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食用油价格还会降吗_(食用油价格趋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食用油价格还会降吗?,以及食用油价格趋势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2022年10月油料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普涨

中商情报网讯:2022年10月,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普涨,国际价格下跌。国内花生上货量和进口油籽到港量增多,油厂开工率较高,加之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回升,四季度供应总体有保障,预计食用油籽和植物油价格逐步企稳。国际市场,加拿大油菜籽、俄罗斯葵花籽等批量上市,油籽价格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库存量快速回落,生产旺季过后月度产量逐步下降,对国际价格形成支撑。

(一)国产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普遍上涨

春油菜籽批量上市,向长江中下游运输成本较高,支撑价格稳中有涨。新季花生质量较好,农户看涨情绪强,出货交易量一般,再加上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交通运输,加大了油厂采购油籽等原料的难度。油厂为保障产量,提高油籽收购价格。10月份,湖北地区油菜籽进厂价每斤3.33元,环比涨0.3%,同比涨8.1%;山东地区花生仁入厂价每斤4.84元,环比涨11.8%,同比涨24.4%。随着气温下降,逐步进入食用植物油的传统消费旺季,叠加国庆假期消费提振和油籽成本上涨,带动食用植物油价格普涨。10月份,山东三级豆油出厂均价每吨10841元,环比涨5.8%,同比涨3.8%;天津港24度棕榈油到港价每吨10780元,环比涨25.2%,同比涨3.9%;湖北三级菜籽油出厂价每吨13867元,环比涨8.0%,同比涨8.7%;山东一级花生油出厂价每吨17720元,环比涨6.5%,同比涨8.2%。

(二)国际油菜籽价格上涨,食用植物油价格下跌

加拿大新季油菜籽收购进度较快,出口订单较多,价格上涨。印度尼西亚加大棕榈油出口规模、加快出口进度,阶段性增加了全球植物油供给量,带动国际价格小幅下跌。10月份,加拿大油菜籽CNF价月均价(离岸价+运费)每吨738美元,环比涨3.4%,同比跌9.2%;南美豆油CNF价月均价每吨1329美元,环比跌0.3%,同比跌8.7%;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离岸CNF价月均价每吨916美元,环比跌1.2%,同比跌30.3%。

(三)加拿大油菜籽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差较上月缩小

10月份,9%关税下的加拿大油菜籽到我国口岸的税后价格每斤3.21元,比国内油菜籽进厂价每斤低0.12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16元;美国墨西哥湾豆油离岸价每吨1675美元,折人民币每斤5.97元,比国内销区豆油价格高0.55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14元;天津口岸的进口豆油税后价每斤5.76元,比当地国产豆油出厂价每斤高0.34元,价差比上月缩小0.06元。

(四)1-9月累计,食用油籽和植物油进口量同比均减少

据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油籽804.51万吨,环比增8.2%,同比增10.3%;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硬脂,下同)77.96万吨,环比增56.8%,同比减1.0%。1-9月累计,我国进口食用油籽7217.51万吨,同比减7.7%,进口额495.44亿美元,同比增13.7%;进口食用植物油367.93万吨,同比减55.6%,进口额54.62亿美元,同比减35.1%。其中,油菜籽进口86.30万吨,同比减53.4%;棕榈油(不含硬脂)进口178.67万吨,同比减47.6%;豆油进口21.99万吨,同比减79.0%;菜籽油进口71.51万吨,同比减62.3%;豆粕进口4.14万吨,同比减34.9%;菜粕进口175.20万吨,同比增12.1%。

(五)2022/23年度全球食用油籽与植物油库存消费比均上升

据美国农业部(USDA)10月份预测,2022/23年度,全球油籽产量6.47亿吨,比上年度增7.0%;消费量6.33亿吨,比上年度增3.9%;贸易量1.97亿吨,比上年度增10.5%;期末库存1.21亿吨,比上年度增9.0%;库存消费比19.0%,比上年度上升0.7个百分点。全球食用植物油产量2.20亿吨,比上年度增3.8%;消费量2.14亿吨,比上年度增3.4%;贸易量8789万吨,比上年度增11.2%;期末库存3070万吨,比上年度增5.9%;库存消费比14.4%,比上年度上升0.4个百分点。

(六)预计国内外食用油籽和植物油价格企稳

国内市场:油籽方面,花生上货量和进口油籽到港量逐步增多,同时,油厂采购也进入旺季,在供需双向影响下,价格预计高位企稳。油脂方面,油厂开工率和植物油进口量均恢复性增加,国内植物油进入消费旺季,叠加油籽价格的成本支撑,预计食用植物油价格高位运行。国际市场:油籽方面,2022/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明显增加,收获进度和出口节奏都加快,预计价格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将逐步企稳。油脂方面,马来西亚棕榈种植行业工人短缺问题仍存,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库存量快速回落,出口压力减少,支撑国际植物油价格止跌企稳。随着加拿大油菜籽、美国大豆、俄罗斯葵花籽压榨量和相应油脂出口量增加,预计植物油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全球食用油再度令人担忧,棕榈油强势大涨;猪价冲刺30元关口,专家提示:及时“落袋为安”

金融界10月18日消息 今日,商品期货多数下跌,但油脂板块表现强势,尤其是棕榈油大涨3%,价格逼近8000元/吨关口,豆油、菜油翻红小幅上涨。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P2301收盘大涨3.4%,期价站上7950元整数位,持仓量增超2.3万手。

外盘方面,BMD棕榈油期价今日一举突破4000马币整数关口,创出一个半月新高。全球食用油供应再度令人担忧,提振了棕榈油价格的走高。

除去近两日马来西亚及印尼棕榈油种植区持续降雨,市场对拉尼娜天气可能影响后期棕榈油生产的忧虑升温。另一方面,因为俄罗斯表示可能不会续签黑海出口协议,葵花籽油出口可能出现中断,加剧了市场对食用油供应前景的担忧,也对棕榈油市场价格构成支持。

相对于豆油、菜油价格已经回升至8月价格高位,而棕榈油距离同期高位仍有差距,因此在外部力量推动下,棕榈油或呈现补涨。

此外,今年预计将连续第三年出现拉尼娜,这通常会给东南亚带来多雨天气,如果11月至1月份期间出现洪水,将会影响到鲜果串收获以及棕榈油质量,市场对于全球食用油供应的担忧情绪将会升温。

中银期货分析师周新宇表示,马棕9月库存数据如预期般攀升至近三年高位,但因报告数据整体与预期偏离不大对盘面的影响有限。内盘棕榈油市场继续消化假期期间外盘大涨带来的利多效应,棕榈油延续强势运行。当前油脂基本面利空落地、宏观面对于油脂的影响或会逐步弱化,尽管国内到港增加及商业库存高位,但外盘期货价格连续上涨提振贸易商高报信心,短期棕榈油预计将有所反弹。

猪价冲刺30元关口,专家提示:及时“落袋为安”

国庆节前市场还在讨论猪价能否冲破26元大关,仅仅半个月过去,猪价已经开始往30元高地发起冲刺。猪价大幅回调引发养殖端抵触情绪升温,市场的看跌情绪有所松动。

今日,生猪期货震荡走强,主力合约2301收盘上涨1.11%,收于24045元/吨。主连价格已创去年5月以来新高。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0月第2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26.38元/公斤,较之前一周大涨7.45%,创下19个月高位。

上周,发改委再次表示,当前国内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连续多月上升,总体并不缺猪,一旦压栏和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可能阶段性快速回落。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专家提示,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近日,被誉为“猪茅”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也表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主动加大出栏量,积极配合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中信期货生猪分析师李兴彪认为,四季度生猪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空间。首先,2022年以来母猪配种效率的修复,或弥补母猪去产能造成的出栏减少,从而导致四季度生猪出栏环比三季度增加。其次,当前的压栏和二次育肥,或将供给累积到年底集中释放。最后,猪肉储备调节能够及时应对旺季需求,保供给、稳节奏。因此,预计四季度生猪价格在高位区间振荡运行,继续压栏带来的增益较少,还有可能带来价格回落,养殖企业应当合理调整出栏节奏。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