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贴吧和谐测试器在线(和谐测试器网页版)

 

1月11日开始,知乎网友“蚂蚁菜”爆出百度公开竞价出售病种类贴吧,贴吧遍布各种虚假医疗广告信息误导消费者。他声称自己是百度贴吧血友病吧原第二大吧主,但是百度却空降了一个官方吧主并撤消了原来几位吧主的职务。后来她发现百度贴吧已经将血友病经营权卖出,原账号已经无法正常发帖。百度出卖贴吧商业化的消息今日不断发酵,作为退让,百度 1 月 12 日表示,愿意撤销商业合作的新吧主,同时宣布“所有病种类吧全面停止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

血友病吧的事情并不是个例。自从 2009 年开始商业化之后,百度贴吧就接受第三方代运营公司的服务,吧主、广告和运营早就已经成了能被商业公司认证和购买的服务了。对百度来说,把血友病吧的经营权卖给其他公司,与把小米贴吧卖给小米公司,天猫吧卖给阿里巴巴来做企业认证和代运营,性质没什么不一样。而这次,血友病吧被卖的事情引起激烈的讨论,不过是因为疾病和医疗内容更加具有公共服务性质而已。网友评论表示:“可以接受明星吧、星座吧、兴趣吧、球星吧(王大雷)等被卖,但疾病相关的属于’绝户钱’不能拿。”

“百度贴吧”在 2003 年开始经营,一开始只是百度旗下的一个用户自制内容论坛。到 2013 年,贴吧 10 周年,它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互联网上的庞然大物:注册用户 6 亿、活跃用户超过 2 亿。更重要的是,贴吧成了中国互联网文化和新词最大的产出地,我们至今熟悉的网络用语,“屌丝”、“翔”等最早都是出自贴吧。

而百度在 2015 年推出了“贴吧合伙人”制度,简单来说,贴吧合伙人一旦看上哪个粉丝量大的贴吧,就能花钱在上面打广告。

 

脑瘫吧的首页广告位

权力是中立的,好坏都看使用者的想法。但当吧主直接就是企业花钱换来的以后,会怎么用也就可想而知了。就像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在贴吧的生意上,百度一样是让企业花钱买到控制内容的机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营医院的医疗广告都是百度关键字搜索的收入大头。因为病人与医生所掌握的医疗信息极度不对称,患者很容易根据搜索引擎的广告和推荐来决定到哪里就诊。自负盈亏的民营医院,就是在百度投放关键字引导用户。有不少患者和家属上当受骗,却没有可靠的申诉路径。

此事并非没有前车之鉴,2010 年前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曾调查过 Google 的广告投放系统 Adwords。后来 Google 承认自己为一些未通过第三方验证的售药网站打广告。被美国司法部判罚5亿美元。Google立马雇佣了一个新的严格的第三方验证。仅 2011 年,Google 就撤掉 1.3 亿虚假广告。

如今,虽然网民可以用知乎或者翻墙用Google 获取想要的信息,但6亿中国互联网用户大多数人只知道百度,今天百度在搜索、贴吧社区所占据的垄断地位,让它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公共服务。

联系最近快播事件来说,快播和百度贴吧同样是一个平台,快播因为纵容在平台上传播淫秽电影而破产,同时CEO王欣也等着被法院宣判。那么,百度呢?性质有什么不一样吗?作为互联网巨头,百度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是非同一般,在激烈的商业竞争和压力下,操守不能丢!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诈骗电话也变得越来越猖獗。这些诈骗电话以各种方式进行欺诈,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而且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诈骗电话的风险,我特意整理了最全的诈骗号码汇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便利和警惕。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诈骗电话的形式多种多样,号码也是千奇百怪。因此,下面提供的号码仅仅是部分常见的诈骗号码,可能还有其他的号码未被列举在内。同时,也请大家在使用这些号码时谨慎核实,以免给无辜的人带来困扰。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诈骗号码及其类型:

3. 330/320/339号码诈骗:有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公安机关的人员,称您涉嫌犯罪或遇到紧急情况,如需核实,请直接拨打当地的公安报警电话。

2. 银行卡诈骗:这类号码多以银行客服的名义出现,会以涉及您的银行账户信息安全问题为由,要求您提供个人信息。记住银行不会通过电话方式询问您的个人信息,遇到此类电话请立即挂断。

3. 彩票诈骗:一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彩票公司或彩票中奖人员,称您中奖了,需要您提供银行账户等信息进行领奖。请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彩票公司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4. 网络诈骗:这类号码多以网络服务提供商、购物网站等名义出现,通过各种方式引诱您点击恶意链接、提供个人信息,或者以各种理由要求您汇款。遇到此类电话,请谨慎对待,以防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5. 诈骗团伙号码:这类号码多以长途电话的形式出现,通过各种手段引诱您参与虚假投资,或者以各种借口骗取您的钱财。在接到陌生长途电话时,请保持警惕,谨慎参与。

对于诈骗电话的防范,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9. 对陌生号码保持警惕,如果怀疑是诈骗电话,则尽量不要接听,并及时拉入黑名单。

2.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

3. 学习辨别电话诈骗的套路和常见手法,提高警惕。

4. 在打电话之前,尽量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避免被冒充。

5. 立即向当地公安报案,并提供相关诈骗电话的录音、短信等证据。

除了以上的防范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现在有许多手机应用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垃圾电话过滤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过滤大部分的诈骗电话。在选择手机服务商和使用应用时,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有这样的功能。

最后,我要再次提醒大家,诈骗电话是一种犯罪行为,请大家不要尝试去回拨这些诈骗电话,更不要轻易相信其中的内容。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相关部门的打击,诈骗电话的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通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