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木质模具(木之目鱼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木质模具,以及木之目鱼竿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木制拼接玩具中超常见的胶合板、三合板是怎么做出来的?

来源丨有趣的制造(ID:MadeWithFun)

作者丨CastAI

今天的主题是老可爱 Sharon 在后台发图问的~虽说制作过程几句话能讲完,但转念想到这种胶合板真是太常见了,小到木制拼接玩具,大到群租房打隔断,都用的是这种板子,常见到反而容易被忽视,说起来制造原理也很取巧,有必要来个有趣的制造了!

因为在使用场景上有不同,制作上也分人工和机械自动化,这篇文章我就打算分两大块儿讲——小物件使用的胶合板和成片的大胶合板,演出开始、开始了!

成片大胶合板

现在的胶合板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很发达了,基本实现了全自动,我还是找到了一个人工参与较多的清晰视频~

薄层木材

胶合板的木材是由很多薄片组合而成。和牙签制造中用旋切机削薄的方式是一样的,胶合板的薄片也是由一截树干硬生生被像削苹果皮似的削成薄片长方体,这就非常节省木材了……

 

 

等木头放凉后就会变硬,所以得趁热削成薄板,方法就是让木头一直转,有个刀刃沿着一定的角度往木头中心走。

这么一段木头能削出 3 毫米厚,15 ~ 20 米长的薄板子来。

 

 

切片涂胶

这样的薄片被切片成合适的大小后,要在一面均匀涂胶。在实际加工中,涂胶车间是重点需要进行空气循环的。找到的这个视频不知道是由于用胶更安全环保,还是新风系统过于发达,看工人们都没有佩戴口罩和手套……?

铺板环节

胶合板、胶合板,顾名思义就是多层木板胶合而成了,取巧的地方就在于胶合的时候,要横向木纹来一张,再竖向木纹来一张。这样交织后的成块木板,横纵受力都更吃得住了。请大家脑补切牛肉的时候,沿着纹理切可轻松太多了,可想而知纹理决定了受力方向的强度。

话说这样交叉叠放增加材料强度的方法,我们之前还见过一个更高级的操作!(敲黑板,几何基本题的变形!不要丢分啊,同学们 = =)

 

通过叠加很多个旧滑板,粘合后纵向切割,去掉边角料后就可以取巧地得到几个新的滑板,而切割的宽度就变成了新滑板的厚度。

 

热压定型

刷胶和铺板之后,就需要进行热压成型了。“热”是为了让胶的粘合更彻底,“压”就是到了我们的大力出奇迹时刻……有时候也会在热压之前有个预压的过程,现在工艺改进后多是一次压制,十分钟左右就能定型。

修板环节

查找表面瑕疵修正板子,也算一道人工初检次品的环节。有的胶合板为了美观,顶层和底层那两片表板用的是最好的,中间的芯板们反正都被遮盖住了……倒不是说制造商黑心啊,因为价格和用处本身就不一样,也明码标价,这种很多就是用来隔断的所以要好看。倒是那种四个边框贴木纹的,大学时期特别喜欢逛五金超市和建材市场的我曾经被成功迷惑成实木的……

打磨砂光

打磨表层去毛刺,让整个胶合板表层更加光滑。

锯边定型

最后把胶合过程中多余的边边角角锯切掉,统一胶合板的尺寸,就好送去质检啦~

小组件胶合板

生活中还常见一些小型木制品,也并非完全实木(实木比较贵),可能更多就是直接胶合而成的。制作过程有少许的不同,这次我们来看一个机械生产的过程~

针对尺寸更小的木板薄层,小型的上胶机就是下图这样的了。注意看画面顶部的一根竖线,是往下滴挂的胶水……

来一个上胶的特写!

从上胶机中出来的单层薄板,都已经被一面均匀的涂满了胶水。

依旧是木纹要交叉放置的多层压合,这个环节本身是全自动的,为了看得更清楚,这里截的图是人工演示……

熟悉的大力出奇迹的压合!要做的是曲面小木条,所以用的压合机的模具是弯曲的,压制好的板子自然也是有弧度的曲面……

压合完成后,直接送去切割成型。

切割之后就送进下图的抛光机里。

小木条不停的滚啊滚,和机器内壁不停的摩擦摩擦,像是被社会逐渐磨去毛躁不安的把毛边去除了……

等等!Cast 还有话说

用低质量的薄层木片胶合出高强度的成品木板,本来只是成块实木板子不常见才采用的取巧办法,结果由于这法子实在太好用了,不管是古埃及还是古代中国,就这么用了几千年……赞叹智慧 ing。

最后附送一个“木材表面纹理伪装术”,适合全家一起看,亲测有效!

 

经过这么多的组合和制作后,把这张纹样黏在木盒表面……成本又能下来,接缝处的拼接感也在,谁成想一个木盒子就这么……简直是超高明的伪装术了!

 

校对:Cast + 江小丧

截图:阳哥

文中 Gif 截取自 Discovery《How it’s Made》S20E11、《Factory Made》S02E35、 YouTube 博主 Morris Harris 的 《实拍中国工厂,胶合板生产全过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有趣的制造ID:MadeWithFun),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这种通常用梨木枣木雕刻的模具,认识的人不多了,很有历史感觉

这些制作考究、图案精美的模具可能南方的朋友大多不认识吧,其实这就是做“榼花”馒头时用的。每逢春节,青岛胶东半岛地区的家家户户,都会拿出一种木头制做的模具做“榼花”馒头吃。这种制作馒头的工具当地人称为“榼子”,也叫“饽饽榼子”,学名“食印”,即“面食印模”。现在,这样的制作工艺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图片来自东方IC)

制作磕子的材料有很多,选用梨木、枣木等果树木较多,极少有黄杨等名贵木头。图案有荷花、老虎、狮子、麒麟、石榴、蝉、小燕子、福、寿、禧、元宝、铜钱等较多,也有少量陶土制作的榼子,图案也很丰富。这是一位磕子制作传承人在雕刻“磕子”。(图片来自东方IC)

一位传承人在展示手中的“磕子”,图案是不是非常的精美呢。(图片来自东方IC)

这是一位磕子制作传承人在雕刻“磕子”。(图片来自东方IC)

一位传承人在展示手中的“磕子”,图案是不是非常的精美呢。(图片来自东方IC)

制作磕子”的工具很复杂,这样的技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需要有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好多都不愿意学习了。(图片来自东方IC)

在山东,在北方,人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磕子,很多人家家里都备用不同图案的磕子呢。(图片来自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