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纷纷开启“热热热”的“烤炉”模式。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各类防晒装备齐齐上阵,掀起夏日“防晒消费热”。户外防晒品牌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蕉下”)也乘着这股热风,于4月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但是4个月过去了,蕉下的赴港上市没了下文,却深陷各方质疑。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蕉下存在“产品均为代工贴牌品控存忧”、“过分依赖线上渠道”、“重营销、轻研发”等诸多问题。
①拓展销售渠道——线上全渠道发展+线下精品商超、专卖店。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汤健
消费需求的提升,就防晒产品来说,其颜值与防晒科技是最重要的构成之一。在确保防晒产品性能的同时,蕉下通过差异化的设计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符合年轻人追时髦的心理,突破消费者对于口罩的期待。在宣传上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并聚焦在“颜值”上,小红书上宣传其防晒口罩是“素颜神器”,形成差异化优势。
“3D立体渐变”、“自带美颜效果”、“精致女孩必备”……借助精美外观设计与大咖营销,蕉下成功为自己披上了一层“轻奢”外衣,定位高售价也水涨船高,一只防晒口罩的售价就到了五六十元。
但一位品牌咨询行业人士则担忧,“蕉下此时上市或许还为时尚早。”他认为,近年来大批网红品牌是通过线上营销,走的是用流量换规模路线,“但实际品牌根基并不深厚。”
但记者调查发现,高价并不等于高品质,蕉下产品的性能与质量似乎与品牌一贯以来的高价并不匹配。
此外,蕉下招股书显示,去年,广告及营销开支占收入超两成,还与600多名关键意见领袖合作来推广产品,为在线门店带来流量。
“我一直在小红书刷到蕉下,对于我来说,这把伞就是营销出来的,老字号天堂伞也有类似的防晒伞,才50多块,也有防晒性能,外形好看不好看不重要,智商税不交,用个性的老字号不香吗?”
蕉下俘获了众多城市年轻女孩的“芳心”,让这些女孩愿意以上百元购买一把伞、一顶帽子,这背后,蕉下可花了不少功夫,成功将自身打造成为一个“网红”。
85后,从事金融行业的A小姐
风险一:蕉下的成长主要是靠打造精选单品的方法论,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数量有限的畅销单品。2022年上半年,公司前30款畅销单品产生的收入占比超过了七成。若市场消费偏好和消费模式出现变化,对蕉下的打击是不小的。
2020年天猫平台“618”的伞类品牌榜单中显示,蕉下的产品均价为194元,是知名品牌天堂伞38元均价的5倍。目前在市面上的主流线下渠道,如名创优品和7-Eleven便利店等门店中售卖的太阳伞,均价也只在10-30元之间。而在天猫的蕉下官方旗舰店中,最贵的一款国潮太阳伞售价达到了299元。其中销量最好的是一款口袋系列花苞五折伞,售价为249元,月销量超过1万件。
如此靓丽的成绩单,不得不令市场对户外运动市场重新看待。蕉下作为户外防晒市场的一哥,值得我们认真了解一番。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我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到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