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连心促强盛 联袂奋进新征程——津南区连接强化东西部关作和对口援帮管事淘宝网

心手相牵意更浓,情润山海展新篇。2022年以来,津南区与结对的甘肃秦安、甘肃灵台、新疆策勒三县,以“中央部署、津南所能、当地所需”为导向,通过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劳务协作促就业交流、消费帮扶打造“升级版”等方式,持续深化支援协作工作。从单向帮扶到产业链延伸,从经济援助到多领域合作,“津南方案”在各地巩固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迈向共同富裕之路上,不断孕育新“硕果”,续写并肩奋进新华章。

庭院错落洁净、巷陌青绿掩映,主题街尽展农耕文化、乡贤馆诉说文明新风漫步于甘肃省秦安县千户镇老山村的村路上,袅袅炊烟伴随着些许鸟鸣升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巷小道,留住乡愁古韵的村庄田园新图景呈现眼前。

“不挖一棵树、不毁一眼泉,帮扶队员和村级干部带领党员志愿者、村民因地制宜,开展多轮次环境集中清整。村里还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街、儿童乐园、幸福通道、乡贤馆,打造老年人活动站、电子阅览室、爱心理发室、爱心澡堂等,我们不仅对外展示了历史文化,成为网红村,还可以在升级后的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学习,在文化广场跳舞、唱戏,幸福感、获得感更足了。”甘肃省秦安县千户镇老山村村民郭琴花开心地说。

今年以来,津南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会同结对的甘肃秦安、甘肃灵台、新疆策勒三县,根据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区域、历史文化、产业、人居环境等不同优势特点进行规划建设,使用各级各类帮扶资金2600多万元,通过借助“网红效应”、探索延长产业链、深挖医药文化等,助力各县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优秀示范村。

在秦安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新模式,通过实施村办合作社办公场所、贮藏仓库等建设项目,为花椒、苹果主打产业串起了产、供、销一体的农产品增收链。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逐步健全完善品茗休闲、烧烤、农家乐、生态养殖、家禽喂养等一体化休闲娱乐设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我们村新建了果椒园510亩,改造老果园1400余亩。果椒年产量达到6万余斤,年增收300余万元。”老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奉奎表示。

在灵台县,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针灸小镇”越来越为人熟知,“三支队伍”“三个机制”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引领文明新风。张鳌坡村坚持立足皇甫谧文化资源优势,启动建设张鳌坡针灸馆,以扶贫车间“谧艾”种植加工推广基地为依托,引导群众种植优质艾草500余亩,带动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白草坡村组建村级文艺队、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三支队伍”,草脉村建立民事民议、红白事审批报备、积分管理的“三个机制”,定期组织文化交流、开展志愿服务、进行“和谐五星”创评等,谁家“星”多“星”少,成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

在策勒县,以产业“铺路”、用文化“铸魂”、凭生态“添色”,各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津南区对口支援中不断结出新成果。津南新村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等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对农牧民进行有针对性的育苗技能提升等培训,打造大棚种植蔬菜基地,建设冷库和农产品加工车间,完善蔬菜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助农就业增收;巴什玉吉买村计划建设约1500平方米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备设施,打造宜居康养幸福村;团结新村重点结合县域民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文化长廊,让每走一步都成一景,令有根源、有亮点的乡村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这里是津南-秦安联合线上专场直播带岗活动。”近日,津南区人社局携手秦安县人社局云端相聚,介绍优质企业及岗位,讲解来津就业政策,“优质岗位+暖心政策”的双保险,使求职者“就”在津南更安心、更暖心。截止到活动结束,共吸引了7000余名求职者在线家企业云端送岗百余个,近20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直播带岗活动作为结对地区劳务输出的有效手段,为怀揣津南就业梦想的劳务工作者插上了翅膀。今年以来,津南区加强与结对县的对接交流,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掌握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供需情况;一方面,通过结对县建立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开展结对县“求职人员信息采集”,依托“就业云超市”,加强岗位筛选,向结对县发布用工信息,实现岗位供需及时推送、快速对接。供需双方信息集结,在津南区“就业云超市”的直播带岗平台上,津南区与结对县人社部门实现了实时线上互联,及时沟通对接岗位。

招聘活动不断档,就业帮扶也频频发力。今年,津南区通过“天津劳务协作网”分别为秦安县和灵台县2个结对地区录入招聘企业信息20户,招聘岗位信息373个,并与结对地区人社部门联合组织多场招聘活动,提供企业百余家,招聘岗位2000余个。与此同时,鼓励在津务工结对地区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支持结对帮扶地区针对脱贫劳动力开展中式烹调师、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截至目前,津南区通过与甘肃省灵台县和秦安县通力合作,共促成甘肃两县13186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同比2021年增加4005人。

结对地区的劳务工作者既要引得进,也要留得住。津南区积极开展结对地区在津务工人员稳岗就业行动,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及时对接在津务工的脱贫人口,了解其就业、生活等情况,并进行走访慰问,及时落实脱贫人口劳动力相关补贴,确保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来自秦安县郭嘉镇窝驼村的高小芸,正是在津南、秦安人社局联合组织的招聘活动中找到的心仪工作,应聘到位于津南区的天津弘源澳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津南区人社局的走访活动中,高小芸说:“津南区企业类型多、优质岗位多、工资待遇好,最主要的是一系列暖心的帮扶就业举措,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我不仅有了一份可靠的工作,还能学会一项技能,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津南区积极探索消费帮扶的新思路、新形势、新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着力打造消费帮扶“升级版”。津南区协作支援的甘肃、新疆、承德以及对口合作的陕西、长春、万州、恩施等地的农特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津南百姓身边,见证了“山海一家亲”的浓厚情感。

“天津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又上新了,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新鲜的大山味道” 一浪高过一浪的线上消费帮扶热潮持续在津南区掀起。

津南区各消费帮扶成员单位靠前服务,大力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津南支行做好天津市消费帮扶服务平台津南区域的线上运维,寻求供需平衡点,推进消费帮扶市场化发展。一方面,推动津南区11家消费帮扶经销商在平台落户,并上线了津南对口帮扶地区的千余种农特产品,且有百余种登上热搜榜单,店铺、产品占有率均排在全市前列。另一方面,开展上门服务,着力为消费者解决采购流程、商品选择等问题,打通销售的“最后一米”,助力农特产品“出山入城” 。

此外,津南区11家消费帮扶商户还借助自身优势资源,开通抖音、淘宝、商城等网上展销渠道,形成了多管齐下、多点开花的消费帮扶线上格局。

线下消费帮扶场景也显现出多样化特点,全区11家消费帮扶经销商“各显神通”,让东部市场与西部资源“无缝衔接”,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天津津承维康商贸有限公司发挥天津市首批消费帮扶自动柜机营销商的优势,推动自动柜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四进”行动,此外,“津承维康”新门店内的展销品类覆盖了全国832个已脱贫地区。团仓(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采取产地直采、社区直销的“双直”模式,真正实现了服务下沉、物流下沉、销售下沉,畅通消费帮扶全链条。天津金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借助合资方津南区供销合作联合社的乡村振兴经验,在秦安县、灵台县分别成立了金仓农业发展公司,打造推出了“津陇情”品牌,助推农特产品“华丽转身”。

津南区还将消费帮扶与会展经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在梅江会展中心举办的“和田优品”天津消费节中,津南区不仅安排了区内的4家消费帮扶经销商参展,还配合举办了“津南日”活动,1600多件商品吸引了众多逛展游客驻足购买,同时“撮合”区内消费帮扶企业与参展企业进行深入对接,为进一步挖掘新疆资源“埋下伏笔”;在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设立的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室中的脱贫攻坚精神展示专区,铺放着琳琅满目的消费帮扶产品,旨在促进大、中、小、幼学生深植家国情怀,激励学生群体成为消费帮扶的“使者”,积极宣传、倡导消费帮扶。(津云新闻编辑靳永锋)