清新的中古宜家笔记热度满满,不用担心买不起设计师款,中古宜家平替也层出不穷。

上千上万的设计师款蘑菇灯无福消受,宜家 200 元也可以为你搞定相似平替,对大众消费者来说可谓亲民利好。

时尚趋势离不开经济走向,在家具界也同样符合此条规律。

看看宜家从古至今的风格变化走向:

在如今物质丰厚的时代,我们似乎很难看到一款现代家具突然的蹿红,反而中古家具成为了业界时尚灯塔,众多时髦年轻人纷纷以拥有一件中古家具为豪。

坎爷甚至为了得到为了得到 Ours Polaire 沙发卖掉了迈巴赫(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的)。

在过去经济态势良好的大环境下,那会儿还一直在流行着工业风、或者卡戴珊带火的宅寂风等清冷的风格。

而近几年,随着疫情以及经济下行的影响,过去所流行的性冷淡风似乎不再讨巧。

人们开始尝试更加鲜艳饱满的颜色装点家装,甚至各大品牌也开始使用大面积明艳夺目的高饱和色进行店铺装潢。

而宜家靠着敏锐的洞察,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复古风家具,满足普通年轻人的需求。

 

▲ IKEA’S ECO DESIGN VINTAGE COLLECTION

 

过往富有设计感和时代感的有趣家具,是宜家在大众化之外,带给我们另一个有趣的面貌。

或许,这也将成为宜家更富有竞争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