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美菱洗衣机质量怎么样(美菱洗衣机售后电话)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菱洗衣机质量怎么样,以及美菱洗衣机售后电话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长虹美菱2019年半年报:空调、洗衣机营收下降

新京报讯(记者 陈维城)8月15日晚间,长虹美菱发布2019年半年报,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1.33 亿元, 同比下降1.4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5433.40 万元,同比增加7.20%。其中,冰箱、厨卫业务同比增长,空调、洗衣机业务下滑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冰箱(柜)、空调、洗衣机、小家电和厨卫等,合计收入为 85.4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93.55%。

其中,公司冰箱、冰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38.19 亿元,同比增长 3.67%;公司厨卫、小家电、制冷配件等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5.29 亿元,同比增长 17.70%。

今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量增额降。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零售额1137亿元,同比下降1.4%;零售量3370万台,同比微增1.5%。

长虹美菱空调业务降幅高于行业水平,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空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39.91 亿元,同比减少 8.84%;毛利率15.70%,同比下滑0.89%。其中,负责空调研发、制造、国外销售的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营收12.55亿元,净亏损1035万元。

2019年上半年,中国洗衣机零售市场在国内外大环境,以及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下降和国内家电行业陷入下行危机等多重不利和有利的背景下,表现出较为稳健的发展势头。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洗衣机市场零售量1685万台,同比增长5.0%,零售额335亿元,同比增长3.7%。

长虹美菱洗衣机业务表现不尽如人意。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洗衣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 2.05 亿元,同比减少 16.50%。毛利率21.28%,同比微增0.50%。其中负责洗衣机研发、销售的美菱卡迪洗衣机有限公司营收2.03亿元,净亏损1204万元。

此外,报告期内,长虹美菱负责白色家电产品等销售的合肥美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营收15.93亿元,净亏损4760万元。长虹美菱9家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中,该公司亏损额最大。

长虹美菱认为,受宏观环境及自身发展周期影响,加之楼市紧缩、消费结构迭代升级、需求平淡、供应链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2019 年上半年家电行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家电行业整体步入“寒冬”。在此背景下,转型升级是企业打破“僵局” 亟需解决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程波 校对 李世辉

长虹美菱扣非净利润暴跌1505.41% 旗下产品质量问题屡被投诉

日前,长虹美菱发布去年年报,年报显示,扣非净利润暴跌1505.41%,此外,研发投入力度也不足,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老牌家电企业长虹美菱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日前,长虹美菱披露年报显示,在扣非净利润方面,公司去年亏损5045.4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505.41%。另外,年报显示,长虹美菱去年在研发上总投入3.342亿元,研发费用仅占总营收的2.02%。

除财报透露的信息以外,公开资料还显示,长虹美菱产品目前还面临消费者多起投诉。对于以上问题,发现网致函长虹美菱进行采访,但令人遗憾的是,截至发稿前长虹美菱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扣非净利润暴跌1505.41%

日前,长虹美菱披露年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165.53亿元,同比减少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4万元,同比增加46%。

营收减少而净利润增加让人奇怪。果不其然,从扣非净利润数据来看,公司去年亏损5045.4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505.41%。

 

(来源:同花顺iFind)

 

进一步对比相关数据后不难发现,长虹美菱之所以年度保持盈利,主要归功于计入当期损益的1.038亿元政府补助金额,来弥补净利润亏空。

值得一提的是,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国内市场家电零售额规模8032亿元,同比下降 2.2%。其中,长虹美菱多种产品销售收入在2019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据了解,2019年度,长虹美菱冰箱、冰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79.05亿元,同比下降3.22%;空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59.09亿元,同比下降12.81%;洗衣机业务实现收入约4.34亿元,同比下降15.53%。

另外,长虹美菱作为年营收高达166亿元的企业,净利润仅仅为5644万元,这也说明了长虹美菱的营业成本居高不下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长虹美菱将一百多亿的营业成本都投向了何处呢?“只进不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研发投入仅占营收2.02%

公开资料显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诞生,1993年上市,产品线覆盖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卫、小家电等,同时长虹美菱还进军无人零售和生物医疗等领域。

随着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企业跨界不断涌入家电领域,不仅加剧了行业的竞争,颠覆性的变革随时可能发生,传统家电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传统家电企业的长虹美菱显然并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挑战。

据年报显示,长虹美菱去年在研发上总投入3.342亿元,研发费用仅占总营收的2.02%。而销售费用却高达23.2亿元,占总营收的17.24%。

 

(来源:同花顺iFind)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就是长虹美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因为长虹美菱没有把足够的钱用于研发,优化生产线,所以没有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问世的新品竞争力不如大品牌,无法产生规模效应,议价能力也较差。与此同时,长虹美菱的竞争对手们却早已做好准备迎接挑战。长虹美菱在这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去年,董明珠透露,格力电器在研发方面“按需投入,不设上限”。3月17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走进格力对话董明珠”的公益直播中透露:格力电器将投资10亿元在医疗设备领域,研发、生产高端医疗设备。

2019年,美的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胡自强透露,美的集团持续不断地致力于改造和提升研发水平,过去5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累计近340亿元,2019年预计突破120亿元。

与格力、美的等竞争对手相比,长虹美菱营业成本居高不下,有关人士认为,其主要是因为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研发投入太少,生产效率迟迟没有提升,品牌竞争力逐年下滑。

旗下产品被投诉多次出现质量问题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查询到,长虹美菱旗下产品多次出现质量问题,售后服务差,客服电话形同虚设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来源:黑猫投诉)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示召回信息显示,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分电热水壶,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电热水壶,由于部分壶嘴和出水口存在锐利边缘,可能在使用和清洁过程中存在划伤皮肤的安全隐患。记者查询发现,长虹日电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

针对质量问题,长虹美菱方面并没有作出合理解释,但是据业内人士分析,产品质量频频出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研发不足导致的。

然而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业内人士认为长虹美菱还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的大变革,从品牌观念到产品观念,再到企业体制。

事实上,面对互联网经济的冲击,长虹美菱也并非无动于衷。在2019年的财报中,长虹美菱也曾提出,2020年将重视产品开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品上市成功率。以产品规划为牵引,在技术、研发、制造上为销售赋能,为提效赋能,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表现和竞争能力;继续推动营销业务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为核心重构三大体系;海外市场方面,将继续践行追求规模向追求规模和利润并重转型,实现产品结构的持续改善,巩固转型成果。

如今号角虽然已经吹响,但是2020年受到疫情等事件的影响,长虹美菱是否还能异军突起,加速转型?对于这些问题,发现网将持续关注。

(发现网记者 罗雪峰 谢鑫蕊)

冰柜VS空调,上半年白电“话题王”吸金能力如何?

2022年上半年,冰箱冰柜关注度超过空调,成为白电领域的话题明星。从白电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头部品牌业绩均稳中有升,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冰柜市场表现优于冰箱,立式冰柜迎来市场新机遇,不过因原材料成本上涨,行业毛利率普遍有所下滑。空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毛利率相对稳定,二三线品牌毛利率持续受损,行业竞争加剧。

优化营销渠道,白电巨头稳中有升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相对低迷的国内消费,给家电行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带来了压力,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3609亿元,同比下降11.2%。

不过,家电巨头抗压性较好。2022年上半年是美的集团加快B端转型的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826.61亿元,同比增长5.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9.95亿元,同比增长6.57%。

海尔智家2022年上半年营收1218.58亿元,同比增长9.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9亿元,同比增长15.89%。

2022年上半年,格力电器也加快多元化转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22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66亿元,同比增长21.25%。

从营收增速来看,海尔智家优于其他两家。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来看,格力电器位列第一。三家家电企业上半年业绩稳中有升,也得益于营销渠道不断优化提升。

中金公司认为,格力电器持续推进渠道改革,改善销售结构,加之近期空调需求好转及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等改善信号出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改善。但考虑到公司下半年是传统压库存时期,预计下半年同比基数偏高。

从第二梯队品牌半年报来看,白电企业业绩整体尚可。2022年上半年,海信家电营业收入383.07亿元,同比增长1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亿元,同比增长0.79%。净利润增速原地踏步。

长虹美菱净利润增速虽高,但基数小。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2.25亿元,同比增长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38万元,同比增长62.48%。

制冷企业澳柯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29亿元,同比增长14.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07%。

从白电企业业绩表现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普遍低于营业收入增速。此外,行业品牌集中度提高,头部品牌竞争力更足。

冰柜赛过冰箱,但行业整体承压

今年上半年,冰柜与冰箱成为白电行业焦点。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冰柜全渠道零售量532.2万台,同比增长3.1%,零售额70.9亿元,同比增长3.8%。

不过,冰箱品类销售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冰箱市场零售量为1507万台,同比下滑5.5%;零售额456亿元,同比下降3.4%。

作为冰洗龙头,海尔智家冰箱2022年上半年营收379.13亿元,上年同期为336.37亿元。冰箱营收增长规模超过洗衣机与空调品类增长规模。

其中,海尔智家国内冰箱冰柜业务实现收入217.44亿元,同比增长13.3%。高端品牌卡萨帝嵌入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6%,拉动产品单价上涨1000元以上;国内市场冰柜收入增长5%。

其他品牌冰箱冰柜品类表现与大盘表现相近。拥有海信、容声等冰箱品牌的海信家电冰洗业务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27亿元,同比下降6.30%;毛利率16.29%,同比下滑2.71个百分点。

长虹美菱2022年上半年冰箱冰柜业务实现收入约33.44亿元,同比减少12.53%;毛利率14.18%,同比减少4.19%。总体来看,上半年,两家企业冰箱冰柜品类压力重重。

奥马冰箱作为奥马电器主营业务也承受压力。上半年,公司冰箱制造和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27亿元,同比下降18.30%;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8.76%。

行业承压,与原材料成本上涨分不开,企业毛利率整体下降,影响品类净利润水平。

奥维云网大家电事业部研究总监裴东敏介绍,冰箱市场长期处于高保有量状态,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迭代缓慢,需求以更新换代为主导的局面持续深化,需求释放不及预期。同时伴随着新兴渠道的崛起以及线上电商持续向四六级市场下沉,部分需求将释放在中低端市场,线上价格增长乏力。

“新场景需求驱动着冰柜产品由卧式向立式迭代,立式冷冻柜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由2021年的8.1%快速提升至2022年5月的15.5%,立式冷冻柜的替代机会已出现。”裴东敏认为。

第二梯队空调毛利率继续受损

空调旺季不旺,虽在6月末有所恢复增长,但难抵上半年下滑大势。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空调全渠道零售额727亿元,同比下降15.3%;零售量2154万台,同比下滑20.9%。其中线下渠道量额同比下滑均超过20%。

上半年,格力空调与美的空调在提质增效方面作出调整。美的暖通空调营收832.36亿元,同比增长8.94%;毛利率21.05%,同比提升1.33%。美的空调在多期薄利多销抢占市场份额后,毛利率有所修复。

格力电器空调板块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精密空调、汽车空调、商用冷链等。空调业务营收687.46亿元,同比增长5.18%;毛利率29.87%,同比减少0.21%。毛利率水平还算稳定。

海尔空调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海尔智家空调业务2022年上半年营收236.71亿元,上年同期为216.27亿元。其中,上半年国内空调业务实现收入194.6亿元,同比增长10.3%。

第二梯队品牌压力重重。海信家电拥有海信、科龙等家用空调品牌,作为第二梯队玩家,海信空调业务侧重健康功能。上半年,暖通空调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47亿元,同比增长17.47%;毛利率24.87%,同比下滑1.57个百分点。

长虹美菱上半年O2O渠道爆发超预期,公司空调业务实现收入约53.51亿元,同比增长35.16%。不过毛利率有所受损,上半年毛利率8.29%,同比下滑2.28%。

空调能效新国标施行,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空调行业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长尾品牌正在洗牌。

中央空调市场规模稳中有升。上半年,海尔智家实现商用空调国内收入增长26.1%。海信日立2022年上半年营收100.47亿元,净利润12.89亿元。

裴东敏表示,2022年市场开年不利叠加旺季不旺,全年下行已成定局。随着成本压力趋缓、高温拉动、利好政策释放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半年整体相对向好,但是恐难拉平全年下降趋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