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海尔巨商汇,以及海尔玄机优酷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崂山创新大路:株洲路革新
青岛也是需要精神的。这个30多年前,在中国沿海开放中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凸显制造业“上青天”优势,从中国沿海制造业出口重镇,到坐拥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青啤“五朵金花”的品牌之都,再到当下力担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蓝色硅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弄潮之城,创新、激情,一直在这座城市发展之中得以传递。
创新,这曾是二十年前株洲路诞生的线索缘由,这条工业之路的最初成因,是城市大格局创新方向的政策化落地。二十年招商引资与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一直是株洲路的主旋律和精神动力。二十年后,当株洲路即将全面革新,拉起新产业格局框架时,“高端集聚、创新驱动”成为主战略,“创新创业基地、国际创新走廊”成为了新株洲路的定位。
这种创新精神是有历史传承的。在国际创新园,一个将综合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移动终端APP集合与一身,以“外贸生态网系统”颠覆传统外贸模式的创新平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它以“指尖上的国际贸易”为标榜,通过“推客”与“推shop”,帮助中小微企业完成全程外贸流程,并实现了复杂流程的全程网上追踪可视。山东海贸云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鸿生告诉记者,平台自4月30日上线,短短一个多月,已聚拢用户1256家,5月份完成进出口2亿多人民币。为外贸用户提供全程服务外包的流程创新之外,“互联+”引入的新信息化手段,打破了外贸人工成本陡升的难题。22人团队,能够实现传统人工5——10倍的工作效率。
这对于外贸重镇青岛而言,是颇令人鼓舞的创新之举。背后,还有一个创新分裂拓展的“好的故事”,它是更大创新平台的一粒种子。海贸云商的孵化,来自于崂山航母级创新体——海尔。赵恒生介绍,企业主体资本来自于海尔国际商社,别称“海尔集团1169平台”。海尔用大平台套小平台,小平台生长出小微物种的方式,倡导创客文化,逐级孵化创新。
作为巨大的创新母体,海尔的创新资源正在向崂山区,特别是株洲路倾斜。这是创新资源自主流动的结果。海尔工业园区之外的首家创客企业——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植根于国际创新园。截至2013年底,这家简称为海尔无线的创新小微,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40项,2014年营业额实现3000多万元。据崂山高科园管委相关负责人统计,截至目前,株洲路上的国际创新园,已承载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巨商汇等4家海尔“小微”,而这些“小微”又在株洲路落地生根,生成新的创新平台,继续孵化创新之种。
以点扩面,以创新为驱动,株洲路上创新要素的聚集已经出现。5月底,在青岛市创新鼓点敲响之际,崂山率先发布《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构建创客新高地 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行动计划》,明确构建创客新高地,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并旗帜鲜明提出了崭新的“一道一园两街”的创新骨架。
以创新重塑崂山格局。“一道”,以海尔研发、海信全球研发基地、歌尔研发基地、澳柯玛研发创新基地等高端研发项目为支撑,打造产业源头创新、高端要素汇聚、海内外创客云集的“青岛滨海创新大道”;“一园”,发挥青岛众创空间、海创汇等项目的带动作用,引进专业机构运作,打造示范化的青岛国际创新园;“两街”,扎实推进株洲路两侧升级改造,打造创客和创业资源聚集的“青岛金株创业大街”;联合青岛大学以本部为核心,整合周边区域载体空间,打造开放式、全要素的“青岛创客大街”。
如果画出崂山创新地图,从地理位置的分布上,可以看出株洲路恰是崂山区“创新格局”的脊梁。所有重点规划的创新项目几乎全部落于株洲路片区。《行动计划》提出的“多点辐射发展专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阶梯型载体链,为各类创客创新创业提供载体300万平方米以上”的目标,正好与株洲路发展规划重叠。
既顺应国家城市发展大势,又与区域规划保持天然的一致性,这决定了株洲路“创新创业基地、国际创新走廊”定位不虚。从当下建设来看,株洲路上的创新载体已经开始发力,并形成“链条式”的辐射渠道。
株洲路上具有象征意义的国际创新园,一期已经完全投入使用;占地约122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幕墙施工,年底也将完工全貌呈现。就在这个以国际顶级创新为标榜的园区内,集合了青岛市独一无二的创新资源。
其中包含当下炙手可热的青岛众创空间。这个4月份开启的创业孵化项目,是青岛市首个投资引领型创业服务平台。在可容纳20家创业团队的空间内,有独立的创业办公室,还有32个创业工位。空间内,处处可见忙碌的年轻创业者。迎面感受到的,是一种年轻时尚、朝气蓬勃的创新氛围。
蓝,是创客空间的代名词。创客空间负责人姜克介绍,空间入驻孵化项目划分为天蓝、海蓝、深蓝三类。目前,天蓝型项目6个,包括青岛果子科技等具有创新特点的优秀初创团队;海蓝型项目10个,青岛好朋友车联网科技等已获得资本关注,即将步入快速成长期;深蓝型项目4个,青岛速普电子商务等已获得创投基金投资,进入高速成长期,成功毕业。
以青岛速普电子商务为例,从入住创客空间孵化,到获千万投资进入高速发展期。创新孵化成功后,它选择继续留在国际创新园,更拥有了200多平属于自己办公环境。开启创业又一阶段的同时,也展现了创新种子孵化成长的株洲路路径。
政府之力也不容小觑。创新成败的一大决定性因素是资金。不仅有依托青岛市创业投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参股基金的创客空间,崂山区还划出专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创新星火。据崂山区科技局介绍,依托《崂山区“创新之城?走在前列”行动计划》,崂山设立5亿元的政府创新创业资金池,实施产业、载体、运营机构、创新创业主体、科技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市场等十大扶持政策。以政府之力,助推株洲路上创新星火燎原。
株洲路精神可见端倪:推动创客集聚创新,龙头企业领航。以龙头企业带动创客集群创新、配套创新,大力扶持发展互联网+、海洋+、大数据、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这也成为株洲路一线贯穿的成长惯性。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朱君青
对话海尔赢媒体:不拘泥新旧,与用户共赢
2018年的企业新媒体战场,表面上看来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暗涌。不久前支付宝官微的中国锦鲤让这种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狂宠手法开始刷屏。而锦鲤信小呆的微博,更是在瞬间增粉到67.9万,与她相关的信息更是频频上了热搜榜单。宠爱粉丝一瞬间成了主流,大家开始一个劲的给粉丝发福利,抽红包。好的营销手法出现涌现一批的模仿者并不奇怪,因为大家都是跟风者,潮流过后,就会退回到自己原有的模式中去,难的是勘破其中的玄机!而刚刚荣获2018年中国内容营销金瞳奖的海尔新媒体团队最近做了件大事, 他们改了名字,正式叫“海尔赢媒体 ”。虽然只是变了一个字,但名字代表着身份,而名字的转变,有时候不仅表示身份和态度的变化,往往还意味着一场未知旅程的开启。在我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勘破了这其中的玄机。
1、 不想假手于人的初心 海尔赢媒体团队中有“BD queen”之称的蘑菇说,她与海尔新媒体的缘分源自一篇文章:《海尔新媒体为什么这么火》。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故事是这样的:”大三某日,系主任分享一篇文章曰《海尔新媒体为什么这么火》,读罢心想:这么厉害!偶得机会聆听海尔姬、海尔君讲座,心向往之,遂毛遂自荐,幸得偿所愿。初试企业新媒体不甚顺遂,乃奋起直追,苟活至今,是为蘑菇。同仁唤余“BD queen”,亦愧不敢当。”换句话说,那次讲座也是她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企业新媒体还可以这样玩啊 !”2016年海尔新媒体变成自负盈亏的创业公司后,他们探索了很多玩法:比如曾经因为网友一个愿望,和故宫淘宝跨界制作了冷宫冰箱,被誉为工业4.0时代用户个性化定制里程碑案例。也联合过千家蓝微发起了城市温度公益计划,让蓝微生态变得更有温度。17年520表白微博引爆,如今也被更多企业新媒体运用,开拓出了更多创意。当然,还和蓝微们蹭了一大堆的明星热点!海尔不再是冷冰冰的家电,变成了会搞事的网红。
2、 开放又包容的机制 在这群年轻人的团队中,还有个96年出生的小S,刚加入团队还只是一个实习生。不到一年,她就由一个实习生转正带领十几个人拓展新业务,用她的话说:“1年时间恍恍惚惚背负着千万KPI”。在海尔有个词,叫做抢单。不在意你是否年轻,只在意你能否承接你的目标 。以往的企业新媒体,大多都被划入到品牌或公关部门中去,职责有限,定时发送企业内部信息,仅仅起到告知的作用。又因为资金、人才、流程等各种问题的掣肘,很多新颖有趣的想法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是一种对创造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得益于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海尔赢媒体团队能够独立作为小微进行创业,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度,能够极快速的与用户进行交换,了解用户的想法,并将之变为现实,在这其中,海尔提供的开放生态机制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了这份开放和包容,企图颠覆人们对企业新媒体的传统认知的想法,才不至于是痴心妄想,也才有了一些平均年龄25岁的牛人、怪咖为之奋斗!小S说,“虽然外界对于海尔的认知就是一个爱玩、会玩的官微,实际上我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使命和愿景的!3、 想和用户做朋友 海尔赢媒体里的网红海尔君是段子手加BD加运营三者合一,早上和客户开会然后发微博,下午开会拉业务,晚上写方案,深夜和粉丝陪聊。海尔赢媒体有着各种有趣的社群,诸如日常催洗头机群,王者荣耀群,粉丝相亲群,帮粉丝找工作群。前段时间,他们在纳斯达克为粉丝庆生,今年又通过海尔微博在全网pick出“海选之子 ”,而未来,他们承诺对用户的宠爱只会与日俱增!
从企业颠覆付费代言传统模式到一条内容粉丝增长15万,总阅读量1亿3万,再到在剑网三游戏里成立海尔帮派,在绝地求生里成立海尔战队。脑洞大开的背后是一群爱搞事的年轻人,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虽然名不见经传,但都不可或缺。海尔赢媒体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深知所有的一切均得益于用户的关注,未来,他们希望能与用户贴的更近。4、 改了名字,换了态度 那么如何与用户贴的更近,建立起更加真实有效的情感连接呢?全民pick蓝V练习生,公开招募,C位出道,打造全新的“导师—学生制”求职舞台,不失为一次有趣的尝试,24小时内,2万余张投票,投票人数逾1万,真实的数据告诉我们放下身架,和用户一起,能够创造出多么有趣、好玩的事情。
如果你在9月20号左右乘坐青岛的地铁三号线,你应该不难发现一组组的镜面网红广告,“我怎么这么好看,机智灵活又能干”,“发际线和职位成正比,我就不信这个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使其挤地铁”,稀松平常的地铁媒介载体,配上扎心更暖心的广告文案,一瞬间便成为青岛地铁上最亮眼最温馨的一道风景线,为即将到来的920论坛成功预热。
其实这两个有趣案例背后的操盘者都是最近刚刚改名的海尔赢媒体团队,开头认为,海尔新媒体团队的改名勘破了玄机,其实不是虚言,一字之变,气象已万千。海尔的“赢”表示着与用户共创共赢,跳出新旧,不再拘泥于形式 。而这就是玄机所在。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海尔新媒体团队的这次更名与其整个集团内部的组织调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打破传统的科层制,实行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让员工的潜力得到释放,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不就是一种在更大规模的基础上与用户共创共赢吗?从前无视用户,一味宣传自身信息的新媒体营销方式早就应被扫进历史的臭纸篓中了,海尔赢媒体认为在如今的在物联网时代,新媒体应该是直接将用户连接到互联网工厂的最快、最有效的渠道。他们很乐意做打破常规的先行者,无论这未知的旅程是如何艰难。企业的新媒体这个词是否已经成为伪命题?企业传播是选择固化从前套路,还是选择去放手一搏,这场战役其实已经打响!而海尔赢媒体的态度如果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做你自己,海尔赢媒体 !”文章来源清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