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民男神钟汉良与国产三大西服品牌之一的“SHANSHAN杉杉服装”牵手,成为该品牌的形象大使,敢行动,才有型,和钟汉良一起塑造更多可能。
凭借俊郎的外形,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充分理解,钟汉良演绎了众多深受好评的角色。无论是家国天下的徐令宜,丰神俊朗的顾惜朝,有勇有谋的何平安,阴狠狡猾的郭志华,还是为爱坚守的何以琛、程天佑,他游走于各个角色之间游刃有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杉杉股份新能源产业布局逐渐完善后,郑永刚也在2007年宣布辞去了公司的董事长职务,安心退居幕后。
一片偏光片
郑永刚曾回忆道:「我不是科学家,不懂技术,课题完成了又怎么样,它能不能产业化?不知道,但我能嗅到这是将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所以我胆子也比较大,决定将当时鞍山热能院碳素研究所的人和技术都收购进来。身边的人都说我疯了,可是企业家本来就不是常人,企业家看的是未来。」
资料显示,郑永刚,杉杉企业创始人,现任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任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会长、上海市宁波商会会长、上海市浙江商会名誉会长。据媒体报道,1958年1月,郑永刚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农村家庭,18岁参军入伍。几年之后,郑永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宁波老家,几番辗转后被派到鄞县棉纺厂当厂长。1989年,郑永刚于浙江宁波创立杉杉品牌,并率先实施品牌战略。
1991年,周建平一次跟着朋友去当时刚刚崛起的淘宝杉杉西服订货,发现精纺的需求很大,但那时全国所有毛纺企业都经营着特别红火的粗纺业务,周建平决定抛弃粗纺转型做精纺——一下子要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投入1000万元转做精纺,这让厂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无法理解。1994年,海澜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这似乎证明了周建平决策的正确。
可以说,机制创新决定了太平鸟女装公司的成功。
站在世纪之交的郑永刚感知到了市场上的暗流涌动:“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国际奢侈品牌纷纷进来,我深刻地认识到,杉杉西服品质做得好并不意味着企业能做大。”
2013年时,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全面超过其服装业务。这一点,给了郑永刚极大的信心,他笃定了杉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蓝海战略。
郑永刚一生戎马,带领企业因时而变,不断转型创新,为的就是不被时代抛弃。
2021年12月18日,中植集团创始人,61岁的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突然去世。
因为这场收购和新能源车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长,杉杉股价在2021年半年中翻了3倍。
郑驹高中毕业后,到英国留学,同学都不知道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郑永刚。
著名历史家学唐德刚说得好,形势比人强。
郑永刚曾坦言,正在培养儿子接班,其子郑驹从小在上海长大,作为商界巨鳄之子,郑驹却被郑永刚告知:我只有义务保证你基本生活。高三时,郑永刚送他去英国留学,不买车不买房,平时出行都乘地铁。
·郑驹。
“生于忧患”的实业家
在郑永刚与李如成一心忙着跨界的时候,张江平一直奔波在飞向世界各地考察的路上。2001年,张江平选择了扩大产品线,增加太平鸟女装系列。
郑永刚和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不同。郑永刚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没有科班经验,是浙江最典型的传统生意人。但郑永刚果断、罕见的前瞻眼光,让杉杉得以成为少数平稳切换到新赛道,并且获得成功的老牌公司。
任何产业都有周期性,企业的发展无非两条路,要么升级,要么转型。既然没有能力像优衣库、ZARA那样升级,那就必须果断转型,否则只能完蛋。
Cerruti 1881的面料,上面标签还可以写名字,和队友作区分
他在表演、音乐和舞蹈上的多元性,恰如杉杉服饰的理念,演绎了时代精神与时尚内涵。
毛阿敏
1999年5月,杉杉集团与鞍山热能研究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2021年2月,杉杉股份完成对LG化学偏光片业务的并购,正式进军LCD 偏光片市场。郑永刚曾在当年4月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偏光片)这是我最后一战,我一定要做到很自豪,要有话语权和行业标准制定权。”
公司刚刚发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杉杉股份实现营收206.99亿元,同比增长151.94%;归母净利润33.40亿元,同比增长232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郑永刚2020年底回归至4月20日,杉杉股份和吉翔股份的合计市值,已从425亿涨至664.7亿。其中吉翔股份更是今年的牛股之一,年内股价最高涨幅超310%。得益于此,在2022年3月胡润发布的《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郑永刚以125亿人民币的身家位列第1864位。
2020年,杉杉股份有关锂电池材料的收入达到69.16亿元;2021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至91.25亿元,同比增加31.95%。而在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年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达11.95亿元,比上一年多出9.07亿元。
财报显示,2021年杉杉股份的营收主要由锂电池材料、偏光片和其他业务三部分构成,其中偏光片业务为公司带来的营收高达99.44亿元,其在总营收中48.04%的占比甚至高于锂电池材料的44.08%。
同时,报告期内偏光片业务实现的归母净利润达11.97亿元,也要高于锂电池材料的11.95亿元。
2020年6月,杉杉股份宣告拟斥资7.7亿美元启动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权益项目的收购。为了主持此项收购,郑永刚时隔13年高调回归,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充足的自信:“未来我们会遥遥领先,掌握制定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资料显示,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光线提高液晶面板的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其在液晶面板成本结构中占比10%左右,对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Omida的数据,2020年LG化学偏光片业务(公司在2021年2月1日完成了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大陆地区的收购)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按照约定,2021-2023年,杉杉股份将分批次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剩余股份。
“收购偏光片是杉杉的第三次跨界,也是我60岁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创业。”郑永刚表示。
具体而言,锂电上游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核心材料中,杉杉股份三项均有涉及,并且每项都能排到国内市场前五甚至前三,但各项竞争力都在逐渐下滑。
以公司最早接触的负极为例,东吴证券研报显示,目前负极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在“四大三小”态势,其中“四大”为贝特瑞、杉杉、璞泰来和凯金。2021年杉杉股份负极产量市占率为15%,同比下降1%,位列行业第二,而第一的贝特瑞市占率为25%。
正极方面,2018-2020年公司相关业务毛利率为17.13%、12.84%、12.38%,逐级走低。2021年,杉杉股份已经启动了对该项业务的剥离,相关动作包括将旗下杉杉能源控制权转让给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转让永杉锂业100%股权等。
与剥离动作相对的是,在全球市场上,受益于锂电装机需求,正极市场正保持高增。东吴证券预计,2022年全球正极需求总量为133.5万吨,至2025年将达350.7万吨。
电解液方面,杉杉股份的扩张也较为缓慢。2019-2021年,公司电解液产量市占率为10.1%、8.4%、3.5%,下降显著。
而主营业务之外,2020年杉杉股份的非核心业务充电桩、储能、服装等甚至还处于亏损状态,合计归母净亏损为2.96亿元,同比扩大1.3亿元。
一方面,这笔收购显著增加了杉杉股份的资金压力。2021年末,杉杉股份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激增1026.10%至36.23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也从43.33%增至51.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更是由正转负,同比降210.69%。
为了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杉杉股份曾选择用定增的方式在二级市场募资30.96亿;也曾让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进行融资类股份质押;更是在截至2021年底账上货币资金尚有92.95亿元的情况下,引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资方联合对旗下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进行30.5亿的增资。
2015年前后,杉杉系卷土重来。其先是让旗下“泓石投资”耗资12.9亿元受让“艾迪西”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的股份,让郑永刚成为企业实控人,后又推动艾迪西重组,最终艾迪西被申通快递借壳上市成功,其股价一度迎来13个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