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又跟大家见面了,因为口罩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打球并且一直忙于生计写评测这事搁置了很久,2023还是希望把更多自己打过的底板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跟更多的球友进行交流。在这里我还是想强调一下:乒乓球的打法以及套胶配置种类繁多,本篇内容依据个人打法进行的配置及试打的真实感受,仅作为同好小伙伴之间的交流,不作为参考推荐。
近日,日本久负盛名的乒乓球器材商蝴蝶宣布,即将推出以张本智和命名的专属底板。
3
底板型号:林高远ALC
友们的一大福音,让我们享受快乐乒乓球!
一些蛋糕海绵的胶皮,球质不错,放在反手使用,各方面的性能均衡全面。但就因为偏重了,而被弃用。比如挺拔的1Q和MX-P,拉球和弹击都是外套中的佼佼者,但逼近50g的重量,职业选手可能没有问题;对于笔者来说,还是不堪重负。只能作为正手使用,不敢放反手。那些喜欢打两面狂飚又接受不了其重量的,倒是可以考虑狂飚3-50放在反手使用,一方面出球更好点,弹性好了;另一方面也能为球拍减重。
加大版面,比普通cl更有力和稳定,就是重量太重
底板:伊藤美诚碳
优个点评:
很多对器材一知半解的直板球友,都自然而然认为泰克西姆就是真正的蝴蝶“王”。怪就怪这名字取得太好啊!90年代末,黑马君初识蝴蝶王,当时就叫蝴蝶王;如果不是俺是耍横板,那它就成了梦中情人了。当时,我还读初中,所以暗下决心,赚到钱,要买支泰克西姆给弟弟,他是打直板的。
梅兹是欧洲最有实力的新生选手之一。
板面尺寸:161mm*150mm/CS
总结:适合自身力量不大,需要器材弥补且不差钱的。单就超级zlc本身弹性来说相比alc还是会有力量放大,反馈不如alc真实。比赛容易出现失误,我觉得这也就是为何没见国家队用超级zlc的缘故。但是对于业余选手在自身力量不足的前提下用器材来弥补确实是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加上官方标价2780元的价格,拿上它倍儿有面子,这不就是咱们业余球友所需要的吗
丹羽孝希的正反面胶皮都是V>15 Extra。但Extra这个硬度,放在反手位,很多业余选手是打不透的。笔者在业余球友中算是发力好的,选择的是比Extra更软的V>15 limber,反而感觉更得心应手,可弹可拉。即便在国家队里,选手在系统训练不够的阶段,也时常用硬度更低的胶皮。等到训练强度跟上了,状态起来了,才开始换硬度更高的。
推挡、横打、正手进攻与反拉都很好控制。
控球性:91
狂飙龙5x
同时,斯蒂卡旗下的许昕蓝标、朱雨玲红标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年人来说,其中很多还没有横打,推挡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选择了蝴蝶王,其实,超张用来单面拉攻也不错。虽然比泰克西姆薄了很多,但超级ZLC提供了足够的刚性和反弹力。
推挡、横打、正手攻。虽然都有点不那么好控,胜在威力大。
柄型:横板/FL
一旦适应了某个器材体系,就不要轻易更换。今天反手外套正手粘套,明天两面外套,今天外置,明天内置,那是笔者才干的活。
当然,也有例外,高军用着锯短了手柄的松下浩二,瑞典的卡尔松打正胶的,用上了亚萨卡马琳软碳。这两个板子都算不上硬。为啥呢?因为这样,他们能够击球更稳定,更能发挥自身力量。业余选手在选择球板时,也要估量球板的硬度自己能不能驾驭。有些人就是适应不了硬面材的球板,制造不了旋转和好的弧线,失误频频,这时就可以考虑林巴面材之类的板子;如果芳碳底板驾驭不了,那就干脆选择更软的纯木板。
不一定是越硬的胶皮就越好。总有一些球友认为硬度高的胶皮能打出更快的速度,威力也会更大。其实还要看自己能否驾驭得住。41度的狂飚三,在你完全能打透的情况下,力量是会比39度的大。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打透39度的。最好是七八成力就能感觉到打透胶皮,这样能借到球板的力量,击球的稳定性也会更好。
胶皮亦然。弹性好、反弹力强,固然打起来会省力些。但,也意味着脱板速度更快。比如很多业余球友一开始都跟风,选择反手神胶Tenergy 64,以为一劳永逸:最出名的、速度最快的,就是好。事实证明,Tenergy64的脱板速度还是超出了一般水平球手的驾驭能力。即便一些业余高手也转而求其次,选择了更软的Tenergy 64FX,更多的选择了优拉敏冲或者铂金J.O.之类弹性更小,性能更为中性的。再看蝴蝶公司去年的举措,出了新的一款玫瑰套胶Rozena,就写明为非顶尖选手使用,有更多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打起来确实没有原来T系列弹性那么大,相对好掌控。
买球板前,时常需要挑一挑,其中就包括挑厚度。比如斯帝卡CL,有轻重薄厚的。薄的板身更容易制造旋转,厚的能击打出更重的球质。那些喜欢CL这种结构,但又喜欢薄板身的,也可以考虑6.2mm的多尼克UP。结构雷同,但更容易起下旋了。近期上市的金标特注Viscaria直板为什么受到了那么多人的追捧,一方面是因为特注品质,量又稀少;另一方面,对于手握蝴蝶王泰克西姆的一些人来说,泰克西姆7.0mm的板身还是太厚了,不利于新时代直拍横打的诉求。而Vis低于6.0mm的厚度,自然是两面弧圈再好不过的选择。
喜欢光微子的球友咨询笔者,有没有结构一样的升级版选择?这个很难。光微子的底劲跟3层桧木、2层ZLF的结构息息相关,亦离不开那7.0mm的厚度。如果换成结构类似、厚度偏薄的大力神,手感和力量反应上终归有所变化,需要时间适应。
在日本的乒乓器材市场,日系套胶中仍然有着很多厚度为1.9、1.8、1.7mm的选择。有些国内球友也漂洋过海去买厚度更薄的Tenergy 05作为反手使用,尤其一些直板选手。一方面厚度更薄的胶皮,可以为球板减重,另一方面用于横打时更轻快,更好打透。多尼克F1、F2被用于横板反手时,对于那些更喜欢弹击和清脆手感的,2.0mm的厚度可能比MAX来得更舒服。对于上文所说的V>15 Extra,如果觉得Extra太硬,放在反手位有点重。但又喜欢Extra胜过Limber,那可以选择2.0mm厚度的。这样更易打透。
首先不得不提张继科带火的蝴蝶VIS。VIS在业余和专业领域都有很多人在用,毋庸置疑是目前世界第一底板。
厚度:5.8MM
厚度:5.9±0.1(mm)(木制品存在一定误差,以实物为准)
最后就是斯蒂卡碳素45,虽然现在国家队使用该球拍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还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