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三思纵横(三思的图片和文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思纵横,以及三思的图片和文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黄志方:我在褚橙中,也读到了我的不甘心!

导语

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大多数中国人真的缺少认真的精神,不求甚解,人云亦云。

我是一个在试验仪器行业的民营企业家。试验仪器用大白话说,就是材料检验设备。我的人生也曾有过一段类似褚老这样咸鱼翻生的经历。

20世纪90年代,我和几个伙伴创业,用了8年时间,在中国的试验仪器领域打造了一个行业龙头企业。2008年,我痛失了这个龙头企业(被美国公司收购),但是很快,我又用6年的时间,东山再起,重新在这个行业打造了一个仍是行业领先的企业。

“咸鱼翻生,绝地反击”,对一个好战的男人来说,肯定是痛快的。但是,这个男人不会告诉你,他从绝地一步一步爬上来所经历过的心灵上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

为什么我能重新爬起来?因为“不甘心”。

我在褚橙案例中读到了褚时健老人的不甘心,我也读到了我的不甘心。

是的,我不甘心,我很不甘心。

我不甘心自己就像一颗流星,曾经在这个行业短促的闪亮过一下,我不甘心让人说:在这个行业里,有一个人叫黄志方,曾经大红大紫过几年,但是很快就被美元淹没了。

所以,在公司被收购之后,我拒绝了美国人的高薪资,拒绝签署禁业限制协议,半年内重新组建了新公司和团队,只用了6年的时间,我们重新杀回行业前两名的位置,现在的第一名仍然是我之前创造的公司(现在的美国M公司中国公司)。10年前,当我的公司成为行业冠军的时候,很多人无法理解:一个试验仪器的外行人,为什么他能在8年时间里成为行业领先的冠军?

今天,我想他们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又一次从零开始,用了6年的时间再一次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先者?

他们为什么不理解?那是他们不理解企业家的不甘心。

在案例中,我还读到了“认真”。

褚橙案例的分析中指出中国人的弱点:不认真。

这句话让我极有共鸣。

褚老能在酿酒、榨糖、烟业和种橙等几个领域都取得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比比人认真。

因为认真,所以他酿的酒出产率高,他酿的酒比别人的好喝。

因为认真,他榨的糖产出更多、能耗更低。

因为认真,红塔集团能够成为亚洲第一的烟草集团。

因为认真,75岁创业的老人能够颠覆种橙行业。

然而,大多数的中国人缺乏认真的精神。

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和运营做了很多事后看来极有成效的改进,但是,在夜深人静时,我经常感到过深深的困惑:这些并不复杂的问题,难道别人没有发现?难道我比别人聪明?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可是,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证明:大多数中国人真的缺少认真的精神,不求甚解,人云亦云。

在我们这个行业,从1996年到2002年,曾经有一家德国DL公司生产的内置控制器,在中国的市场上占领了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国内所有用户都以选配这个内置控制器为荣,就像用户购买电脑都愿意选配英特尔的CPU一样,几乎所有用户在招标的时候,都会指定要求配置德国DL控制器。在这样的一种盲目迷信德国技术的氛围下,国内的试验仪器厂家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纷纷从德国进口这种控制器。

虽然也有一些用户和厂家的工程师指出这个DL控制器性能和质量并不怎么样,但是人云亦云,个别客户和工程师的发言,无法影响整个行业的大局。

德国人趾高气扬地宣称:这种三路闭环自动控制技术,没有十几个工程师,没有三到五年时间是搞不出来的。

面对德国人的狂妄自大,国内的所有试验仪器厂家似乎自甘落后,甚至没有人去认真研究这个控制器究竟有什么技术难度?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研发不出来?难道德国人的定论就是我们的宿命?

不认真,严重的不认真。

2002年,我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了一个电子工程师,月薪5000元的工程师,承诺研发成功之后奖励5万元现金,只用了一个电子工程师,只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了中国人自己的三路闭环控制内置控制器。2003年,我们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在国内市场上横扫了德国这家公司,使得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跌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当然,能把德国人几乎扫出中国国门,并不是我们唯一一家企业的功劳。在我们公司2003年取得辉煌成果的示范效应之后,其它试验仪器厂家恍然大悟一般,纷纷研发自己的内置控制器,纷纷向用户宣传使用国内内置控制器的优点。在国内的试验仪器厂家和广大用户共同努力,一下子就使得这家德国公司的产品销路一落千丈。

再多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2013年,我们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立项研制一个试验仪器,全名叫动态疲劳试验机。这是一个用于材料研究和试验的行业最高端产品,专门用于材料的长期疲劳性能试验,单台设备的进口价格最低配置为150万元人民币。

过去的30多年,这个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都被美国M公司牢牢地占据着,中国的用户要购买美国M公司的这个产品,必须通过美国商务部的资格审查(航空航天的用户、兵器工业的用户是肯定不可以购买的,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航天答谢三所航空航天答谢是肯定不可以购买的),如果通过了资格审核,用户也要签署许多的最终用户保密和禁止协议,必须要用外汇购买,而且购买的时候要预付90%的货款,半年以后甚至一年以后才能交货。

毫无疑问,这个产品的性能是国际一流的,中国的绝大数用户对于这个产品已经到了膜拜、迷信的程度。

20多年来,国内也曾有一些企业尝试开发和研制这个产品,但是开发出来的产品和美国M公司的产品相比,许多性能指标有很大的差距。技术差距和粗糙的工艺使得国内的绝大多数用户依然愿意选择美国M公司的产品。

我们公司开始立项研制这个产品的时候,很多同行和客户都表示怀疑,认为根本不可能成功,他们认为美国M公司的动态疲劳试验机实在是太完美了,里面充满了太多的世界尖端技术。

可是,我们的总工程师在一开始研究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国内的厂家虽然一直在研制和生产这个高端的产品,但是实际上他们模仿和抄袭的却是美国M公司三四十年前的第一代产品,美国M公司目前正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却是他们最新的第四代产品。

对此,我们深感吃惊:为什么美国M公司已经联系开发改进了四代产品,而国内的同行厂家却仍然在模仿抄袭美国M公司的第一代产品呢?美国人的第四代产品与第一代产品相比,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和提升。

我们真的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经过两年的研究和精心研制,在2014年底,我们推出了和美国M公司基本相同的第四代产品,我们的产品一上市就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好评。随着我们自己和客户共同进行的实际应用测试,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在一到两年之内,把这个产品上做到与美国M公司完全不相上下的水平。

当我们的产品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之后,除了一点成功的喜悦外,更多的却是深层的疑惑:为什么我们能在两年时间里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取得了成功吗?为什么其它厂家,在之前那么多年不去跟踪美国M公司的技术进步,去研发第四代的产品,却一直在研制和生产美国M公司第一代的落后产品?为什么美国人在许多部件上已经开发了更新的技术,而国内的厂家仍然在研制和生产陈旧的技术和产品?他们为什么不去针对性研究和攻关?难道这当中包含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高深技术吗?

就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行业内的一个资深专家,我连续问他这些为什么?面对我一连串的发问,他分析了原因:大多数厂家不认真,这些试验仪器厂就像大多数种橙者一样,依循着传统的做法,得过且过,人云亦云。

传统的做法也能卖掉一些产品,也能糊口度日,甚至还能有些利润,所以就没有人去认真研究美国M公司的产品究竟好在哪里?我们的产品和美国M公司的产品在技术上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不是我们能所力及的?事实上,很多试验仪器厂家连认真研究一番的勇气都没有,当然就更谈不上去尝试或挑战一下了。

说得更悲观一些,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埋头研制的产品仍然是美国M公司的第一代产品。

近几年来,也不断地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能两次在同一个行业取得成功?你有什么独家的核心技术吗?你们的产品别的企业没有吗?同样的产品你的成本比别人低吗?因为你的名气比别人大吗?

刚开始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类问题,被问多了,我就编了一个标准答案:所谓美女,不过是眼睛比别人大一点,鼻梁比别高一点,皮肤比别人白一点,嘴巴比别人小一点,身材比别人好一点……

褚橙案例证明了我的论点。

黄志方系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承接旗帜炼内功 创新驱动争塑民族品牌——访深圳三思纵横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廷峰

多年以来,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是中国试验机版图上的重要力量,拥有着不俗的技术底蕴和良好的品牌口碑。然而在2018年,这家平稳航行了10年的战船却曝出旗帜易手的平地惊雷。原董事长黄志方卸任,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由梁廷峰出任。梁廷峰是何许人也?核心领导层交接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呢?三思纵横未来的发展又将沿着怎样的轨道前进?带着这些疑问,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深圳三思纵横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廷峰。

结缘试验机十数年 护航三思勇挑重任

深圳三思纵横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廷锋

梁廷峰是安徽人,今年42周岁,大学本科为工商管理学士。在进入试验机行业前,曾在惠州德赛能源任市场部推广课长、南京办事处经理,后在南京亚人文化传媒任媒体运营经理,有充分的统筹运营和精细化管理经验。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廷峰经朋友推荐进入三思纵横前身公司新三思公司,正式迈入试验机行业。“我在试验机行业一干就是12年啦!”梁廷峰笑着说,他从一线销售员做起,后历任办事处经理、大区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位,一步一个脚印,终成公司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梁廷峰接掌公司的大旗,前后交接的始末是这样的:三思纵横前控股股东、董事长黄志方先生因身体抱恙,为了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遂决定退出公司的管理与控制,、经过内部推选,梁廷峰最终当选,正式接过三思纵横的大旗。“虽然黄老先生因病卸任,但他仍然会担任公司的荣誉董事长和管理资政,他在试验机行业20余年所积累的经验是我们全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也深深感念他对新三思、三思纵横、对中国民族品牌试验机产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梁廷峰动情地说。

淘宝三思纵横“掌门人”这个职位,对梁廷峰而言,是人生全新的里程碑,是机遇,更是挑战。“我的专业背景是管理类学科,在技术、生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很欠缺。同时,三思纵横经过10年的发展,也正处于企业发展的瓶颈突破期,所以压力还是很大的。”梁廷峰诚恳地说。他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分析了三思纵横所处的境况。“从国内同行比较来看,我们的体量、技术、产品和规模都具有一定优势,但从我们内部来看,我们内部运营组织还不够科学、高效,已与我们的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如果不能够迅速改变,我们将会失去累积起来的优势。而从与国外的比较来看,高端的试验机市场仍然是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试验机想去比肩、超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动态疲劳试验机,国内80%以上的巨大市场仍然被国外几大品牌垄断,需要我们民族品牌试验机人加倍努力,奋起赶超。”

厚积技术广结缘 双龙头引领纵横市场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三思纵横有着超过25年的技术积累历史,承载有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和深圳市创新项目,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民族品牌试验机企业。梁廷峰告诉笔者,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0项,另外还有外观专利4项,注册商标3项。据梁廷峰介绍,目前,三思纵横已与中南大学等10多家高校单位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探讨解决力学测试的新问题、新方法。

三思纵横风暴系列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

风暴系列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正是三思纵横主打的经典系列之一,仪器采用了三思纵横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控制器与软件,控制与采样频率均超过1000HZ。另外,试验机的电气及控制系统,完全独立于主机机体之外,并采用双光杠传动导向,抗震、抗扰性能大大提高,更有利于高频率使用下保持设备的长期稳定,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另外,仪器还进一步优化了操作的人性化设计和外观美化设计。“我认为,我们这系列产品已成为国内电子万能试验机高大上的代表之一,并且能够与国外品牌同台竞争。”梁廷峰自豪地说。

爱国者系列电液伺服动态疲劳试验机

三思纵横的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产品——爱国者系列电液伺服动态疲劳试验机是公司另一大主打产品。爱国者系列动态疲劳试验机,采用了先导导向作动、试验力流量动态适应匹配、油浸电机等独家专利技术,具有长时运行油温低、噪音小、不漏油、稳定可靠等明显比较优势。据梁廷峰介绍,该系列电液伺服动态疲劳试验机在2018年已形成从10KN到500KN、100HZ,5大规格成系列标准化的产品,新一代的爱国者系列动态疲劳试验机,已被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核工业理化研究所、沪东造船等30多家用户选用,使用状态稳定可靠。目前该系列产品正在向多通道协调加载复杂模拟应用、高频率作动应用等领域拓展。“目前,我们的主营产品是新一代系列的电子万能试验机、持久蠕变试验机、疲劳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等,主要用户群体为高校、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典型用户有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电气、徐工研究院等。”梁廷峰接着补充道。

群雄逐鹿 中国试验机市场机遇挑战并存

作为在行业浸润了十数年的资深人士,对中国试验机行业的整体发展,梁廷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总体局面看,我认为中国试验机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总体技术含量依然相对薄弱,高技术含量产品被国外垄断。特别是代表试验机核心技术的测控系统,国内试验机生产厂家多数还没有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而部分试验机关键零部件,如传感器、伺服电机、阀、泵等国内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还是跟不上,对进口配套的依赖度过大。”梁廷峰条分缕析道,“另一个问题,是国内试验机生产厂商数量众多,良莠不齐,品质、价格、服务落差很大,行业集中度太低,价格竞争压力过大,仍然处于混战阶段。行业缺乏宏观规划与大资本运作、整合,严重制约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当然正如硬币有两面,问题的背后往往也存在着相应的机遇,对此,梁廷峰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技术维度看,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型,向科技型、智能型、集约化方向发展,各行各业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相应的各类测试标准须与国际接轨,并会进一步提升。同时,对研发性测试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新导向和新需求,会对试验机的技术性能与品质提出更高要求,那就会给我们这样以技术为导向型的试验机生产企业带来长足的增量发展空间,发展生态会大大改善。”

而从市场维度看,梁廷峰指出,由于行业内规模生产企业数量还很少,因此中国试验机行业还将较长时间处于混战阶段,不论是技术导向型企业还是成本导向型企业,目前还都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行业整合。但从长期看,技术导向型企业市场的空间必然会越来越大,成本导向型企业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必将是技术领军企业成为行业整合的领头羊,行业集约整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另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外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走出去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国产试验机品牌还应该更多的走出国门,利用我们的性价比优势,抢夺国际市场份额。”梁廷峰补充道。

面向2019:勾勒技术驱动蓝图

针对上述市场认知,梁廷峰也为三思纵横2019年的发展画下了蓝图:“2019年我们将继续沿着技术导向的路线前进。具体来看主要从技术研发、结构优化、市场推广几个维度实现。

在研发方面,三思纵横已经定下了4大研发计划:1.完成对多通道协调加载复杂模拟应用疲劳机系统的集成定型;2.完成新一代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研发;3.研发电磁谐振、直线电机、电动缸等作动原理的新式疲劳试验机,至少定型1种类型产品;4.研发新型节能静音型电液伺服万能机。

在市场推广方面,强化技术竞争优势突出的产品推广,如爱国者动态疲劳试验机、新一代风暴电子万能试验机、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全自动高低温冲击试验机等。而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2019年,三思纵横将弱化并逐步淘汰部分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毛利率低的产品。

另外,为了配合技术驱动高地的打造,运营和管理方面软实力储备也是梁廷峰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理顺内部运营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节支增收,改善利润率和现金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梁廷峰说,他口中的运营管理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技术、产品及增值服务为核心竞争导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营模式。关键是做好二头,简化中段。前端的试验机测控、机械设计、系统集成我们要牵牵抓在自己手中,并做优、做精、做出突出优势来,后端的售后服务也要进一步高效、便捷,并要进一步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中段的机械铸造、加工、装配等低技术含量的环节需要简化,降低自身人力、物力投入,利用分工协作来降低成本;其次,明确中高端需求的用户定位,三思纵横的目标客户群主要是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航空航天、核工业、造船等军工单位、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第三方检测单位、大中型企业等,品质和服务至上,是博取市场的重要举措;第三,以技术创新为最核心的发力要素,加大对关键技术人才及研发的投入,建立与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内部形成尊重人才、推崇创新的氛围,让创新成果贡献与个人收入增长相匹配,让有能力的技术人才成为公司长期发展的伙伴,成为公司的股东,长期与公司共享发展成果。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打铁还靠自身硬。要想纵横在竞争激烈的试验机市场,一定先要练就过硬的自身!”梁廷峰说。

后记:三思纵横发展简史

三思纵横的企业发展史,最早要追溯到天水三思,当初国有试验机厂的一批“不安分”的技术人才下海创办天水三思,后又转场创办深圳新三思、珠海三思。2008年,原新三思董事长黄志方从深圳新三思分离出来创建三思纵横,并收购珠海三思,以全新的公司再次征战中国试验机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三思纵横现有员工200多人,成为中国民营企业首家以主体资格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企业。如今,在完成传帮带交接的平稳过渡后,三思纵横在坚守“技术和创新驱动为主导原则”之余,经营的理念更加聚焦、深度、精细化、现代化,老牌国产试验机劲旅或许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