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家用空调新版能效国家标准GB 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发布公告,此份新能效标准是国家绿色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钉科技观察] 飞利浦,一个在中国知名度颇高的外资品牌。日前,公开信息显示,飞利浦空调引入新高管,并确定了2022年在中国市场30亿元的销售目标。这个流淌着“皇家血液”品牌涉足空调市场,又会掀起多大的浪花呢?
追访
万能客服“什么都修”
例如,2005年,飞利浦以3.58亿美元将显示器及平面电视OEM业务出售;2010年,飞利浦将旗下中国市场中的电视机销售、市场开拓、配送及原材料采购业务全部外包给冠捷科技;2021年3月25日,飞利浦将其家用电器业务出售给投资公司高瓴,并签署独家品牌许可协议,允许高瓴使用飞利浦品牌及若干其他家用电器品牌15年……
飞利浦空调也是如此,但飞利浦空调的运营主体颇为神秘。据《第一财经》报道,安徽美博智能电器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余方文,之前从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了飞利浦空调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授权,后来碰到经营压力,今年5、6月份转手该业务。接手飞利浦空调中国业务的新团队,把该业务放在南京智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其一,品牌授权是否混乱?高瓴已经获得了飞利浦家电15年的品牌授权,而且可以续期,那么空调业务是否包括其中?如果包括其中,飞利浦空调未来的市场运营会面临复杂的品牌纠纷。即便和高瓴有过协调,中长期来看品牌受制于人依然都会是飞利浦空调的隐忧。
其二,格力的态度到底如何?如上所述,飞利浦空调大量管理人员来自于格力,这些离职的高管是否有竞业协议在身?按照常理来说,高管离职都会受制于竞业协议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从事同类业务。如果格力较真,飞利浦空调的产品技术开发、渠道拓展等会不会有潜在的风险?
其三,存量市场还有多少机会?空调市场自2017年高点之后就一路下行,2021年冷年呈现量额双降的局面。深处存量市场,再加上美的、格力、海尔的强势挤压,二三线品牌的生存压力非常大。飞利浦空调有着鲜明的“格力”基因,再加上外资品牌的身份,大概率还是会发力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市场,问题是疫情背景下空调线下市场在不断萎缩,高端市场大金、格力、卡萨帝、Colmo等品牌实力强劲,技术、品牌、渠道等资源都落后的飞利浦空调,还能不能觅得机会呢?
当然,外界也有一些猜测,比如飞利浦空调是不是高瓴或者格力,抑或是二者共同布的局,意图打造格力之外的第二增长跑道?
助推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
抱着一颗信任的态度我带领公司又一次入住了某东电商平台。之所以看好这个平台就是因为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还能看到信任二字吧!至少我们这次再来注定是不想再走的了。
首先关注美的的微信公众号“美的服务”,然后点击菜单里面的“更多服务”,然后是“服务大厅”
四是产品企业对一些低价产品采取以换代修模式,首发维修产品均走物流,不再设立维修网点,小家电产品尤其明显。
站在用户角度,空调定制只有全方位,才能收获“由内而外”新鲜与惊喜。谙熟此道的华凌鲜满满新风空调,通过外观面板和新风功能的双重定制创新,让用户收获惊喜满满:提供40m³和60m³不同新风量的选择定制,让用户自由针对房间室间大小实现新风量的精准匹配;通过随意贴面板,用户“咔嚓”一声即可像换手机壳一样轻松地安装,从而实现外观定制,同时面板还可以支持图案和文字的双定制,让很多年轻用户拥有了自我表达的空间。
感觉价格有些贵,王琦表示要再考虑考虑,没有立即和师傅约上门时间。把电话内容和家人一说,家人却突然想到,当初买产品时,宣传上写的保修期应该不止三年。翻箱倒柜找到说明书一看,空调整机的保修期居然是六年。更离谱的是,说明书上留的400客服电话,和王琦拨打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