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预售久矣。
“这年头,衣服卖现货是违法的吗?”“请问是下单了才开始种棉花吗?”近日,一则吐槽网红店“超长预售”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红星资本局发现,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30天预售”“45天预售”的标签随处可见。
淘宝商家安媛(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商家采取预售,大多是为了避免服装行业面临的库存积压风险。但超长预售风气的兴起,从事淘宝女装10年的业内人士程青(化名)认为,是从网红店开始。
在电商行业内人士看来,预售是正常现象。但业内也普遍对规模较大网红店的“超长预售”模式嗤之以鼻,认为其是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超长预售风气下,消费者权益又该如何维护?
百万粉丝大V炮轰女装网店预售太长
网友:是下单了才开始种棉花吗?
“预售长到什么程度?你春天买的衣服,夏天才到。”
4月中旬,一则来自百万粉丝网红博主“温精灵”的吐槽视频,迅速引爆网友的情绪,掀起了一波对网店服装超长预售时间的“声讨”。
网红温精灵炮轰“超长预售”
“这年头,衣服卖现货是违法的吗?”“请问是下单了才开始种棉花吗?”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吐槽网店服装的超长预售时间。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不少网友反映,淘宝等电商平台部分服装商家预售时间太长,预售15天、30天的情况非常普遍,更有甚者长达45天。
其中,网红女装店铺更是超长预售的“重灾区”。热衷在网红女装店购买衣服的谢琦(化名)向红星资本局展示了一笔最近的订单。
3月21日,谢琦在淘宝某网红店下单了一条预售连衣裙,而订单显示5月5日前发货,中间间隔了整整45天。期间,谢琦数次询问店铺客服何时发货,对方只回复:“仓库会尽快安排发出。”
谢琦展示其网购订单
最终,这条连衣裙在4月24日到达了谢琦的手上,这距离下单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月。“这条丝绒连衣裙我本来打算春天穿,结果现在已经30度了,只能等到秋天再穿,新衣服变成了过季款”,谢琦无奈地说道。
有相同经历的,不止谢琦。在小红书APP上,网友们甚至建立了一个“讨厌预售”的话题,至今浏览量已超过1000万。
小红书“讨厌预售”话题阅读已超千万
除了淘宝,抖音女装店铺也走上了“超长预售”的道路。红星资本局发现,部分抖音女装店铺会在物流处显示“预售”标签,预售时间普遍为一个月。
快手也有类似情况,红星资本局进入快手小店女装频道,推荐靠前的几个直播间里,下单页面都显示“付款后30天内发货”“付款后45天内发货”。
网店的“预售”私心:
规避库存积压风险
实际上,预售并不是网购的新现象。早在2014年,预售模式就已经出现。一份2014年12月发布的《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规范》对预售模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电商行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越来越多商家采取预售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服装行业面临着库存积压的高风险。
淘宝商家安媛(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女装注定是大量囤货的行业,从制作上来说,下单面料、辅料,再到工厂加工,都是有起订量的,如果商家不确定哪款销量好,是不敢轻易下订单生产的。”
安媛举例称,规模小的女装店每次上新5-8款,就算每一款只生产100件,对于小店来说都可能卖不掉,库存一旦囤积多了,上新不但赚不到钱还要倒赔一笔。
而预售的作用就在于,可以给商家一个销量预期。“商家可以根据预售情况,计算一个大概的销量,首批次上现货,再根据后续情况来补单。”安媛表示。
可以说,预售模式的“初心”旨在帮助商家规避一定的库存积压风险。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电商平台对于预售模式其实持“宽松”态度。以淘宝为例,平台的预售规则显示,商家可以选择的预售时长最长可达30天。
淘宝平台规定预售最长为30天
此外,疫情影响也是商家选择预售的原因之一。红星资本局发现,有不少淘宝、快手商家会在销售页面说明,因为疫情原因,无法按时发货。
此外,资深电商人“张包子Baozi”也公开表示,疫情原因影响,商家因为货物积压出现亏损,让不少商家不敢囤货,所以通过预售确定销量再生产。另一方面,在生产环节,也有部分工厂因疫情而暂时停工,无法按时生产。
“超长预售”风气起源于网红店
业内人士: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预售是正常的,但长达1个月、2个月的预售却不太正常。”谈及“超长预售”的风气,淘宝商家安媛说道。
与安媛一样,从事淘宝女装10年的业内人士程青(化名)也不赞同“超长预售”的模式,“我觉得用户体验第一,买完东西要等1个月是没有道理的。”
超长预售的风气是从哪里兴起的?程青给出了答案:网红店。
程青对红星资本局说:“淘宝女装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预售时间没有这么夸张,店铺基本都是48小时内发货。”
在他看来,网红店与普通店不同,网红店的销量大都集中在上新日这一天,可能出现突发性的销量增长。而淘宝平台默认48小时内发货,48小时以上就会显示为“全款预售”,为了保险起见,一般网红店铺都会选择预售,这样有时间来备货。
“但网红店并不会在上新前大量备货”,程青表示,大部分网红店甚至会选择分批次发货,第一批消费者的退货会被用来补单,卖给第二批消费者。
红星资本局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搜索发现,不少网友表示,在网红店下单后,收到了有“穿着痕迹”的衣服。
图片来自小红书
在安媛看来,业内普遍对规模较大网红店的“超长预售”模式嗤之以鼻,“明明上千人等着买,还是预售1-2个月,这种店铺明显是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将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中消协点名“超长预售”
有消费者已转战线下实体店
“超长预售”也正在透支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少消费者正逃离网红女装店,转向线下实体店。
消费者刘澈(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2020年疫情后,她明显感觉预售时间越来越长,许多衣服等待1-2个月,到手后发现款式、质量并不适合,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货。
“太难等了,最近一年我都选择线下店买衣服”,刘澈说。
4月28日,中消协也点名超长预售。根据中消协“新”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有些网络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减免自身义务和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如一些网络商家对预售商品设置超长预售期,同时设置预售商品不退换、预付金不退等不公平格式条款。
“超长预售”在网购中频频出现,消费者是否只能选择“退货”?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红星资本局发现,淘宝平台规定,卖家违背发货的时间、交易的价格、运送方式等承诺,需要向买家支付该商品的实际成交金额的10%作为违约金额。抖音、快手等平台也会对发货超时订单作出相应的处罚。
除了平台自身的规定,《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2020修订)》明确规定,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对退款无约定的,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
新华社也在报道中指出,希望电商平台设立特定的监管制度,针对预售商品的价格、期限、质量、退货条件等进行明确的规范,对商家单方面解除合同背后的“违约”、“虚假宣传”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设立投诉渠道,针对多次被投诉的商家,给予一定的惩戒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强亚铣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在近10多年里,国内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网上购物,网上购物不仅价格便宜,还能送货上门。于是,很多电商平台开始迅速崛起。而现如今,不仅是实体店生意越来越难做,电商们的日子也都不好过。大量商家选择退出淘宝。据不完全统计,淘宝从2018年时近千万的商家,现在已经缩减到了800多万家。
那么,曾经辉煌一时的淘宝平台,为什么会有大批商家退出呢?对此,我们认为有以下5个原因:第一,过去淘宝刚刚开始时,入驻商家确实能够赚到很多钱,而现在电商们的生意也是很难做。这主要是,近二年来,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开始放缓,消费需求明显降低。所以,现在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电商的生意都越来越不好做,不少中小电商就选择知难而退。
第二,现在电商平台都加大了打击假冒商品的力度。过去阿里巴巴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淘宝,对淘宝的管理机制还是比较宽松的。而近些年来,阿里巴巴为了挽回淘宝的声誉,加强了对淘宝平台的监管力度。而很多从事售卖假货的电商,或被阿里巴巴所淘汰,或自己主动选择退出。
第三,如今在淘宝真正能赚到钱的电商,往往是各行业的头部电商,而其他大多数中小电商都赚不到什么钱。这主要是头部电商实力雄厚,能够拿出大量的资金在电商平台的首页或页面做引流。而中小电商手里面资金有限,平时也拿不出多少钱来引入流量。这样一来,真正赚钱的是电商平台和头部电商,中小电商也赚不到什么钱,不少中小电商由于出现亏损,就选择了退出。
第四,淘宝是阿里巴巴最先推出的电商平台,淘宝平台上是鱼龙混杂,由于售假商品比较多,所以一直被外界所诟病。而后来阿里巴巴又推出了天猫平台,专门吸引各大品牌商或生产厂家直销入驻。这样一来,阿里巴巴就把大量的精力和流量引入到天猫平台上去了。正因如此,淘宝就逐步被阿里巴巴所冷落了,整个淘宝平台的生意也越来越差,不少淘宝商家只能选择退出。
第五,现在淘宝不仅要与像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展开激烈竞争,还要直播带货、短视频平台展开竞争。特别是现在直播带货,网红主播既可以接受粉丝们的打赏,还可以推销自己代言的商品,往往直播带货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了淘宝商家们一个月的销售量。由于淘宝的电商的生意被其他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平台所分流,所以不少人由于经营不下去,而选择退出淘宝。
近些年来,不仅是实体商店生意越来越难做,电商的业绩也出现了明显的滑坡,而大批商家选择退出了淘宝。这主要是阿里巴巴对淘宝加大了打假的力度,以及阿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天猫平台上。同时,整个电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电商不仅竞争不过头部电商,更竞争不过其他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淘宝的商家选择退出,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