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潮流前线品牌介绍(潮流前线倒闭了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潮流前线品牌介绍,以及潮流前线倒闭了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三年关闭1800多家门店!宋慧乔、陈慧琳、黄圣依曾代言,这家青春休闲服饰品牌企业即将退市

今天,*ST搜特(全称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盘后继续“一”字跌停,连续10个跌停后股价仅剩0.53元/股。由于已连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哪怕接下来每天涨停,也无法避免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的情况,等待*ST搜特的将是在A股市场退市的命运。

搜于特的主营业务是从事“潮流前线”品牌服装的研发和销售、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等。作为知名的青春休闲服饰品牌,“潮流前线”的消费者定位为16~35周岁的年轻人,价格定位为平价的快时尚,市场定位为国内三、四线市场,可以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公司退市的命运也让这一品牌的忠实粉丝们唏嘘不已。

宋慧乔、陈慧琳、黄圣依代言

曾获“中国休闲服饰十大品牌”

资料显示,搜于特的前身搜于特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2010年登陆深市中小板,上市之初一度风光无限,75元的发行价,当年最高股价超过100元。公司业绩也连年增长,2012年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净利2.7亿元。到2017年,公司销售收入猛增至183亿元,净利超6亿元。2015年,公司股价最高达到330多元(后复权价)。

百度百科显示,“潮流前线”品牌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县、镇,并先后邀请韩国著名女艺人宋慧乔、香港著名女歌手及演员陈慧琳以及中国内地著名影视女演员、歌手黄圣依做品牌形象代言人。

2006年10月,郑州,陈慧琳出席“潮流前线”宣传活动。视觉中国供图

据介绍,“潮流前线”的产品面料以纯棉为主,四季服装丰富多样。最新年报显示,“潮流前线”品牌服饰产品覆盖男装、女装及配饰品等,有T恤、衬衣、毛衣、便装、羽绒服、棉衣、针织外套、裤子(水洗裤、牛仔裤)、裙子等类别。公司通过在全国设立“潮流前线”品牌专卖店销售服装。“潮流前线”还先后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最具时尚影响力服装品牌”“中国休闲服饰十大品牌”和“中国品牌500强”等称号。

“潮流前线”子品牌“潮品”,据公司官网

2015年,搜于特开启转型之路,大举进军供应链管理业务,发展目标也从上市之初的“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青春休闲服品牌企业”转变为“成为中国具有领先优势的时尚生活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以全资子公司搜于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运作平台,在全国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区分别与各合作伙伴投资设立供应链管理子公司,利用公司多年来在时尚产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开展时尚产业供应链管理业务。

随着搜于特的转型,供应链管理业务后来居上,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休闲服饰业务则逐渐退居二线。财报显示,2015年,其供应链管理业务营收占比还只有10.38%,到2020年占比达到81.55%,2021年更是达到88.34%。

三年关闭1800多家门店

实控人被限制高消费

据了解,搜于特从事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以原材料采购、仓储配送等业务为主,但该业务毛利较低,2015年的毛利率为9.17%;2022年毛利率已跌至负值,为-9.01%,而服装的毛利率为10.09%。

2018年成为搜于特业绩的一个拐点,当年公司虽然营收仍有增长,但净利却下滑近四成。之后,公司业绩更是雪崩式下滑,加上2020年开始受疫情冲击,当年公司营收降至86亿,不到2018年高峰期的一半,业绩则亏损17.71亿。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收继续大幅下滑,去年营收仅14.4亿元,不到高峰期的十分之一;2021年巨亏34亿元后,去年又亏损了19亿元。

一季报显示,搜于特业绩继续亏损,净资产已跌为负值,最新一期净资产为-16.47亿元,负债率高达141.98%,并且连续两年审计报告“非标”。

因经营不佳以及租约到期原因,到去年底,“潮流前线”在全国的门店仅剩下105家加盟店,一年之内关闭的加盟店达到415家、直营店1家,没有一家新增门店。

之前的2021年度,公司终端店铺减少947家(其中直营店关闭97家,加盟店关闭859家,新开加盟店9家)。2020年度,公司终端店铺减少363家(其中直营店关闭62家,加盟店关闭455家,新开直营店7家、加盟店147家)。

也就是说,三年疫情期间,“潮流前线”共关闭了1889家门店,如今只剩百余家门店,没有一家直营门店。

搜于特在2022年年报中坦言,因公司资金紧张,流动性短缺,导致公司及子公司多笔金融机构贷款逾期违约,多家金融机构已提起诉讼或仲裁,并申请财产保全,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人民法院冻结,多宗土地房产和投资股权等资产被人民法院查封,公司信用受损,融资困难,客户与供应商流失,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较大影响。

另外,公司下游客户资金周转困难,出现破产、失信、限高、诉讼等信用恶化的客户日渐增多,公司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回款困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5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应付利息及罚息3.4亿元,债务逾期违约产生违约金0.45亿元,投资亏损1.12亿元,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2.4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供应链合作这种盈利模式,在市场正常时还可以延续,但一旦面临类似三年疫情的冲击,就很难持续下去,这也是搜于特近两年业绩断崖式下跌的原因。

而休闲服饰业务方面,2021年7月,公司将“潮流前线”货品生产模式调整为以“直接外部采购成品为主”;2022年,搜于特主要通过“潮流前线”服饰品牌专卖店销售库存产品,生产(采购)基本停止,生产(采购)量同比下降99.42%。

根据搜于特今天(5月15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目前处于预重整阶段,但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根据公司之前发布的一系列关于仲裁、诉讼的进展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法院下发的失信决定书和限制消费令,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公司法定代表人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及被限制高消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年亏损70亿元被迫退市,昔日服饰巨头“潮流前线”为何陨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梦然 张智 深圳报道

休闲服零售品牌“潮流前线”母公司*ST搜特(002503.SZ)的退市,宣告了一个时代的陨落。

曾几何时,说起休闲潮流服饰的代表性品牌,潮流前线必有一席之地。瞄准“韩流”的时尚风口,潮流前线接连签下陈慧琳、谢霆锋、宋慧乔等著名影星担任品牌代言人,在服饰市场风头一时无两。2015年,创始人马鸿、黄晓旋夫妇登上胡润百富榜,财富值达到160亿元,位列榜单第150名。

但这样的势头却未能持续,近年来,*ST搜特业绩呈断崖式下滑,净利润亏损超70亿元,继拉夏贝尔之后,潮流前线成为A股市场又一个倒下的服饰品牌。

近日,*ST搜特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因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ST搜特于停牌前,已经连续15个跌停,股价也停留在0.42元每股,总市值仅剩12.82亿元。

从巅峰到退市,这家服饰品牌经历了什么?

从巅峰到退市

公开信息显示,*ST搜特诞生于2005年12月,主营“潮流前线”,当时的服饰行业内已有美特斯邦威、真维斯、森马等知名的品牌,但“潮流前线”凭借对时尚风口敏锐的洞察力,走出了自己的风格。那几年韩流韩风大火,“潮流前线”紧跟流行风格,甚至店名logo都带上了韩文,为了让品牌更有韩流风,“潮流前线”更斥资邀请明星进行代言。在之后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潮流前线”以直营和加盟结合的方式在国内30个省发展了近1000家专卖店。

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其母公司*ST搜特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并接连将“ELLE”“纤麦”“熙世界”“云思木想”等品牌收入囊中。几年时间里,公司大举转型供应链业务,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青春休闲服品牌企业”的目标口号改为“成为中国具有领先优势的时尚生活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并开出了12家供应链管理公司。

2018年,转型见到成效,*ST搜特的营收规模达到了185.2亿,“潮流前线”被冠上“中国版优衣库”的名头。但或许是转型见效,“潮流前线”也疏忽了自主品牌的设计,全部改成外部采购成品,如此一来,“潮流前线”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自己的风格,更像一个什么都往里装的服装大卖场。

2020年,转型供应链的劣势再被放大,因疫情其供应链管理业务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复工复产延迟,对当年业绩造成亏损,此后更是一蹶不振。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ST搜特营业收入分别为86.27亿元、51.76亿元、14.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1亿元、-34.10亿元、-19.01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0.79亿元,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单计2020年至2022年期间,*ST搜特合计亏损超70亿元。

曾任美邦服饰、波司登、红蜻蜓等上市鞋服高管,良栖品牌创始人程伟雄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转型后的*ST搜特的营收规模绝大部分来源于供应链合并报表收入,然而供应链合作合并报表毛利偏低,这种盈利模式在市场正常时还可以延续,但一旦面临环境改变冲击,抗风险能力不足,便难以维系。

程伟雄指出:“潮流前线的问题还是品牌定位过于紊乱,它把每个品类风格单独做成一个个品牌,看起来品牌矩阵非常丰满,但和用户需求差异过大,再叠加线下实体门店体验萎缩,加剧了潮流前线业绩下滑。”

津正念董事长何权津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潮流前线”在品牌定位、设计、供应链等方面存在不足。现如今的品牌注重快速反应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品,而“潮流前线”缺乏创新,产品更新速度慢。造成国内部分传统服装品牌走下坡路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消费升级、品牌定位不清、供应链不稳定等。此外,一些传统服装品牌在面对电商、快时尚等新兴业态时,缺乏创新和变革,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夺去。

潮退时刻何去何从?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传统服饰品牌“潮流前线”,还是海外快时尚品牌“HM”“优衣库”“zara”等,似乎都逐渐失去吸引力,近几年“闭店潮”涌现。以HM为例,2020年至2022年期间,HM在中国的门店从479家缩减至360家。本月,HM在中国开设规模最大的门店之一,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也将闭店。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实际上,不光是潮流前线服饰品牌,近年大多数品牌门店都出现了闭店、经营亏损等现象。原因在于消费模式已经产生了转变,在云消费时代,消费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障碍,线下实体门店运营的成本远远高于线上店。线下的风险除了需要租金、人工、代理商等成本外,还需要大量的铺货,而这中间产生了变动,一系列的损失都是要算到成本里的,而这些成本跟线上直销相比,要高出许多。品牌服饰以线上直销为主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营销专家张雅芝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可以看到,国内快时尚品牌近年来也在不断在调整策略,适应市场发展,其中包括品牌数量增加、产品品质提高、销售渠道多元化等。在本轮洗牌中,被淘汰的品牌原因都大同小异,一是品牌形象老化,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趋势;二是产品设计、品质等方面存在问题,未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三是经营管理不善,如成本控制不当、渠道管理不当等。

“后续服装上市公司退市的可能性存在,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公司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来判断。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以保持盈利能力和稳定发展。”张雅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