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中国的快时尚,终于翻身了。
最近国民快时尚品牌URBAN REVIVO(下称“UR”)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消息登上热搜,一件成本91元的衣服被卖到了369元,因以次充好被罚了两万多。
结果本该是人人喊打的质量问题,却被网友认为是“反向营销”,很多人在相关话题留言:成本91元才卖300多,还经常打折,UR真是太良心了。
相比之下,比UR更有钱和逼格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却被狠狠打脸。
FOREVER21、Topshop等品牌退出中国,ZARA、H&M、GAP大面积关店,GAP还因为撤店清仓时人气稀薄,把灭火器都贴上了销售标签,15元一个。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UR是怎么拿捏住挑剔的中国消费者的?
ZARA的“中国学徒”:
会计变裁缝,年入50亿
总被拿来跟国际大牌对比的UR,最开始就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服装店。
它一没有资本撑腰,砸钱砸不起;第二创始人原本就是个会计,开服装店凭的就是年轻时的一腔热血,经验一点都没有,挣得就是辛苦钱。
1998年,UR创始人李明光,在广州白云区景泰街以每月25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档口卖衣服。
那时他旁边的档口都是一周或者一个月上一次新货,李明光却每天早上去进这一天要卖的货,每款只拿一两件,还跟顾客一对一沟通。
卖服装是体验型生意,李明光虽然累却积累了不错的口碑,很快他就把自己的小服装店开成了一个热门买手店,净利润超50%,三年攒了上百万。
这段经历也让李明光认识到服装行业的利润有多么可观,然而想赚大钱,还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
2003年,李明光第一次在日本六本木见到ZARA,一件衣服也就四五百元,却凭着超高的时尚度,把门店开到了阿玛尼的旁边。
日本银座六丁目
为了搞清ZARA的套路,李明光一口气买了五大袋ZARA衣服回去研究,一度让同行的人以为他捡了什么大便宜。
2006年,李明光开创了UR,目标就是做“中国ZARA”。
ZARA会抄,UR把ZARA当师傅,却比师傅更会抄:ZARA抄大牌的款式,UR抄ZARA的速度和高大上的门店设计。
UR 广州正佳广场店
从一开始UR就做大店,门店全是800平米起步,动辄开出两三层,而且每一家门店的风格还不一样。
比如,面积最大的广州“广晟旗舰店”,3层共4600平方米,比上海静安寺的宜家城市店还多1500平,融入了很多科技、艺术元素,甚至还有岭南文化展示区。
UR广晟旗舰店著名的长走廊
在上新速度上,传统服装企业,大多春装上市时开始设计冬装,设计跟着季节走,产品难免与潮流脱节,库存压力大。
ZARA从设计到上架只要两周,UR一点不示弱,也能一周上新两次。
UR是做需求导向,常年保持高频率市场调研,设计师拿着调研反馈打版做款式,火速设计后秘密发货给工厂,因为量少,从设计到上架只要12天,一年研发款式不低于12000款。
UR的第一家门店开业,首个月营收43万,到第三个月就翻倍到了90万。
女性买衣服,有很大一部分是冲动消费,上新迅速快的UR让这些顾客很上头。
UR三里屯世茂广场店开业
不到10年,UR首店的年营收就飙到近9000万元,它还在北京三里屯、上海淮海中路、广东天河路等一线城市著名地标亮相,目前全国拥有超过350家门店,一年营收超50亿元。
快时尚的“歪风邪气”
被UR治好了
时尚品牌的命脉,就是衣服的款式,因此速度是催化剂,ZARA、H&M成功的本质都是靠款式。
但这些大牌为了快,带起产品同质化的歪风邪气,质量也越来越差。
作为ZARA的“中国学徒”,UR一不学ZARA抄大牌同款,二不学它超高定价,而是把重心放在设计上。
李明光从学生时代起就痴迷时尚设计,他说:“我认为服装行业的本质就是时尚,你抓住时尚,就永远有生命力。”
成立UR后,他对时尚更加变态级的痴迷,不仅自己当设计总监天天自虐,还要求公司高管都要懂时尚。为此他每天早起第一件工作就是研究LV、GUCCI等品牌的设计动态,然后发到公司群里供大家学习。
光靠纸上谈兵自然无法做出好产品,李明光还很喜欢参加国外的面料展,跟买手团队一起逛街,跟不同的品牌学习设计。
如果陪女人逛街是一般难度,陪李明光逛街就是地狱级,他每次逛街都要12个小时起步,从商场开门逛到关门,除了吃饭以外,所有时间都在路上走。
为了方便在时尚前线立稳脚跟,UR还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设计中心。
UR的设计团队有500人,其中分成无数个专题小组,比如一个专门做面料印花的小组,每天只负责设计高辨识度的印花,印花的形状、大小、色彩、密度都是他们的专业课。
UR伦敦旗舰店揭幕剪彩
如此来看,UR的设计成本不可能太低,至少要高过ZARA这样的品牌。那它是怎么把价格压到比ZARA更低?
因为UR真看不上其他品牌互相抄袭,它自己搞了一整套供应链系统,自己设计衣服自己卖。
开始时UR在广州有自己的工厂,还在广东周边的浙江、苏州等地开发了200多家原料供应商,把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的整个供应链都打通了。
后来UR虽然卖掉了工厂,却保持着和供应链商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联系。
UR有一套专门的数字系统,门店销量能以数据形式上传给设计部门,什么颜色、价位的产品好卖,哪种裤型、面料受欢迎,都是指导设计的重要依据。
最狠的一次,UR提前一年就把巴黎时装周的春夏爆款面料,用在了自己的2017年春夏季产品上。
设计都是数据驱动,销售不压货,仓储基本不花钱,还去掉了所有中间商,UR的成本自然是最低。
没有国际滤镜的UR,
怎么“干翻”洋对手?
2006年后是快时尚的黄金年代,ZARA如日中天、H&M刚进入中国用高性价比快速崛起,UR显然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
甚至在营销上,UR也只花了500万,影响力连一般的本土品牌都不如。
但神奇的是,到2011年UR只用10家门店就收获1.8亿元营收,5年后它的门店数扩张了15倍,到如今营收高达50亿元。
UR曼谷旗舰店
UR的成功靠的是目标导向的运营方法。
创始人李明光对UR有几个要求,第一就是变态级的门店体验。
对于主打线下的品牌,体验往往是用钱烧出来的,UR也是如此。
它开一家门店平均投入600万,因为面积大,一个店就要40名全职服务员,每年的电费和人员成本都是天文数字。
UR的员工最怕李明光巡店,因为他经常进入一个店铺就能挑出装修上的三四十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只能返工重做,最狠的一次,门店前期投入200万,全打了水漂。
但这些都是为了保证用户体验,UR在最难的时候也没有降低门店服务标准,且每年都会选不同门店做特装,广州正佳广场就曾把巨大号的大卫雕塑搬到了店里。
早期的烧钱让UR经历过严重的资金链紧张,有合作伙伴为了帮它渡过难关,一口气就借给它几千万。
缺钱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开放加盟就行。但UR对加盟也谨小慎微。
第一家加盟店是厦门的一家物业主动找上门来的,经过几轮商谈,对方主动提出免去所有租金和装修款,并要缴纳200万保障金,这才让门店顺利开张。
装修中的UR
为了保证加盟店的成功率,UR成立了专门的网络规划团队,专门研究如何开店。
他们调查各城市的GDP与人口排名、核心城区20-40岁人口比例、大专以上比例等等数据,为的就是把店开到最需要的城市,最热门的位置最后让每一家店都能赚钱。
UR的产品体验也要符合中国人需求。
一般的国际快时尚,因起源于西方,最大特点是码数偏大,男装肩膀太宽,裙装下摆太长,多数人到店试穿都要选大两个码,被很多粉丝称为“大码福音”。
这种特点甚至影响到了很多国内品牌,比如拉夏贝尔就刻意把衣服做大,想以此跟国际快时尚靠拢。
但UR从一开始就照顾到亚洲人的身材和肤色,产品设计更适合中国人身体线条,多数顾客不会有找不到合适尺码的情况,门店体验也比西方快时尚好很多。
UR虽然在产品设计上想尽办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但产品质量依然是它的经营重点。
为了快而损失品质,这是快时尚品牌的通病。在2016年的一次抽检中,多家快时尚品牌的3万件商品被查出不合格,H&M等品牌常年在中国质量黑榜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次UR被罚正是一个教训:快时尚行业已经走过速度比拼,进入质量比拼阶段,要想守住国民快时尚的地位,就必须死磕品质。
高颜值可以吸引消费者买单,会不会复购,看的就是质量。
希望UR不要走上ZARA们的老路。
参考资料:
新经济100人.《对标ZARA年销售20亿元,他能打造中国第一的快时尚品牌吗?》
天下网商.《年入50亿!国外快时尚大溃败,“中国Zara”凭什么火了》
消费聚焦.《UR崛起背后:时尚行业太需要一场供给侧改革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经旭
中国天气网讯 最近,“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成为了南方小伙伴们的真实写照,一波大范围的桑拿天气正在影响南方地区。未来三天(7月28日至30日)焖蒸持续,超14省区市将一起“蒸桑拿”,广东、福建等地湿热交蒸,将体验“高温牌桑拿房”,分分钟热到流汗如洗澡。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桑拿天地图,来看你是不是即将被“蒸服”的那一个。
全国桑拿天地图出炉 这些地方户外堪比“桑拿房”
中伏已至,常年来看,此时节是我国大部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尤其是南方,湿度较头伏明显提升,除了热,最大的感受就是闷。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桑拿天地图来看,今起三天,全国超14省区市将一起“蒸桑拿”,体验汗如雨下。其中江南、华南仍有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至40℃,局地40℃以上,湿度普遍在60%以上,湿热交蒸,“桑拿房”不断供。而华北南部、黄淮的一些地方虽无高温,雨后湿度加大,后期也会变成必“蒸”之地。
今天,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大部、湖南中部和南部、四川盆地一带、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东部等地都将是湿热交蒸,特别是江南东部和华南中部等地最高气温普遍在37℃以上,加上平均相对湿度基本都超过60%,户外堪比“桑拿房”,出门立马被“蒸服”。除上述地区外,湖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江苏中部等地,虽没有高温天气出现,但体感仍较为闷热,属必“蒸”之地。
明天,南方高温天气的范围有所缩减,但在江西、湖南南部、安徽南部、四川东部、广东、广西大部等地最高气温基本都在35℃以上,尽管部分地区风力较大,但“桑拿感”依旧突出,难逃湿热交蒸。在湿热交蒸范围以外,像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湖北东部等没有出现高温的地方,也会有焖蒸的感受,属于必“蒸”之地。
后天,“必蒸之地”范围还将进一步北扩,除江南、华南大部地区都将被“蒸服”外,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东北部等地在降雨过后,湿度增大,同时最高气温也基本都在32℃以上,将体验到和南方一样的“桑拿感”。
与此同时,西北地区虽没有桑拿天气但也有高温天气,阳光炙烤下,道路秒变“铁板烧”,出门烫Jio,防晒工作要做好。
最令人羡慕的要数东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青海、西藏、四川西部及贵州等地,不仅没有桑拿天也没有高温天,处于与世无“蒸”的状态。
比起北方,南方更容易出现桑拿天气,1991年至2020年大数据显示,我国桑拿天频发的区域集中在南方,其中海南、广东、福建等地为桑拿天“打卡”最频繁的区域,年均桑拿天日数超过45天。这是由于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常常掌控江南、华南大部地区,下沉气流增温,导致这一带又热又闷,同时夏季风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使这一带地区空气湿度加大。高湿的天气条件也与上述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长江中下游河流纵横,水源充足,蒸发旺盛;而华南一带靠海边,湿度较大。
为何桑拿天容易中暑 get“三多两少”消暑指南
每逢夏季,桑拿天最是难熬,这种天气里高温、高湿双管齐下,让人热到难以喘息。为什么桑拿天如此难熬?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一般来说,天热时人们是通过出汗来降温,汗液可及时带走人体产生的热量。但在桑拿天,由于湿度较大且风速较小,汗液蒸发速度大大减缓,外出几分钟衣服也能湿透,感觉浑身粘粘的。
由于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失衡,桑拿天里人们极易中暑,尤其是以下这几类人,需要特别小心。比如喝水少和先天汗腺不发达的人群,在桑拿天身体不易排汗易中暑;压力大和易怒的人群,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影响他们的下丘脑调节情绪的能力,导致心慌、胸闷;心肺功能不佳的人群,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如何在桑拿天防暑降温?这份“三多二少”消暑指南需知晓。一是多喝水,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二是多通风,常呆在空调房中易出现头晕、鼻塞等症状,需及时开窗,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三是多休息,保持6至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条件可增加半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增强免疫力。还要做到二少,一是在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减少出行,二是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少耽误,应立即休息,并喝凉水降温,病情严重的立即到医院治疗。掌握以上消暑指南,助您安全度夏。(文/江漪 设计/刘红欣 数据支持/王伟跃)
来源: 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