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儿童糖果玩具图片大全(儿童糖果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儿童糖果玩具图片大全,以及儿童糖果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越玩越聪明之幼儿玩具推荐1——趣味积木盒

推荐原因:今天介绍的这款积木盒色彩丰富、工艺精湛,非常适合3岁以内的宝宝。

0-1岁的宝宝正处于学习探索期,对声音和色彩都有强烈的的认知需求。

每一块积木中都含有沙铃,让宝宝从中体验探索与尝试的乐趣。 教宝宝认知积木颜色,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有益于宝宝的智力发展。

1-3岁的宝宝出于模仿创造期,对形状和空间很感兴趣。 常见几何图形认知,可以拓展宝宝知识面,提高宝宝日常知识的能力。

宝宝可将各种形状的积木,通过积木盒中的配对形状相应的放入积木盒。毕竟对宝宝来说,边玩边学才更具吸引力。

糖果生意旺季不旺:春节降价促销难有起色,糖贩子弃租档口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 叶曼至

距离春节只剩2天,年货消费进入倒计时,一德路人头攒动,运货小推车来回不停。

一德路是广州知名食品交易地,聚集各行业经销商。除海鲜干货与腊肠腊味外,糖果坚果也是一大品类。在这里买糖,价格远比别处便宜,而离过年越近,糖果的促销力度也越大。

春节是糖果消费旺季,也是卖家提升销量的关键节点。除了经销商,徐福记、马大姐、金丝猴等糖果企业也绞尽脑汁:推出各色新年礼盒与特色产品、启用新代言人大搞直播带货……没有硝烟的糖果战事正在打响。

尽管各方都十分努力,但糖果这门甜蜜的生意,已越来越不好做。近年来,“健康”成为消费关键词,人们“谈糖色变”,口感甜腻的传统糖果,也逐渐失去吸引力。

(一德路糖果档口,时代周报记者摄)

1月25日,在一德路开档8年的糖果经销商刘芳(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两年来,档口生意远不如从前,很多同行已经放弃租档口吸引新客人,只是从仓库发货做熟客生意。

“现在人们都越来越注重健康,不那么爱吃糖了。”据刘芳分析,疫情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分流,都影响了档口客流。但影响生意的根本原因,还是消费趋势的变化。

当行业危机来临,如何靠产品转型创新保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是各大糖企需要面对的问题。

糖果战事

“特价特价,优惠优惠!”1月25日下午,一德路柏众食品交易商场内,糖果经销商的叫卖声此起彼伏。21元1斤话梅糖、15元2包牛轧糖、40元3包任选糖……各个档口都将促销的糖果摆放在靠走廊的纸箱里,全力吸引客流。

在一处主要售卖进口糖果的档口,档主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店里一包俄罗斯进口紫皮糖售价15元。“这种糖的进货价是一包12元,我纯粹是薄利多销。”档主说道。

刘芳的店则主要售卖国内小型品牌的糖果、饼干与干果。由于“5元一袋150克装糖果、10元一包棉花糖”的实惠价格,档口的客人接连不断。

(食品交易市场已停业的店铺,时代周报记者摄)

经销商的档口往往同时售卖多个品牌,更多时候面向有批发需求的B端客户。在离消费者更近的渠道,为打赢春节糖果战,各大糖果品牌更是用尽花样。

大卖场里,费列罗、健达等国际糖果品牌均摆出显眼展示台招揽客人;国产品牌金丝猴则在1月以来接连推出“中国甜新年礼盒”、浓情蜜意礼盒以及品牌30周年定制款巧克力黑金礼盒。国民品牌徐福记更是打出年货营销组合拳:2021年10月29日,徐福记官宣艺人龚俊为品牌代言人,乘势推出新品礼盒“龚喜礼”。2022年1月以来,徐福记与龚俊进行了强绑定促销,推出直播间下单送龚俊周边活动。1月17日,徐福记还与大话西游推出暖春联名礼盒。

甜蜜经济遇冷

经销商与糖企热闹促销动作的背后,是覆盖在全行业上的阴影。

目前,刘芳档口销量较好的产品为棉花糖、脆紫菜以及海盐柠檬口味的糖果与饼干。而时代周报记者在走访多个档口后发现,目前市场上较为畅销的,是各类口感较为清爽的水果糖。但整体而言,顾客进行糖果消费的意愿已经显著下降。

1月25日,在糖果档口间逛了近1个小时后,陈欢(化名)斟酌再三,只买下三包糖果,并笑称只是为了过年的仪式感,“家里人现在已经很少吃糖了。”

近年来,减糖化正成为主流消费趋势,传统糖果行业的发展出现整体下滑。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糖果类小食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我国人均糖果消费量已经从2014年的1.41千克下降至2019年的1.28千克。国内糖果产量自2016年达到351.9万吨的高位后,开始出现负增长,2017年同比减少20.5万吨,2018年产量为288.3万吨,而2020年1—10月,国内糖果累计产量仅为230.7万吨。

在行业外部危机面前,各传统糖企均在产品创新方面发力。

近年来,玛氏箭牌针对中国市场推出“辣味士力架”“弹立方”“花花果味彩虹糖”等创新口味产品;阿尔卑斯则升级原有经典奶香口味产品,首次推出添加DHA藻油的棒棒糖,顺应儿童糖果健康化背景。就连多年来坚守奶糖路线的大白兔,也尝试推出咖啡、榴莲等六款新口味奶糖,以及奶油话梅糖等新品种。

作为年货类糖果“扛把子”,徐福记2020年的减糖量超过1万吨。此外,近年来,徐福记还陆续推出0蔗糖五谷牛奶酥、低糖沙琪玛以及加入了进口奇亚籽、巴旦木以及冻干草莓粒的酥心糖与牛轧糖产品。

徐福记的产品转型动作,也体现了时下零食市场的消费新趋势。

天猫联合CBNData发布的《2021天猫坚果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目前,糕点、坚果和饼干领军零食消费,合计市场贡献率超50%。其中,坚果炒货的市场规模仅次于糕点点心,在零食消费中位居第二。单一甜味盛行的时代,或许已彻底过去。

果然,这种糖果样“玩具”爆火后,出事了

最近,伴随着“摔炮”的爆火,一则#孩子误将摔炮当成糖果放嘴里咬#的视频冲上了热搜。

视频中,一男子边展示摔炮边喊话厂家:“生产厂家你们出来!做摔炮就做摔炮,别搞得跟糖一样,搞得孩子直接拿嘴巴咬。砰一下哭了,已经哭了1个小时了,还在哭。”

无独有偶,就在前几天河南周口也出了一件类似的事,一妈妈教一岁半的女儿玩摔炮,孩子以为是糖果,直接把摔炮放进嘴里咬炸了。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摔炮在女孩嘴巴里还冒出了红光

身为俩孩儿的妈,刷完这类视频,我心都砰砰砰快跳出来了,惊恐又心塞。

万分庆幸的是,俩孩子都没受重伤,有惊无险。

以上这两位家长被网友疯狂指责,湖南家长发那个视频,截至目前共449万次观看、20多万的点赞,评论区8000多个留言基本上全是在疯狂指责他“没看好孩子”,当然也道出了我的心声。

但是,我也想说,对于摔炮这种东西,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它的危险性。这玩意,它根本不是“只能听听响”那么简单。

伪装成“儿童玩具”

路边、网上多重诱惑

这种不需要被点燃的摔炮,正在被当成“玩具”,在街头小巷、网上购物平台,甚至校门口的流动摊上进行售卖。

特别是晚上,出摊的最多,一两个纸箱子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小烟花、摔炮,人挤人挑来挑去。

购买者,一部分是年轻人,买给自己,庆祝疫情、阳过之后的自由和快乐。

大多数是孩子家长,打着“想让孩子体验自己小时候的快乐”的名义买给孩子,一摔一响,几乎没孩子能拒绝。

不少网友表示,带孩子出去遛弯,小区小朋友基本上都是人手一盒,“糖果造型”小小一颗的摔炮拿在手里,边走边摔,“劈里啪啦”玩得不亦乐乎。

按照规定,这类产品是易燃危险物品,属于《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寄递范畴。

但是网上还是有不少商家在售,并且会在产品标题里强调“儿童玩具”“玩具”字眼,吸引购买者注意力。

毕竟不合规,商家们并不敢明目张胆售卖。

搜索关键词,出来的产品图很少是“摔炮”,多是安全性稍高一些的同类产品,有些商家在产品图上备注:

“就是你想要的”

“小蝌蚪状的小鱼”

“孩子过年爱玩的”

不少商家更是详情页不都敢放,只有一张图,上面写着两行大字:

“童年回忆玩具,联系客服看图”。

有记者曾试着找客服要了下图,结果还真是摔炮。

说实话,这些摔炮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也令人堪忧。

遮遮掩掩之下,并没有挡住摔炮的热销,网上购物平台摔炮的月销量还真不少,多的每月5000+,少一些的也有好几百,十分火爆。

有记者在学校门口的流动摊位上也看到了“摔炮”的身影,一见记者拿起一盒,摊主就开始推销:

“买吧买吧,都是孩子玩的,又不贵。”

“没有火药,可以放心买。”

有些商家则明确表示:“那个东西不让卖,不安全。”

小摔炮隐藏“大威力”

有记者曾经采访了一些孩子家长,他们普遍表示,因为不需要点火也不会发光,感觉这种摔炮没有什么危险,往往一买就是几十上百盒。

“别对着脸扔就行吧?”

“声音稍微大点儿,听几声习惯了就好了”

……

有的家长甚至把它视为普通玩具,让孩子穿上鞋直接在屋里踩着玩儿。

其实,摔炮的威力,都被我们“小视”了。

别的地方尚且不清楚,按照《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今年北京五环之内连“摔炮”这种也不允许放。

摔炮虽小,不需要点燃,但也被列入“高危险性烟花爆竹产品”的范畴之内。

有消防员网购了这类商品,打开包装后,一摔炮不小心掉到了桌上,瞬间发出“啪”的响亮声音。经查看,摔炮包装纸已经炸裂,里面的一些小石子撒了出来。

他表示,“摔炮除了沙砾,其成分一般含有氯酸钾、赤磷或硝酸银等物质,这些成分的药物敏感度非常高,做成成品后,遇撞击或挤压极易引起爆炸,还可能引发火灾。”

前一阵儿,有装卸工人卸货时发生爆炸,街边门窗被震碎,工人受伤;

广东一女子拿一箱摔炮挪位置,放下之后直接发生爆炸,孩子们都吓坏了;

……

网上随便一搜,这种“糖果”样的摔炮,已经造成好几位孩子被炸伤。

有家长对于摔炮也有这样那样的担忧:

“孩子们把这东西放在衣兜里或书包里,一旦受到碰撞或挤压,爆炸了怎么办?”
“他们拿着炮到处扔,一不小心炸到自己或别人怎么办?”

“摔炮炸开的一瞬间,飞出的沙砾,如果不小心进了孩子眼睛里,后果也不堪设想。”

有专家表示,误食摔炮中的沙子还可能造成肾结石,如果大量的沙子进入气管或肺部可能造成尘肺,摔炮中的成分进入眼睛也可能造成眼角膜的损伤。

临近年关

守护好孩子的安全

看了不少摔炮的包装盒,发现摔炮这种东西大部分出厂时多数都是合规的,并不是我们顾虑的三无产品。

包装上明确标注了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等,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提醒,比如,年龄太小的幼儿不适合玩,需要成人陪伴,摔炮要在室外,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等。

有专家表示,2岁以内的孩子,这种摔炮是禁止玩的,即便有家长的监护也不行,因为他们多数听不太懂大人的叮嘱,而且基本上没啥安全意识。

看着五颜六色的“小糖果”,孩子第一个动作更多地是往嘴里塞,一旦炸开,很容易吓住孩子,甚至导致孩子受伤。

并且,摔炮其实并不像一些商家描述的那样,没有味道、没有火光、没有烟,只是不太明显的“化学反应”蒙骗了我们的双眼和鼻子。

即便是2岁以上的孩子,也要在家长的监护下来玩,避免误伤自己和别人。

包妈碎碎念

临近年关,相信很快“摔炮”这种东西会再迎来一波买卖高峰期,妞们一定要给孩子把好关,不能玩的坚决要守住底线。

除了摔炮,还有近期的网红仙女棒、加特林等烟花,以及各种小炮、小烟花。

如果孩子实在想玩,可以由大人来操作,孩子远远看着就行,也可以买一些电子烟花让孩子过过瘾。

当然,这一切行为都要在国家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毕竟,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次不错的普法机会。

再说点大实话,成年人的有些“快乐”,真的没必要牺牲孩子的安全来实现,实在怀念童年,自己找个没人的地儿放个过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