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自律提醒器,以及计时器厨房提醒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38公里代驾费300元,车主:太贵了!
近日,湖北武汉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一家饭店门口找了一位代驾,代驾小哥帮他使用得意代驾平台进行了下单,结果38公里的行驶里程,结算费用高达300元。对此,该平台客服表示,这笔费用里面还包含了司机在饭店门口等候被叫的费用。这个答复让王先生无法接受。
7月17日,武汉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7月8日晚上9点多,他在鲁磨路东湖隧道附近的一家餐馆就餐后,在路边找了一个代驾,最终38公里的行程,花费了300元。他感觉似乎被坑了:
王先生:当时我正准备用手机软件叫代驾,结果路边刚好有几个穿着代驾马甲的小哥。有个小哥跑过来跟我说,直接找他们,马上可以出发,更方便。我那会也没多想,就上了车。下车后,发现这笔订单竟然高达300元。
据王先生介绍,上车后,他用手机扫了一下代驾小哥手机上的二维码,进入了名为“得意代驾”的微信小程序,代驾小哥在自己的手机上操作后,帮他下了单。下车后,王先生在该小程序上缴纳本次代驾费用为301.2元。随后,他联系到该平台的客服,询问这笔订单收费为何如此之高?客服的回答,让王先生始料未及:
客服:因为我们司机当时空等的时间都算进去了。
王先生:你这上面没有显示有空等的时间啊,显示的都是远程费之类的。
客服:我们司机在那里蹲点的时候,是有成本的。
王先生:那就是谁叫的车,这个成本就算到谁的车上了。
客服:是的。
为核实相关情况,记者打开“得意代驾”小程序,发现后台显示该平台有两套收费渠道,分别为自有渠道和高德渠道。此外,这两个渠道又各自分为实时代驾、预约代驾、司机上报订单三种计费模式。相比之下,司机上报订单的计费模式是最贵的。王先生这笔订单正是使用的这种计费模式:
王先生:根据他们客服的说法,代驾小哥在门口等客人的时间,这个成本都算到了我头上,这合理吗?而且我上车时候,代驾跟我说的是他帮我下单和我自己下单,价格没差多少,我才让他帮我下单的。我后来看了这个计费规则才发现价格差挺多啊。
王先生的这笔订单明细显示:目的地为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新区街道,行驶里程38.39公里,行驶时间47.8分钟,行驶总费用301.2元,其中包括起步费40元,32.4公里里程费165元,22.4公里远途费(超过10公里的部分)46元,动态加价(1.2倍)50.20元。王先生说,该平台客服告诉他,如果当时他自己在手机上下单,这笔订单会便宜不少。这让王先生感觉十分委屈:
王先生:直到结束订单,我跟客服联系,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这样做,让我感觉自己被坑了。
同时该平台客服通过微信告诉王先生,可以进入平台的客户群,下次直接在群里下单,或者通过客服进行下单,就能享受到实惠的价格。
随即该客服将一张“得意代驾”的宣传海报发给了王先生,这张海报上有一个用来下单代驾的二维码,并用大字标注着“三环内24小时不限公里33元一口价”的内容。此外,还有下单热线,计费规则等信息:
王先生:他们的客服告诉我,我那个订单,如果当时直接找他们客服帮我下单,只需要不到50块钱。如果客服不在,我自己通过他们小程序下单后,客服还可以给我返现。没想到他们同一个平台,不同的下单方式,价格会差这么多。实在有些搞不懂。
据了解,App的使用者能够随意调整公里数和服务价格、定义代驾软件名称,给一些人代驾非法宰客提供了便利。对于“得意代驾”这样的计价方式是否合法合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呢?对此,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鹏飞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对代驾的统一规范条例,对于代驾的管理,主要是公司内部的监管与代驾司机的自律:
吴鹏飞: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的规定,商家在提供服务之前,应该对服务的价格进行一个如实告知,让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就目前来看,商家他这边有多种价格方式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是由代驾师傅直接操作消费者的手机,以此来下单,显然没有尽到如实告知的义务,那么我们建议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目前,代驾行业一直缺乏行业标准和机构来规范,处于无主管单位、无行业规范、无准入门槛的“三无”状态。并且,代驾领域也并没有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协会,相关法律法规中与代驾行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条文也不多。尽管2017年6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起草了《代驾经营服务规范》,对代驾企业与代驾司机都列出明确规范,包括代驾保险、培训、上岗等多个方面,但随后也被废止。
在相关监管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中国交通广播FM94.8在此提醒广大车主,在选择代驾时,不要为图方便,直接找酒店、餐馆、酒吧等门口招揽生意的代驾司机。一定要查看对方驾照,确认基本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此外,最好通过正规代驾平台下单,因为平台派来的司机都有信息备案,方便日后查证。
转自:中国交通广播
来源: 辽阳交通广播
小米米家厨房工具套装开启众筹:包括计时器_开瓶器_电子秤 179元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今日上午 10:00,小米米家厨房工具套装正式开启众筹,包括智能计时器、电子厨房秤、电动红酒开瓶器三款工具,零售价 199 元,众筹价 179 元。
其中,米家智能计时器采用旋钮设计,可快速定时,支持正 / 倒计时、双段计时,最长定时 9 小时 59 分 55 秒;还支持磁吸 / 墙贴两种安装方式,可接入米家 App,以及连接小爱同学智能语音提醒。
IT之家了解到,米家电子厨房秤则采用一体式无缝隙钢化玻璃秤面,支持最高 3kg 称重,精度可达 0.1g,官方称可实现 300 天超长待机。
此外,米家电动红酒开瓶器可 10 秒自动开瓶,配备开瓶 / 退塞两个按键,满电可开瓶 170 次,需要 4 节 5 号电池。
变化这么大?时隔几年,她终于不对着镜头翻白眼了?
最近形象在路人心里发生变化的除了魏大勋,
貌似还有林允?
《不完美受害人》开播之后,
似乎已经凭演技逆转早年的风评了…
不只是路过的观众在夸,林允也对自己挺满意,
网友重新去评论区提起宋引章,
她的回复颇有点“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
平心而论,
林允新剧里的状态确实还不错
在《不完美受害人》里扮演了一个被公司大老板性侵的员工,
所以会有很多情绪特写,
这些状态都需要展示各种各样的复杂情绪。
被警察逼问时的恐慌↓
被朋友质疑时的委屈↓
在床上思索过程时的痛苦↓
怼脸镜头都展示得不错。
高光时刻是她的崩溃戏,
难以置信刚刚发生了什么,从震惊到落泪↓
跑出家门后开始崩溃,
绝望↓
撕心裂肺↓
麻木↓
都比较分明。
而且脸没有崩诶,情绪到位的同时还可以让人凝视欣赏,
被夸确实不难理解。
(这几下哭得我见犹怜)
不过u1s1,林允的演技真的没有多炸裂哈…
能获得“觉醒了演技系统”这种级别的评论↓
完全是因为她之前的演技太烂了,
对比着看,变化惊人且巨大。
早年的她主打一个五官乱飞,仿佛在cos落跑甜心↓
肌肉控制更是没有的,表情让颜值下降了一个level↓
更别指望她传达什么细腻的情绪…
还好3年之后的今天她有所改变,
起码出现在剧里不会让人觉得辣眼睛和出戏。
其实比起一些不温不火的演员,
像林允这种前期超级招黑,后期进步明显的明星,反而更容易被路人接受。
特别是复盘她之前几年的迷惑行为后,
就愈发感慨近期的她变得特别有事业心(吃瓜)
2016年她被周星驰选中当星女郎,出演《美人鱼》,
算是出道即巅峰↓
可从出道后口碑就直线下降,
不仅是因为有黑料爆出、演技没跟上,
也是因为性格比较浮躁,看起来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没有任何规划。
刚踏入演艺圈时她20岁,过了3年,
在采访中谈到稍微深一点的问题还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上镜时完全不注重外貌管理,
不是颜值低,而是气质仪态展露出一种不算雅观的漫不经心↓
不试图去剖析自己和了解自己,
当主持人问她的特长是什么时,
她只会咬着吸管翻着白眼说“我不知道啊”↓
谈起自己很反感立人设,
但自己之所以没立人设,竟然是因为经纪人找不到她的任何优点↓
人是一个摆烂的大状态,
知道自己的事业陷入瓶颈期,却出奇自信和自洽↓
面对0进步的质疑,
她又喜欢用《美人鱼》当借口,甚至品出了几分骄傲感↓
至于观众对她的质疑,她都有看见,
可她认为这和自己没太有关系,
“如果自己不招黑的话,也上不了热搜”↓
改变是不会改变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负面评论是情绪化的而不是客观的,
她绝对不会为了讨厌自己的人而改变自己↓
总之面对不好的声音,头很铁,
完全不内耗,认为负评只会让自己模糊对专业的认知↓
那她对“演技”和“专业”到底是怎么认知的呢?
大概是觉得自己属于天赋挂,
不是说每场戏都要刻意去演的,只是表达自己,演自己,
一切都so easy(捂脸)
同时又喜欢反复强调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尽管这种进步在当年是“仅林允本人可见”↓
她很矛盾,
明知自己几乎是被幸运砸中才出道,
可又喜欢把这种幸运归结于自己的努力,
缺乏对自己事业的反思,
大多数时间都活在一夜爆红的泡泡里。
面对粉丝,也很少用心去思考如何经营粉丝关系,
虽然直言面对这么多喜欢自己的粉丝有压力↓
可又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共情力,
无法形容也懒得形容自己是如何被粉丝感动的↓
亦不锻炼自己的表达技巧,
和别的女星一起上镜,只会惊慌失措然后失语↓
早期身为演技一般单纯靠脸能打的小花,
是个纯纯的恋爱脑,简直做梦都想谈恋爱↓
看似有很多兴趣爱好,但也都流于表面。
“玩耍”和“幸运”是她的题眼,
可因为并没有真正的天赋和底蕴加持,她就注定了要吃这种潦草态度的亏。
2020年,林允上了《我家那闺女》,
状态还是没变化,甚至可以通过更多的生活细节来侧写她略显浮躁的底色。
仪态和表情管理依旧为0,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谐星…
和别人一起吃饭自己抱住腿,
被提醒还觉得无所谓↓
新家很大但是很乱,
所有的快递盒子都堆在门口↓
也并没有女明星的自律,
早起就啜饮奶茶↓
瘫倒在镜头前↓
嘉宾都有点受不了林允的邋遢了,
在沙发上翻出一个马桶垫之后彻底被震惊,开始自发帮她收拾家↓
大张伟感慨:“她的家就是个仓库。”
拆开的新衣服、身份证、包包都可以随手乱丢↓
王大陆更是感慨,林允和之前比起来真是毫无差别↓
讲真,橘倒不觉得女生的家一定要多么整齐整洁,
凌乱的家反而有可能意味着一个人的思维活跃,极具创造性,
但林允却没有展示出其他可圈可点的优点,被吐槽也在所难免
而她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自己的脸上,
平时除了吃和拆快递就是随时随地地护肤和化妆。
和别人说话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脸上↓
说要看个电影,结果看了屏幕不到一分钟,
就开始弄脸(捂脸)
可能比起演员,当时她更想当一个网红?
在2019年的采访里她也表示,
当美妆博主拍vlog是一件解压的事情↓
对于自己的脸她当然是有自信的,
且她认为这种自信已经可以让她在美妆网红届脱颖而出,
并不需要其他的专业知识↓
然而事实证明是她只是底子很好,
自己化出的很多妆都很灾难…
拍vlog当网红,视频内容也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如果不是明星,那些视频是放在互联网上一眼就会被淹没的水平。
总结下来,
那些年的林允是一个非常容易自嗨且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完全没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全在靠年轻貌美硬扛。
尽管她又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缺点,比如没演技、走红毯姿态差、不修边幅等等问题拿到台面上说,
可是这样并不会让人觉得她真诚,
因为她的底色还是自满且散漫。
进个组就觉得失去了自我好辛苦↓
琵琶练了两行就觉得好难好无力↓
她还是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有光环庇佑,
即便摸鱼,泡在舒适区里,
日子过得也差不到哪里去,她还是那个处于上升期的星女郎。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把开场的好牌逐渐打烂。
没有什么作品拿出来的她频频上综艺,
可惜综艺里的状态也不能给她加分。
几年下来,她几乎已经从95花的队列里消失了,
被视作自动放弃竞争。
大概是真的意识到这样不行,听进了粉丝观众的话,
也可能是受到了高人指点,决定在快到30岁的时候好好开始搞事业,
林允这两年终于开始发力。
放弃了接各种各样让她暴露情商的采访,
主动分享自己做医美的心路历程,臭美但是真性情↓
放弃了自己当小网红的梦想,
小从这样↓
变成这样↓
终于有95花女星的味道了。
好在这么多年她爱美的心没变,
颜值比出道时又上了一个台阶,算是颜在江山在↓
仪态也有变化,
相较以前的红毯状态↓
现在的她更有古典韵味↓
开头讲过的演技也是她重点提升的部分,
她不再对主角执着,而是去演一些戏份相对有争议能出彩的配角,
不管是最近《不完美受害人》里的赵寻,还是《梦华录》里的宋引章,都是如此。
虽然时常用小号发发微博,
但早已不再发疯,大多数时候是接地气的岁月静好。
人的质感,
和20出头的她大相径庭。
站在路人的角度去看,林允确实成熟了不少,
也不知道算不算晚,可有进步有变化总是好的。
但这边不建议尬吹哈,
毕竟褪去星女郎的标签,
她从95花食物链低端慢慢向上行走打怪的路,才刚刚开始,
想真正被认可,洗刷掉当年烂演技带来的刻板印象,
不是一个尚不算爆的角色可以达到的效果。
最后一句
期待林允接下来的表现,希望她别在《中餐厅》里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