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优雅hp550升级固态,以及优雅hp5110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MacBook Air 13寸 2014款升级硬盘
丐版的存储空间实在受不了了,经常要删除文件。618活动看硬盘价格很诱人该入手了,让Air再发青春吧!!选硬盘纠结了好久,查了好多论坛有网友说WD SN550成功了,但是有些又出现睡眠问题有些又没出现,不管了看人品吧。
618买的479,619就涨到519了。淘宝买的SSD转接卡
一、安装部分
开拆,送了两个螺丝刀,没拍照,一个拆笔记本外壳的,一个拆固态硬盘固定螺丝的。
拆开后盖后的样子
红色区域就是固态硬盘
新旧硬盘对比(上为原装硬盘,下为新固态硬盘WD SN550)
更换新的固态硬盘上去
开机直接识别出新硬盘,抹掉后就开始安装系统了。
关机后重新开机并且按住Command + option +R键进入网络恢复安装,链接WiFi会自动下载基础系统。进入后我是通过时间机器恢复的备份。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完整系统进行安装。
选择从时间机器进行备份恢复
选择之前备份好的系统进行恢复,我的数据比较小20分钟就结束了。恢复好后会自动重启进入系统就可以跟原来系统一样的使用了。
2、 测试部分
装好后第一时间肯定是要查看下硬盘信息啊!!
苹果原装硬盘是SATA协议,速度比较慢,而且链接宽度是x2的。WD SN550装上后就变成nvme了,链接宽度是x4 总带宽为20Gbps。
读是原来的2倍,写是原来的6倍,真香!!!
可能是之前就升级过了10.4.6的原因吧,BootROM已经升级为121.0.0.0了,我尝试休眠是没有问题的,正常唤醒暂未发现其他故障。
正常使用,原装硬盘的温度要高点。
6年的机器了,我这AIR之前都没怎么使用,通电时间也才400多。新的通电时间为0,上电次数12,不错。
看到现在的空间真舒服,之前的动不动就只剩几个G了。也没什么大文件,这硬盘够我再战3年。
入门级装机首选 HP S700固态硬盘体验
前言:
别看现在人都用固态硬盘,其实就老机用户而言,用机械硬盘做系统盘的小伙伴还是有的,最近啊鲁的基友说15年大学配的主机处理图片和剪辑视频有点卡,想小成本拯救一下,在我看来这个机子剪辑视频肯定力不从心,后来基友说升级个固态硬盘给家里老人用也不错,毕竟CPU是E3,还能战一下。
毕竟E3神教战斗力还是可以一战的,话不多说,啊鲁帮他代购固态+安装系统走起!
产品开箱:
趁着6月初的618促销,经过一轮查看,发现品牌、速度、价格、售后都能兼顾的产品,HP S700算是为数不多之一。
560MB/s读取速度,三年质保, 359块到手价,500G容量,还要啥自行车。
包装盒背面有免责条款,以及多重认证LOGO,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印有产品SN码的贴纸。
产品说明书
产品包装内部:产品本体,附送四颗固定螺丝,不过一般都用不上,机箱自带2.5英寸硬盘固定的位置。
产品本体全黑磨砂漆面,白色HP LOGO显得分外醒目。
Solid State Drive,简称就是SSD,中文意思是固态硬盘。
两个金手指接口,左侧是供电接口,右侧用于SATA数据传输。
固态硬盘背面印有产品型号、序列号、容量、供电规格等,还有一堆认证LGOO。
性能测试:
先用CrystalDiskInfo看下硬盘信息,通电时间、写入量读取量都是0,是全新的产品。
格式化后可用空间为465GB。
TXbench
TxBENCH是一款能够全面评估固态硬盘读写性能的测试软件,除了常规的持续读写和4kb随机读写外,它还支持定制化读写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自由定制队列深度,随机读写文件大小,持续读写文件大小以及负载压力,是否全盘等。
持续读取性能为561MB/s,持续写入性能为515MB/s,读取速度与官方标称的一致。29MB/s的4K随机读速以及77MB/s写入速度是可圈可点。4K随机读写是体现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强大的地方,在软件运行时会频繁地调用它,尤其是在启动的时候。而SSD的优势就是快速地读写这些小文件,从而使磁盘性能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加快。
AS SSD Benchmark跑分为859,521MB/s的连续读速以及483MB/s的连续写入速度,表现还可以,不过距离标称的还有一丢丢距离,估计是测试软件的问题。纵观目前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这个得分基本上处于中上水平的说。
进行CrystalDiskMark测试,读取速度回到了标称的560MB/s,再进行了1GiB、8GiB、32GiB多种容量测试,在8Gib测试之后,4K随机写入速度有所下降,但持续读写的表现依旧保持在560MB/s。
本来想拆开外壳看看它是什么主控,可惜是京东买的,拆了就影响保修了,最后在京东销售页面看到HP S700使用的定制主控,有4个闪存通道,支持NAND Xtend数据纠错技术。啊鲁在以往测试了不少SATA固态硬盘,读取速度大多都在550左右,基本很少见到上560MB/s的,而HP S700做到了,根据网上查阅的资料得知,它采用镁光3D TLC储存颗粒,可以说相当符合HP大厂出品的风格了。
总结: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SATA固态硬盘的使用场景还是有不少的,在大家都买不到显卡不愿意装新机的前提下,老机升级再战是不少人的首选。话说回来本次入手的HP S700啊鲁并没有找到什么明显嘈点,速度达标,三年质保,HP大品牌,零售价才359元挺实在了,随着6.18到来,价格应该还会有进一步下探,有需要的可以考虑入。
经典固态良心升级:HP EX900 固态硬盘
说到HP EX900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上市差不多2年多了。我记得这块盘诞生在颗粒价格居高不下的那段日子里,EX900的价格在那时可谓真是一股清流。时隔2年多,SSD现在俨然已经白菜价了,这款500GB的EX900价格也更便宜了,降到和1T的机械硬盘差不多了。
再次久违的用上了这款SSD,勾起了我不少的回忆。
说明书被作为背景压在固态后方,并贴上了一个海绵垫,用来缓冲保护固态。
把SSD从包装里取出,可以看到主控芯片和1颗闪存颗粒露出,其他颗粒都被贴纸挡住了,贴纸上印有一些产品信息。
背面居然贴有一个散热片!我记得2年前入手这款的时候,是没有这福利的,HP难道悄眯升级了一波?
主控为惠普自家HP H8068,不过本质其实就是SMI(慧荣)定制的2263XT,这款主控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不少SSD都用过,虽然不支持外置缓存,但现在可以通过Win10的HMB技术代替。并且,这款容量500GB的SSD具有120GB左右的SLC CACHE,将TLC的一部分闪存模拟成SLC来写入,来提高SSD的写入性能。
SSD上一共有4颗闪存颗粒,每颗128GB,共512GB,标称容量为500GB。咨询了HP的朋友,HP EX900换成了三星3D TLC 96层颗粒,接下来咱们看看性能测试。
我的主板上M.2接口已经插满了,说实话,2个M.2接口真的不够用。现阶段,就只能依靠PCI-E转接卡来转接了,我使用的绿联的PCI-E转M.2.硬盘。
EX900标称容量500GB,实际容量465GB。运行在NVM Express 1.3上,标称速度为2100(R)/1500(W) MB/s,做个游戏的仓储盘还是够了的。
性能方面,TxBENCH成绩:顺序读取速度2477MB/s,写入速度1867MB/s,随机读写分别为1108MB/s 和 1564MB/s,4k QD1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53.4MB/s和163.8MB/s,4k QD32随机读写速度分别为390MB/s和306MB/s。我记得2年前测过这个SSD的速度,应该没这么高的,尤其是顺序写入速度这一块,不知道是因为HP悄悄升了级还是HMB的功劳。
分别测试AS SSD Benchmark 1GB(左)和10GB(右)的成绩。
在ATTO Disk Benchmark的读写性能测试中,文件达到256KB就可以发挥最佳性能,这个碎片文件处理性能和SN550差不多。
找朋友公司借了个PCMark10专业版,测试一下这款硬盘在日常使用时的综合性能,EX900得分1969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个性能要比卖的更贵的SN550还要高。。感觉HP是应该悄眯对EX900的颗粒进行了升级。
实际应用测试,拷贝了一个63GB的学习资料到EX900中,虽然EX900没有缓存,但是借助HMB技术+SLC CACHE ,全程一直稳定保持在1.56GB/s左右的传输速度。持续的高速写入能够方便用户拷贝大文件,对于一般用户日常使用还是足够的。
不过本人还是想摸摸底,所以用HD Tune PRO测了一下,实测到120GB左右的时候才会用完HMB+SLC CACHE全部速度,而后速度才降至250-300MB/s,真的比2年前那时候测高了不少。
总的来讲,惠普这款500GB EX900固态硬盘原本的性价比就不错的,价格方面每GB容量(标称容量)差不多7毛钱,HP还悄悄的对它的颗粒进行了升级,并且还额外增加了散热片。在HMB+SLC CACHE下能够维持120GB左右的全速写入,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很够用了。加上不弱的随机读写性能,做游戏仓储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HP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双十一预售促销500GB 369元,1TB 699元,最近有升级固态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