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价格是多少钱一饼(普洱茶礼盒空盒)

市面上茶品五花八门,藏茶必先得其法,方能藏茶若金。

比较艺术品、葡萄酒、钟表珠宝, 中期茶8582青饼,10年升幅10倍,冠绝多款奢侈品市场

距离天黑尚有一个小时,又遇到一个水塘,说什么都不走了!

这样的说法在市场上似乎得到了印证。9月1日,记者走访了武昌汉街、汉口崇仁路等多个茶叶市场普洱茶店铺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本地普洱茶的“收藏行情”已经大不如前,但“消费行情”还比较稳定,万元以上的高端茶品则普遍开启降价模式。

中午时分,终在璀璨烈日下看见永波湖,永波湖是南北线的重要路标,离我约六公里

我路过时,全盯着我,拍两张照片,不打扰

钱老板道:“是,是,韦香主说这件事行得,那定然行得。属下又想,将来事情了结之后,小郡主总是要放还给他们的。他们得知郡主娘娘这些日子是住在宫里,也不辱没了她身份,倘若老是关在小号屠宰房的地窖里,闻那牛血猪血的腥气,未免太对不起人。”

陕西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

潮州市政府,潮州,中国

夜已深,空荡荡的羌塘,杳无人烟,无聊听歌解愁。月亮被乌云团团遮挡,四周漆黑一片,狂风吹打着棚顶狂啸不已。

月亮出来会有所减缓恐惧感

 


 

Lot 143|八十年代 8592紫天圆茶
Four Stacks of 8592 Pu-er Tea Cake, Circa 1980s

POLA Inc.,东京,日本CD: Kazunari Hattori

狼在图右边。生就是这么的刺激,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下一个行程会发生什么

天黑前扎营休息,查看GPS,走了整40公里。食物充足时,这样的路况,一天可走70公里。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劳动了却没饭吃,估计也只是发生在羌塘。

人群中有人喊道:“5000”。

设计机构:

小枫突然想起了什么,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是一条精致的腰带,原来今天,是老五的生日,他都已经忘到脑后了。

设计机构:

一款普洱茶一年多行情价格下降140万

露营装备类:帐篷1顶、 睡袋1个(-30 °)、防潮垫1个、水袋4个、水壶2个、单反1台、单反三脚架1个(第一次已丢失)、SD卡3张、麦克1个、电池10个、太阳能电池板2款(备用100w )、汽油炉1个、汽油炉维修工具1把、汽油5升、筷子1双、闸线2条、手摇发电手电筒1个、耳机1个、锤子1个、打火机10个、快挂1个、粗绑带2条、细绑带4条

第一次:压缩饼干:40包 20斤;第二次35包17斤

第一次:火腿肠:60根 48斤;第二次50根40斤

第二次:优乐美奶茶20包

第二次:宽条挂面面条(两包)

第二次:辣椒酱一罐

其他杂物:教父3本(第二次没带,送给了日土县旅店的小姑娘)保险1份、笔记本1本、笔2支、香纸巾6包、身份铭牌项链1个

时间回拨至15年。在公司向领导递交了辞职申请,背上行囊从天津出发,一路向西,负重40斤,每天40公里,连续90天的行走,到达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山口,第一次触及的高海拔。也是这个山口让我沦陷,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也第一次接触到了羌塘,第一次听说杨柳松穿越羌塘的故事。这些深深的扎在了我的心里,羌塘和我的心合二为一,无法自拔!

时间回拨至16年。在餐厅向老板说我不干了,就开始了穿越羌塘的准备,首先是高海拔的适应。我来到了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准备负重20公斤不带水和食物攀登玉珠峰。第二天早晨7点开始攀爬。大约十二点左右到达山顶(6178米),下撤时体力透支,坚持两个小时后,距离营地还有三十米走不动了。原地休息,不敢入睡。此时正赶上其他登山的人员下撤,张口讨要了一口水和几块巧克力,才得以回到营地。

第一次穿越:

临近黄昏,觅地露营。风很大,把帐篷吹得呼啦呼啦的响,可很悦耳不是吗?晚上的阿里极其冷,把所有衣服裤子袜子穿上钻进帐篷里,手脚依然是麻的,可很凉爽不是吗?今天走了30公里,困乏很快袭来,睡得很好,拉开帐篷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一切如此美好。

可我太低估它了,无人区很快让我付出了代价。看着弯曲的车痕路,我起了抄近路的心。花极大的力气把单车推上小坡,从近40°的山坡直接冲下去。好景不长,尖锐石块无情的扎破外胎。我选的是雪地车,外胎极宽,达到4.0(一般的山地车是2.0的外胎),卸托包,下外胎,补内胎,打气,这打气可我折腾坏了!一修就修了3个小时。临近下午大风,寒冷无比的西风,体温急剧下降。夜幕降临才开始搭建帐篷,手如冰霜,脚如铁柱迈不开,我意识到身体处在失温的初段。强忍寒冷大风,帐篷在两个小时后搭建好,情绪几次波动,火大开始骂娘。火大会给身体带来热量,陪我度过漫长的无人区(纯属想多)

第一,三月初的阿里极冷,是不是不适宜穿越?第二,自行车的胎压是否过高,容易扎胎?第三,为减轻重量,没带汽油炉,天天喝冷水身体受不了?第四,是不是选路线不对,造成体力消耗过大?

小憩。第一次穿越的行李很多,光大外胎就有两条

第一次露营。窝在睡袋里哆哆嗦嗦考虑了好久,决定撤退

孤身一人D1 :3-31,26公里,宿营地海拔5187米。

九点一刻,太阳经已站在地平线,仿佛在向我道着晚安!是啊,徒步的人,应该休息了。可我连休息地还有多远都不知道。第一次撤退时远远地看到一户牧民,当即决定到那休息。可是走到了天色完全黯淡下来,也未能走到。(太阳落山和月亮出来前的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天无比的黑,伴随着呼啸的狂风。四周有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注视着你,根本发现不了。这也让我清楚意识到夜幕下的羌塘,如此的恐怖!)十点多总算坚持到了,太冷牧民还没有上来。我绕到房子前面,房门紧锁,看来今晚只能在羊圈休息了。

孤身一人D2 :4-1,35公里,宿营地海拔5245米。

顺利通过第一个达坂,第二个达坂不高,海拔5200,陡坡不易行,趁着顺风,使出洪荒之力,走五步喘气两分钟,奈何车身过重,艰难强行,1.5公里的爬坡愣是推了近两小时。到达坡顶,直接葛优躺,休息10分钟,勉强起身。

第三个达坂,坡不陡但特长,大概有3-4公里,累成傻比,翻过去没多远选择休息,其实可以骑车直抵坡地,但实在不愿前行。可想而知,我得有多累才不想下坡。方圆30平方米内找了一个平缓又相对避风的休息地扎营。

晚餐不错,煮面条,羌塘的第一顿热饭。过程不开心,面包煮了半小时,生硬,也罢,和着火腿肠和辣椒汤,狼吞虎咽。除了辣,没尝出其他味道。对比往后的伙食,今晚无疑是大餐。早早休息,今天实在是太累了,到了临界点。

晚餐不错,煮面条,羌塘的第一顿热饭

孤身一人D3 :4-2,35公里,宿营地海拔5052米。

此时的我正为骑行而可以节省时间高兴时,羌塘却给我一记闷棍。颠簸无休止的搓板路来临。车辙两侧是质地松软的干枯草地,骑或推都特耗体力,不宜首选。(选路标准:第一硬,阻力小。第二干,不滑,没水才能保证鞋干爽,轮胎也不会粘黏泥土。第三平,起起伏伏的人家小心脏受不了)

不出所料,车子未能经受住考验,前货架三个焊点裂两个。整个U型用来挂驮包的侧架快要掉落,左侧的驮包里可全是压缩饼干。这才第三天!进来之前车子装备反复检查无数遍。想办法补救,备用的鞋带临时绑上,效果不错。问题出现得越早越好,进退两宜。过了红山达坂车子基本没出过大问题。

选路标准:第一硬,阻力小。第二干,不滑,没水才能保证鞋干爽,轮胎也不会粘黏泥土。第三平,起起伏伏的人家小心脏受不了

孤身一人D4 :4-3,23公里,宿营地海拔5065米。

孤身一人D5 :4-4,33公里,宿营地海拔5104米。

孤身一人D6 :4-5,47公里,宿营地海拔5111米。

夜幕降临,第一次出来拍照。一直担心有野兽,待慢慢习惯后,也就按耐不住好奇心。夜色下的羌塘,真的好美!不知是相机设置的缘故,还是天空本来就是如此的蓝。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夜光下的小营地,灯光照射着的帐篷,火焰一般通红。

第一步,依然化冰

夜幕降临,第一次出来拍照

补一张D6照片:这张应该是最能看出两侧还在下雪的山脉孤身一人D7 :4-6,63公里,宿营地海拔4938米。

GIF来了,第一次上传动图,希望能看到。沙尘暴来的时候,有没时空穿越之感?寻秦记项少龙就是这样穿越的,不用特效也逼真

可以的话,私信我,帮忙画一画。孤身一人D8,part1 :4-7,37公里,宿营地海拔4960米。

第一次爆胎,幸好是前轮,如果是后轮,卸包装包就得花费很多的时间,熟练的把前轮卸下,自带快拆杆,倒是很方便。我带了4条内胎,先换上新的内胎吧,旧内胎塞进托包里,有时间再补。雪地车4.0的外胎,重新充气打到我手麻,骑行进藏的车友应该对此有同感。换胎时,看见远处山脊有三辆汽车,极速向东北方向远去。我呆呆的望着他们向羌塘深处驶去,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也没有追赶上去。我看见他们,他们难不成没有看见我?不得而知。

孤身一人D8,part2 :4-7,37公里,宿营地海拔4960米。

扎营第一件事修帐篷。每天两餐一宿,食物是不足的,中午没进食过,中午不进食的后果便是消耗储存的体力和自身脂肪,体重越来越轻,后期的速度明显减慢,这倒在意料之中,所以晚上必须得睡好。把折的铝杆掰掉,再重新绑上,铝杆短了4cm,搭建好的帐篷有些歪扭,美不美观不谈,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

先化冰,再化袜子,然后用袜子来过滤冰水。不要笑也不要恶心,袜子可以过滤掉泥土渣子,效果还真心不错,业界良心。出发前准备装备的时候,一直想带一个过滤器,体积有水壶大小,但足足有十斤重,所以没有带。过滤完冰水,然后把袜子拧干套在大水壶上,这厨房神器,我得好好对待。第二天起来,只需一宿,袜子就整个变得硬邦邦的,可以当凶器砸人。

第一次爆胎,幸好是前轮,如果是后轮,卸包装包就得花费很多的时间

孤身一人D9:4-8,40公里,宿营地海拔4953米。

第一次是见到纯野生的狼,激动的不知所措,并没胆怯害怕,赶紧拿出相机记录这一宝贵的时刻。像不像哈士奇?反正我没他当成狼。

第一次是见到纯野生的狼,激动的不知所措

谢谢支持。一个小人物也有他的梦想,勇敢追梦的时刻最美最绚烂。孤身一人D10:4-9,22公里,宿营地海拔4974米。

临近傍晚,天气突变,暴风雪来了。以为昨晚已经下了雪,今天不会下,晴空万里任我游。我想多了,今天特冷,之前遇到暴风雨也没这样的感觉,侧风吹得我整个左臂麻木,手指尽管戴着手套,也已不听使唤,失温,轻微的冻伤。第十天,遭遇入羌塘以来最冷的傍晚。

孤身一人D11:4-10,26公里,宿营地海拔4914米。

孤身一人D12:4-11,36公里,宿营地海拔4810米。

半个小时起身出发,狼依然盯着我,不走。难道想讹我不成?给你100块,你也没地儿花。你不走,我走吧。就这样走了500米,狼也就没再跟上。15公里后,在羊湖的支流,平坦河床上发现半包饼干和一瓶矿泉水。推车路过瞧见,速度极快的弯腰捡起来,我运气咋个这么好呢?顾不上开心,倒出饼干,饼干入口有点疲,也不管了,一口两口半包饼干已落肚,拧开矿泉水瓶盖,感情深,一口闷,一口气喝完。第一次觉得矿泉水这么好喝。

黄昏总算到了羊湖,此羊湖并非浪卡子县的羊卓雍错,羊卓雍错被很多驴友简称为“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离拉萨约110公里,今日所到达的羊湖,在阿里地区北部,可可西拉山脉西段,湖面海拔约4800米,是此次路线的重要地标节点,也是我遇到的较大的盐湖之一,真正见到羊湖真容之人是少之又少。

孤身一人D13:4-12,28公里,宿营地海拔4819米。

孤身一人D14:4-13,22公里,宿营地海拔4869米。

继续前行,可可西里山也逐渐清晰,又是一个梦中出现的山脉。路面小起伏,缓上缓下,一大片草地丘陵。过了羊湖,告别独尖山,行程也就过了三分之一,有点喜悦有点担忧,再往前走,也就没有退路可言。再看看衣服,变得很脏,一切还只是开始,到了后面更是脏破沉,还不保暖,感觉体重爆减,无力感越来越重。

今天遇到了一只特没礼貌的狼。这荒野来宾斜视了我一眼,在我面前大摇大摆的走过去,卧槽,如此淡定如此傲娇的狼,第一次碰到。好吧,他在过绿灯,我在等红灯。你的地盘,你赢了。懒得掏出相机,见习惯了。又向前走了没多久,羌塘就送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有了意外的补给,总是一路惦记着。走了没到一公里,实在控制不住,拧开三瓶早餐奶,瞬间干掉,囫囵吞枣一般,啥子味道都没喝出来。后来想想,那叫一个后悔。随后又推了500米,吃了两包压缩饼干。这下进食速度我明显放慢,咬下第一口,脆香,每一丝的香味直击我的味蕾,我的每一根神经,感觉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了。幸福感瞬间爆棚。

这次去无人区,跟父亲接触有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从家乡天津出发,父亲送我去火车站。父子平常交流较少,但他知道我所追求的是什么,想过什么样的日子,父亲的支持,让我可以走得更远,不管走到那里,他始终牵挂着我,同样的,我也牵挂着父亲。在火车站,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一定要回来见我。我的性格像东北人,不喜欢墨迹,也从不人面前落泪。其实,我心里是落泪的。

第二个节点是出羌塘的当天,我就给父亲打电话报平安,聊天内容如下:

第三个节点是回家的当天,父子见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很平常。但是内心却像狂风暴雨一样。没有一句话,只是看着对方!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晚上和父亲坐在一起喝着小酒,父亲听我讲述羌塘的故事。出发前,父亲并不知道羌塘在那里,我告诉他,羌塘是一个没有信号的地方,多则70天,少则50天。(我的原计划是50至70天穿越),聊到最后,问询我的下一步计划,我说先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再打算。父亲点点头。这个晚上,在我印象中,是父子俩聊天聊得最久的一次了。羌塘,拉近了我跟父亲的距离,这也是我感激的。

关于羌塘穿越,为什么不用三轮车。三轮车适合走柏油路面,近160的装备和干粮,拉起来并不会比自行车轻松。如果有两三人结伴,三轮车倒是不错的选择,前面拉,后面推。刚看了电影版的冈仁波齐,里面磕长头的藏民到了后期也是拉车,也是前面后面一起协作,才可以向前推进。羌塘无人区地貌复杂,一个人推三轮车不可行,特别是后期过河,很难弄过去。我选择的是雪地车,胎面较宽,达到4.0的外胎,兼顾了通过性与平衡性。

关于穿越的危险性,出发前我也大致认得,我认为是:一怕生病,二怕缺水,三怕受伤,四怕动物,迷路倒不至于,跟着车辙印来走就好。如找不到,也只是耽搁行程,并不会影响大局。无人区穿越成败,与季节气候息息相关。出发太早,太冷受不了。出发太晚,到了后期又难以渡河。杨柳松开创了依靠自力穿越无人区的先河,极大的开拓了户外界的视野,原来户外还可以这样玩。同样的,杨柳松给予了我这个概念。如前所说,每年的穿越条件都不同。第一,我占了年轻体力好的优势;第二,正是有了杨柳松和石头前辈的穿越,才给后人积攒了极多经验;第三,近年来,越野车穿越较多,留下了车辙印,至少不会迷路了;第四,今年的储水量较足,运气比较好。

是的,没有充足的准备是不敢贸然进入。第一次穿越失败,就是在对待气候这一条上大意了,被迫回撤 孤身一人D15:4-14,28公里,宿营地海拔5048米

傍晚风暴才渐渐减弱。扎营休息,开始煮面条,只要舍得汽油,面条是会熟的,最起码会软很多。有了意外的1升汽油补给,可以挥霍的看着火苗肆意乱窜而不心疼,五十分钟后,面条熟了,端看着这碗面条,味道单一,无限怀念起辣椒酱。

动物粪便是最好的燃料。这也是我第一次穿越没有带汽油炉的原因

面条熟了,端看着这碗面条,味道单一,无限怀念起辣椒酱

孤身一人D16:4-15,30公里,宿营地海拔5024米。

盐碱地解冻,白白的不是雪,而是盐碱,鞋子踩上去会沾鞋孤身一人D17:4-16,25公里,宿营地海拔4915米。

下午有一个小惊喜,一头野驴在远处草地,身姿笔直的警惕的望着我。野驴,这是进来羌塘见到的第一只,回溯到上一次,则是在昆仑山脉了。越往前走,生物多样性越丰富。我抬手向他打招呼,他一转身,掉头起速就往远处小山坡跑,留下抖动的圆屁股和尴尬的我。 四月中旬的羌塘,一切细节昭示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一头野驴在远处草地,身姿笔直的警惕的望着我。野驴,这是进来羌塘见到的第一只,回溯到上一次,则是在昆仑山脉了

孤身一人D18:4-17,31公里,宿营地海拔4887米。

谢谢各位 孤身一人D19:4-18,34公里,宿营地海拔4993米。

1、极端环境使用,2、快速充电应急

对于羌塘来说、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我只是一位匆匆的过客,反击是死,不反击也是死。何必要去打扰他们!毕竟我才是外来者孤身一人D20,P1:4-19,39公里,宿营地海拔4982米。

可能有人会说,你穿越羌塘回来,正在写游记,随你怎么吹都可以!人要忠于很多事物,包括自己的内心。遇见狼我是一点都不害怕。遇见野牦牛,包括熊,到底害不害怕?第一眼看见他们,会害怕,但也就是一秒钟的害怕,此刻我想得最多的是,要不胆怯不退缩,眼神要与他们交汇,表明我只是路过,我并没有要攻击他们的意思,如何摆脱和安全离开他们的地盘和视野是我下意识要去做的。现在写文回想,整个心里过程,可以描述为有与恋人约会,有遇见老朋友,有中彩票,有做坏事被逮到的各种综合感觉。但兴奋,是由始至终的。

孤身一人D20,P2:4-19,39公里,宿营地海拔4982米。

刚解冻的雪融水,浑浊不清,且河里多动物遗骸,不敢乱喝。但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前面几次河流成功穿越后,悲催的事来了。在一条过膝的河流中央处,因河道有凸起,形成弯道,没能骑过去。停在河中间,万幸的停靠在一个小浅滩。鞋没湿,但被困在河里。没辙,脱鞋吧。光脚过河,河水寒冷刺骨。刚刚融化的水,接近零度,超过20秒泡在河里,腿部出现麻痹现象,极冷。进入羌塘的第一次洗脚。

孤身一人D20,P2:4-19,39公里,宿营地海拔4982米。

是的,D20有两部分,第二部分打成了D21,谢谢你的提醒。孤身一人D21:4-20,44公里,宿营地海拔4788米。

在羌塘推行是什么感觉。举个例子:有一个20米高,35°左右的土质松软小山坡,我要分四次才能推上去。每次的驻足休息,大腿肌肉像被注入硫酸,酸痛难以站立,每次疼到翻白眼。进来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早已习惯。但内心已经开始惧怕这种感觉。再具体呢,每天就像在拉萨跑一个全程42.195的马拉松吧,可能还远远不够。

孤身一人D22:4-21,45公里,宿营地海拔4871米。

孤身一人D22:4-21,45公里,宿营地海拔4871米。

孤身一人D23:4-22,36公里,宿营地海拔5070米。

孤身一人D24:4-23,44公里,宿营地海拔4867米。

从营地下到水塘要走近100多米的距离,高度差约30米,又被小折腾了一把。取冰,沿用老办法,还挺干净的冰水。回营地路上,天色已完全拉下黑幕。沉寂已久的心又一次地悬了起来,最担心的依旧是大型的肉食动物。这黑灯瞎火的失身怎么办?提着十升的水,歪着脖子一路小跑。上坡还真累,最后接近八十度的坡顶很有挑战意味。一番辛苦之后,总算回到营地。最后一包压缩饼干落肚,突然想起还有两包红枣的。当从背包里掏出两包红枣压缩饼干,眼睛瞬间湿润,总是可以吃到第四种味道。没有犹豫直接干掉,明天开始只剩下了二十根左右的火腿肠了。火腿肠不仅仅是有点酸味,而是有一股彻底的变质味道,这也太难吃了,好想哭。二十根左右的火腿肠,前面的路程还长,干粮告急。我不能饿死在路上啊,我还很年轻呀。难道要英年早逝?不作死真的不会死,可不去作怎么会知道会不会死啊!

孤身一人D25、P1:4-24,43公里,宿营地海拔5000米。

来不及多想,早饭后出发。走了五公里,突然闹肚子。上大号时,身后一群野驴无端闯入,七八头成群结队的色眯眯的盯着我,有那么一瞬间,想提起裤子就走,我竟不好意思起来。要知道,大型动物遇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掉头就跑,而是先观察你的一举一动,然后再做出选择,每天都能见到野生动物,不是你把他们当作人,而是你会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同类。养过猫狗等宠物的都知道,主人要跟宠物玩得好,就要学习他们的行止,而且很多时候,主人都是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来。

离开河道就是缓下平坦的草地,随后没走多久就到了一条非常宽的河流,这条河是若拉错湖的主流。河道里细分着许多的小支流,有窄有宽,有深有浅,越往里走,河面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前几个很顺利的骑了过去,在倒数第三条的时候,接近中间部分,实在是骑不动,车子瞬间扎了进去。傻了,虽然是结冰,但踩破后是一堆堆的碎冰,陷脚难行。极冷,腿很快有了麻木感,来不及换鞋,速度离开这挣扎之地。

很无奈的来到倒数第二条,鞋子已经彻底的湿透了。既然这样就更不用换鞋了,直接推车下河。没想到这次水更深,最深处得有四十公分。差点就把裤子侵湿,还好反应灵敏,瞬间就拉着车子撤出来,卷好裤腿又慢慢的试探着下水。还好水流不算太快,但依旧是冰冷刺骨。赶紧拍两张,但就是这两张照片,冻得我搓了好半天的小腿。

孤身一人D25、P2:4-24,43公里,宿营地海拔5000米。

遇到了羌塘里的第二辆被遗弃的汽车

谢谢,记得顶帖呦!后期还会更加的虐,更精彩。你一直都在,感谢有你朋友们,我一有时间就会逐一回复大家的!感谢各位的支持!后期还会更加的虐,更精彩孤身一人D26、P1:4-25,40公里,宿营地海拔4913米。

在一上坡处,我俯身降低重心蹬地发力,努力的将车子往坡顶上推,快到坡顶时,竟发现两头牦牛,直愣愣的盯着我。(我在下,他们在上,专心推车而没留意,情况和遭遇第一头狼一样)我也看着他们,就这样互相对望了十秒钟,我决定先发制牛,紧捏刹车发出尖锐刺耳声音,第一次很彻底的失败。两头野牦牛依旧是呆萌不带表情的望着我,好像在说:哥们,请继续!

孤身一人D26、P2:4-25,40公里,宿营地海拔4913米。

上坡前看到一头牦牛尸骸,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野生牦牛,尽管是一堆冷骨,震撼,被牦牛角震撼到,牛角的根部有成人大腿粗。想想那头追我的牦牛,大腿粗的牛角,直插我的身体,肯定没有存活的几率。想着与牦牛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坡顶,扎营休息。当我脱鞋的时候,发现硬邦邦的鞋面,把脚背膈得又红又肿。羌塘,我的羌老师,总是在松懈的时候提醒我。在幸福的时候折磨我。(从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坚强,也不清楚内心会如此的强大)

孤身一人D27:4-26,42公里,宿营地海拔5110米。

火腿肠越来越少,不得不重新研究路线。到了黑石滩,有两条路线可选。第一条是原计划路线,还有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可具体路况并不知晓,有没车辙印不知道,有没沼泽地不清楚,但路线方向明确,也知道色务乡的具体位置。第二条是石头路线,还有两百五十公里,比原计划路线多出一百公里,食物还有三天的量,根据现在的速度,此条路线需要六天左右,有三天挨饿是必然的。但此路线我很陌生,连玛曲乡在哪都不知晓,但根据石头的穿越速度,我判断一定会有车辙印,而且到了乌兰乌拉湖速度提升很快,我推断路况肯定不错。最后再三思量,决定走石头路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车辙印,心里踏实!

孤身一人D28:4-27,46公里,宿营地海拔5019米。

装车出发!突然看见正前方有一匹狼,正“狼视眈眈”地看着我,已经遇到了几回,没第一次的激动心情,像看到哈士奇一样没有任何反应,习以为常地推车向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互不冒犯。

可就在这时,我突然观察到左侧还有两只,肾上腺激素瞬间飙升,下意识扫视一圈,竟然有五只,而且另外两只正在向我的右侧和后方奔去。糟了,我已经被狼群包围了。 第一次面对这种阵势,孤身行走在这群荒原王者的地盘,我着实被吓一跳,瞬间觉得自己会成为这群恶狼的盘中餐,化作一堆散乱的白骨。“难道我,李志森,这要英年早逝了,可是我还没结婚生孩子,还没女朋友,甚至初恋还在,这么死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这场大战一触即发,现在已经命悬一线,我当即意识到,如果将对手从五缩减为一,只去战胜头狼,那么生存希望定会增加。于是搏命式的推车向头狼冲了过去,由于是上坡速度不快,但是气势却咄咄逼人!(此时我已经做好了挂掉的心理准备),奇迹是,头狼看到我如此拼命,竟然吓得掉头就跑了。看到这一幕我立马停了下来,避免激怒狼群,再次引发冲突。

临走前,四周环顾,并没发现牧民帐篷,想必是从很远的地方来放牧。沿着车辙印走,没走多久发现不对劲,这条车辙是通向牧民的旧营地,很快到了尽头,之后只能沿着河床继续向山口进发,一直走到摸黑方休息。营地选择搭在河床的岸边,既可避风,又可方便取水。火腿肠早晚两根,压根吃不饱,只能多喝水,来填满肚子。查看公里数,今天仍过四十,极大的消耗体力。

我已经被狼群包围了。 第一次面对这种阵势,孤身行走在这群荒原王者的地盘,我着实被吓一跳,瞬间觉得自己会成为这群恶狼的盘中餐

孤身一人D29:4-28,44公里,宿营地海拔4962米。

原因有三点:1.在装备无法精简的情况下,食物的增加会增大整体重量,而羌塘主要是沙化的河床和其他质地松软的路面,一丁点重量都会极大加大推车阻力。2.羌塘平均海拔5000多米,水的沸腾点降低,做饭极其困难消耗时间。3.我想完成孤身自力无后援快速穿越羌塘的目标。

孤身一人D30:4-29,46公里,宿营地海拔4896米。

补一张营地动图:除了风声,就是满目的辽阔苍凉孤身一人D32:5-1,40公里,宿营地海拔4893米。

半夜饿醒两次,第一次捂着肚子朦胧睡去,第二次起来喝了半升的水,水没有加热,肚子很凉,再也没有睡意,一直清醒至天亮。日出前爬起来,加热喝了近五升的水,带着期望出发,希望能碰见牧民。走了二十公里后,依旧没发现牧民,再往前走就要离开乌兰乌拉湖了。乌兰乌拉湖周边一大片草原,活物众多,特别是草原兔和土拨鼠,停车休息时,老想跑过去逮两只。可我知道是异想天开,在羌塘,徒手抓住活物,一点机会都没,更不消说我现在的衰弱体力。土拨鼠别看身形肥拙笨重,但他们活动范围不大,警惕性很高,一副随时逃命的模样,一有风吹草动就跑进附近的土穴,就连狼和藏獒逮住土拨鼠,也不是轻易之事。

我的第一感觉是得救了!加快步伐,朝牧民家走去,一个人影没有,我对着帐篷喊叫了几声,没人答应。我停车坐在帐篷外面,没有主人的允许,不敢贸然进入。帐篷是临时搭建,有人上来住才对。我观察四周,发现一条新的车辙印通向外面,应该有第二辆车出入,我推测,应该是集体出去活动,再看停在帐篷边上的皮卡,前右轮胎瘪没气。继续坐等半小时,没辙了,希望破灭的感觉很不好,但必须得继续赶路。为了能快点出去,我装备大部分都留在了牧民家门口,包括我的单反和炉子,只剩下防潮垫,睡袋,帐篷,水壶,笔记本和一个背包等。估测整个车子重量包括装备不超过30公斤,这个重量对我来说,无疑是没有感觉。

孤身一人D33:5-2,49公里,宿营地海拔4668米。

第二天早早起来,一直到中午午饭才在餐馆遇到一位愿意拉我去那曲的老师傅。老师傅很善良,路上的小鸟要鸣笛轰走,生怕撞到无辜生命。老师傅再怎么说,也不愿意收我的车费,晚上到达那曲,我偷偷的塞了一百块钱在驾驶座底下(这是我除了去拉萨的车费,唯一多出来的资金),我骑车准备离开时,我才对他说起这件事。

我在那曲的马路上坐了一夜,第二天十一点就坐上了去拉萨的汽车。(全文终)

出羌塘第五天,拉萨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