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大码女装冬装(加绒外套女中长款)

“回归经营本质,用户是永恒的驱动力。”这是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服饰事业部总经理乔乔为淘宝天猫服饰接下来的发展所定的调。

过去10多年,服饰产业和淘宝天猫一起,随着社会消费的变迁经历了4个阶段,在每一个红利期都精准踩中了节奏:

初创的野蛮生长期,一大批淘品牌在淘宝诞生,服饰消费从线下到线上转变;

互联网人口红利释放期,淘宝天猫建立起了独特的快时尚生态,和淘宝商户一同加快了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和迭代的速度。

无线互联网快速发展期,2016年,淘宝完成无线化,进入红人、新品、内容化运营的第三阶段,粉丝的购买力被极大释放。消费者开始进入寻找自我风格的探索期。

如今,当淘宝天猫拥有近10亿用户,用户呈年轻化趋势、行业发展进入平稳期,在用户驱动下淘宝天猫服饰进入“风格当道”的第四阶段。

服饰产业棋至中局,产业日渐成熟,打法日新月异。什么样的策略才是可持续的策略?

在36氪专访中,乔乔直言服饰行业商品丰富性的背后是长尾需求驱动,用户始终是核心。

单纯依赖低价销货的去库存逻辑早已不是最佳选择,扶持更多风格的商家、商品,满足消费需求才是长远之道。

01. 服饰,年轻人的自我表达

如果想要了解一代年轻人的想法,只须仔细留意他们的衣着。服饰,是社会消费变迁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不同时代的风貌和性格。

上世纪80年代初,喇叭裤、蛤蟆镜成为大街小巷的流行,从“毛蓝布”、“的确良”的黑灰蓝基调,变为色彩多样的时髦服装;90年代,街边服装店、小商品市场流行开来,直筒裤、牛筋裤、A字裙成为一代人的潮流,彰显着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时尚个性。

服饰不仅是保暖避寒的实用物品,更是人们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随着Z世代拥有独立经济能力、圈层氛围兴起,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一份来自人民网研究院的《00后生活方式洞察报告》显示,在00后所有的开支中,服饰的消费金额占据的比例最高,服饰也被00后赋予了日常穿着外的精神与文化意涵。这一代年轻人更喜欢具有独特个性的商品,而非市面上广泛存在的标品。

2021年,天猫平台的年轻用户规模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超过30%。平台数据显示:由于内容媒体的不断发展,同时呈现着品牌集中度提升和新品牌不断涌现,这样看似矛盾的趋势,这背后实际反映的是人口代际变化和他们消费观念的迁移。

(多巴胺甜妹风)

年轻人,让服饰风格有了更多的裂变方向。

两个典型的例子是近郊露营和圈层服饰:

疫情之下掀起的近郊露营风潮,也点燃了服饰行业的露营风,渔夫帽、宽松的户外休闲装成为潮流单品。

圈层文化推动了洛丽塔装、JK装的流行,它们和汉服并列为2021年淘宝服饰“流行三坑”,从一门小众需求变为大生意。

风格精细化的程度越高、裂变的方向越多,服饰产业的机遇就越多。

在不久前结束的新势力周期间,新风格趋势如新中式、纯御辣妹风、御姐轻熟的手淘搜索量分别同比增长341%、2600%、801%。

淘宝设计师品牌PaleBlueDot(蓝点)在新势力周期间成交同比增长约350%。

这家创立于2019年的设计师品牌,是淘宝第一批尝试新中式风格的店铺。创始人刘一琼向36氪回忆,上线之初蓝点定位现代浪漫主义风格,2020年开始转型,尝试带有新中式元素的服装。

“其实是挺冒险的,一开始新中式服饰的市场反响并不明显。”刘一琼说。彼时新中式风格在淘宝方兴未艾,市场规模并不大。但平台的数据增长、商家的接连入驻,让刘一琼对这一细分赛道有信心。

此后,随着用户关注的增加,“我们慢慢地大胆一些了,逐渐新增一些产品,直到去年3月份,基本上完全明确了新中式的风格路线。”最终,成交在新势力周爆发。

(淘宝天猫新晋流行趋势:新中式风)

新一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品牌故事、英雄商品,而是积极拥抱新的概念、新的配方、新的风格,新的体验,不断出现的高质量的商品,正在加速这个形成消费趋势的过程。

年轻人也从对商品的选择,走向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审美认同、亚文化标签、复合功效、悦己需求,都在驱动他们消费的决策因子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化。

从用户服务视角出发,基于真实需求驱动一个新兴市场的发展,这样“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融合的方式,实际上是从需求层面颠覆了行业过往的“爆款逻辑”,长远的机会蕴藏在无数个细分市场。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挑选风格商品,新势力周期间,淘宝推出轻应用iFASHION+,联合了专业机构及5000多个商家上线了14万套搭配,基于算法能力对平台服饰进行精选,为用户提供更为完整统一的时尚穿搭解决方案。

36氪观察到,当绝大部分新电商平台还停留在低价走量的卖货逻辑时,淘宝天猫服饰用一年时间将6大风格拓展至40-50种,每个大风格下又有上千种精细化风格,新中式、ABG辣妹风正脱胎于此。

多位商家向36氪表示,纯价格竞争只会加剧同质竞争,抹杀服饰产业创新力。即便靠低价取胜,商家也未必能挣到钱。

越来越多的商家认为,从生意的长远发展来看,价格锚点必然转向用户需求和商品力提升这两个关键锚点。

02. 用户驱动是一个闭环

时装周捕捉下一季的潮流趋势,而后才是设计、生产,投放市场,等待消费者选购,这是服饰产业的时间线。

但在数字时代,它正在被改写。相比时装周,淘宝天猫新势力周反而像是一个试验场 —— 淘宝天猫商家基于真实的用户洞察,提前半年或1年在手淘捕捉潮流趋势,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

“实际上,这是一个闭环,用户是驱动力,也是最终服务对象。”乔乔在接受36氪专访时说道。

她在桌上画了一个圈,起点是“用户驱动”,淘宝天猫基于趋势、风格洞察影响商家;商家根据淘宝天猫建议组织货品、寻找自身的风格定位;最后这些基于“用户真实需求”的货品和店铺在手淘上线,满足用户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新蓝海市场。

面对用户需求多样性,淘宝天猫又推出两套服务不同类型商家的运营逻辑:

针对风格类商家,以丰富多元的商品、内容化、风格化的方式去解决年轻用户的需求;针对品牌商家,淘宝天猫和商家共建行业标准、创造新品类。

Chinism创始人杰森在服饰行业深耕多年。开设天猫店时,杰森脑海里只想着两件事:一是做一个真正的服饰品牌,二是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定位,而不是做“赚取差价”的生意。

入驻第一年,杰森在众多风格定位中摇摆不定:商务西装?工装?英伦?尝试一阵后,正巧赶上淘宝天猫风格化探索。在和天猫小二反复讨论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后,杰森确定定位美式高街运动风,切入新赛道。

新势力周期间,有着清晰风格定位的Chinism吸引了一大波粉丝购买,店铺迎来同比增长超260%销售小高峰。

像Chinism这样因切入细分新赛道,获得新一轮增长红利的商家还有很多。目前,淘宝天猫正尝试在用户洞察和数字化的基础上,发现新趋势,打上风格标签,即先在生产端定义清楚这一新趋势是什么,比如新中式风、纯御辣妹风、CityGirl&Boy风,还是高性能生活风,再按照风格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根据淘宝天猫的一组数据,淘宝天猫平台上有超过2亿的95后,其中,服饰先锋人群超过6000万。先锋人群的汇聚让淘宝能够通过数据维度的洞察把握潮流走向,这意味着,淘宝天猫也许是最有可能形成新消费蓝海的地方。

“如果转化非常好,商家就会去follow。”乔乔称。由此,以数字化洞察为起点,淘宝天猫形成了一条用户驱动、平台引导、供给升级的完整链路,助推小众趋势爆发最终成为一种潮流。

在风格化这条路上,淘宝天猫铺垫已久。

早在2015年,淘宝就推出了时尚互动平台iFASHION,鼓励商家原创。2022年新势力周期间,iFASHION+轻应用上线后增加了“风格推荐+整套穿搭”功能,用户可订阅感兴趣的“搭配圈”。未来,iFASHION可根据用户职业、身高体重精准推荐风格搭配。

(iFASHION+为用户精准推荐风格搭配)

随着风格化消费趋势上升,淘宝天猫服饰朝精细化风格方向升级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2020年,淘宝就正式推出了专注于服饰商家成长的“IF计划”,基于iFASHION沉淀的新商家孵化机制,包括消费洞察、精准推荐、供应链整合等能力,计划未来3年孵化10万新iFASHION特色商家。

2021年,天猫顺势推出“发光体计划”,扶持有独特品牌调性、风格的男装品牌,为男性消费者提供多元、丰富的潮流服饰。

目前,淘宝天猫服饰已有数万家风格类店铺。据悉,淘宝天猫服饰计划未来一年孵化10000个特色新商家,500个天猫新品牌。淘宝天猫将为新商家提供专属小二服务、产品专项支持、IP资源分享等服务。

“未来淘宝天猫的风格标签会越来越细化,当我们把风格更细化后,细分市场的宽度就会更大,会有更多人入场来玩,增量来自这里。”乔乔表示。正因如此,“用户每次打开看到的永远是新商品,是不一样的淘宝。”

通过数据的洞察,和商家站在一起,不断创造超越消费者预期的商品。这是淘宝天猫当下的坚定选择:“从交易到消费”的外在表达。

03. 服务者

无论是面向用户还是商家,淘宝天猫始终是服务者的身份。

展示是服装打动消费者的第一步。商场橱窗里的模特搭配是吸引眼球的所在。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展示不再局限于橱窗里的一两个模特,每款商品、每种风格、不同搭配都能万千展现。

因此,今年“内容化”成为了淘宝天猫服饰一大重要策略。

淘宝天猫服饰组的“内容编辑部”,长期与专业时尚机构、主播一起观察发现风格、面料、颜色等新趋势,与淘宝天猫上的用户需求、趋势风格交叉验证,基于算法将风格数字化、标准化,让每位消费者都能轻松捕捉潮流,找到展现自我个性的风格服饰。

这些内容,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在新势力周期间上线的iFASHION+轻应用获得体验。

除此之外,用户能在淘宝上看到更多关于服饰的短视频、直播内容,从单品到整套穿搭建议,让服饰商家找到更能展现风格的方式,也让消费者有更多直观感受和选择空间。

“优质商品需要充分的内容化表达。今年淘宝天猫将内容化作为重要战略,既是为了让商家更好地展现商品、品牌个性,更是为了帮助用户清晰地进行购买决策,精准地找到能体现自我个性的风格商品。”乔乔说。

未来,淘宝天猫会基于用户真实需求,一手推动精细化风格,让更多特色商家、商品在淘宝天猫出现;一手联动天猫品牌商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为近10亿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04. 探索者

面对未来最好的办法是去创造未来。

淘宝天猫上近10亿消费者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是由一个个具体的需求组成的,满足一个个具体的需求,才能创造10亿消费者的新蓝海。

新的探索已经在发生——在少女内衣市场,淘宝天猫正携手头部商家共建行业标准,满足消费这需求。

少女内衣市场的现状是“规模小,缺乏行业标准、市场投入不足”,这导致消费需求没有被很好的满足。此外,“青春期的少女以及妈妈们对于内衣和胸部发育的认识不足,或者羞于表达”。这是用户教育的痛点。

实际上,青春期的少女会经历三个发育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衣需求。选择合适的内衣,对少女身体的发育很重要。

基于市场缺口和用户痛点,淘宝天猫联合爱慕、Ubras旗下likeuu、百伶百俐等品牌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少女的内衣健康穿戴和选购问题。

探索的第一步,是建立规范统一的少女内衣标准。比如,少女内衣商品按照发育三个阶段进行导购划分、统一尺码选购标准、材质要求等,同时提供相关阶段的发育知识科普。

除了带头建立行业标准,淘宝天猫也在用户教育的痛点上发力。

淘宝天猫联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和8大内衣商家发起“小小内衣计划”,未来将为12个乡村地区的女孩,普及少女内衣和发育的生理心理相关知识科普,并为困难人群提供内衣物资捐赠,帮助她们更好地认识和悦纳自己。

这既是出于对少女内衣消费市场的洞察更是出于对青少年群体的关爱。

likeuu事业部负责人张斯岚在接受36氪采访表示,去年Ubras综合考虑了少女内衣用户洞察和需求,和淘宝天猫提供的少女内衣新趋势数据,推出了独立少女内衣品牌likeuu,第一时间入驻天猫。

(likeuu少女内衣)

基于少女内衣需要同时满足不束缚发育、有支撑力的双重需求,设计了无束缚无尺码少女内衣。没想到,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认可。

当消费需求被洞察、用户痛点被感知,当少女内衣的标准被定义清楚后,市场也快速被打开。2022年,likeuu前三个月的销量是去年三个季度总和的一倍。

这一探索模式还将复制到羽绒服、鞋靴等行业。在产业数字化基础上,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服务商家,从交易到消费。

一方面,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是不变的主线,从交易向消费决策和消费体验延伸;另一方面,和商家站在一起,回到生意本身。

“1+1可以大于2。”在乔乔看来,服饰行业要从行业运营走向产业经营,用户需求是永恒的驱动力。

深入改变服饰产业,告别恶性价格战,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量之路,靠的不仅是流量和数字化能力,更是长期主义的决心与耐力。

“在所有电商平台中,如果只有一个平台能真正为服饰产业探路,服务好消费者和商家,我相信那一定是淘宝天猫。”乔乔说。

各位老铁都给家里的长辈网购过衣服吧?

 

说到这个,大叔我可头疼了,妈妈辈儿的衣服还真不好买。

 

颜色、花纹、样式都要考虑周全,太老气了被嫌弃,太时尚了又怕穿不出门,所以选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模特上身后的效果。

 

像下图里的模特就是当下中老年服装的标杆了,照着她身上穿的买,准没错。

 

 

对于这位模特,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在淘宝搜中老年服装,十家店铺有九家都是她。

 

她的名字叫梁晓晴,毫不夸张地说已经包揽了淘宝中老年服饰的半壁江山,被外界称为“中老年服装一姐”、“掏空妈妈钱包的人”、“中老年杀手”……行业影响力杠杠滴。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一向以中老年女性造型示人的梁晓晴竟然是一名90后。

 

 

就在前不久,著名设计师品牌Alexander Wang(王大仁)官宣梁晓晴为品牌最新模特,这个消息在国内国外都引发了不小的话题。

 

 

对“淘女郎”群体来说,拿下国际品牌合作,梁晓晴是第一个。

 

这么年轻的90后女生,居然做中老年服饰做成顶流,再进军国际时尚圈,受大牌设计师青睐,是不是很神奇。

 

所以梁晓晴的故事很值得聊一聊。

 

 

 

 

01

 

 

 

1992年出生的梁晓晴,做中老年服装模特快满12年了。

 

据梁晓晴回忆,19岁时她想找一份模特兼职,但并不顺利,后来被一个中老年服装客户看中。

 

在客户看来,梁晓晴的脸圆润,长辈眼里这种脸型有福气、亲和力十足。再加上她的肩膀宽,中老年服装几乎都是大码宽松的,能撑得起来。

 

接下了这份工作,但梁晓晴多少有点抵触,毕竟她当时才19岁,想穿青春靓丽的衣服很正常。

 

可让梁晓晴意外的是,她第一次拍中老年服装,便有一款变爆款,卖出去九万多件。

 

 

 

梁晓晴这下有了信心和动力,再加上当时比较少有中老年淘宝模特,她便想试着做下去。

 

淘宝模特工作量巨大,年轻品牌讲究场景、饰品、包包更换搭配,但中老年服装不需要,一个背景拍到底,对拍摄量要求更高。

 

梁晓晴最初拍一件衣服收10块钱,要多赚钱,就得想办法提高拍摄速度。

 

1分钟,100个pose,0废片——这就是梁晓晴练出来的看家本领,连摄影师都惊叹:“快门都没你动作快”。

 

 

为了尽可能多拍一些款式,多转几个场,梁晓晴会先花2-3个小时先把妆容发型打理好,尤其是头发疯狂上发胶做到狂风吹不乱,这样换衣服就省事了,找一个塑料袋套着脑袋,无视周围人,现场超速换装,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完全是拼命三娘的架势。

 

 

 

一天集中性跑好几个邻近城市,一年航班里程达4万多公里,最多的一次拍摄连换400套衣服。梁晓晴是真狠,不过相应的也越赚越多,现在年薪百万,北京、杭州也各买了房。

 

虽说老年人也能做模特,但照梁晓晴的工作量,身体铁定吃不消。相比之下,梁晓晴她们反而性价比更高一些。

 

 

因为拍照绝技太牛,梁晓晴也火出圈,登上过《天天向上》《你好星期六》《越战越勇》等综艺节目,她作为中老年模特的个人品牌更响亮了,还引来很多外国人争相模仿。

 

 

虽然知名度大增,但梁晓晴很清醒,上综艺刷脸、与国际品牌合作提升逼格,这些对淘宝模特来说只是话题热度,中老年服饰厂家比较实际,能卖货、能出爆款才是正经事。

 

所以,即便已成中老年服饰一姐,梁晓晴的危机感一直在。

 

当下中老年群体心态更自由开放,对时尚理解也更自我,他们得需求千变万化,随着时代脚步更迭,梁晓晴能掌控的只有尽量多地拍下去,但能否出爆款,她掌控不了。

 

 

所以现在的梁晓晴不仅全年无休拍淘宝服装,还运营小红书、试水直播带货。

 

有这样的拼劲,怎能不越做越好呢?

 

在小红书上,梁晓晴详细地分享自己的拍摄流程和花絮,像解密幕后一样讲述自己这个中老年模特的工作故事,甚至会告诉大家自己做医美的体验,这种坦然直白的性格很圈粉。

 

有些离谱的粉丝直接找她白嫖客户资源,梁晓晴断然拒绝,她的理由也很充分,就是如果贸然介绍客户,但是网友工作水平不达标,那损失的是自己在行业多年维护的信誉。

 

 

其实,从梁晓晴上节目、接受采访的表现可以看到,她始终会站在客户角度来呈现一名合格的模特需要做哪些事、达到哪些标准,行业声誉也是这么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

 

一个人的个人品牌,其实是靠一天天工作口碑积累起来的。

积累口碑需要很久,砸掉口碑只需要一次。

 

 

02

 

 

梁晓晴其实还有一个妹妹叫做梁晓朗,两人是异卵双胞胎,长得并不太像。

 

有趣的是,姐姐梁晓晴专攻中老年群体,身材稍胖的妹妹梁晓朗则做起大码女装的生意,是一名淘宝大码模特。

 

 

我曾说过,个人品牌定位,一定不能贪多,主标签要鲜明,才能让别人记住。

 

梁晓晴、梁晓朗就是如此。

 

她们避开了时尚年轻的主流女装,根据自身特点精准定位,分别挑选了两个相对独特的群体,反而找到了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

 

尤其是梁晓晴的中老年领域,只要她能继续工作,干到100岁也没问题,到那时,纵然体力比不上年轻后辈,但经验资历足以奠定行业地位。

 

 

现在,姐妹两人一起上节目刷脸保持热度,在小红书互相引流圈粉,每个月接5、6个广告合作,在保证淘宝模特工作量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各个平台。

 

梁晓晴曾说:“其实服装模特这个行业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属于踏实肯干型的,赚到了钱也不会说去买奢侈品呀什么的。而是踏踏实实的把日子过好。”

 

最近肯德基的可达鸭火了,梁晓晴拍摄的短视频里,可达鸭攥着的小纸片上写着:”约拍中老年服装找小梁阿姨,全年无休。

 

真的是很会玩。

 

 

梁晓晴的故事让我很震撼,我真的没有想到最受欢迎的中老年模特,居然是年轻人的机会,这是我打死都想不到的。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市场会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年轻人在这个市场,一样大有可为。

 

果然这个世界只要你肯观察,都能发现机会。

 

但任何值得到达的地方,都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