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强一优具体内容,以及三强衣帽架怎么样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济南高新区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在强省会建设中展现“三主”担当
提起济南高新区,你会想到什么?创新高地、产业新城,还是人才集聚区?是“五区叠加”还是“科创金融”?是齐鲁软件园大圆环还是汉峪金谷的洛杉“济”三件套?作为强省会建设的主力军,以上关键词都是济南高新区的发展“密码”。今年以来,高新区锚定“1334”发展战略,积极展现“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的“三主”担当,敢字为先、干字当头,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高新力量。
科技创新高地 持续迸发“硬核”力量
目前,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规上服务业营收、进出口总额、到账外资、上市挂牌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等各项经济指标和企业指标,均居全市第一位,高新区能否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对地方高质量发展形成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强省会战略的成色。
济南高新区最鲜明的特点是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从一块钢板到一个汽车自制件需要多长时间?在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答案是12秒。这个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于一体的绿色、现代工厂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山东重点打造的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总投资112亿元。整个车间配备180台库卡机器人,焊接实现100%自动化。对于加工后的成品,他们使用高精度蓝光测量机器人,可检测出0.05mm范围内的工差,精细化程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4月中旬,山东产研院的智能机器人创新论坛吸引三位院士到场,数十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展开思想碰撞,共同梳理产业突破发展创新思路,加强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布局。先后主导、参与齐鲁星座、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农业星座等多个卫星星座发射,助推济南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先发优势。山东产研院依托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积极谋划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产业,推动济南抢占新的前瞻性产业高地。
走进济南高新区各产业园区,处处可见“高新精尖”设备和产品的身影,时时能感受到科技创新给生产带来的飞跃。走进这里近百个创新平台,更有令人脑洞大开的黑科技。
李子嫁接桃子,成活以后会结桃子。李子树和桃树同科不同属,亲缘关系近,嫁接成活率高,这是广为人知的事。土豆和西红柿都是茄科植物,二者进行基因组融合,会长出土豆还是西红柿?听起来脑洞很大的一个问题,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揭开谜底。科研人员将马铃薯、番茄的基因组融合,成功培育出一个新物种。截至目前,舜丰生物团队已申请专利169项,“主粮+经济作物+高附加值特色作物”全系列产业矩阵完成布局,即将走上产业化道路。
新征程、新战略、新布局。进入2023年,济南高新区的发展思路更加完善、更加清晰。践行“三主”担当、加快“四高”建设,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是每一位高新人的共识,也是时代责任和政治使命。
以三大主导产业为支点,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四大主导产业,高新区在其中三项具备雄厚基础。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核心企业3000多家,规模达到3200亿元,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被评为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装备产业聚集企业1700多家,规模达到1850亿元,获批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企业突破4000家,连续4年位列全国高新区前5强。
吸纳创新要素,推动人才协同创新创业。高新区是科创产业发展的沃土。中科院在全市布局的15个院所中,有10家坐落在高新区,汇聚国家级、省级高能级创新平台58家,新型研发机构39家,居全省开发区和各区县首位;高新技术企业2000多家,占全市超三分之一、全省近十分之一。
提升资本活跃度,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目前,高新区集聚全市48%的上市挂牌企业、47.3%的私募基金、46家省级以上总部金融机构、400余家地方金融组织。同时,高新区在中央科创区构建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的风投创投环境,持续引进风投创投和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支持企业迅速成长。
新业态集聚 两个“试验区”建设齐头并进
2021年11月,济南市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2022年9月,济南高新区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试验区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功能,在济南高新区,两个国家级试验区不仅先行先试,并且在深度融合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新区组建科创金融服务专班,成立一级运营平台公司,发挥管委会+公司的优势,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加强平台建设,促进资本集聚。在实体平台方面,规划建设中央科创区科创金融载体,打造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风投创投集聚区和创新创业载体;在数字平台方面建设“园区通”智慧服务平台,用数字手段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运营平台方面,依托科创投资集团,发挥好国有资本参与、带动、引领作用。加强模式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创新推出了“科创经纪人”成果转化模式,深入推进“园区+DVC”“链主企业+CVC”的投资模式,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可作价”“人才团队有身价”“成果转化能估价”的“三价体系”。
行走在济南高新区中心区,高楼林立中,中央科创区·CTD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这里,金融“活水”汩汩而来,正浇灌着科创之花焕发蓬勃生机。
齐鲁软件园片区内,山东华天电气有限公司车间忙碌有序,工人们埋头组装有源电力滤波器。今年年初,这家企业遇到了难题。当时,华天电气有些订单没能回款,研发生产又面临1000万元的资金缺口,公司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又很少。紧要关头,高新区科创金融服务专班牵线搭桥,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主动上门,为华天电气开发专属的评级授信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专属模型对无固定资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格外友好,授信额度扩大六七倍。经无形资产评估,华天电气凭借两项专利技术顺利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且利率水平较同业降低30个基点。
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为科创企业提供贷款1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7亿元。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重点关注重大项目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方向,本年度科创企业贷款增量将创新高。
小到早餐小店,大到世界500强企业,都离不开网络。如果网络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损失,找谁理赔?济南高新区正建设网络安全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支撑政府、赋能产业、服务企业等目标,搭建“保险+科技+安全”的创新服务模式,以全流程定制服务为起点,构建网络安全保险生态基地和标杆实验基地。建设网络安全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是高新区网安试验区的三大试点任务之一,这也是对全国网络安全领域和科创金融领域的先试先行。
目前,济南高新区全面实施链长制,打造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形成了覆盖国密算法、芯片研发、安全整机、基础软件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安全服务等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了奇安信、天融信、360等国内网络安全核心企业在济南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
持续创新政务服务 一区“活水”引鱼来
“过去交竣工图非常麻烦。现在实现了‘一键归档’,减少了90%的工作量。”4月上旬,济南高新智慧谷投资置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马凯“现身说法”,分享济南高新区工程项目“一张图”“一键归档”模式带来的便利感受。传统的纸质竣工图移交需经历“晒图、签章、整理、著录、扫描、装订、装盒、归档”8个环节,而电子竣工图归档可直接缩减为“导出电子图纸、加盖电子签章、归档”3个环节。
据济南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实现工程项目电子竣工图“一键归档”,这是全国首创。这一做法也成为济南高新区通过做“减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代表。
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7190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5.87%,新登记企业4522户,增量全市领先。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一头连着经济大动脉,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市场主体稳步增加显示了经济发展的澎湃新动能。
“项目落下来,更要茁壮长起来”这是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也是优化营商环境聚焦聚力的重点。济南高新区在前移端口、优化准入的同时,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打破审批服务“条块”局限,多板块协同“链”成一条线,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成长的烦恼”。
济南高新区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承接省级审批权限121项,市区审批权限269项,也成为济南市唯一同时具有省、市、区三级办理权限的区县(功能区)。围绕企业所需,高新区整理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50余项服务事项,以推行“极简”审批为重点,定制最优服务流程,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幅度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化零为整”和全链条式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
未来,将有更多的市场主体“用脚投票”高新区,市场主体将进一步增长。
结语
“我们认为的大难题,在‘一件事’窗口一站式就办成了。我们当场领到新的《营业执照》《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山东八方源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女士非常惊喜。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北卡口,“保税甄选”中心店负责人赵佳和同事全力推进店面装修和商品调度,这家店的开放将让济南人在“家门口”买遍全球,助力济南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济南高新区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大项目、好项目不必多说,全市“项目突破年”项目里,高新区入选数量全市前列,其中103个新开工及续建项目年度投资242亿元以上,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3400亿元。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跨上时代的快车,告别一季度“开门红”,高新区如同一辆风驰电掣的高铁,正一日千里地飞速前进。 (本报记者韩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