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的大码女店主和她的“大女孩”们
身高163,体重200斤的李想是淘宝大码女装店铺“木子理想”的创始人兼模特,因为自己肥胖的体型在生活中碰到各种白眼和不便,十年前在河北涿州开了家只做150斤以上姑娘可以穿的女装店。
3年前,李想开始All in淘宝店铺,先是自己做模特,而后开始招胖模、做直播。200斤的体重和身形,走在路上都会遭受异样的眼光,更不要说跟瘦模特相比了。但却因为这样的独特性,“木子理想”在大码女装这个特色市场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年的时间,李想的大码女装店“木子理想”粉丝从6万到现在80多万,2018年店铺成交额近一个亿,在淘宝大码女装店铺位列TOP10。
店里的员工,有80%以上都是和李想一样的“大女孩”。“招聘员工的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要130斤以上”,李想说道。因为体型大的人才能理解“大女孩”的难处:工作难找、衣服难买、走在路上收到异样的眼光,这些也同样发生在李想自己身上——
李想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商场导购员,实习期就已经获得了非常好的销售成绩,可在转正的时候,经理认为150多斤的体重和外型会影响到前台整体的形象,便要求她调到幕后工作。
当时李想就决定自己出来创业,开女装店。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所以希望给更多的“大女孩”一些机会,店铺里便招了40多位微胖界的员工们。
李想称呼和她一样身材的顾客和员工叫“大女孩”,这些“大女孩”都是在生活中因为自己的身材不自信、买不到衣服的“胖女孩”。如今却因为身材胖,成为了网红。
西西就是“木子理想”大码女装店的主播之一,最初也是店铺的顾客,从前在商场里逛街的时候,销售员看见她会直接说:“你去别家看看,我们这没有你能穿的衣服。”连试衣服的机会都没有,一天到晚想着减肥。现在在“木子理想”大码女装店铺做主播,心情好,体重反而增加了20斤。
自己做模特,一年粉丝增长70万
2016年对于李想来说是非常坎坷的一年,当时正式在淘宝开店铺一年了,过年前却为了店铺的资金运转和补齐工资,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和老公住进了出租屋。
从发不出工资到现在一年近一个亿的成交额,这一切的转折,源自于李想开始为自己的店铺做模特。
李想永远不会忘记2016年8月8日,那是她第一次自己作为模特为店铺上新做展示。之前已经试过各种模特,从外籍模特到基地模特,成效一直不好,这次尝试200斤的身型来做模特算是赶鸭子上架。
怀着忐忑的心情,却没想到这样的模特图颇受欢迎,店铺当天总共完成了60多万成交额的订单。在此之前店铺每天也就只有十几个单子,甚至有时候只有一单。
依靠着李想200斤的模特图,店铺慢慢的步入了正轨,几个月不到就收获了6多万粉丝,而“木子理想”大码女装更是定位在了特大码上,只有150斤以上的“大女孩”能穿,低于150斤的在她的店铺是买不到衣服的。
不过,虽然店铺的发展一直稳步向前,但由于大码的人群的特殊性,店铺的发展似乎碰到了天花板。木子理想的店铺粉丝用两年时间就已经达到了70多万,但2017年底开始粉丝增长开始变缓,2018年全年粉丝增长量只有10万。
大码主播入场后,退货率降低销售额翻倍
这一背景下,2018年初李想带着店里的“大女孩们”同步尝试了店铺的直播自运营。
刚开始做直播的时候,也会受到新粉丝的调侃:“这不是5头小猪在直播吗?”主播们偶尔看见这样的留言也会不开心,但是好在大部分的粉丝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大女孩”,自然而然的,“大女孩”们就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店铺属性的人也不会看直播。
“木子理想”大码女装店铺就此开始了在这个特色市场的掘金之旅。在直播的推动下,虽然店铺粉丝增长率远低于去年,但店铺成交额却增长了一倍。
原有的老粉也变得更加活跃了。“双11的时候,我刚替家乡的一个老乡包了整个15件商品,堆起来都快跟我人一样大了。直播的时候我还特地告诉那个阿姨包裹是我亲自包的。”主播西西对此无比自豪。
这也是李想店铺的常态,一次上新20多款商品,十几件一起买的都不是稀奇事,更有顾客一个款式每个颜色都买。在这样的情况下,店铺的退货率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在仅有图文的时候,他们的退货率高达20%多,在淘宝直播的推动下,退货率仅有10%左右。
大码女装这种特色商品和普通的爆款不同,只有让专门的大码模特穿上身,才能让有此类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看出其中的好。很多顾客150斤就觉得胖,平时在网上习惯性的买最大码,在李想的店铺只需要穿店内的最小码。通过直播时不同体型模特的试穿,更多的顾客能够更加准确的按照自己的尺寸选码子。
大码特色市场正在形成产业链
最开始,李想的线下服装店铺以外贸尾单为主,因为欧洲人的身材高大,才能够符合像她这样体型的需求。但是随着外贸服饰市场的收缩,货源就成为了问题。
由于大码的特殊性,一方面销量相对不高,工厂不愿意承接这样的小单,另一方面,制作大码服装,版型都需要重新设计打版,机器不能给符合大码服饰的需求。于是2015年李想便开始自己做工厂,在老家涿州自主设计、自主生产,店铺工厂一体化。
随着店铺的发展,这些“大女孩”的观念也渐渐的开始转变,但依然跟不上快时尚的消费速度。普通的一个网红店一年可以上新300多款,而李想的店一年最多生产100多款样式,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除了自主生产的产品外,李想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寻找供应链上:“相对于北方而言,南方的纺织市场更为成熟,为了给顾客们更好的款式,必须去其他地方扩展供应渠道。”
像大码女装这样的“特色市场”正在淘宝迎来爆发,这代表着中国青年一代最活跃的创造力,也在成为为淘宝最具标志性的高潜力市场。
一条从专业大码模特、大码主播孵化、网红大码店主孵化、再到专业厂商的生态链已经形成。淘宝大码女装特色市场已达到百亿规模,以大码羽绒服,棉服,大码毛衣针织最为畅销,颇受90后、95后等年轻的微胖爱美人士所喜欢。
在杭州九堡东网电子商务园,淘宝大码女装店主“南岛风”店铺负责人南岛大叔和“五季家”合伙人何立联合直播机构负责人李志革,就共同成立了“大码文创”公司,尝试整合大码产业生态,建立大码直播基地。旗下目前有签约的大码主播23人。
随着大码市场的逐步完善,也带动了淘宝大码直播的爆发。体重185斤,已经做了5年左右的大码模特徐燕楠,刚刚兼职做大码主播三个月,就迅速累积起3万多的粉丝。淘宝总裁蒋凡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商家的扶持以支持创新,特色市场在两三年内将发展出一个全新的万亿级市场。
对李想来说,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经常因为胖出现各种尴尬的问题,有过许许多多的遗憾,结婚的时候只能勉强穿上拍个婚纱照,背后是完全系不上,喜欢的鞋子也不能穿。如今,李想正在策划制作大码婚纱,希望不要错过胖女孩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
一件晚礼服、一件工作服、一件婚纱…….这些都是在人生各个阶段需要穿的衣服,既然已经在这个行业里了,就希望能够凭借现在市场的条件,为“大女孩”们带来更好的商品。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近来关注了奥黛丽厚本的搞笑视频,大数据就经常给我推送大码女装测评和带货的视频,这个‘双十一’决定‘剁手’购买。”王小姐高兴地向记者展示着她买到的“合身又漂亮的衣服”。因为较胖,如何买到合适的衣服一直困扰着她。
近两年,在女性越来越趋于悦己的消费趋势下,好看且舒服的大码女装成为了当下众多“大码女孩”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借着电商和直播这场春风,一直被主流审美和市场忽视的大码女装赛道正在迅速升温。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大码”的春天
一直以来,大码女装都是被忽略的领域。一方面,大码身材更多元,胖大腿、胖肚子、胖肩膀的人穿衣需求各不相同,在款式和面料方面大码服装所需成本更高;另一方面,一些品牌认为大码服装会“抹黑”品牌形象,通常把大码服装当成附属业务。“大码女孩”们无论是中年妈妈还是年轻的女孩,无不烦恼衣物无处购买、款式不多还不够潮流等问题。
近几年,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大家开始接受身材上的“不完美”,力求展示多元化、健康、真实的美。“大码女孩”们也越来越自信地追求大码服装的设计感、时尚感。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在商场里,越来越多的女装店摒弃了潮流审美中的消瘦模特而启用了壮硕模特来展示衣服。模特手臂的“拜拜肉”、腹部的小肚腩,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同时,“大码”在时尚圈的地位逐步攀升,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启用大码模特,展示着“美更宽广”的定义。
2020 年可谓是大码女装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女装品类业绩增长的重要一年。公开数据显示,该品类在当年实现 156 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42%。根据全球零售智库 Coresight Research 的数据,中国大码服装市场在 2020 年市场价值已经高达 109 亿美元。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大码女装企业3800余家,今年以来已新增610余家。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大码”的生意经
可以说,大码女装的需求一直在,只是之前并未被重视或被真正看见。随着市场上对大码女装的需求呼声愈高,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下,也涌现新的商机。
奥黛丽厚本是个做搞笑内容IP的小个子微胖女孩,全网粉丝超千万,而她的网店“奥黛丽厚本淘宝店”服饰单品超200种,最高月销量单品购买700+次。
想到大码女装生意的网红绝不止奥黛丽厚本一人。在抖音上,“晶咕家微胖定制”的粉丝数达到了105万,创下月销百万的纪录。
察觉大码女装的魅力,还有同样是“大码女孩”的当红明星经纪人杨天真。2020年6月,她宣布卸任所有经纪人业务而转向直播行业,带货个人大码女装品牌Plusmall。该品牌上线 10 个月后,销售额突破1亿元。在今年的618大促中, Plusmall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22%,达到2755万元。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全新的设计和品牌传播方式,给大码女装市场带来一场“革命”性的改变。
记者在淘宝搜索“大码”关键词发现,有超过60万家店铺为商品打上了此类标签。根据淘宝店铺的产品图,记者发现大码女装在设计方面独有“心机”:提高腰线,拉长视觉比例;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吸睛,转移注意力等等。与此同时,关注多场景服装需求,分商务应酬、约会、度假旅游、居家等类型。
此外,直播带货、社交分享等渠道的兴起,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大码女装亮眼的销售额表现。记者在大码女装品牌独束的直播间看到,由几位身材类型不同的主播共同试穿和讲解服装,展示服装的真实上身效果。可以说,直播卖货方式的出现,让大码品牌的用户市场变大,销售距离变小,营销成本降低,给品牌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机遇。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大码”还需“高质量”
大码女装行业的火爆,加剧了行业竞争,同时随着头部大码女装品牌的涌现,这一市场的准入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但大码女装市场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成熟品牌较少、质量无法保证以及缺少线下实体店铺等。
记者在某社交分享平台上注意到,不少用户都指出部分小有名气的大码女装品牌产品质量差。“虽然售价便宜,有些在设计上也很好,但穿几次就会出现破洞、起球等情况”。
公开数据显示,大码女装的客单价通常在100~300元之间,且退货率能达到15%~25%。少有产品能同时兼顾品质和个性化两方面,高端市场的品牌更是凤毛麟角。
业内人士认为,大码女装的升级,其实是国内女装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与发展,与眼下新消费趋势相呼应。但看上去很美的大码女装赛道,并没有想象中好走,高端化、优质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需要有实力的“高质量”玩家,拥有服装领域的专业沉淀,从面料的采购、版型的设计,到产品的测试甚至售后纠纷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细打磨。
(工人日报 记者 杨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