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站出来反驳我的观点,无非两种可能:
原厂怎么样?
我个人非常喜欢用24-70mm这个焦段,当然了,是大三元的那款。做挂机头方便呀,尤其干活的时候!装在全画幅机身上,既拥有可拍摄大场面的24mm广角端,又具有可近距离拍摄特写和半身像的70mm长焦端,适合拍摄的题材非常广泛。
副厂哪家强?
有人说,村长,你给它们排个名哎。这是一个难题。
▼
穷。即便是副厂,这个焦段都不便宜。
对这类镜头怎么选?下面针对市面上最常用的镜头,选一些供大家参考。
尼康Z 24-120mm F4 S
▼
135人已购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写这个选题。最近,因为腾龙E口28-75mm的发布,让很多用户又骚动了起来。买呀!可是面对一堆相同焦段的镜头,一下又迷失了。
尼康AF-S 24-70mm f/2.8G 9099元
尼康AF-S 24-70mm f/2.8E ED VR 13999元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10499元
索尼 FE 24-70 f/2.8 GM 13999元
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5980元
腾龙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A032) 7900元
腾龙 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5350元
淘宝适马24-70mm f/2.8 DG OSHSM Art 7299元
先来说尼康。AF-S 24-70mmf/2.8E ED VR让很多人很纠结。简直就是逆天,价格贵了,重量也沉了,达到了惊人的1070g,谁都知道堆了料,口径甚至达到82mm。尼康把看家的黑科技全部引入,汇集了非球面ED玻璃镜片(用了两片ED和一片非球ED)、高反射镜片、VR防抖、电磁光圈、纳米结晶涂层、氟涂层等众多新技术。
索尼FE 24-70mm f/2.8GM的价格是三款中最贵的,设计也是最先进了。色散控制达到非常牛X水平,对焦速度相对较慢是没办法的。镜身手感好,分辨率长焦端要好于广角端,中心优于边缘。最大的麻烦其实是头重脚轻的问题,很多人第一次装在A7系列上,都被吓着了。
一个F2.8,一个F4,差异真的不仅仅是最大光圈。从成像、色彩等方面看,F2.8是完胜。镜头这东西,价格从来都不会说谎。在我看来,没钱也不建议F4,上副厂!
售价:7699元
腾龙的A007?之前有个国外的拆解视频对它下得结论很有意思,模块化像佳能,内部结构像尼康,四级防抖实用,就是做工一如既往的XX,密封性差,容易进灰。上个月我有机会用过一次,通透性的确可以,但边缘画质有点糟糕。
痴。布列松大师的崇拜者,动不动就来一句“变焦都是浮云。
售价:6180元
售价:6180元
查看
售价:6999元
尼康的专业镜头系列。这支镜头630g的重量,还是比较轻便,成像出色,光圈全开,边缘画质稍肉,逆光拍摄以及色散控制都还不错,镜头本身也有微距功能,但这支镜头并没有光学防抖。价格也是跌落至发布价之下。
点击图片购买
尼康Z24-70mm F4S拆机镜头
佳能无反套机镜头,做工还是比较扎实,镜头本身加入UD超低色散镜片和多枚非球面镜片,让边缘画质有较大的提升。对焦静且快,带IS光学防抖,挂机也很合适,最近这支镜头也是降价不少,目前行情6999元。
售价:4080元
我知道你们会很自然的拿它和适马比,之前更多对比停留在官方的数据,年初有机会用过,适马出片明显更锐,光圈全开下,画质表现更出色。广角端适马中心弱于腾龙,长焦端适马中心好于腾龙,边缘都差不多。
▼
▼
▼
专栏
腾龙24-70mm G2这支镜头,镜身重900g,售价6000多元。成像质量和适马24-70在伯仲间,全开光圈下分辨率依然出色,防抖强大。美中不足的是,有跑焦的概率。众多用户使用反馈的感受就是,够用,好用,如果不考虑添加更多的镜头,那买它真的不会错。
为什么不推荐小三元?
腾龙二代A032比一代贵了2000元。做工提升,颜值加分,对焦更安静,防抖的介入动静也小了,5档防抖。腾龙官网宣传的改进比如防抖、做工、对焦。悄悄的说,结构和A007几乎一样,所以A007有的光学问题,A032也一个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