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万民聊生
编辑| 小江
在重庆一处丘陵地带,农民们宁可人工收割水稻也不愿意用主流的收割机,因为梯田地形太复杂机器进不去。
为此,重庆一小伙研发出了小型收割机,每小时最少能割1.5亩地,成功解决难题。
这款水稻收割机深受农民喜爱,就连农业专家见了,都忍不住夸赞。
那么,发明这款收割机的小伙是谁?它又有哪些厉害之处?
图1
人机比赛为获胜互不相让
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一组“机械队”和一组7人组成的“农民队”即将展开一场人机对决。
农民们信心满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经验丰富,机器就算再厉害也没办法顶七个人,丁小兵却不以为意。
他表示收割机平均每小时就能收割至少1.2亩的地,一定会比人工更快,农民们一听不乐意了,一辆机械车还能比人厉害?
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斗志昂扬的农民们抢先出发,几人分工井然有序,速度很快。
不过几分钟就完成了几分地的进度,再反观机械队,只见研发收割机的小伙丁小兵还在慢悠悠地调试机械,实在是让人看得着急。
后来人工队的弊端就出现了,由于前面消耗了太多力量,导致后劲不足,明显速度就开始下降。
图2
而且由于太着急,脱粒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源源不断的稻谷卡在机器里不能顺利工作。拖慢了很多进度。
与此同时,姗姗来迟的收割机才终于正式上场,它运作的过程不紧不慢,很快就率先完成了收割任务,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但丁小兵并没有因此得意洋洋,而是在看到农民们满头大汗收割水稻时,转身驾驶着收割机去帮助农民们完成最后的任务。
比赛结束,收割机获胜,看到如此高效率的收割机,农民们也不再嘲讽,纷纷询问丁小兵什么时候再生产出几辆来,好帮助他们解决在复杂地形中的收割问题。
与此同时,闻讯而来的专家也对丁小兵发明的收割机感兴趣,对它的功能和效率赞叹不已,感慨重庆也能有适合自己地形的收割机了。
图3
丁小兵研发的收割机在三星乡获得一致好评,农民们很是高兴,逢人就炫耀两句,有关他和收割机的故事也逐渐家喻户晓起来。
再先进的农业机械到了这也得懵
说起丁小兵研发收割机的故事,就不得不先聊一聊前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至今都很难实现现代农业化,重点在于中国的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3%,复杂的地形限制了机械的使用,但又不能缺少机械力量的帮助。
比如在大量收割水稻时,没有机械的农民们只能人工收割,顶着大太阳劳作一天不说,还必须要弯腰才能干,年轻人还好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农民多少就有些吃力。
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出现,不少水田已经进入了机械化收割时代,彻底解放了农民,但机械化却在重庆市石柱县的三星乡碰到了钉子。
图4
因为三星乡地处典型的丘陵地带,相比较北方平坦宽阔的土地而言,南方的水稻种植田就复杂多了。
它们基本上都是在梯田里种植,但梯田有个特点,就是山高路远,路也崎岖不平,半山腰处全是梯田。
机械用不了,就只能人工来收割,效率低还劳累。
村里负责农机社的社长巫正佰每当看到农民们辛苦的身影,都感到心急如焚,他很想帮忙,但面对三星乡“地狱级”的地形地貌也是无能为力。
不忍农民辛苦,牛人研发水稻收割机
为了帮助村民们改善收割方式,巫正佰也积极地引进了很多中大型机械,但结果都无一例外的被农民们拒绝,原因就是这些机械好是好,但梯田肯定上不去,巫正佰也试了,结果确实如农民们所说全部失败。
巫正佰也因此头疼于要怎么研发出一款小型的,适应梯田的收割机。
图5
正巧,从事农机设备研发工作的丁小兵也是一名重庆人,他对这方面颇有研究,而且在他看到老人们在太阳暴晒下依旧忙碌的身影后,他更下定决心要研发出一款帮助农民们解放双手的机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真让丁小兵给研发出来了。
这款小型水稻收割机机型很小,和市面上见到的收割机简直是一个大人一个小孩,而且它的重量总共才只有350千克。
围观的农民们纷纷质疑和嘲笑,这么轻,真的能行吗?丁小兵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让他们别担心,绝对没问题。
别看这款小型收割机重量轻,但该有的功能它全部都有,更像是一款缩小版的大型收割机。
丁小兵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它的实际使用场景,毕竟是要在水田里行动的,泥土加上水混在一起,增加了行走难度。
图6
因此丁小兵决定采用像坦克那样的履带式设计,比如轮子,就是他专门用履带式设计的,这样做就能够防止机械陷入到水泥中去。
农民们很满意小型收割机的外观,因为它看起来小巧,对于梯田的特殊性来说,比大型的收割机看起来要靠谱多了。
测试过程惊心动魄
不过光说不练假把式,农民们得看过成绩之后才能打心眼里认可这款机械。于是丁小兵推着这款小型收割机,寻找一片适合测试的梯田。
农民们不想轻易放过丁小兵和他的收割机,认为如果想测试它到底性能如何,就得到一个水深的地方去。
丁小兵信心满满,一口答应了挑战,于是他和另一个同事两人合力将收割机给送到水田里去,但没想到运送过程就碰壁。
图7
由于梯形水田的坡度较大,收割机无法直接开上去,丁小兵用一条绳子系在收割机的末尾,另一个人则扶住车头,两人费了半天的劲才送到水田里,完成后已经是累得气喘吁吁。
他们选择的水田并不具备优势,因为这里的稀泥深度能达到40公分深,农民在这片水田里行走都很困难,更何况是一台比人还要重很多的机械呢?
另外,这里的宽度只有3公分,这样的宽度就相当于水田宽度的极限,再窄的话别说机械了,人工收割都不方便。
另一边,原本很自信的丁小兵此时心里也微微有些打鼓,他之前虽然测试了收割机的功能,但并没有进入到水深40公分的水田里。
说实话他心里也不是特别有谱,但既然来都来了,是必须要亮次相给大家看看。
图8
收割机一启动,立即发出运作的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小型收割机的身上,有期待也有一点点紧张。
谁知刚起步就暴露出了问题,大概是因为水深的问题,所以收割机身体一歪,有种要倒的感觉,旁观的人都不由得紧张起来。
难道要失败了吗?要知道倾斜虽然不大但在水田里可算不上是好事,这意味着很大程度会影响收割的质量。
丁小兵倒显得淡定,他走过去查看,发现果然是因为水深,轮子陷到水泥里去了,稍微调试过后,收割机再次正常运行。
这一次,往前进的收割机表现得没有异常,但眼尖的巫正佰率先发现了问题。
他端详了一会儿被收割机收割过后的稻茬,突然叫停了还在工作中的收割机,在丁小兵和农民们的困惑中,他表示收割后的稻茬太高不利于以后耕地播种。
图9
闻言,丁小兵却表示问题不大,收割机的高度也可以调试,原来,丁小兵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在设计之初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高度问题。
为了保证每个高度的水稻都能被收割,他将其设计成了可升降式的割台设计,在经过稍微的调整后,这次收割机收割后的稻茬明显就比刚才要低很多。
这么一点点调试过后,收割机的表现虽然不能称得上完美,但还算可以,然而运作一段时间后,问题再次重复出现,还是轮子陷到了水泥里。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合力将其搬出来,再选择一个相对浅一些的水田,好在一般的水田深度都不会超过40公分。
在水深30公分的水田里,收割机的运作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并没有再出现任何问题。
图10
并且在收割完之后检查这些水稻,质量都是符合标准的,随后为了检验收割机的性能和实用效率,才出现了开头“人机大战”一幕,最后也成功在和7位农民的角逐中获得胜利。
只不过丁小兵还不打算止步于此,在乡亲们的殷切盼望下,他会继续改进和优化收割机,下一步就是要提高收割机的越野性能,并且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丘陵地形。
同时他希望早日能研发出一款无人驾驶的收割机,彻底解放农民们的劳动力,减轻老农民的劳作负担,相信在未来,丁小兵能带着他更先进的收割机出现在大众面前,为农民造福。
迷你世界可以说是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沙盒游戏,在游戏中玩家们总是能建造出各种好玩、有趣的建筑物,尤其是在生存模式里,玩家们经常会种植一些庄稼,为了提高收割效率,小伙伴们会制作出各种快速收割道具,提高收割的速度。
近日就有一位大神玩家建造出了一款自动收割水稻机,这款水稻机可以帮助玩家在游戏中收割水稻,因为操作简单方便,所以1次能收割100亩水稻,尤其是在大面积种植庄稼的地面上收割非常的好用,学会制作这款自动收割水稻机再也不用一颗一颗的收取了,下面就来瞧瞧这款水稻收割机是如何建造的吧。
步骤一
想要造出这款自动收割水稻机,首先需要找到一片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然后大神拿出了玻璃方块将地面圈起来,只留一个出口就可以了,圈出来的地多大就可以种植多少水稻,所以这里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决定。
步骤二
接下来第二步拿出机械臂,将机械臂安装在留下的出口处,使用扳手道具全部激活一下,接着在种植水稻的地面中间挖出一个长长的坑。
步骤三
第三步开始建造存放收割好的水稻箱子,在坑的里面安放上一个木箱,然后在木箱的上面放上漏斗道具。
步骤四
第四步在地面上倒满清水,然后种上水稻,接着拿出电能增幅器道具安放在每一个机械臂的后面,最后使用蓝色电能线全部串联在一起,中间安放一个开关控制电力即可。
步骤五
最后一步就非常的简单了,全部准备完毕以后就可以打开开关,接着机械臂就会瞬间伸长,将所有成熟的水稻全部收割掉,接着关闭开关后,水流就会将收割好的水稻冲入下面准备好的木箱存放起来。
不得不说大神的创意还是非常棒的,有了这款自动收割水稻机,就算是收割1万亩水稻也不用累了,喜欢的小伙伴快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