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统一冰红茶2009(统一冰红茶批发价多少钱一箱)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统一冰红茶2009,以及统一冰红茶批发价多少钱一箱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山寨横行的社区团购,还能“干掉”经销商吗?

0.99的黄瓜,1.99的圣女果、4.99的荔枝……凭借低价打天下的社区团购正在逐渐地走入千家万户,改变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但是,团购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稍不留神,就极有可能买到“假货”。

社区团购山寨横行

元气森林惨变“吸自然”

山寨产品无处不在,社区团购平台也未能幸免。近日,家住九江市濂溪区慧龙新城的钟女士在美团优选上下单了一箱饮料,收到货后发现是自己踩雷了,买了个“山寨货”。

据了解,钟女士原本想购买的是元气森林,但在下单时没有仔细看,看着图片和平时购买的一样就直接下单了,收到货后发现不对劲。山寨饮料瓶身上印着硕大的“气”字,外包装也与元气森林十分相似,不过仔细观察之后不难发现,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山寨货”,真正的商品名是“吸自然”。

买到“山寨”产品后,钟女士想退货,门店说帮她协商退,可平台运营却不同意退货。最终,这个损失,恐怕需要钟女士自己承担。纳食了解后发现,社区团购上的山寨货真不少,每个平台上或多或少都存在,消费者如不仔细观察,极容易被蒙蔽。

美团优选:不是锐澳,胜似锐澳的“蕊澳”鸡尾酒

多多买菜:雪花啤酒的“妹妹”,雪啤四铃瓶酒

淘宝买菜:1:1“复制”康师傅冰红茶的三九亿康生物冰红茶

低价与“大坑”并存

且用且擦亮眼睛

相较于传统商超,社区团购的SKU并不多,为何消费者会踩雷?

团购平台的低价补贴,让许多消费者放下了戒心。虽说一份价钱一分货,但遇到低价产品、满减、买赠的活动时,消费者还是容易冲动消费,被一系列的“糖衣炮弹”蒙蔽。除此之外,产品介绍也很迷惑,拿“冰红茶”举例,当你在团购平台搜索冰红茶三个字的时候,搜索页面出现的产品很相似,如果是对文字不敏感的消费者,很难区分出到底是康师傅还是统一,又或者是某个山寨产品。这样一来,就极容易买错。

上面产品为康师傅冰红茶,下面为“杏仁美”冰红茶

低价处理临期食品。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平台都有固定的“今日特价”、“限时秒杀”板块,里面产品的价格基本上低于市价一半,有时甚至更低。但是,在购买乳饮、米面粮油等产品时需要擦亮双眼,看清楚保质期。因为对于一些临期食品而言,虽然还在保质期内,但是过了最佳赏味期,口感与质量都大打折扣,这样的产品还不如不买。

多多买菜特价页面

平台与退换货不容易,非质量问题很难退货。在淘宝、拼多多等渠道购买的产品大都可以3-7天无理由退货,但在社区团购平台上行不通。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退换货机制,顾客如果遇到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退换货的,但如果产品没问题,是消费者自己看错买到了山寨产品,或者收货与图片不符等情况的,平台基本不予退款。

团购频繁爆雷之后,

还能如愿干掉经销商吗?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社区团购平台有了发展的机会。曾几何时,作为行业“新贵”的团购平台,甚至还暗戳戳的喊出了“干掉经销商”的口号。但结合现状来看,这句话恐怕是空谈。

五花八门的山寨产品,暴露了平台选品不严的问题。据悉,许多品牌都曾表示不与团购平台合作或者不会低价销售,然而有些产品很吃香,消费者的需求较大,平台为了销量与利润就就不得不找“替代品”。只是,山寨不是替代,平台长此以往的话,极容易损害自身形象,影响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多次因为恶价格竞争被处罚后,不仅消失了“0.01元购”,也失去了对新用户的吸引力。团购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但是6月2日后,1分钱秒杀、1分购等低价倾销行为已被正式禁止,新人专享红包、新人专项价格等售价低于成本价的低价拉新活动也被明确禁止。没有了价格优势这一核心竞争力之后,凭什么拉来新客?

短短两年时间内,社区团购平台经历了野蛮生长、快速扩张、行政处罚、发展放缓四个阶段,目前,平台已经有开始走进冷静期的迹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平台向规范化发展的趋势也已成定局,未来,是更进一步,还是止步于此,考验或许现在才算正式开始。

来自:纳食、公开信息

康师傅和统一果汁茶饮料建议零售价每瓶涨5角

封面新闻记者 母琪

近日饮料行业巨头康师傅和统一近日先后发布提价函,部分饮品零售价将上调。

康师傅控股发布的一份提价函称,从2018年1月10日开始执行新的价格体系,茶/果汁系列每箱提价2元至3元。据披露,康师傅果汁的传世和轻养两个系列产品建议零售价分别上涨0.5元。康师傅的老对手统一也宣布,自1月23日起,对旗下乳饮部产品的零售价进行“优化”.调价产品同样是茶饮和果汁,具体包括冰红茶、冰绿茶、冰糖雪梨和鲜橙多,每箱提价1元到3元,单瓶价格上涨0.5元。

据康师傅相关人士透露,调价“基于面临的国内外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的持续上涨”.以物流环节为例,2017年11月康师傅控股发布公告,称2018年物流服务上限额度从2.24亿元提升至5.42亿元。统一方面在2017年三季度分析师会议上透露,由于PET(塑料瓶成分)和糖的成本同比上涨14%到18%,原料成本压力激增。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说,此次康师傅和统一发布提价函,符合食品行业以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升级的大趋势。一些企业在提价的同时通过推新品、优化产品结构。如统一和康师傅都推出了零售价5元以上的“高端面”;蒙牛、伊利早就将营销重点转向了高端产品特仑苏和金典有机奶;休闲零食中,低脂、少糖、添加粗纤维谷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为了盈利而涨价只是短期目的,食品企业应通过产品持续升级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朱丹蓬分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康师傅和统一果汁茶饮料建议零售价每瓶涨5角

封面新闻记者 母琪

近日饮料行业巨头康师傅和统一近日先后发布提价函,部分饮品零售价将上调。

康师傅控股发布的一份提价函称,从2018年1月10日开始执行新的价格体系,茶/果汁系列每箱提价2元至3元。据披露,康师傅果汁的传世和轻养两个系列产品建议零售价分别上涨0.5元。康师傅的老对手统一也宣布,自1月23日起,对旗下乳饮部产品的零售价进行“优化”.调价产品同样是茶饮和果汁,具体包括冰红茶、冰绿茶、冰糖雪梨和鲜橙多,每箱提价1元到3元,单瓶价格上涨0.5元。

据康师傅相关人士透露,调价“基于面临的国内外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的持续上涨”.以物流环节为例,2017年11月康师傅控股发布公告,称2018年物流服务上限额度从2.24亿元提升至5.42亿元。统一方面在2017年三季度分析师会议上透露,由于PET(塑料瓶成分)和糖的成本同比上涨14%到18%,原料成本压力激增。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说,此次康师傅和统一发布提价函,符合食品行业以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升级的大趋势。一些企业在提价的同时通过推新品、优化产品结构。如统一和康师傅都推出了零售价5元以上的“高端面”;蒙牛、伊利早就将营销重点转向了高端产品特仑苏和金典有机奶;休闲零食中,低脂、少糖、添加粗纤维谷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为了盈利而涨价只是短期目的,食品企业应通过产品持续升级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朱丹蓬分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超280亿元!统一大陆市场斩获收入最强年,但成本拖了后腿

作者:小食代

在去年疫情反复的影响下,饮料消费或由于户外场景所限而下行,但是方便面消费却有机会因为宅家而“获益”。那么,如果同时手握两大业务“对冲”,会有什么结果?

今天,答案由统一在大陆的运营实体统一中控(0220.HK)揭晓: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录得双位数的变动,不过一个是上升,另一个则为下降。

这家同时拥有方便面、饮料板块的台资食品巨头今天预计,2023年大陆居民消费将回归常态,未来会“又快又稳”地实现经营目标,争取更高的经营绩效。

我们先看看统一中控的这份年度成绩单。

2022年,该公司的收入为282.574亿元,较上一年前上升12.0%。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2.222亿元,同比下降了18.6%。

对于这组数字,统一中控强调在进入大陆市场30周年之际,其收入再创新高。对于少赚了近两成,该公司归咎于期内受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及运价上涨等综合影响,投资溢利也有所下降。

成本压力,体现在了利润率上。去年,统一中控录得毛利率29.0%,较去年下降3.6个百分点。同期净利润率也从一年前的7.6%,降低至5.3%。

这样的趋势,符合食品行业去年的普遍情况。小食代早前介绍过,包括雀巢、达能和联合利华在内,去年的利润率都遭遇到了成本上涨的不利影响,并纷纷进行了提价以带动增长。

不过,和这些巨头相比统一中控也有其特殊情况:它需要在应对成本增加的同时,对抗核心市场中疫情扰动的逆风。

于是,我们看到统一方便面去年的进账速度显著高于饮料。

去年,统一中控靠方便面进账约106.2亿元,同比增长17.9%。对此,其表示,2022年疫情多地频发,形势依旧严峻,居家消费成为主流消费场所,方便面成为消费者必备物资。对于饮料,该公司表示,去年积极拓展消费渠道和消费场景,饮料业务录得收入约164.05亿元,同比增长11.3%。

在2022年,其方便面所在的食品业务(也包括自热产品)对收入的贡献从占比37.8%上升至39%,饮料业务则从58.4%轻微下降至58.1%。

不过,这又出现了让管理层“为难”的一幕:统一中控的食品业务的营业净利润率远低于饮料。其中,前者从2021年的1.6%下降到0.1%,后者则从13.8%下降至11.1%。

尽管面对上述挑战,从年报中依然看到,统一中控在产品和销售渠道层面都在努力奔跑。

例如,在方便面上,该公司指出旗下“汤达人”收入实现连续14年增长,去年增长近双位数,“稳居高汤面市场第一品牌”;汤达人米线也于四季度上市,延伸拓宽汤达人高汤品类产品,扩大品牌目标人群。另一款产品“茄皇”,其收入连续2年呈“倍数增长”,又在去年推出新品“茄皇意式番茄肉酱风味拌面”,积极开拓番茄面市场。

即使是去年曾卷入舆论风波的“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统一中控今天表示,自己通过一系列“公开透明的举措”获得了消费者认可,巩固了统一老坛品类领导地位。

饮料业务方面,统一今天指其茶饮料去年收入为69.57亿元,同比增长10.9%,是连续两年实现双位数高增长,主要是因为在家庭及餐饮场景获得高速成长,今年会积极进攻无糖市场。

其中,“统一绿茶”过去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维持高个位数增长,2023年将持续打造“统一绿茶”为国民大品牌。另外,“统一冰红茶”2022年收入同比录得近双位数增长,今年则进行产品力升级,以突出“真实柠檬”。至于“茶里王”,该公司并未给出具体增长描述,但指其顺应健康趋势,抓住消费者对“无糖好茶、品质生活”的追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果汁成为了饮料业务增长的“火车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三成,为该业务贡献了超过18%的收入或约30亿元,创6年新高。统一中控表示,去年其不断强化果汁利益点,丰富果汁口味,同时围绕多规格多场景培养大口味的经营策略。当中,“统一鲜橙多”过去3年收益复合增长率维持双位数增长。

饮料业务中最后一个贡献“大头”是奶茶。去年,奶茶收入60.05亿元,同比增长4.6%,尽管低于整体饮料业务的增长速度。该公司指出,该业务在持续保持健康营运体制,做好鲜度管理、落实基本功,并透露“统一阿萨姆奶茶”过去5年收入复合增长率维持双位数增长。

“2022年。持续的疫情也导致食饮快消行业充满了竞争。”统一中控今天在年报中表示,各老牌厂家纷纷跨界推出新品项,各新入门玩家更似初生牛犊不畏虎,快速迭代,抢占份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上述挑战,统一中控今天表示,将透过既有民生大盘产品持续赋能和新品(品类)布局,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精进调味技术,让口味更具差异化和个性化,在产品力上构建一道道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