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台球杆皮头,以及台球杆弯了怎么调直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关于台球杆粘皮头胶水
好些朋友问换皮头用什么胶水好,我先简单整理下,方便大家选择。
快胶:一般指的是环氧树脂粘合剂,502只是其中的一种。
慢胶:种类就多了,有10分钟胶,也有24小时的树脂胶,种类非常的多。
其实快胶慢胶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不同品牌和配方完全干透后特性多少有些区别,太粘稠或者太稀的胶水,都不太适合粘皮头,太稠胶层太厚影响打感,太稀的胶水容易渗透进皮头从而使皮头变硬。
常见的皮头胶水:
502胶水
最常见的快胶,属于价格便宜,黏贴快,但是胶水结晶明显,换皮头时候,一刀下去整个皮头下来的就是502,还有就是有时候见球房打球整个皮头飞出去的,估计也是它!皮头发脆导致再好的皮头打感都不同。
进口401胶水
现在越来越多人用的韩国401胶水,我在店里给人用这个,2-3秒就搞定,多数人反应效果很好,说是手都掰不下来皮头。每次换用401胶水粘的皮头,没有一刀切的现象。针对目前主流皮头品牌使用,超级斩底部有吸收胶水的现象但不影响打感,其他卡姆、虎牌等皮头完美安装,在安装一个国产皮头时候发生过粘不住的现象,属于个案。可以胜任99%的九球和斯诺克皮头安装并保证性能。淘宝价格从2-50元不等,反正购买小心。
进口TWEETEN’S 10分钟慢胶
专门研发用于粘皮头的胶水,最大的优点就是胶水可以保持皮头性能,不会像快胶那样不方便皮头挪动,凝固时间说明是10分钟左右会根据天气和温度有变化。我个人的经验是应该大于10分钟,不适于急性子的爱好者,对于我本人,最少买过2-3管这个胶水,但是截至目前没有成功过一次,胶水也没用完过,最后都是被我放干或是送人。但是有朋友在用并强烈推荐。所以,不能说胶水不好,我觉得和我性格不符!
鞋胶
各种球房最常见的万能胶之一,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最大优点应该是便宜。我没用过,不予置评。
搜索淘宝还有将近200元的粘皮头的万能胶。我也没用过,不好评价。
和业内一些前辈沟通,适合粘皮头的胶水应该很多,只要能满足以下几方面:
1、胶水干结后不能太脆;
2、胶水的粘稠度不能太稠或者太稀,要适中;
3、干结后胶层不能厚;
4、抗冲击表现好,粘的牢;
最后,代表我自己,我推荐韩国的401胶水,是我目前用了觉得性价比最高的。401也有缺点就是胶水有点稀,对于超级斩、G2一些皮头底部没有涂层的有渗透现象;对于美国虎牌、卡姆就没这方面问题。当然假货不算。
我心目中更好的胶水应该是在韩国401基础上粘稠度稍微增加些,目前已经有几个品牌的目标,未来会陆续购买尝试,这个帖子未来随着试用更多的胶水,保持更新。
优质台球杆皮头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选手击球时球杆重要还是皮头重要
当年,丁主任、潘美人横空出世,在世界台球界为国人争得无数荣誉,自身也功成名就赚得盆满钵满,掀起了广大群众喜爱台球运动的热潮。再加上近年来台球国际赛事不断在国内举行,以范争一、赵心童、颜丙涛等为代表的新生代球员崭露头角,更是把这项全民第一大运动项目推向了高潮,从而也带动了国内台球器材生产热潮。
皮头作为重要的台球器材配件,一直都是由英美日这些国际大牌垄断市场。近年来国内台球器材生产厂家紧跟潮流,深入研发,从最初苛刻的选材用料,到细致入微的工艺技术,再结合时尚新潮的设计理念,经反复打磨验证,生产出来一系列别具一格的优质皮头,深受广大用户推崇,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目前国产台球杆皮头的种类有很多,质量、价格、性能各不相同,品质也是良莠不齐。所以在选购皮头时,除了硬度这个最基本的参数之外,还需考虑弹性、传力、抓球、耐用性等。以多层彩虹皮头为例,外观上要看皮头层与层之间的胶层是否均匀,每层的皮料厚度是否均匀平整,如果皮层出现波浪状,抑或厚度不一,那么直接影响的是实际打感,传力将不会均匀。
如果说球杆是球手纵横四方的神兵利器,那么皮头绝对是这把利器的灵魂所在。击球时,皮头对选手技术发挥的影响最大。一颗好皮头远比好球杆更重要,性能优良的台球杆皮头,对击球效果、打感,特别是球手的信心,都有着最强烈最直观的影响。
学台球最重要的是什么?后手?瞄准?杆法?
台球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往往一个细节忽略了,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比如说你瞄不准,自然打不准,或者说瞄不准,瞄不直,就无法做到出杆直。今天主要说的是瞄准的问题,以自己在练球过程中遇到的困扰、感受和解决办法,分享给同样热爱台球、同样饱受困扰的朋友。
请坚持看完,相信您一定大有收获!
1.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
大家都喜欢说“眼见为实”。从台球来说,这四个字包含两个意义:一方面是说个人实践、个人感知很重要,一方面是反过来说:我们的眼睛会欺骗我们;而我们的身体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这样使得我们的身体会配合眼睛所看到的。如果眼睛以歪为直,我们的身体会向着以为直的方向调整姿势,并以此为准击球,可想而知,是无法打直的。
(1)你以为是直的,而实际上是歪的!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我们的身体还是以看到的为准,或者说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瞄歪打歪了。以前我练习5分点,老是带塞,无法定住白球。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在网上看了很多视频和文章,才意识到可能是瞄不准的缘故,以歪为直。于是验证了一下,把球杆摆到认为直的位置,放在桌上,然后到前方后方去观察,惊奇发现:居然是歪的!而且杆头对着的也不是白球中心点!这样因为无法正确瞄准白球中心点,瞄准路线又不是直的,自然会打不中想要击打的点位,无法打到想要的进球点,结果是打不进和带塞。
那该怎么办?让所见皆为实?
(2)利用主视眼来瞄准。球杆应该放在主视眼下方,而且主视眼比副眼稍微靠前一点。我们长期的用眼习惯,一般会有一个主视眼,另一只眼睛是负责色彩等方面的,两眼配合起来视野就很真实准确。也有两眼主视的人吧。我自己是右眼主视。开始练球我是右手握杆的,这样并不利于使用右眼来瞄准。因为右手握杆的话,趴下去自然是左眼比较靠前的,而实际应该主视眼靠前来瞄准。如果非得用右手,就必须扭正头部,使得右眼在前,至少双眼平齐。个人的感受是这样的姿势很难受,并不容易保持。于是我开始练习用左手握杆,发现果然比较好调整主视眼来瞄准。练到现在,我左右手都可以打,左手更加准一些。我虽不建议你也这么办,但是这样确实比较好利用身体和生理特点。而且原本习惯用右手,现在改用左手打球,也没有想象那么难。
至于怎么判断自己的主视眼,网上可以查方法,方法是很简单的,就不说了。
2.如何做到手眼一致,让所见真实?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你的眼睛会欺骗你。前面说到纠正的方法就是要用主视眼来瞄准,并以此调整姿势。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意识到了,也尝试用主视眼瞄准,但是依然有带塞的情况。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那是因为在入位的时候,视线发生了改变,趴下去之后视线并不是开始瞄准的视线了。
我们应该在入位趴下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视线和视野不变。你没看错,我是在强调视线和视野两个方面。在我们趴下去入位时,一般的习惯是前额前倾,这样我们视野就会变窄,会影响我们的瞄准。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保证瞄直瞄准,二是正确瞄准白球中心点。那么具体的做法就是:
(1)在我们退台瞄准(退台瞄准看到的是清晰、真实、准确的)后,入位全过程视线要保持始终在瞄准线上。在这个视线下,瞄准准确。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保持头部直立–即面部是垂直桌面或者球杆,这点是为了保持真实的视野。在这个视野下,色彩真实。这两点保证瞄准清晰、准确、真实。
(2)头部应该从正上方去就球杆,不要从侧面入位。就是说从俯视的角度入位。上帝的角度。因为白球圆弧球面,从侧面入位很容易让你误判中心点。从俯视视角入位,可以清晰、明白、准确瞄到白球中心点。
以上这两点非常重要,能够保证我们打中白球中心点以及瞄直打直。如前所说,我们的身体是会以我们眼睛所见为依据作出相应的动作的。我们看到的是真实准确的,那么身体也会自然调整作出准确的动作–就是说,后手会跟着眼睛做出动作。我们看到的是真实准确的,那么生理机能会促使后手配合眼睛。可以说瞄准瞄真了,自然就能打直了。
经过这样调整之后,我惊奇地发现,能够打出完美中杆了,不带塞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总结:出杆带塞,白球不能定住,打不进,主要原因是瞄不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正确使用主视眼来瞄准,入位全过程要保持视线、视野不变,头部从俯视的角度去找球杆。视线一定是百分百不能变的,视野应该最大程度保持–完全保持对于人体生理来说有点难度。
各种杆法,是需要准确击打白球点位的,如果无法正确瞄准,一切杆法无法实现。
看到这里是否完全解决了你的问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