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杉杉西装和海澜之家西装哪个好(杉杉西装)

眼见董事长选举结果,郑驹直接当选接班人。或许是想到治丧委员会上的排名,周婷才上演了对董事长选举后的一幕,所以后来她的实际目标也并非董事长的位置,猜测最多是要再争取多分一点杉杉的股权。然而3月28日的法人变更之后,周婷却立刻在媒体上销声匿迹了。

1989年,杉杉企业由郑永刚创建于浙江宁波。杉杉企业官网称,30多年来,杉杉从单一的服装业务稳健发展成为聚焦新能源科技、偏光片等产业的全球领先高科技集团。自2002年起,杉杉连续20年入榜中国企业500强,2021年以531亿元销售额位居373位。

一、服装行业第一股

当年淘宝杉杉西服在上海供不应求,年轻人甚至要拿着结婚证才有资格排队买到一件。1992年杉杉股份正式成立,并在4年后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郑永刚距离心中那个“从服装到金融”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二、急流勇退投资锂电

2002年杉杉科技势头更猛,营收突破一亿大关,达到1.7亿元。到了2005年,杉杉科技的CMS负极材料年产量增长到每年1100吨,成长为国内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而在经过整整8年的等待后,郑永强迎来良机。苹果手机问世,锂电池需求量激增,杉杉科技一飞冲天。

三、吸引万亿锂电巨头

2013年杉杉股份凭借突破新高的240亿总营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行列。也正是这一年,郑永强在锂电池材料业务中赚到的钱,首次超过服装业务。之后电动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帮助杉杉股份成为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全球出货量第一的企业。

免责声明:文章所用的数据、图片,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他们一旦走了,你最后留下的,就是一堆废铁。所以我们现在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管理模式,就是既要做事业,同时也要快乐。当然,在分配机制上,企业的兴衰跟个人是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直接关系,那这里面很有问题。

他之所以能闲下来,是因为他愿意放权,其创造的“资本联邦制”模式,也使企业高管们的利益和企业高度绑定在一起,并不需要最高管理者来时刻督促。所谓资本联邦制,就是每一个杉杉企业都会有经理人和经营团队的股份,形成以资本为纽带、以资产紧密联系的“联邦制”。

这并不怨工人懒散,而是实在没活可干。厂里有从德国引进的现代化生产线,但生产的西服却卖不出去,员工们也曾努力四处推销,甚至把西服挂满路边,一时成为宁波街头独特的景象。

1999年,郑永刚成立杉杉科技研究负极材料研发。

在聊天中,郑永刚得知,这件西装,居然只是件进口的二手货、洋垃圾。这让郑永刚在大受触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看法——西服要想占领年轻人市场,必须要时尚。

 

押注锂电池、切入偏光片

 

在没有智能机、新能源车的年代,郑永刚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我不是科学家,不懂技术,课题完成了又怎么样,它能不能产业化?身边的人都说我疯了,可是企业家本来就不是常人,企业家看的是未来。”

此时的他和旗下公司,已经深入金融领域,君康人寿、中融人寿、太平洋保险、宁波银行、浦发银行、惠州银行等保险和银行企业,都有杉杉系的身影。

家族纷争告一段落,二代接班效果有待考察

智能机行业带动了锂电池销量,杉杉的股价终于一点点回到了双位数。这让郑永刚更坚定地投注到锂电池材料行业。

1958年,郑永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

而对于现任杉杉的董事长郑驹而言,他的企业继承权得来的也很顺理成章。因为他是郑永刚和前妻的大儿子。1991年出生,从高中就被郑永刚送去英国留学。郑永刚曾表示,儿子在英国生活艰苦朴素,“不买车不买房,平时出行都乘地铁。”

他上任后,深入工厂一线,找到亏损的根源,要想“活过来”,必须要有市场。于是,他辗转全国各地寻求合作。连续几个月下来,他似乎并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商机”,拖着疲惫的身子踏上了回家的路上。天生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郑永刚,在绿皮火车上遇到了一个穿着西服的年轻人,让他眼前一亮。

郑驹能否顶住股价下跌的压力,接过父亲的衣钵带领杉杉股份登上发展新台阶,值得期待。

1991年,郑永刚和同行们去参观了意大利的GF公司。看到这家老牌服装公司的工艺水准,同行的人瞬间没了信心,他们觉得中国即使花20年、甚至50年也赶不上国外的水平。

国际政治局势多变,经济复苏前景难料,杉杉股份也处在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困境之中。

现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人造石墨,这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我们叫“中间相炭微球”。还有一种叫天然石墨,就是我们黑龙江、内蒙古这些石墨矿经过烧解以后得到的,那个是天然石墨,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低。价格也不一样。那时候负极材料刚刚推向市场的时候,37万元人民币一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本大幅降低,规模也开始扩大,所以现在的价格就在6万~7万块钱一吨。这样的话,就可以进入应用市场。

两年后,上海杉杉成立,中间相碳微球的年产能达到200吨。而杉杉的产品一投入市场,就将这一材料的价格,成功拉低到37万元/吨,数年后,随着杉杉产能的加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市场里原有的玩家日本大阪煤气公司最终吃不住劲,被迫关停相关生产线。

但随后有多家媒体报道称,郑永刚妻子也就是郑驹的后妈周婷冲到了股东大会现场,直指董事长选举是违规,声明自己基于继承关系,应该是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曾经当过兵的郑永刚回忆过,自己最初的梦想,就是“当将军”。在商业世界,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而威望深重的“将军”遽然离世,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也将遁入迷茫。

对于杉杉西服要从哪里打开市场的问题,郑永刚给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答案——上海。在当时,上海是全国纺织工业之都,有最时髦的穿搭,也聚集了最挑剔的眼光,对一个刚诞生的新品牌来说,闯上海,简直是九死一生。

苹果手机进入市场后,一发不可收拾,杉杉集团也抓住风口,成为苹果负极材料的供应商。郑永刚对此还不满足,深知市场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随着企业的发展,郑永刚也团队也成为中国首个将锂电池从生产到销售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企业。

2014年末,郑永刚旗下公司以12.9亿元拿下艾迪西近27%的股份。经过一年的筹备与调整后,2015年12月,申通快递宣布拟作价169亿借壳艾迪西,一时股价连拉十三个涨停板。

2022年,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出货132.96万吨,其中杉杉股份的出货量,就突破了20万吨,同比增幅100%,占有率和出货量排名蝉联全球第一。

在显示产业的LCD偏光片业务上,杉杉的业绩也同样出色。尽管全球面板显示行业整体下滑,2022年杉杉却趁机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把市场占有率从25%提升至29%,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根据杉杉系运营主体、杉杉集团披露的2022年中报显示,截至中报期末,集团资产总计587.54亿元。在“杉杉系”旗下,现有杉杉股份与吉翔股份两家由郑永刚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

作为杉杉目前的核心主业,锂电池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均装在杉杉股份内。2022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披露实现营业收入158.4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09亿元。

上任第一天,郑永刚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女人织毛衣、男人打麻将、看报的、喝茶的、迟到的,早退回家烧饭的,就是没有人搞生产。

回到厂里,郑永刚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将研究出来的新西服品牌取名为“杉杉”。随后,郑永刚在厂里拉出横幅,“争创中国西服第一名牌”,决心大干一番,有人认为这是在痴人说梦,但郑永刚却丝毫不为所动。

打开上海市场后,郑永刚把杉杉推向全国,节节胜利之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郑永刚将甬港服装厂成功改制成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服装生产。又四年后,改制后的杉杉股份上市,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

有数据显示,在1993年至1999年,杉杉西服曾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保持第一。在巅峰时期,杉杉市场占有率之高,达到了37.3%。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日本、韩国都有这个产业,而杉杉是中国第一个从课题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锂电材料企业,一定要守住这个产业,只要活着,就能等到爆发的时刻。

作为显示产业的关键材料之一,偏光片生产企业主要为日本、韩国企业。在2019年,LG的高管找上门来,想把偏光片业务和资产卖给杉杉,原因是LG化学要转向锂电池行业,急需资金。

如今,杉杉的偏光片业务的营收又超过了锂电材料业务。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偏光片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2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从去年同期的47%提升至53%。

在他看来,企业的天职很明确,就是要锻造企业的核心能力,不仅能在中国做到行业前三,还要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所以从服装到锂电材料,再到偏光片,郑永刚已经干成了两大世界产业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