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站立电动车可以上路吗,以及迷你站立式电动车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年轻人“盯上”电动轮椅 上路违规吗?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郭佳丽)近日,年轻人“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关注。视频中,年轻人坐电动轮椅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景区、写字楼、高校校园等地方。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商家售卖的电动轮椅都标注了“电动轮椅老年人专用”“残疾人代步”等字样,如今却成为一些年轻人“新宠”,而商家也顺势打出“高颜值、时尚、便捷”的宣传卖点迎合受众。
律师表示,电动轮椅不属于交通工具,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健康的人也具有坐电动轮椅出行的权利,使用电动轮椅出行不违法。但是,如果大量的电动轮椅上路,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道路通畅、占用公共资源,从安全隐患和公共利益的角度,还是建议大家理性选择出行方式。
老人专用的电动轮椅,为何成年轻人“新宠”?
在某短视频平台,不少网友晒出开电动轮椅上下班、上学、逛景点的画面。有人在视频中称,“家距离公司只有2公里,开电动轮椅上下班很合适。到公司后,自己也能把轮椅开进电梯、放在办公室,折叠后也不占用空间,挺方便。”
记者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大部分商家售卖的电动轮椅都标注了“电动轮椅老年人专用”“残疾人代步”等字样,而有些电动轮椅商家却在商品页面直接标注了“新智能成人代步车”。甚至,有些电动轮椅商家在商品说明处标注有“老人专用”字样,但宣传视频却在展示年轻人开着去上班的画面,展现电动轮椅的便携、折叠等特点。
电动轮椅也成为“成人代步车”(网上截图)
不少年轻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商品问答区询问,“大学生可以用吗?”“年轻人可以买来出行代步吗?”“性能怎么样?想买个放在办公室,能躺吗?”……京东健康数据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电动轮椅的成交订单量增长超过60%。什么值得买站内数据也显示,今年“618”期间,电动轮椅品类增长较为明显,相关商品GMV同比提升44%,其中3000元左右的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网友在商品问答区讨论(网上截图)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电动轮椅”,电动轮椅根据是否全自动、能否爬楼梯、是否可以折叠、能否躺下等不同功能特性,售价在几百元至八千元不等。
一名电动轮椅商家告诉记者,电动轮椅的时速可以达到十公里,续航四十公里,在价格方面,电动轮椅和电动车差不多,有年轻人买来上下班使用。“有款电动轮椅资质的代步车,不仅颜值高,外观时尚,能上电梯、地铁,还不用上牌,很方便的。”该商家说。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宝莲分析称,电动轮椅相对电动车来说,出行限制要小很多,也比较便利。再加上互联网商家的宣传,使得电动轮椅“流行”了起来。
健康人坐电动轮椅出行违规?律师:不违法,但需理性选择
在某社交媒体平台,网友对使用电动轮椅出行展开了热议。有网友表示,电动轮椅不限号、不用戴头盔、不用上牌照,可行、可坐、可躺,真正符合“人体工学”。但是,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认为电动轮椅是给出行不方便的人使用的,健康人使用会占用公共空间,造成交通堵塞。
此前,北京交管12123对媒体回应称,“目前,纳入交规管理的只有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俗称残摩),这类车主要以汽油作为燃料,需要进行登记。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李宝莲表示,电动轮椅不属于交通工具,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健康人也具有坐电动轮椅出行的权利,这种出行方式只要不对其他人造成妨碍,便不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如果大量的电动轮椅上路,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道路通畅、占用公共资源,从安全隐患和公共利益的角度,还是建议大家理性选择出行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九号到日本卖电动滑板车,无驾照也能骑
日本警察厅1月19日公布了自7月起满足一定条件的电动滑板车可以无需驾照在公路上行驶的方针。电动滑板车作为近距离移动手段的便利性提高,新方针有望使租赁服务扩大。厂家也在加快开发车辆,短途骑行需求的争夺正式开始。
随着日本修订版道路交通法实施,将允许16岁以上的人无驾照骑行最高时速20公里的电动滑板车。过去一直使用政府特例措施的共享单车服务扩大区域将变得容易。
电动滑板车可以缩短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重视时间效率的年轻人常用。也有望提高到旅行地的游览性。据印度调查公司IMARC和Global Information预测,包括共享和销售在内的日本国内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到2027年将达到约320亿日元,是2022年(约180亿日元)的1.8倍。
日本便利店运营商全家(FamilyMart)将向从事电动滑板车共享服务的Luup出资。将在东京都和京都府的32家店引进可在店里租借和返还车辆的服务,希望最多扩大到600家店铺。
本田2021年8月成立了开发站立式电动三轮车的初创企业“Striemo”,2022年6月在网上限定接收300辆的订单。希望抓住个人想拥有电动滑板车的需求。计划2023年推向欧洲市场。
雅马哈发动机也在开发站立式电动三轮车“TRITOWN”。中国的大型电动交通工具企业九号公司(Segway-Ninebot)从2022年开始通过家电量贩店销售日本规格的电动滑板车。
电动滑板车从2018年左右开始在国外流行起来。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估算,共享电动滑板车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最高将达到500亿美元。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城市观察|电动自行车过街天桥上“狂飙”,有办法制止吗?
在北京许多主干路上,都设有服务市民安全过街的天桥,为了方便推行自行车、行李箱,这些天桥两侧还设置了坡道。然而,本该是最安全的出行空间,却频频上演惊险场面,不少外卖骑手、电动车骑行人骑车上下桥,甚至在桥面上“狂飙”,让行人左右躲闪、直冒冷汗。
“天桥上能骑车吗?”记者调查中发现,竟有许多市民不知晓“天桥只能推行”的规定,很多过街天桥也没设置禁止骑行的标志牌。
10分钟“飙”过21辆车
2月7日17时40分,正值外卖晚间送餐高峰期。记者来到东三环双井南侧一处过街天桥,刚上桥,一辆外卖车就“嗖”地从身边擦过,带起一阵风。此后,平均不到1分钟,就能看见一名骑手飞驰通过天桥。
只见外卖小哥骑车借人行楼梯旁的缓坡上桥,在天桥平道上加速行驶,再从天桥另一侧楼梯旁缓坡下桥。部分骑行者在上下坡时选择推着走或点着刹车走,但到了桥面平道就无所顾忌。也有一些骑行者不减速就在坡道上冲上冲下。记者看到,过街行人中有老人和小孩儿,还有人低头看手机,不少人都被疾驰而过的电动车吓了一跳,有的甚至差点儿被撞到。
槐房西路旁,跨南五环和凤河的人行天桥刚投用一年多,全都是平道缓坡。记者在现场看到,人行天桥地面已磨损严重,有些地方沥青已经完全被磨掉,裸露出下面的钢板,旁边还散落着零碎沙石,车辙痕迹也十分明显。一位附近居住的市民告诉记者,在上桥路口未设置路障前,曾看到金杯车、面包车等大型机动车从此人行桥经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商圈、居民区、高校附近此类交通违法现象比较严重。中国传媒大学地铁站东西两侧有两条过街天桥。东侧过街天桥两边设置了缓坡,车辆上下行没有难度。16时许,外卖车、私人电动车一辆接着一辆,有的还在后面排起了队。在记者观测的10分钟里,除了19辆非机动车上桥,还有2辆摩托车轰鸣而过。本就不宽的天桥开始“会车”,有的外卖车为赶时间,还在天桥上钻来钻去、抢道挤人。站在天桥上,每当有车经过,能够明显感受到桥体的抖动。“一到冬天路面结冰,上下坡滑行更加危险。”一位行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知晓天桥禁骑规定者寥寥
按照《北京市实施〈道交法〉办法》以及《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相关规定,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通过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时,下车推行,不得骑行通过。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天桥上能骑车吗?”记者随机采访了7位外卖骑手,只有1人表示自己知晓,其余的人一脸茫然。还有一位骑车的市民说,“大家平时都这么骑,没见有人管啊。”
“省时省力”是很多人骑上桥的原因。双榆树东里南侧天桥上,外卖员小李要将餐送到马路对面的青云南区社区,“如果走北三环辅路,得在前面中关村大街路口那里拐,然后还得再折返回来。”通过地图软件测算,走过街天桥,可以让他少走800多米路,还能省去等红绿灯的时间。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地铁站,由于天桥下有轨道穿行,过街天桥距离路口较远,如不走过街天桥,从马路南侧骑到马路北侧,需要多走3.6公里。两种通行方案中,骑行人自然会选择“抄近路”,尤其是争分夺秒的外卖骑手。
“交警一走,该骑的还骑”
记者走访的双井南侧桥、刘家窑桥、马家堡东路过街天桥、中国传媒大学南门东西两侧过街天桥等多处天桥,都未见禁止骑行的标志标识。“对于在天桥上的骑行行为,能否装个标志牌提醒一下,或者由交警进行处罚?全靠大家自觉真的有点难。”市民刘先生建议道。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多个交通执法队。朝阳交通支队呼家楼大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呼家楼交通队会定期调动警力在双井地区天桥开展巡查执法,对“骑行过天桥”的行为进行处罚,但目前执法覆盖范围还不够。下一步,将对辖区内市民反映的区域重点排查。
近几年,各个城区交管部门都围绕过街天桥骑行违法开展过执法。但正如市民所言,“交警一走,该骑的还骑。”
至于市民建议的加装“电子警察”,一位执法人员坦言,电动自行车不像小汽车,拍车牌处罚没那么方便准确。“监控拍下后,一个个去找人处罚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且惩罚本身也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骑车过桥危险性的认识。”该工作人员说,对于加装标志标识,还需要和队里其他部门协调,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
【记者手记】
每个交通参与者都应知法守法
过街天桥上的安全隐患如何消除?“了解规则”是“遵守规则”的前提。管理部门可在天桥明显位置加装“下车推行”的标识牌、划上禁骑标志;加大宣传,提高“下车推行”知晓率。另外,执法部门对违法者加强执法,提高违法成本。
中国传媒大学地铁站口的告示牌
此外,作为违法“大户”,外卖、快递等企业也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我管理。对于骑手违法量较大的平台企业,执法部门应进行严格处罚,将屡教不改的骑手纳入“黑名单”。
天桥几百米不算长,抢时间只能快个一两分钟,但如果因此造成安全事故,实在是得不偿失。每个交通参与者都应知法守法,携手共创安全的出行环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宏阳 实习记者 胡子傲
流程编辑:u02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