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包括微单吗(数码相机包硬壳)

在这两种数码相机结构上来看微单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原理并不相同,我们知道单反相机内部比较复杂,有反光板和五棱镜,并且是通过光学取景器取景了;而微单相机因为没有单反内的复杂结构,所以可以做得比同级别的单反相机更小巧,甚至接近卡片机大小。

对于摄影新手来说微单相机要比单反相机更加容易上手,因为微单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普通单反携带不易、操作复杂、功能单一等问题,微单的各种调节环、拨盘、功能键的使用比单反相机都简单,并且微单相机更加智能。

正常情况下从MOMAX 10倍微距切换到20倍微距应该直接拍出来是上图

外观展示及安装使用

背面的盖子滑开是一个支持NVMe和SATA双协议的M.2接口SSD插槽,拓展坞秒变移动硬盘,它的体积也非常小巧,出门的时候可以将其轻松放入夹层口袋,也不用额外再带一堆数码配件和线材,非常方便。

缺点:

之后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很多型号都数码相机,但是大多数都是实验型号,外观也五花八门。特别是富士的DS-1P,外形像一个刮胡刀。

▲胸前束紧带可以上下滑动调整,搭配腰翼行程四点式背负,在崎岖的山路,需要跑、跳、蹲爬等操作室,背包无需任何手动调整,牢牢地扣紧双肩及胸部,没有过多的偏离干,而是与身体融为一体,溜达徒步时就可以将这两条束紧带松解了。

操控,各种触摸,实际上比按键和拨轮的体验性更好。另外取景也是,笔者自己已经完全适应微单的屏幕取景,反而用不回去单反相机的取景器了。

微单早年没什么可吹的,只能吹吹自己体积小巧。但是随着微单自身实力越来越强,相机厂商基本上甚少再吹这点了。而诸如松下这样的厂商,甚至把微单做得比单反还要大还要重,简直就是巨单。

外景测拍

▲上个树,非常轻松,背包全程会根据身体的倾斜而倾斜,当然前提是需要三条背负带全部拉满到身体的维度,也就是绑在了身体上,虽然里面也背负了重物,小位置偏移还是有的,背负的松紧还是看背负者的身体维度。

而单反的劣势也正是微单的优势:微单因为没有反光板和五菱镜,所以体积小很多,而且重量也轻得多,所以微单更加小巧便携,而且微单用手持稳定器拍摄,也更加从容,时间也更加持久。

“单镜头”:指摄影拍摄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反光”:相机内有一块反光镜,取景时将影像反射到取景窗;拍摄时将影像反光到胶片上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1)优点:可以更换镜头、可手动曝光、调焦

▲ 18681553和8376092都没有覆盖“照相机”子类

现在,单反相机实际上只剩下佳能、尼康和宾得三个品牌,由于宾得产品稀少,并且在中国市场非常小众,因此实际上在国内大家购买单反相机主要关注佳能和尼康两个品牌。

背负系统结构: 外架包

下面就要软硬合体了,硬壳和软壳之间已经留好卡口,用力怼即可。软壳的按键反馈力度手感还不错。

还可以便携自带照相机,骑士们随走随拍,为保证外部轮廓不被破坏,拉链设计是从前面打开,将外型和功能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款实用而结实的骑行品。

单反相机之所以称之为单反,是因为它内部有一个反光板,并且快门也是机械机构,高端机型还配备了五棱镜取景。正是如此,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有局限性,最大为1/8000秒。取景时观看的和肉眼一致。

宾得当年很有意思,欣然发布了一个去掉反光板的单反相机作为微单。结果就是机身颜色真好看,但是谁会买啊?!

哪怕采用全画幅传感器,比如索尼RX1系列、徕卡Q系列,依然属于DC而不是其他类型 —— 一定要和小尺寸传感器相机区分的话,可以称为“大底相机”;

而因为电子传感器,微单抛弃了反光板。因为电子取景产生的诸如时滞、费电等问题,则是可以后天不断提升的。

Type-c拓展坞:

补充两点:

【ZOL客户端下载】看最新科技资讯,APP市场搜索“中关村在线”,客户端阅读体验更好。

这些年被元斌拒绝、然而大红大紫的作品包括《釜山行》、《那年冬天风在吹》、《军舰岛》、《The King 2 Hearts》、《与神同行》、《太阳的后裔》、《不可杀》等。拒绝的理由也是“花样繁多”:有的是不满意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是和编剧在剧情上理念不一致,有的要长时间进行海外拍摄,还有因为“对回归感到有负担”……哈哈哈,也是real 任性了!

MOMAX 10倍微距

除了单反,早年胶片时代常见的相机还有旁轴和双反。旁轴就是一个镜头用于拍摄,旁边还有一个光轴——有个小窗口来取景。

内部采用了魔术贴的设计,轻轻一撕就可以将开合处拉开,两侧还有卡扣。如果要拿取内部的东西的话,还是要将背包取下拿取。

旁轴

说了微单这么多的“坏话”,那么微单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了,微单首先小巧便携,这是微单最大的优势,其次用手持稳定器拍摄不太累,这也是一大优势,另外微单的取景器是经过影响传感器处理了,所以见到的画面就是实际拍摄出来的,你可以很轻易地看到最终拍摄出来的效果,包括对焦、曝光、对比度以及背景虚化等效果,所以微单对新手和小白更友好一些,也更容易掌握。

▲底部面料也是我比较关心的,多特福特拉24L采用比较粗厚的尼龙布材质,并且设计了隐藏式的防雨袋,防雨罩的作用并非只有下雨能用,在穿越树枝草丛比较茂密的图中,可以罩上防雨罩放置背包被枝条刮伤,有防雨防水和防刮的作用。

MOMAX 10倍微距

简单说吧。索尼微单转接单反镜头都可以实现了。佳能微单使用转接环用佳能单反镜头非常爽快。尼康微单使用尼康单反镜头也是爽快。

说到数码相机,就一定要提索尼。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就是索尼推出的。1981年,索尼推出了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台数码相机——Mavica,这台相机一开始就采用了可换镜头设计,拥有标变、中焦和长焦三枚镜头。Mavica采用了一块12mm x 10mm的CCD传感器,像素约为28万。

直到1994年,柯达推出了DC40,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商业化小型数码相机。这款相机内置了4MB的闪存,像素38万,采用4节AA电池供电。当然外形仍然不像一台相机。

事实上,除了索尼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Mavica之外,其他品牌的试验型号外观上都与通常的相机大相径庭。即使是单反也是如此。Nikon-E2是世界上第一台单反相机,但是这台相机上有两个Logo,Nikon和FUJIX。这是一台尼康和富士共同开发的机器,作为一个试验型号,这台机器采用了非常特别的光学补偿机构,使其在仅有2/3英寸的CCD上,取消了焦距转换倍率。

在胶片时代,照片冲洗出来之前我们是看不到拍摄的结果的。因此人们也习惯于先拍摄,然后再集中查看。因此之前的我们提到的早期数码相机也延续了这个习惯,这些相机都是没有屏幕的。第一台带有LCD屏幕的数码相机是卡西欧推出的QV-10,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LCD取景的数码相机。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卡西欧这个品牌一直是走在科技革新的前列的,无论是相机还是乐器,卡西欧的产品不能说是性能最好的,但无疑是最具创新意识的。在QV-10之后,理光也推出了RDC-1,这个机器创造性的增加了视频拍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这这两台相机的外形设计思路相似,都是转轴结构,区别是QV-10是镜头转动,而RDC1是屏幕转动。

1998年,佳能推出了旗下的第一台单反数码相机,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数码单反——D2000。这台相机首次采用了APS-C画幅,高达200万像素,是现代所有数码单反的鼻祖。此后20年间,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数码单反的像素和画质一路飙升,但是外观和结构相比于D2000都没有大的变化。

1999年,尼康也不甘落后,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单反(E2只是一个试验品),这就是传说中的D1。这台相机采用了27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是当时画质最优秀的单反相机。相比于佳能的D2000,尼康的D1尺寸要小很多,这个尺寸之后一直被两家的旗舰单反所沿用。不过在小编看来,这个相机还是太大了,估计也只有专业人士才愿意每天扛着它出门。

世界上第一台全幅单反是康泰时(Contax)推出的,这款相机破天荒的采用了高达60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大小相当于35mm胶片),因此视角和拍摄习惯上延续了传统的135系统,不用考虑焦距转换系数等问题。不过Contax一路走下坡,早早的就淡出了市场了。如今也只有一些老式的手动镜头还能在二手市场上看到了。

很快佳能也推出了D30,不过仍然是一台APS-C画幅的机器。但是单独提这一台相机的原因是他是第一款采用CMOS传感器的单反相机。这款相机的推出也奠定了佳能在传感器领域的地位,直到现在,能生产单反相机上用的CMOS传感器也只有佳能和索尼。因此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单反,除了佳能用自家的传感器之外,其他几家都用索尼的。因此不得不说佳能在当年是非常有远见的。

2002年,佳能推出了1Ds,这是历史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全幅单反。2003年,奥林巴斯推出了E-1,这是4/3系统的起源。

微单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意思是“微型单反”。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微单内部都没有反光镜,因此不能称之为“单反”。这些相机确切的名字应该是“无反相机”。最早的无反相机先行者是松下的G1。这是最早的无反相机,采用了4/3系统。而第一款APS-C画幅的无反相机则是三星的N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