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马士革钢铁图片(大马士革弯刀怎么选)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马士革钢铁图片,以及大马士革弯刀怎么选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大马士革钢、乌兹钢、镔铁的区别,终于有人说明白了

关于大马士革钢、乌兹钢、镔铁、粉末钢,很多人都弄不太清楚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常常混为一谈,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大马士革钢早就失传了,有人认为乌兹钢才是真正的大马士革钢,也有人认为粉末钢才是真的……

那么,什么是大马士革钢? 古代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交会,西方人发现了一种带有花纹的好钢,因此得名。镔铁的花纹,英文叫Damask,后面加上Steel,两个字加起来就变成现在

淘宝大马士革钢其实分为这三种。 第一种是铸造型大马士革钢,即镔铁、乌兹钢。坩埚铸造,低温锻造,在淬火后,相同硬度条件下,弹性比碳钢好,在冷兵器时代是最佳钢种。花纹绝不连续,后续加工可以出现梯纹、玫瑰纹等花纹。

第二种是锻造型大马士革钢,在20世纪,希特勒依照传统,用折叠的方式锻打第三帝国纪念剑,犒赠军官,战败后这些剑成为战利品流传到各地,造成了锻造工艺的流行。由于取材可以自由挑选,花纹可以设计,变化很多,所以受到欢迎。花纹是连续的。

第三种是机制大马士革钢,即层压钢。战败后,日本很穷,为了节省成本,日本人做三明治式的夹钢,多用于日本便宜的菜刀,叫做三枚钢。之后改为多层轧钢,刃面可看到不同金属,层层相叠的细线。最近亦有在改成轧辊上做文章, 轧出带花纹的,材料有用碳钢的、不锈钢的、瑞典粉末钢的,不同的轧辊,不同的花纹。

同样的轧辊,则会是同样的花纹。千篇一律。老外叫他们 Walmart Damascas,意思是:来源方便且质量都一样。也属于锻造,但人工少、产能大,主要靠模具、靠设备。

那么,古代中国有没有大马士革钢? 有两种,第一种是铸造型,即镔铁。契丹以镔铁为国号,历史上有记载,但未留下传世品。

第二种是锻造型,比如鱼肠剑、松纹剑。这类的剑名都是在形容锻造工艺,明清有些传世品,留下的为数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国内的匠人工坊采用的就是传统手工折叠锻打的工艺。以优质进口钢材为基本材料,将不同硬度的钢材层叠,锻打,扭转,最终得到刀匠所要求的性能和花纹。

然后,其实武士刀的折叠也是一种锻造型的大马士革钢(但日本人不承认),因为日本刀材料来源是同一块钢,即使碳含量分布不是很均匀,材质还是类似的,所以折叠后花纹没有那么清楚,是正常的。

至于瑞粉,它是机制型的大马士革钢,用粉末钢与高碳不锈钢轧制而成,它的花纹规则、炫丽。测试瑞粉的和手锻大马士革刀的硬度,不相上下,但瑞粉的柔韧性稍差,易断。

而ABS 的粉末大马,是ABS的刀匠购买现成粉末钢及其他钢种或金属,加上自己的设计或手艺,经过锻造,造成花纹的变化。基材是粉末钢,碳分布非常均匀,淬火认真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好的刃口。

关于大马士革钢和粉末钢哪个更好,各有所好,大马士革钢是文化、是工艺、是心血。粉末钢是科学,花纹规则。查看更多,请点击作者头像进入作者主页,点最下面一行按钮即可。

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的大马士革弯刀

 

大马士革刀(Scimitar)用乌兹钢锭制造,拥有铸造型花纹,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马士革刀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术秘密,不为外界所知。大马士革刀以伊朗为代表。伊朗古代铁兵极为著名,当时的蒙古、印度、土耳其以及东方各国王室均聘用波斯良匠铸兵,但是各国的兵器形状不同,而制刃者又未留铭文,随着年代的推移,人们已无法辨认这是波斯人造的,因此只能用伊朗境内自用兵器为代表。从比较而言,波斯出产的熔冶花纹钢刃,其脉络犹如丝绸织纹,光泽夺目;印度出产的花纹钢刃,其横行脉络常呈数十层云梯形,即所谓穆罕默德梯,奇巧名贵;土耳其刀的花纹呈翻卷形,其脉络犹如玛瑙形。 [2]

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所以它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区别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包括中国剑、马来刀等等)或者淬火型花纹钢(日本刀),当然,几乎所有古代的花纹钢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肉眼无法分辨),使得刀剑更加锋利。大马士革钢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就是锋利和珍贵的象征。

最早传入中国的乌兹钢时期是公元368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时期,传入国是当时的波斯萨珊王朝,当时的波斯语发音是“班奈”,传入我国后音译为“镔铁”,由此可见当时有着一条与丝绸之路共同存在的“镔铁之路”。至北宋时仍然有大量输入,而辽朝就以能够出产镔铁自傲,“辽”的国号在契丹语中就是镔铁之意。他们的冶铁遗址中发现过使用兽骨作为渗碳催化剂的痕迹,可能与冶炼乌兹钢有关,辽人对外交往也时常以镔铁刀作为贵重礼物相赠。辽人后的金国也可冶炼,蒙古军事贵族崛起之后南攻金国,1219年金国行将灭亡之时蒙古人发动了令世界为之颤抖的三次西征,一路上灭国无数,1260年成吉思汗孙旭烈兀攻陷叙利亚大马士革,但是1258年南宋守将王坚在四川合州钓鱼城下击毙元蒙哥汗,蒙古军事贵族集团为了汗位开始内讧,至此西征结束。因为蒙古人在西征的过程中在屠杀之余掳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乌兹钢刀剑的生产能力应该是最高的,据《元史》载,元朝政府工部的诸色人匠总管府下设有“镔铁局”,专门冶炼镔铁,同时“提举右八作司”也可生产镔铁。中国对乌兹钢兵器的认识一直延续到明代,但是看来已经不能独立生产了,明人曹昭《格古要论》中记载:“镔铁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剑打磨光净,用金丝矾(硫酸铁化合物,有弱酸性)矾之,其花则见,价值过于银。……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细辨认。”,遗憾的是中国自主生产的乌兹钢刀剑绝少有流传至今者。

中古时期的印度和波斯与中国文化交流至为频繁,古代印度的乌兹钢和以其为原料在波斯制造的大马士革剑是否传入中国,是学者们很关注的话题。中国古籍中多次记载的镔铁及其制品被学者们怀疑就是乌兹钢及其制品大马士革剑。中国古籍对镔铁的记载始于公元6世纪,《魏书·西域》、《周书·异域下》、《隋书·西域》都记载波斯出镔铁,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苏悉地经》载有镔铁产于今克什米尔一带,系“以诸铁和合,或极精得,铁中之上是也”。宋代关于镔铁的记载明显增多,元代还专门设立了“镔铁局”主持其生产,明代山西、新疆都生产镔铁。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还详细记载了镔铁制品的特征,“镔铁出西番,上有螺旋纹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剑器打磨光净,用金丝矾矾之,其花则见,价值过于银。古语支识铁强如识金,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细辨认……曾有镔铁剪刀一把,制作极巧,外面起花镀金,里面镶银回回字者”。按上述古文献关于镔铁产地和特征的记载,大多数学者认为镔铁就是乌磁钢,“镔”是中亚语言对乌兹钢称呼的音译。问题是目前我国还没有鉴定出确切的古代镔铁制器,在缺乏实物证据的情况下,镔铁就是乌兹钢的结论还难以最后敲定。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旭烈兀两次率大军西侵,大马士革和周边的诸多城市遭受重创。蒙古军下令屠城,只有技艺精湛的工匠可以保存性命,但必须跟随蒙古军回京。就这样,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被掳掠回京城大都(今北京)。与此同时,元朝下令在大都以南约300里处兴建城池,起名保定,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许多从大马士革掳掠来的工匠,编为“匠户”,被安排在保定,专门为京城的王宫贵族打造奢侈品,并为军队制造兵器。匠户由政府发放补助,但必须“父传子承,世代为匠”。大马士革钢的制作工艺由此传入中国,开始生根发芽。值的一提的是,在元朝以前,也偶有大马士革刀作为战利品或者商品流入中国,但是成规模的引进大马士革刀制作技术,开始生产大马士革钢,却是从元朝开始,以保定为起点。由于“匠户”禁止迁徙,大马士革钢的用途又比较有限,时至今日,这项工艺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匠户制度直到清朝顺治年间被明令废除,匠户重获自由,同时失去了政府的供养,多数匠户转做其他行业,只有极少数家族一直以父传子承的方式延续着这项手艺。经保定市民政局批准,专门成立了保定市上谷冷兵器研究会,对大马士革刀制作工艺在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进行保护性研究。主要由匠户后人组成的匠人工坊,至今仍坚持用传统的纯手工锻造方法制作大马士革刀。

 

刀剑装修看性格 日本刀上妖怪多 明朝宝剑上青莲、灵芝遍地

冷兵器时代武器上的装修可不是小事,骑士的宝剑一定是十字形护手,否则骑士们就要和铁匠翻脸,因为骑士宝剑是上帝战士的证明,只能是十字形护手;和欧洲骑士交战的中东战士们,则喜欢“如新月般美丽的大马士革弯刀”(早年也喜欢用阿拉伯剑)。明朝时期中国、日本的刀剑装修也截然不同,反应出了两国不同的国情。

日本的著名宝刀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刀上百鬼横行,到处都是妖怪,你在《杀戮都市》和《百鬼夜行》里见到的妖怪,基本上都能在日本刀刀镡找到。比如在《杀戮都市》、《阴阳师》等动漫游戏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天狗,就在日本刀上出现。天狗在日本代表了混乱和战争,而混乱和战争也是武士和浪人追求的,太平盛世反而是武士们的地狱,因为没了战乱,日本的武士和浪人就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按部就班的生活在等级社会里。按照日本的传说,天狗也是刀剑技艺高强的妖怪,源义经、柳生宗矩等著名武士和剑客都有向天狗学习的传说,天狗刀镡在日本很受欢迎。

日本的另一个著名大妖是酒吞童子,传说它平常以小孩子的面容示人,变身后可以摧毁武士的城堡,是日本法力最强的妖怪。按照武士的传说,源家的先人源赖光用宝刀砍下了它的头颅,将其彻底杀死,那把宝刀就是童子切安纲,童子切安纲上就有显示这一内容的刀镡。

日本的刀镡上还有般若(东瀛怨女死后产生的鬼怪)、轮入道车型妖怪,传说经常在京都的东洞远大路上吞食行人)等普通妖怪,这些妖怪都可以在《杀戮都市》《地狱少女》等作品中见到。此外日本武士还不怕天照大神和须佐之男生气,把八歧大蛇也刻在刀镡上。

总之日本武士刀是怎么恐怖怎么来,生怕人们不把武士刀的主人当饿鬼、妖怪。从明朝开始,这群拿着妖怪刀镡的家伙就做到了这一点,倭寇所到的“濒海之郡县,已荒芜人烟”,真的像被百鬼夜行肆虐过。

和日本刀比起来,中国明朝的武官用刀,反而朴素得多,明朝刀剑中最繁复的其实是剑,尤其是文官剑。明朝只有文官才用剑,领兵的文官还有特有的剑形刀(单面开刃,但完全做成剑的形状),文官们在宝剑上做足了功夫。

明代文官宝剑经常有莲花纹饰,这是因为朱元璋痛恨贪腐,反贪是明朝的政治正确,官员们别管贪了多少,大多喜欢用青莲纹饰装饰宝剑,“青莲剑”的谐音就是“清廉”剑,用这种剑饰故作清高。明代宝剑价格昂贵,专门制作的青莲纹饰造价不菲,反而让这种自诩变得可笑。

此外明朝宝剑上还喜欢用云芝剑格,这是道家文化的表现。按照道教的说法,灵芝为“仙药”之上品,服之可“后天而老”,“与天同期”,这种宝剑一般都送给上了年纪的实权派人物,比如在边境当巡案御史学生送给自己的座师,希望老师长命百岁。

日本武士刀用妖怪当刀镡,显示了自己赤裸裸的杀戮、掠夺野心;明朝士大夫的宝剑刻意显示自己的清廉,反而给人一种故作清高的感觉(好似岳不群)。它们都不如汉唐时期中国军人手中的环首刀,那才是质朴、大方的护国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