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林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
而你只需要花一本书的钱,就能把这些知识轻松吸收。
第一,国民阅读场景碎片化,阅读内容个性化等需求不断上升。据易观分析发布的《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报告》显示,通勤、马桶、睡前、午休、早起等场景,成了人们的“第二书房”。相比纸书,数字化场景阅读更契合需求。如通勤时听有声书、睡前刷电子书等。而借助5G算力提升,通过AI和大数据,数字阅读平台能够更懂用户需求,精准“荐书”。
第二,技术驱动,使得数字化场景阅读效率更高、场景更多、体验更佳。事实上,短短十几年,数字化场景阅读就经过电子化、移动化、智能化三个时代,场景阅读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在1.0电子化时代,以Kindle为代表的电纸书等电子设备被称为“移动的图书馆”,便于携带的电纸书及其丰富的藏书量,满足了人们随时碎片化阅读的需求,使得阅读场景更丰富,阅读变得更高效。
到2.0移动化时代,通过咪咕阅读、微信读书等APP,阅读场景进一步泛化,阅读变得更加便捷。而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音频平台,则让人们摆脱“眼睛阅读”,在开车时、在工作时,还能通过“耳朵阅读”,阅读场景进一步丰富的同时,也让阅读体验变得更佳。
3.0智能化时代,以咪咕云书店为代表的5G+VR/AR阅读,带来了三维立体阅读,虚实结合的场景阅读让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足。比如通过“云上VR书店”,能够“具身”钟书阁等网红书店,宛如“身临其境”。通过“5GAR图书”,可以让书本“活起来”——书中的人物可以互相对话、书中提到的植物、动物、建筑等能够360展示,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
这套书在美国亚马逊上获得了读者 5 星好评,目前一共出了3本。每本书包含103个知识主题,5000条知识,主题从日常生活、动物习性、天文气象到科技发展,数百张国家地理精彩的摄影照片…
中国人天生就倾向于场论,这种偏爱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关于海潮原因的正确观念。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说过,没有远距离物理接触的超距作用是可能的。
故事之外,不乏各种最新的科学史料: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17世纪的自然志和自然哲学负有一种使命,要为新的命题式宗教提供一些一般理由。
01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你可以感受到高晓松的诗和远方!
拉动经济助力阅读
本文的书单将为你介绍当今最好的十本非虚构类书籍,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控制论和其他令人振奋的主题领域的进步,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600页的鸿篇巨制,其中正文500页,注释和参考资料100页。
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提出继续扶持24小时实体书店。从长远角度看,应用5G、物联网、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的无人书店更适合夜间经营模式,减少了因营业时间延长导致的人力成本上升。
➤ 《硅谷之谜》
书中把道金斯的meme翻译成“谜米”,目前一般是翻译成“模因”。
便有了“网红”头衔的高颜值实体书店
《血汗与像素:电子游戏制造背后的胜利和动荡的故事》深入探讨了过去几十年中最重要的一些游戏,从《巫师3》和《命运》到《星露谷物语》和《铲子骑士》。通过对这些游戏变为现实的开发人员进行广泛的采访,他们往往面临着紧迫的时间压力、资金问题、员工管理不善,以及更多地狱般的故事,施莱尔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最喜爱的游戏,能够面世是多么的神奇。
在节省读者购书时间、提升读者科技体验的同时,也实现了人工智能替代,有效降低了书店的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快速分析会员读者的阅读偏好,方便书店进行精准营销,做好用户操作和维护。
翻译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不过译者是台湾人,进化论相关的词汇,有许多用的是台湾的习惯用法。最明显的一个就是进化,书中一律叫做“演化”。
➤ 《改变未来的九大算法》
5星|《这才是心理学》:心理学常见误解与相关伪科学辨析。反证《巨婴国》作者要么是有意的骗子,要么是心理学差生
除了为读者提供贴心的读书环境以及良好的阅读氛围,言几又融合多元文创产品,努力共建立足于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体验的文创书店。而散落在各处的创意小物,正等待着触发你去理解潜藏在器物中的深意。
适合年龄:11岁以上
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遂成光明。
——陈嘉映
源自以下好书
对很多人来说,科技可能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话题。你很容易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在这个圈子里,或者你认为所熟悉的技术:社交媒体、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与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的大问题关系不大。
张鹏禹
首期“新发现·科普书单”
内容支持/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梦想E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